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蟋蟀的住宅》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蟋蟀的住宅》原文及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蟋蟀的住宅》原文及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蟋蟀的住宅》原文及教案

四年級上冊語文《蟋蟀的住宅》原文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蟬一樣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於它的唱歌,還由於它的住宅。

別的昆蟲大多在臨時的隱蔽所藏身。它們的隱蔽所得來不費功夫,棄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良,並且有温和的陽光。它不利用現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已一點兒一點兒挖掘的,從大廳一直到卧室。

蟋蟀怎麼會有建築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別好的工具嗎?沒有。蟋蟀並不是挖掘技術的專家,它的工具是那樣柔弱,所以人們對它的勞動成果感到驚奇。

兒童時代,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它們養在籠子裏,用菜葉餵它們。現在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們的巢穴來。

在朝着陽光的堤岸上,青草叢中隱藏着一條傾鈄的隧道,即使有驟雨,這裏也立刻就會幹的。隧道順着地勢彎彎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寬,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總有一叢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門。蟋蟀出來吃周圍的嫩草,決不去碰這一叢草。那微斜的門口,經過仔細耙掃,收拾得很平坦。這就是蟋蟀的平台。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台上彈琴。

屋子的內部沒什麼佈置,但是牆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時間,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體上講,住所是很簡樸的,清潔、乾燥,很衞生。假使我們想到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蟋蟀蓋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時候。它用前足扒土,還用鉗子搬掉較大的土塊。它用強有力的後足踏地。後腿上有兩排鋸,用它將泥土推到後面,傾斜地鋪開。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鑽到土底下幹活,如果感到疲勞,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門口休息一會兒,頭朝着外面,觸鬚輕微地擺動。不大一會兒,它又進去繼續工作。我一連看了兩個鐘頭,看得有些不耐煩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經挖了有兩寸深,夠寬敞的了。餘下的是長時間的整修,今天做一點兒,明天做一點兒。這個洞可以隨天氣的變冷和它身體的增長而加深加闊。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氣温和,太陽曬到它住宅的門口,還可以看見蟋蟀從裏面不斷地拋出泥土來。

四年級上冊語文《蟋蟀的住宅》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宅、蔽、棄、慎、擇、穴、搜”7個生字,會寫“棄、毫、擇”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住宅、隱蔽、毫不可惜、隨遇而安、隱蔽、寬敞”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重點語句的品讀,理解作者筆下的“蟋蟀的住宅是偉大的工程”的深刻內涵,感受蟋蟀“熱愛生活”、“不辭辛勞”的品質,激起觀察自然界的興趣。

3、積累好詞佳句,體會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上節課,我們一起欣賞了葉聖陶筆下的爬山虎、領略了植物王國中爬山虎的奇妙。這節課我們將走進昆蟲世界,參觀一下大昆蟲學家法布爾筆下的《蟋蟀的住宅》,你們有興趣嗎?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寫課題《蟋蟀的住宅》。“熟悉”的“悉”字加“蟲”字旁,就是“蟋”;“率領”的“率”字加“蟲”字旁,就是“蟀”。“宅”字是寶蓋頭,下面不是“毛”字。寫完後,同學們讀一讀!

什麼是住宅?一般來説,我們人類住的地方叫住宅,動物住的地方,叫窩、巢、穴等。而蟋蟀是一種昆蟲,為什麼這裏蟋蟀住的地方也把它叫住宅呢?(作者用了擬人的方法,把蟋蟀住所稱作住宅,可見作者非常喜歡蟋蟀。)

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麼樣的,有什麼獨特的地方,讓作者如此喜歡它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蟋蟀的住址,一起走進多彩的昆蟲的世界。

(設計意圖:上課伊始,為了使學生集中精力進入學習狀況,教師由書寫標題直接導入。學生從題目中發現,課文采用了擬人的手法,是帶着一種喜愛的感情來寫蟋蟀的家的。這樣他們從心理上對學習產生探究性傾向,思維的火把熊熊燃燒起來,並進一步產生了對高層次學習的需求。)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通讀課文。要求:選擇自己習慣的方式自由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語句,遇到難讀的詞句多讀幾遍,並思考文章從哪幾方面來介紹住宅。

2、檢查字詞認讀及朗讀情況。

(1)出示課文生字語,先同桌互讀、互糾,然後全班交流,掌握音、形、義:

隱蔽隱藏搜索選擇住址洞穴柔弱傾斜

平坦扒土寬敞隨遇而安毫不可惜

(2)師生相互強調易錯字:蔽、毫、傾,並適當寫一寫,加深記憶。

(3)指名朗讀課文,説説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隨機板書:特點、建造)

