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一年級下冊語文的教案(通用5篇)

一年級下冊語文的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下冊語文的教案(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下冊語文的教案(通用5篇)

一年級下冊語文的教案1

教學要求:

1、鞏固複習學過的生字,讀一讀,寫一寫。瞭解漢字部首的表意作用。

2、讀一讀,積累詞語。

3、説饒口令。

4、閲讀欣賞。瞭解倒影的常識。

5、做吹泡泡的遊戲,觀察泡泡的大小、形狀、顏色,再説一説。

重難點、關鍵:

1、正確書寫漢字,積累詞語。

2、學會觀察,並有序、通順的説,培養學生的觀察以及表達能力。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教學語海拾貝及閲讀欣賞部分,鞏固複習學過的生字,能夠正確書寫,並積累詞語,讀中認識倒影。

教學過程:

一、有趣的漢字

1、學生讀一讀課中的生字。

2、指名讀一讀,其它正音。

3、以第一組為例,引導學生觀察。

(1)引導學生從字型上觀察,找出它們的異同點。

(2)指名反饋:第一組的字都和木字有關。

4、學生同法觀察其它組生字,並説説自己的觀察結果。

5、教學小結,引導學生從部首或部件的表意作用,理解漢字,另外也可以用類推法歸納同類的字,幫助自己系統的識記漢字。

二、詞語超市

1、學生自由讀一讀。

2、思考:這些詞語有什麼特點?

3、學生反饋,教師小結。

4、讀中積累。

三、寫一寫

1、出示要求書寫的生字,學生讀一讀。

2、引導學生觀察每一行的共同點。

3、第一行全包圍,第二行上下結構,第三行左右結構。討論書寫時應遵循什麼規律。

4、指導書寫,教師巡視輔導。

四、説繞口令

1、學生自由拼讀。

2、教師板書鼻韻母。

3、集體比賽讀饒口令。

五、閲讀欣賞

1、讀兒歌。

2、討論:傻鴨子為什麼撲了一個空?

3、教師出示山的倒影圖,讓學生知道什麼是倒影。

4、學生再讀兒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組織學生開展吹泡泡遊戲,並指導學生觀察泡泡的大小、顏色、形狀,再説一説。培養學生的觀察以及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教師讀題,明確要求

1、教師:這一次的語文生活讓我們幹什麼?

2、平時我們都玩過吹泡泡的遊戲,只是我們沒認真的觀察過。

3、教師提出吹泡泡活動過程的要求。

(1)仔細觀察。

(2)活動中注意禮讓,注意活動的安全。

二、吹泡泡活動

三、説一説

1、學生先在小組內説一説,擴大説的面。

2、指名説一説,學生評議:哪些地方説的好,值的學習,哪些方面説的不夠,要更正。

3、再指名説一説。

4、教師小結。

四、讀一讀兒歌,體會吹泡泡的樂趣

泡泡

寶寶吹泡泡,

泡泡跑了,

寶寶追泡泡,

泡泡爆了炸寶寶。

一年級下冊語文的教案2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二、品讀韻文

1、瞧,寬闊的綠茵場上,足球在運動員的腳下多靈活呀?

2、運動員們激烈拼搶,腳下生風,踢球技術嫻熟。結合圖片點撥:爭頂和倒勾。

3、他們拼盡全力,運用熟練的技巧擺脱對方,把足球射向對方球門。

4、看台上,觀眾們搖旗吶喊,為自己喜愛的運動員和球隊加油助威。他們的熱情也感染了場上的運動員,綠茵場上沸騰啦!

5、誦讀韻文,讀出畫面。

三、指導寫字。

指導書寫:倒、勾、過、門、加。

1、認讀生字。

2、看筆順表,記筆順。

3、認識新偏旁。

4、分析字形,説説你是怎麼記住這些生字的。

5、教師範寫生字。

6、説説寫這些字要注意哪些筆順。

7、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8、反饋糾正。

四、作業。

五、課外延伸

1、和爸爸一起看一場足球比賽,並認真聽解説員的解説。

2、課後大家可以在體育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一次班級的小小足球賽,體驗一下踢足球的快樂。

一年級下冊語文的教案3

教學要求:

1、認識11個生字,掌握多音字“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曹衝是怎樣稱象的。

重難點,關鍵:

1、識字、寫字。

2、弄清曹衝是怎樣稱象的。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啟發談話:同學們,你們見過別人稱東西嗎?都用什麼稱呀?

