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交際禮儀文書 >書信 >

寫給若梅君的一封信1200字

寫給若梅君的一封信1200字

王扣寶若梅君:

寫給若梅君的一封信1200字

中午好!昨天夜裏,我居住的小城開始下雨。一直到今天早上都沒停。不知你那兒下了沒?如果下了,將是一幅唯美的圖畫:三月煙雨中的江南,小橋流水的姑蘇城裏,青磚牆,灰瓦房,青石板鋪就的小巷,打着油紙傘、丁香一樣的女子,一個人在雨中散步......現在,窗外的雨聲,還在滴滴答答的響着。我卻不能不給你寫信,為了你在今天早晨6點34分發的博文中稱我為“詩人”,我很惶恐。本來,下面要説的這些話是寫在上午轉載你的博文上面的,但發了一次,沒有成功。因是即興寫,沒保存,只好重來,一直打到中午12點半才好,但還是看不見。又沒備份,辛辛苦苦浪費了幾個小時,難過得眼眶都濕了。只得先回家,吃完午飯再寫。怕重蹈覆轍,就以信的形式在博文發出:對文字,我一直很敬畏。詩歌是最純粹、最唯美的文字。我(喜歡閲讀紙質文字尤其是詩歌)只是一個愛詩的人,而不是“詩人”。至多,只能算一個“好讀書的男人”。

如果我也能做一個“詩人”的話,那中國就至少有幾億“詩人”了。毛主席教導我們説:“人貴有自知之明”。我始終以為,一個真正有靈魂的作家的作品,應該能引領人類精神前行或上升。一個真正的詩人,無論在精神境界、人格操守、道德水準,還是天資稟賦、文學修養、生活積累等諸多方面,都應該出類拔萃。而迄今為止,上述不少地方,我都相當欠缺。以此,面對你,你們,我相當的羞慚。因為,我的文字,多是率性而為,即興之作,粗糙、拙劣,幾無可觀。苦於自己視網膜脱落後視力低微,我寫博,只要時間許可,總是盡己所能的將心裏要説的話加以壓縮,力求平白、簡明些,分行排列。而這些分了行,疑似是“詩”其實不能算“詩”的文字,倘若我的目力許可,原本都可以寫成散文或其他類型的文字的。但不管怎麼説,我都要感謝你和其他幾位兄弟姐妹。是你們,給了我真摯友情的温暖與博客寫作的力量。我的園地不大,只有“一畝三分田”。用裏下河水鄉最常見的植物——蘆葦——圍起一道牆。小小的柴扉,不管是好朋友還是陌生人,輕輕一扣,即可入室登堂。小書房裏,我備有茶、巧克力、咖啡,或煙與酒。

長談或小坐,一切隨來者的意。我的父輩、祖輩都是農民。我的根在鄉下,不在城裏。父親因為1946年12月參加了華東野戰軍——陳毅的'部隊,當上排級幹部後,在掃盲班學習了幾個月,識字不多,勉強能讀我寫給他的家信。母親雖然很明理,但不識字。我是父母親生養的六個孩子當中最小的一個。以此,我的文字園裏,種得最多的,是父母親和我自己喜歡的麥子、水稻等莊稼和山芋、胡蘿蔔等蔬菜,養一些鄉下人常見的不名貴的小花,比如雞冠花,鳳仙花,也生長野草。間或,向好朋友要一兩盆心儀的梅、蘭、竹、菊,移來栽上,美化一下自己鄙陋的環境。那些被我拿來的友人們精心養育的“花兒”,是我的園地裏最美的風景。我有一個夢想(不是特色廟堂上那些“精英”、“公知”津津樂道的“中國夢”):如果有一天,我的園子裏的文字,能長成一棵小樹,等我老了,就用它做自己生命的枴杖。快到上班時間了,就此打住。祝福若梅!祝福來訪的親友和有心的讀者!我愛你們!

  20**.3.12.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jiliyi/shuxin/82m4jd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