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小班科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有用的垃圾》

小班科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有用的垃圾》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科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有用的垃圾》,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科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有用的垃圾》

活動目標:

1.有廢物利用的意識,對回收垃圾、給垃圾分類有興趣。

2.養成回收垃圾的習慣,增強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意識。

活動準備:

1.認知準備:幼兒對生活中的垃圾有一定的認識,看見過垃圾場、垃圾堆。

2.材料準備:

(1)垃圾場圖片,玻璃從回收到再生的圖片一套,幾個大籃子。

(2)每個幼兒從家裏帶來報紙、易拉罐、紙盒子、玻璃瓶等廢舊物品(裝在大籃子裏)。

活動過程:

一、提問,引出話題。師:什麼是垃圾?(不要的東西、沒有用的東西就是垃圾。)

二、觀察垃圾場圖片,瞭解垃圾的去向,知道垃圾多了的壞處。

1.瞭解垃圾的處理方法以及給人們帶來的害處。

師:我們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地球上的垃圾越來越多。這麼多的垃圾都到哪裏去了呢?用以下這些方法來處理垃圾有什麼缺點?會給人們帶來什麼害處?

掩埋法:佔空地,污染地下水,容易滋生老鼠、蒼蠅、病菌;焚燒法:容易產生煙塵污染;積肥法:農業生產幾乎都不用積肥了。

2.啟發幼兒討論:有什麼辦法可以減少垃圾?

三、引導幼兒為垃圾分類。

1.出示幼兒帶來的各種廢舊物品,請幼兒動腦筋想一想:這些垃圾真的就沒有用了嗎?

(1)觀察“玻璃瓶從回收到再生”的圖片,悦一説廢舊玻璃瓶是如何變成嶄新的`玻璃製品的。

(2)討論:廢紙怎樣變成新紙?舊的易拉罐怎樣變成新的易拉罐?

小結:垃圾並不是非丟不可,很多垃圾還是可以再利用的。有工人叔叔專門把廢舊物品收回去,重新制成新的物品。

2.引導幼兒給垃圾分類。

師:為了方便回收,我們應當把垃圾分類整理。看一看,哪些廢品可以分為一類呢?允許幼兒互相討論,可提示幼兒,把質地相同的東西放在同一個籃子裏,並探索用圖案標誌來標明種類。

一般來説,垃圾中可以回收的物品可分為四類:

(1)金屬:如鐵罐、鋁罐、錫等,回收後送往工廠,可以再冶煉成各種金屬製品。

(2)紙張:利用舊紙做原料,製成再生紙。

(3)玻璃:汽水瓶、酒瓶等玻璃罐,經過清洗、消毒後可以再重複使用或重新加工製成新的玻璃製品。

(4)其它

3.提出要求。

以後小朋友把家裏的廢舊物品拿到幼兒園來,並分類放好,再賣給收廢品的人。願小朋友都爭當小小環保尖兵,讓好多廢品又變成新的有用的東西,為地球減少垃圾,節約能源。

活動反思:

這節課,我讓幼兒通過聽故事並自己在活動中發現廢舊垃圾的可再利用的價值。做到了讓幼兒成為活動主體,啟發引導比較到位,活動很成功,並且通過活動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這是我本節課的優點。但不足之處也很明顯,活動中,我對幼兒鼓勵性的話語説的比較單一 ,以後值得注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0y2eo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