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認識物體小學數學教案

認識物體小學數學教案

您現在正在閲讀的第六單元《認識物體》教材分析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第六單元《認識物體》教材分析本單元要求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所謂直觀認識是指結合實物對形體的形狀特點有整體的、籠統的感知,形成初步的表象,能識別這幾種形體,瞭解生活中有許多這些形狀的物體,不對形體的特徵作規範的語言描述。

認識物體小學數學教案

教材安排一年級(上冊)認識“體”,一年級(下冊)認識“形”,這是從兒童的認知規律出發,重組學科的知識體系。人們認識事物一般是從粗略的整體感知開始,然後對物體進行細緻觀察和局部研究。客觀世界最常見的是各種形狀的物體,“面”是附着於“體”上的。兒童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個物體,在整體感知“體”的基礎上,才能逐漸研究“面”,建立“形”的概念。所以,先認識“體”,後認識“形”能降低認知難度,有利於學生學習。

教學內容分兩部分編排,先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然後開展實踐活動

1.直觀認識“體”的教學分四步進行。

教材選擇積木為學具,讓學生在玩積木時認識物體。其好處一是學生有興趣,能調動學習積極性。二是積木形狀規則,有利於形成正確的表象。教學內容的呈現順序大致分成四步: 堆積木的場景—整理出典型的物體—揭示各類物體的圖形和名稱—尋找生活中相關的物體。

(1)讓學生玩積木。教材通過堆積木的場景,引導學生玩積木,感知積木的形狀。課前,教師應和學生共同準備積木或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形狀的物體。這節課沒有積木或其他可供操作的物體,是無法教學的。在學生堆積木時,應要求他們邊堆邊感受積木的形狀。每堆一塊積木,都要看看它是什麼樣子,想想它和哪些積木的形狀相同,和哪些積木的形狀不同。要防止學生只顧玩積木,而不感知積木形狀的現象。

(2)把積木分類。經過玩積木,初步知道積木的形狀是多樣的,有些積木的形狀是相同的。在此基礎上進行分類,把形狀相同的積木放在一起,形狀不同的積木分開放,促進學生思考各種“體”的形狀特徵。在分類前,要先排除有三角形面、半圓形面等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無關的積木,只剩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四種形狀的積木。在分類時要注意兩點: 一是學生可能把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成一類,把圓柱和球分成一類。這種分類表明他們已經感受到平面與曲面的不同,應給予表揚,再引導繼續分,直至把長方體和正方體分開,把圓柱和球分開。二是讓學生説説分類時的思考,只要求説出視覺、觸覺的感受,如長方體、正方體積木的面都是“平”的,圓柱和球都有“彎”(曲)的面。不要求語言嚴密、完整、有條理,更不能歸納“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相同”等特徵。

(3)抽象出幾何圖形並給出名稱。教材在兩塊彩色積木的下面畫一個灰色的圖形,並在旁邊寫出圖形的名稱。灰色的圖形是四種立體的幾何圖形,每個幾何圖形都是大大小小同類積木的形狀概括,是一類立體圖形的標誌。幾何圖形的教學可以這樣進行,以長方體為例:讓學生看看分在同一類的許多長方體積木,閉起眼睛想想這些積木的形狀,然後睜開眼看看老師畫的灰色圖形,體會這一類積木的形狀都是這樣的,從而形成長方體的表象。幾何圖形要課前準備,整體出現,不要展現畫圖過程。只要學生認為這樣的.圖形像實物,能代表實物就行。

(4)在生活中尋找相關的物體。通過對積木的研究,初步認識長方體等四種形狀的立體。帶着這些“體”的初步表象迴歸生活,尋找這些形狀的實物,有兩點教育意義: 一是進一步加強四種“體”形狀特徵的表象;二是感受生活中有大量這些形狀的物體。“想想做做”第1題“你還能找到它們的朋友嗎?”這裏的“它們”是四個幾何圖形,“朋友”是常見的物體。學生列舉的實物,只要形狀差不多就可以了。

2.聯繫教學的四種立體安排實踐活動。

有趣的拼搭》是一次實踐活動,通過活動使學生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瞭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習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1)活動的內容有五項。“滾一滾”“堆一堆”是體驗物體上的平面與曲面。長方體和正方體在斜面上不會滾動,可以堆得很高;圓柱和球在斜面上會滾動,不容易堆起來。主要原因是前者都是平面,後者有曲面。“摸一摸”是反饋初步形成的表象。蒙着眼睛在口袋裏摸物體,把手觸摸的感覺和大腦中已有的形體表象相互作用,經過信息的篩選、過濾和相互對應,作出相應的判斷,並對判斷給予肯定或否定。這些活動能使四種形體的表象更清晰、更牢固。“番茄”卡通要求矇眼的學生一邊摸一邊體會物體的形狀,然後説出摸的是什麼形體;“蘑菇”卡通要求矇眼的學生摸出一個圓柱,讓同伴檢查摸對了嗎。這兩個小卡通的作用是引導學生有秩序地開展摸物體的活動。“搭一搭”是各種立體的形狀特徵的簡單應用。如果要搭得高一些、多一些,使用哪些形狀的積木比較好?如果搭成的物體能前後運動,應該使用什麼形狀的積木?搭汽車車身用什麼積木?搭工廠煙囱用什麼積木?……做出這些選擇都離不開對立體形狀特徵的體會。“數一數”綜合應用認數和認物體的知識。數出較複雜物體裏各種立體的個數,還進行分類活動。

(2)組織學生活動要注意四點: 第一,組建學習小組,推選小組長,組內分工準備活動器材。能找到積木當然很好,沒有積木,可以用易拉罐、玻璃球、紙盒等代替。器材的數量要多準備些。第二,要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沒有問題的拼搭是一般性的遊戲,不能稱為數學實踐活動。問題源於現象: 為什麼長方體、正方體搭得高?為什麼圓柱和球會滾?……問題源於需要:怎樣知道摸出了什麼?怎樣摸出圓柱?用什麼做輪子?……第三,要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在小組內解決問題。少數典型的問題,在班內集體討論。教師儘量不講解、少評判。第四,要參與學生的活動,隨時瞭解情況,對活動的進程給予必要調控。在活動臨結束時,要組織學生説説收穫和體會,使實踐活動成為有意義的數學學習活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2jllq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