2、教師:象有多重?現在稱象不是難事,可在古時候,這確實件很難的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看看曹衝想出一個什麼好辦法稱得大象的好辦法。

二、自由讀課文,認讀生字,整體感知

1、學生藉助拼音讀課文,要求劃出生字,讀準字音。

2、指名讀課文。教師強調重點字的讀音。

3、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認讀情況。

4、學生再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5、指名反饋。

三、讀文,體會稱大象的難度

1、找出描寫大象的語句。

2、指導感情朗讀,體會大象的大和重。

3、教師:見了這麼大的象,這可怎麼稱呢?我們先看看官員們是怎麼説的。

四、瞭解官員的想法,襯托曹衝的聰明

1、讀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員們想出哪幾種方法?

2、學生交流,這些方法行嗎?

3、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當時的情景。

五、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述故事,引入新課

1、出示生字卡片,大家一起讀一讀。

2、誰能把這個故事簡單的説一説。

3、官員們都説了些什麼方法?

4、可是這些方法都不好,這時候,曹衝想了一個好辦法。

二、讀文實驗,瞭解稱象的過程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曹衝所説的辦法,要先幹什麼,再幹什麼,最後幹什麼?

2、指名根據課文內容説一説。

3、引導討論:

(1)曹衝的辦法好嗎?

(2)如果現在讓你們去稱這頭象的重量,你們有什麼方法?

三、總結全文,啟發學生

1、讀文後你覺得曹衝是個怎樣的孩子?

2、應該學他什麼?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指導書寫

1、出示要求書寫的生字,指名讀一讀。

2、用生字組詞。

3、學生書寫,教師巡視,強調雙姿。

板書:6、曹衝稱象

官員曹衝(聰明)

造大秤、宰(曹衝秤象圖)

直搖頭曹操點點頭

一年級下冊語文的教案4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字詞的意思。

2、掌握4個新偏旁,學習按筆順正確書寫8個生字。

3、學會用普通話正確、連貫地朗讀韻文,瞭解春天的特點,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學重點:認識本課的生字,並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

教學難點:誦讀中體會春色美景。

教學準備:生詞卡、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創設情境。

春天到了,郊外的景色美極了,老師帶小朋友到郊外去看一看,一起去找春天好嗎?

2、誰能告訴老師和同學們,你在哪兒找到春天?請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用一兩句話説一説?

3、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詞語。

春風春天的風有什麼特點?(輕輕的、柔柔的)

春雨春天的雨是怎樣的?(細細的、像牛毛)

嫩芽誰來説説“嫩芽”是什麼樣子的?你見過哪些植物的“嫩芽”?

布穀“布穀”是什麼樣的?你見過嗎?我們一起來聽聽它的叫聲?

梨花、杏花、桃花圖上的'三棵樹分別是什麼樹?你是怎樣辨認它們的?

過渡:小朋友們,看到這副春景圖,你有什麼感受嗎?春天的景色證是太美了?它們還有一些漢字朋友呢,你們想學嗎?

(二)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1、請同學們打開書,藉助拼音自讀課文。注意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2、小組內開火車讀詞。

3、全班認讀詞語。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受美景。

1、同學們,詞兒讀準了,讀得也很美,但如果我們把這些詞兒連起來讀,你會感到更美老師範讀課文。

2、同學們,你們也想讀好嗎?你們一定能行。

3、以小組形式交流彙報讀課文情況。

(四)寫字指導

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組成的詞“春天、布穀”。

1、認讀字詞,讀準字音,明確學習生字“春、樹、布、谷”。

2、學習新偏旁。

認識“日”,書空筆順,找出帶有這個偏旁的字讀一讀,知道含有“日”的字多與太陽有關。

3、筆順記憶生字筆順,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學生描紅書中生字,並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一年級下冊語文的教案5

教學目標:

1、學會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來認字。

2、知道同一個字在不同語境中具有不同的意思。

3、鞏固以前學習的字詞,會背詩歌《鞋》。

4、口語交際,懂得從小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教學重點、難點:

能引導學生自己發現並運用課上學會的方法學生活中的字。

教學準備:

自制識字卡片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引導學生能自己發現識字的規律,小結識字的方法。

2、初步瞭解多義字。

3、能將所發現的規律用於生活中的識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我們都有一個温馨和睦的家,平時在家裏,你們會和爸爸媽媽一起幹些什麼呢?

