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交際禮儀文書 >計劃書 >

施工計劃書

施工計劃書

施工計劃書篇一

1 成本控制目標

施工計劃書

項目部的成本控制目標,應是在確保安全、質量、工期的前提下,力爭成本最小化。

2 管理機構

為加強成本管理組織領導,各項目部應以項目經理全面負責成本控制,實現項目管理目標責任書規定的成本目標。

公司預算部門下達工程預算指標,項目經理是根據指標,組織編製成本計劃和措施,負責組織實施成本管理,各職能人員和施工隊具體執行成本控制措施。

3 成本管理主要內容

3.1 成本計劃

項目開工3個工作日內,項目經理組織,配合技術成本組、安質組、物資供應,在優化施工組織設計的基礎上編製成本預算計劃,報主管經理批准後實施。

3.2 成本控制

主管經理組織對生產經營所消耗的人力資源、物質資源和費用開支進行指導、監督、調節和限制,及時糾正將要發生和已經發生的偏差,把各項生產費用控制在計劃成本的範圍之內,保證成本目標的實現。

3.3 成本核算

技術成本主管牽頭,配合成本合約部和相關部門定期進行成本核算和收支查證,測算預計合同總收入、預計合同總成本,及時反映成本計劃執行情況。

3.4 成本分析

主管經理定期組織進行成本分析,瞭解項目部當期的成本運行狀態;動態分析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外部問題和管理問題,對於外部問題應積極進行變更索賠,對於管理問題應尋找原因並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

3.5 成本考核

公司、工程管理部、項目部應逐級根據成本分析結果,依據項目成本控制制度對成本控制責任中心進行成本考核。

4 控制程序和要求

4.1 審閲合同文件

主要包括業主發出的所有招標文件及圖紙、規範、中標通知書,合同、協議,投標書和投標報價的基礎資料。重點掌握工程概況及業主的要求條件,擬採用的施工方案及勞、材、機用量。

4.2 進行施工現場和市場調查

分析項目的主要特點、難易程度、技術含量及影響工期、質量、效益、安全等客觀因素,找出重大控制因素。

4.3 研究確定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和成本計劃方案的原則

在審閲合同文件和進行現場和市場調查的基礎上,根據工程項目特點、業主要求、內部外部隊伍的施工能力等,確定資源配備和經濟、合理、可行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4.4 優化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

編制勞、材(輔料)、機、車使用計劃。

4.5 制項目責任成本和績效損益目標

在優化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的基礎上,按照調查資料編制項目責任成本和績效損益目標。

4.6 制定月度成本計劃,測算保本點

工程管理部每月下達月度成本計劃,測算保本點。各項目部按月度計劃進行成本實施控制。

4.7 對各項目應定期進行查證稽核

對各項目應定期進行收支查證,對分包結算、材料採購和發放、設備費用、管理費用、運輸費用進行稽核;對收入進行查證,分析收入確認的及時性、真實性、合規性和合理性;督導設計變更、政策性調差、清算索賠、新增工程等及時取得收入,以綜合降低成本,提高項目利潤目標。

4.8 建立項目成本核算制度

明確項目成本核算的原則、範圍、程序、方法、內容、責任及要求,並設置核算台賬,記錄原始數據,每月進行項目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應堅持形象進度、產值統計、成本歸集三同步的原則。

4.9 進行項目成本分析

步驟如下:

(1)收集實際成本數據;

(2)實際成本數據與成本計劃目標進行比較;

(3)分析成本偏差及原因;

(4)採取措施糾正偏差;

(5)必要時修改成本計劃;

(6)編製成本報告

成本分析應採用分部分項成本分析、季月周成本分析、竣工成本分析等綜合成本分析方法。

4.10 根據成本分析結果進行成本計劃動態調整

項目部應根據成本分析結果對成本計劃進行及時動態調整,以實現合同的成本目標。

5 成本控制措施

5.1 組織措施

主管經理助理、項目經理應及時掌握和分析盈虧狀況,並迅速採取有效措施;應在保證質量、按期完成任務的前提下采取先進合理的方案和技術,以降低工程成本;配合負責工程計量的申報和相關業務部門工作,處理施工賠償問題,增創工程預算收入,並嚴格控制內部結算;工程部應隨時分析項目的財務收支情況,合理調度;工程管理部的其他部門和班組都應精心組織,為增收節支盡責盡職。