理清文章脈絡:哪些自然段寫蟋蟀住宅的特點?(2—6)哪些自然段寫蟋蟀修築住宅?(7—9)

三、潛心品讀,感受偉大

(一)感知特點,初識偉大

1、默讀2—6自然段,畫出寫住宅特點的句子,再用幾個詞語概括寫在旁邊。

2、彙報交流

交流一:外部特點

課件出示:▲在朝着陽光的堤岸上,青草叢中隱藏着一條傾斜的隧道,即使有驟雨,這裏也立刻就會幹的。隧道順着地勢彎彎曲曲,最多不過九寸深,一指寬,這便是蟋蟀的住宅。

(1)仔細琢磨,蟋蟀的住宅有什麼特點?(隨學生的回答,板書:向陽隱蔽乾燥)這些特點好在哪裏?

①抓住“驟雨”生髮:

知道什麼是驟雨嗎?又大又急的'雨,這裏竟然立刻就幹了,怎麼會這樣呢?

②抓住“九寸深,一指寬”生髮:

兩個簡單的數字,讓我們明白了什麼?(一下子就這樣的隧道對身長只有2、3釐米的小蟋蟀來説,真夠寬敞舒適的了!)朗讀句子。

(2)想象引讀

寒冷的冬天來到了,別的昆蟲因為沒有房子而颼颼發抖,你伏在洞門口,撫弄着觸角,舒服地曬着太陽——

炎熱的夏天來到了,其它昆蟲找來找去找不到陰涼的地方,熱得直喘氣,你呢,躺在自己挖掘的隧道里,那裏面就像安裝了空調一樣涼爽——

課件出示:▲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台上彈琴。

(1)這個句子寫法很特別?你發現了什麼祕密?

(2)想象引讀

在明媚的月光下,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蟋蟀彈琴歌唱時,會唱些什麼呢?

交流二:品讀“隨遇而安”:

過渡:這樣一處遮風避雨的好去處,怎麼被蟋蟀給找着了呢?聯繫上下文看看。

(1)誰能説説“隨遇而安”這個詞語的意思?別的昆蟲怎樣隨遇而安?

指名朗讀:“別的昆蟲大多在臨時的隱蔽所藏身。它們的隱蔽所得來不費工夫,棄去毫不可惜。”

(2)這臨時的隱蔽所可能是一些什麼樣的地方?

這些昆蟲只要有一個洞,能隱蔽藏身就感到滿足了,不管這個洞穴好還是不好,這就是“隨遇而安”的意思了。

(3)我們又從哪裏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呢?

教師小結:咱們將前後文聯繫起來學,把蟋蟀和其他昆蟲這麼一比較,就覺着這小傢伙和咱們人一樣,很有頭腦嘛,它給房子選的地段、環境還真不錯!難怪法布爾稱這裏是住宅!

交流三:內部特點

(1)你感受到內部什麼特點?板書:光滑簡樸乾燥衞生

(2)你覺得該帶着怎樣的感情來讀?(“喜愛佩服”等)

(二)解讀修建,再識偉大

過渡:同學們,蟋蟀要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它靠的是什麼?(足與鉗子)在你的想象當中,你覺得這種工具是怎麼樣的,書本上是怎樣描述的呢?(柔弱簡單)如此簡單柔弱的工具,蟋蟀是怎樣建造出如此浩大的工程的呢?

1、自讀7—9,劃出建築時相關動作的句子,加深理解。

2、交流彙報

課件出示:“它用前足扒土,還有鉗子搬掉較大的土塊。它用強有力的後足止踏地。後腿上有兩排鋸,用它將泥土推到後面,傾斜地鋪開”。

(1)蟋蟀在建築時的先後動作是怎麼樣的呢?

(2)同桌間互讀,邊讀邊思考,你覺得難度的是哪個動作,為什麼?並相機進行朗讀。

(3)課件出示填空:

“它用前足___土,還有鉗子____掉較大的土塊。它用強有力的後足止___—地。後腿上有兩排鋸,用它將泥土_____到後面,傾斜地______開”。

課件出示:結合“即使在冬天,只要氣候温和,太陽曬到它住宅的門口,還可以看見蟋蟀從裏面不斷地拋出泥土來。”

(1)這句話哪個詞跳入你眼簾?