二、我會認

1、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看電視的時候,電視中出現的生字,爸媽會教給你們嗎?看電視,你們都認識了哪些字呢?

2、學生拿出自制的識字卡片,分小組互相交流看電視時認識的字。

3、學生在全班交流自己識字的方法,教師和同學評議。

三、找規律識字

1、出示熟字漂、飄、完、園、直、扁,讀一讀。

2、同時出示漂、飄,你發現了什麼?

去掉偏旁就是票,念piao,這種去掉偏旁變成一個新字的方法叫減一減的方法。

3、那麼我們給一個熟字加上偏旁變成新字的方法就叫加一加的方法。(直+木=植)

4、請學生自己看語文書,認記生字。(可以小組合作)

5、用生字卡片檢查。今後我們還可以用這些方法認記其它的生字。

四、讀讀想想

1、小組學習:自由讀,指名讀。説一説你發現了什麼?

2、告訴學生: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中的意思不同。如張字。

3、你還知道哪個字,也和張字一樣,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4、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舉例樓老師樓梯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積累一些名詞、動詞、形容詞等。

2、培養學生説完整話的習慣。

3、熟讀背誦《鞋》。

教學過程:

一、我會讀

1、出示一棵蘋果樹,蘋果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蘋果(蘋果上寫了我會讀中的詞語)。

2、小組學習:四人小組輪流讀我會讀中的生字,互相糾正讀音。

3、小組合作讀,請小組長檢測。

4、各小組採用輪讀的方式(開火車一人讀一個詞),看哪一組摘的蘋果多。

二、讀讀背背

1、自由讀,啟發學生想象:大大小小的鞋之間會説些什麼?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3、小組學習。

a、四組小組一起讀小詩《鞋》,互相糾正讀音。

b、説一説這首詩説了什麼意思。

c、表情朗讀這首詩(可加動作)。

4、指名朗讀《鞋》,同學評議。

5、自由背誦小詩《鞋》。

6、全班配樂背誦。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我該怎麼辦

課時目標:

1、能完整地講述做家務事的經過。

2、願意從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學會關心體貼長輩。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在家做個家務事嗎?

2、你為什麼沒做過?能給大家説説當時的情況嗎?

二、展示畫面,口語交際

(一)創設情境一

1、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裏只剩媽媽和小明,媽媽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小明,還要做許多的家務事,小明就想幫媽媽做一些家務事,可媽媽説小明還小,不會做。小朋友們,他該怎麼辦?誰來幫他出出注意?

2、討論交流。

這位小朋友非常需要大家的幫助,你們願不願意幫他想想辦法?

a、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b、小組內表演。

c、上台表演。

d、小組自告奮勇上台表演。

e、評一評最佳口才獎。

看看哪組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好的方法説服媽媽。

(二)創設情境二

剛剛有幾位同學都説做過家務事,那誰來給大家説説為什麼要幫爸爸媽媽做家務?

1、説你為什麼要幫爸爸媽媽做家務?

2、個別説説做家務事的經過。

3、全班交流。

(三)創設情境三

通過剛才的交流,教師發現同學們個個都是能幹的孩子,那你們想不想把自己能幹的一面展現該大家看呢?那我們就來一個小能手爭奪賽吧!

1、分成幾個小隊,如蘋果隊、橘子隊等,每隊都做不一樣的家務(如疊被子、抹桌子、整理書桌等),全班學生分別到各個小隊去做家務(自己想去哪個隊就去哪個隊)。

2、每個大組挑選一名代表上台爭奪小能手,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書桌上的東西整理得井井有條。

3、在隊中進行家務比賽,做得好的評為小能手並獎勵一朵小紅花。

三、總結

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大家有些什麼想説的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4vwy3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