5.2 技術措施

①制定先進的、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以達到縮短工期、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的目的。

②在施工過程中努力尋求各種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藝、新技術、

新材料等降低成本的技術措施。

③嚴把質量關,杜絕返工現象,節省各項費用。

5.3 經濟措施

①人工費控制管理。改善勞動組織,減少窩工浪費;實行合理的獎懲制度;加強技術教育和培訓工作;加強勞動紀律,壓縮非生產用工和輔助用工。

②材料費控制管理。改進材料的採購、運輸、收發、保管等工作,減少各個環節的損耗,節約採購費用;合理堆置現場材料,避免和減少二次搬運;嚴格材料進場驗收和限額領料制度;制訂並貫徹節約材料的技術措施,合理使用材料,綜合利用資源。

③機械費控制管理。正確選配和合理利用機械設備,搞好機械設備的保養修理,提高機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從而加快施工進度、增加產量、降低機械使用費。

④間接費及其他直接費控制。精減管理機構,合理確定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節約施工管理費。

6 項目成本考核

6.1 建立和健全項目成本考核制度

對考核的目的、時間、範圍、對象、方式、依據、指標、組織領導、評價與獎懲原則等做出規定。

6.2 確定成本考核主要指標

項目部應設置成本降低額和成本降低率等考核指標。發現偏離目標時,應及時採取改進措施。

6.3 對實際成本綜合檢查與考核評價

根據成本目標,按季、月度對項目實際成本進行綜合檢查與考核評價,分階段兑現合同約定。在項目竣工以後,對項目部的成本和效益進行全面審核、審計、評價、考核與獎懲,再進行末次兑現,做出評價結論,確保成本控制目標的實現。

7 設備安裝工程費用的構成

設備安裝工程費用是指業主支付給從事設備安裝單位的全部生產費用。設備安裝工程費用的內容包括:生產、動力、起重、運輸、傳動和醫療、實驗等各種需要安裝的機械設備的裝配費用和與設備相連的工作台、梯子、欄杆等裝設工程以及附設於被安裝設備的管線敷設工程和被安裝設備的絕緣、防腐、保温、油漆等工作的材料費和安裝費;為測定安裝工作質量,對單個設備進行單機試運轉和對系統設備進行聯動無負荷試運轉工作的調試費。

設備安裝工程費用的構成和計算方式如表1所示。

表1設備安裝工程費用的構成

7.1 直接費

安裝工程直接費由直接工程費和措施費組成。

①直接工程費

直接工程費是指設備安裝過程中耗費的構成工程實體所支付的各項費

用,包括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

人工費是指直接從事設備安裝的生產工人開支的各項費用,其計算公式為:

人工費=∑(工日消耗量X日工資單價)

其中,日工資單價的內容包括基本工資、工資性補貼、生產工人輔助工資、職工福利費、生產工人勞動保護費。

B、材料費

材料費是指設備安裝過程中耗費的構成工程實體的原材料、輔助材料、構配件、零件、半成品的費用,其計算公式為:

材料費=∑(材料消耗量X材料基價)+檢驗試驗費

其中,材料基價的內容包括材料原價(或供應價格)、材料運雜費(指材料自來源地運至工地倉庫或指定堆放地點所發生的全部費用)、運輸損耗費、採購及保管費和檢驗試驗費。前四項構成了材料基價,計算公式為:

材料基價=[(供應價格+運雜費)X(1+運輸損耗率(%))]X(1+採購及保管費率(%))

檢驗試驗費是指對材料、構件和安裝物進行一般鑑定、檢查所發生的費用,包括自設試驗室進行試驗所耗用的材料和化學藥品等費用,不包括新結構、新材料的試驗費和建設單位對具有出廠合格證明的材料進行檢驗,對構件做破壞性試驗及其他特殊要求檢驗試驗的費用。其計算公式為:

