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交際禮儀文書 >書信 >

給我家老三的一封信

給我家老三的一封信

“吃飯沒,在幹嘛呢!”無論什麼時候打電話都會是這開場白,電話那頭永遠都是一樣的話題,但從未感覺到膩。親愛的媽媽,我知道無論我怎樣無理取鬧你都是愛我的,所以才有這麼肆無忌憚的的我與你以“陳美女”“老陳”稱呼。

給我家老三的一封信

在寧波兩年了。第一次在外過年,是新奇、是喜悦、是憂傷。大年三十和同事一起團年放煙花,感覺好高興,好自私或些許無奈,印象中的第一次留兩位在家過年,弟弟也是第一次在外過年,我不知道弟弟的感受,只知道放完煙花回到同事家包餃子那時候氣氛很好;2015年大年初一走在大街上冷冷清清,沿着沿江路想起家鄉的濱江大道,完全兩種景象,在那個小縣城裏即使大年初一也有人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十一二點都在外做生意,整條大道從頭到尾都是人頭攢動、人聲鼎沸,高中畢業後對這種景象很是不理解為什麼都在一個地方呢!為什麼一到過年人就超級多,那時候你給我説:過年在外奔波一年的人都回來了,大夥也都看看這一年家的變化陪伴家人與三五好友相聚,這條道是最具活力與意義的,你們以後不要安家太遠,回家麻煩有什麼事情也不能第一時間照料到,過年一家人一起團年才像話嘛,這也是你到現在一直顧慮的吧,怕我們受委屈,想回家而不能回;但是我親愛的'媽媽,你知道嗎!不讓我們去闖闖練練怎麼會長大,我們也不會一直由您來庇護啊,我們得長大,由我們來照顧你們。那時候表面很乖巧的我一直“嗯嗯嗯”的回答着,其實心裏就一直想着:能離家有多遠就多遠。

長大了,孩子和父母就像遠離樹幹的梢頭,冠幹相連卻漸行漸遠。幾何時,我們脱離了父母的呵護和管束,有了自己的生活;又幾何時,等我們有了自己的孩子,又添了把歲數,才懂父母的良苦用心;大學之前我們更多的是母與女的關係,大學之後我們更多的是朋友、小時候我最喜歡雨天,這樣您會來接我,現在我也還是喜歡雨天,因為您可以休息了。家的温暖永遠不會消散,我的心依舊,牽腸掛肚。工作後我開導你的最多的“兒孫自有兒孫福”,今年聽得最多的就是“弟弟要退伍了,怎麼辦呀!大娃”“你三表姐和她對象鬧矛盾了”一會兒弟弟一會兒表姐,媽,你可真閒不住,兒孫自有兒孫福。路、都是自己選的,你又給他們做不了什麼主,您“老人家”開心、健康過好你的每一天就是我和弟弟最大的願望了。

依稀記得去年第一次在外漂泊回家,從空中看見那片熟悉的土壤建築時,控制不住的流淚,全機的人都走完了,我呆在那了,後來給你講,你還在笑話我,説我這麼小怎麼會有那麼深切的感受,可能是您把我生的太感性、敏感。但我知道你是很高興。相對許多同齡人,我還是很獨立的,記得你後來給我説我剛上大學的時候天天都給我打電話,是怕我一個人不習慣;你暈車叫你不用送我去學校了,你不放心還是送了,後來小姨告訴我説到校你走後哭了,有暈車的難受、有對我的捨不得、有我沒有對你捨不得的怨念;孩子,對新環境不是新奇的狀態就是害怕的狀態,因為我那時候沒有離家的感覺,完全興奮,終於可以不在家呆了;直至工作後才有那種深切想家的感覺,這是屬於成長吧。我,可以照顧您了。

媽媽,您辛苦了,我想一直陪伴着你。在我頭髮斑白你滿頭銀髮,我們還一起去散步、旅行、自拍研究新式糕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jiliyi/shuxin/vyp7w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