(2)自由談體會並朗讀。

(三)總結全文,昇華情感

1、讀到這裏,你還認為蟋蟀的住宅僅僅是一個小洞而已嗎?(從住宅特點,從勞動工具等方面來談)

2、總結:蟋蟀,這個不起眼的小精靈,僅僅靠它簡單的足,完成了扒土、搬土、踏地、推土以及修整、加深加闊等一系列繁重的工序,修建了這樣精緻舒適的住宅。對於這麼柔弱的小生命來説,這的確可以稱得上是偉大的工程呀!我們不禁發出感歎——“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3、你想對這個工程的設計者、施工者蟋蟀説些什麼呢?

四、積累佳句,感悟寫法

1、對於蟋蟀如此平常的小昆蟲,為什麼在作者的筆下卻成了如此可愛的小動物呢?你想對作者説點什麼?(預設:因為用了擬人、打比方、列數字這些表達方法:因為他觀察非常仔細,有耐心……)

2、找出相關的語句多讀幾遍,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五、拓展延伸,親近生命

1、感謝法布爾,讓我們讀到了如此怦然心動的文字。在《昆蟲記》中還有這樣一段文字——

課件出示:哦,我的蟋蟀們!因為有你們的陪伴我才感到生命的活力,而生命是我們這片土地上的靈魂……一個活着的微點——最小最小的生命的一粒,更能引起我的無限興趣,更讓我無比地熱愛你們!

——(法)法布爾《昆蟲記》讀了這段話,你有什麼話想説?各抒己見。

特點:向陽乾燥傾斜隱蔽簡樸清潔

7、蟋蟀的住宅偉大的工程修建:工具柔弱、強度大、時間長

四年級上冊語文《蟋蟀的住宅》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説明文,作者懷着對蟋蟀的喜愛之情,真實地介紹了蟋蟀住宅地址的選擇、蟋蟀的住宅特點和修建經過,讚揚了蟋蟀不辭勞苦和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本節課重點研究選擇地址和住宅的特點兩部分在不知不覺中結束了這一節課,感慨頗多,提煉點滴並整理如下:

1、引題設法激起孩子的學習興奮點,利用動物和人類的“住宅”的聯繫及區別,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説説動物住處的稱呼,讓學生在拓展中積累,在比較中感受作者的感情。

2、課堂伊始,利用孩子強烈的好奇心理,設計為: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禮物(出示蟋蟀的圖片)誰認識這個小傢伙?説説你對它的瞭解。此舉一下子激起了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因為農村的小孩對蟋蟀大概瞭解一些,已不足為奇,尤其夏天到來時到處可見,同學們紛紛舉手競相猜測回答,為學習新課營造了積極的心理氛圍;在解釋“暴雨”一詞時,引導學生回憶:生活當中我們經歷過的又急又大的雨,正好我講課的前天晚上下了一場大暴雨,同學們立刻想到了那是怎樣的情景,於是聯想的遇到這樣的雨蟋蟀的住宅也會馬上變乾的,接着追問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地勢,是朝着陽光的堤岸上,理解“堤岸”這個詞,有一個同學説出了自己的理解,我認為很好,為了全體同學都能理解我特意準備了兩張圖片示意學生觀看,這樣更直觀。由此一步一步學生聯想到小蟋蟀的聰明,仔細,有頭腦。聯想到作者是通過認真仔細的觀察才發現的這青草叢中隱蔽的隧道。

3、從“住宅”入手,瞭解蟋蟀住宅的特點,並適時地進行擬人句的學習,這其實是文章很大的亮色,它奠定了此文不僅是科學説明文同時也是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的地位。而我則顯然是重前者而忽略了後者,因為這語言乍看平實,其實是涵蓋着作者濃濃的情懷。當學生找出擬人句時我沒有重點地來指導朗讀,失去了很好的語感訓練機會。如果有再一次的教學,我一定要加強對感情的體會和朗讀指導,使學生在情感的感染之下學習觀察,潛移默化地受到熱愛自然的教育。

4、但是在教學中還是存在着於都問題,多元化的朗讀沒有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文中我,親自用板畫演示的住宅的樣子,但是可惜的是,沒有讓學生親身去體會一下,還有留下了一些小小的遺憾,在充分激發學生興趣上多下功夫!當然,任何一節課都是一節遺憾的藝術,它不同於普通的藝術,可以預先一遍又一遍的排演,它潛伏了更多的隨機性和多變性,既要有專家般深邃的眼光,又要有逢“場”作戲的應變能力。而我這點還不能夠應對自如,總之還是有一些小緊張,希望在更多的平台得以鍛鍊,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5、感謝教育組組織這樣的活動,活動中我們鍛鍊着,成長着;感謝各位校長、主任不辭辛苦任勞任怨的全程陪伴認真評價;感謝給予我幫助的所有的朋友們、同學們,真心謝謝!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大家的智慧和自己虛心的態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42w8j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