檢驗試驗費=∑(單位材料量檢驗試驗費X材料消耗量)

C、機械使用費

機械使用費是指機械作業所發生的機械使用費以及機械安拆費和場外運費,其計算公式為:

機械使用費=∑(機械台班消耗量X機械台班單價)

其中,機械台班單價由七項費用組成:

台班單價=台班折舊費+台班大修費+台班經常修理費

+台班安拆費及場外運費+台班人工費

+台班燃料動力費+台班養路費及車船使用税

②措施費

措施費是指為完成設備工程項目,發生於安裝前和安裝過程中非工程實體項目所支付的費用。設備安裝工程措施費主要包括:

1)環境保護費;

2)文明施工費;

3)安全施工費;

4)臨時設施費

5)夜間施工費;

6)二次搬運費;

7)大型機械設備進出場及安拆費;

8)腳手架費;

9)已完工程及設備保護費;

10)其他措施費。

7.2 間接費

間接費是指雖不直接由設備安裝的工藝過程所引起,但卻與工程的總體條件有關的、安裝企業為組織生產和進行經營管理以及間接為安裝生產服務的各項費用。間接費由規費、企業管理費組成。

7.3 規費

規費是指政府和有關權力部門規定必須繳納的費用(簡稱規費),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①工程排污費;

②工程定額測定費;

③社會保障費;

④住房公積金;

⑤危險作業意外傷害保險。

7.4 企業管理費

企業管理費是指安裝企業組織安裝生產和經營管理所需費用,內容包括:

①管理人員工資;

②辦公費;

③差旅交通費;

④固定資產使用費;

⑤工具用具使用費;

⑥勞動保險費;

⑦工會經費;

⑧職工教育經費;

⑨財產保險費;

⑩財務費;

9施工方案

1、本施工規範編制將遵循四項基本原則,即一是符合性原則;二是先進性原則,三是合理性原則,四是滿足業主要求的原則。

2、滿足業主對工程質量、工期要求及安全生產、文明施工要求的原則;

3、滿足與業主、監理、設計及有關單位協調施工的原則;

4、充分利用充足的施工機械設備,積極創造施工條件,做到連續均衡生產、文明施工;

5、採用先進的施工工藝、施工技術,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

6、貫徹施工驗收、安全及健康、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法規、標準規範和規程,以及有關規章制度,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

7、採用科技成果和先進的技術組織措施,節約施工用料,提高工效,降低工程成本;

8、充分利用高新技術,提高機械化施工程度,減少笨重體力勞動,提高勞動生產率;

9、充分利用原有和正式工程建築和設施,減少臨時設施,節約施工用地;

10、合理選擇資源和運輸方式,節省費用開支。

9.1適用範圍

本規範適用於新建、擴建及改建的公用和民用建築物內熱量表供熱計量系統安裝工程。

9.2工程概況

9.3施工進度

計劃 20XX 年 4 月 25 日户用熱量表開始施工,到 20XX年 4月 30 日工程完畢。

施工操作程序

9.4施工操作流程

9.5材料預檢

9.5.1管材在敷設前應檢查內、外壁表面是否光潔,有無毛刺、飛邊、

砂眼、氣泡、裂紋、變形等缺陷。

9.5.2線材在穿管前應檢查電線絕緣體表面有無破損、龜裂等缺陷,檢

測導線是否導通。

9.5.3設備在安裝前應檢查殼體及表面有無損傷、鏽蝕,字體有無脱落,

箱體有無變形等缺陷。

9.5.4在設備進場前檢查所有附件資料是否齊全。

10施工準備

10.1材料

10.1.1終端設備:192塊超聲波熱計量表DN20、6個數據採集系統箱(包括M-120集中、GPRS模塊、空開、天線等)

10.1.2其它材料:鎖閉閥、過濾器、測温自動温控閥、球閥、數字平衡閥(利舊)、金屬膨脹螺栓、柔性導管、塑料脹管、機螺絲、平墊、彈簧墊圈、鑽頭、絕緣膠布、塑料膠布、各類水暖接頭及密封耗材等。

標籤: 計劃書 施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jiliyi/jihuashu/w2qwj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