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交際禮儀文書 >建議書 >

寫給母校的建議書錦集5篇

寫給母校的建議書錦集5篇

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我們可以使用建議書的機會越來越多,建議書是就某項工作提出某種建議時使用的一種常用書信,要求具體明確,有針對性。你知道建議書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寫給母校的建議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寫給母校的建議書錦集5篇

寫給母校的建議書 篇1

尊敬的校長:

您好!

我是六年級二班的小斌。我在母校已經上了快六年學了,這裏給我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我非常熱愛我的母校,是母校把我從一個什麼也不懂的小孩,即將培養成一個合格的小學畢業生。我非常感激我的老師和同學,是他們給了我無私的幫助和關懷,使我學到了好多的知識,學會了怎樣做人。在我們即將離開母校,進入新的中學之前,除了要表達我對母校和老師的感激之外,我還想從關心母校的發展出發,給您提一些建議:

(一)開放圖書館,增加圖書,給同學們多提供一些課外閲讀的條件和機會。因為惟有閲讀,才能開闊同學們的視野;惟有閲讀,才能使同學們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圖書館應該成為同學們的第二課堂。

(二)每週給同學們多安排一到兩節計算機課。現在是信息時代,應該讓同學們儘快掌握電腦知識,讓同學們學會上網、查資料,通過網絡,同學們還可以瞭解到更多的知識。這就等於給同學們插上了接觸社會、學習更多知識的翅膀。

(三)課外時間,經常打開教室裏的電視機,讓同學們聽聽新聞,瞭解國家和世界大事;聽聽音樂和歌曲,讓同學們能在放鬆心情的同時,多一些審美的情趣。不要老像現在,課間休息時,電視機在睡大覺,同學們亂吵鬧。

(四)課間開放大操場。讓同學們在裏面玩一玩,跑一跑;多增加幾付籃球架,讓同學們打打籃球,鍛鍊身體。不然同學們課間活動場地太小,經常不活動,體育課都很難過關。如果因為有同學在操場玩時誰碰了誰,這也是很正常的。不能由此而因噎廢食,長期關閉大操場。

(五)把學校門口的小商、小販都遷走。可以説,我們學校90%的同學,都愛在校門口買一些小吃和玩具,還把小吃包裝和玩具袋子隨便扔,吃完小吃後回家鬧肚子。這樣不但影響到同學們的身體健康,而且也破壞了學校周邊的環境。希望學校能管管這件事。

(六)給每個年級,每隔一短時間安排一次課外活動,讓同學們真正接近自然。

此致

敬禮!

寫給母校的建議書 篇2

習作內容

你即將小學畢業,離開學校。請留下你對母校的美好祝願,留下你對母親工作的建議。到學校的各處走一走,看還有哪些不如意的地方;回憶一下近年來的學校生活,找一找學校領導、老師沒有想到或者還沒有做好的事情;也可以與其他班級的同學談一談,瞭解他們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從中挑選一兩件比較重要的事情,想一想,應該怎樣解決,給學校的校長或老師寫封信,在信中提出改進的建議。要把自己的想法寫清楚,表達出真情實感。

寫法點睛

這次習作是讓我們用寫信的.方式向母校的校長或老師提出自己的建議,以便母校改進工作,完善設備設施,更好地教書育人嘛。這對同學們來説,的確是一個很現實的內容。怎樣才能寫好這次習作呢?

一、內容要具體,理由要充分

提建議就是把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和主張提出來,請學校有關部門或領導、教師採納,以改變那些不盡如人意的狀況。好的建議,既要把理由講充分,具有説服力,又要把自己希望領導或教師改進、完善的內容寫具體,這樣才可能採納。為此,一要有調查。你可以到學校的各部門、各年級、各功能室和各種活動場地去走一走、看一看、聽一聽,看看有哪些不如意的地方,有哪些沒有做好的事情,瞭解同學們或家長等對現狀有哪些看法,聽一看人們有什麼好設想、好主意、好辦法。只有調查、訪問,才能發現校園的環境、教學的設施、老師的教學方法、學校的活動安排、學校對同學的評價、學校未來的發展等方面的問題,也才能提出自己的建議。二要有分析。當你把看到的、聽到的都收集起來後,要動腦想一想:我發現了或聽到了大家説的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怎麼解決呢?我有什麼好主意?向誰去提建議?經過一番分析之後,你就把存在的問題列出幾條,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列出幾條,考慮好向誰去提議比較恰當。這樣一來,寫建議書就心中有數了。

寫給母校的建議書 篇3

看着校園裏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看着已經“老態龍鍾”的教學樓,心裏充滿了無限的眷戀和依依不捨,作文寫給母校。母校,是我的另一個家。這裏,有我的“兄弟姐妹”——同學;這裏,有我的“爸爸媽媽”——老師。在母校學習的七年裏,我體驗了五味俱全的小學生活,這裏面雖然有許多委屈、有許多傷心,但更多的是友情、師生情。這些五彩斑斕的記憶,已經被我收藏進心靈深處的寶盒裏,永遠也抹不掉、拭不去。

還清楚的記得,上四年級時,我的語文期末考試只得了74分,我很難過,一個人站在走廊上發呆,淚水在眼睛裏打轉,這時李老師路過走廊,對我説:“帶上你的試卷,到我的辦公室來。”我想:“李老師肯定要狠狠的罵我一頓了”。我懷着無奈的心情,來到了李老師的辦公室。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李老師不但沒有批評我,反而拿起試卷,給我詳細的講解錯誤的地方,我聽得非常認真,中學生作文《作文寫給母校》。原來這些題都那麼簡單,都是我能夠做的啊!看着窗外,下着雨的天已經放晴,不遠的天邊架起了一座彩虹橋,我的心情也豁然開朗。

還是繼續走在校園裏,沉浸在對母校的回憶裏。母校給我的一片藍天,一朵白雲,都是那麼美好,我會永遠珍惜。再見了,母校!

我作為一個畢業班的學生,即將告別傳道授業的老師,告別同窗六年的學友。我愛我的母校。在快樂的時候,你是陽光;失落的時候,你是繁星;憂傷的時候,你是清泉;茫然的時候,你是明幻——我永遠也忘不了母校,你讓我從幼稚走向了成熟。我在這兒學習了六年,有一個向母校的祝福:祝你越活越年輕。雖然我即將畢業了,但儘管我們天各一方,對你的祝福卻是永恆不變的。還記得我對你提的兩個建議嗎?我真希望你在不久的將來,等我長大成人,回來看望你的時候,你肯定煥然一新:

1 圖書館裏的數不勝數,同學們有的坐在圖書館裏安靜地欣賞着一本本圖書;來借書的同學也拿着“借書證”輕輕悄悄地翻閲書櫃上的書;還有那些還書的同學,有順序地到管理員那裏核對每本書,再交給管理員,管理員按照書的類型一本本地放回原處;

2 每個星期一的清早,演講的人再也不是老師,而是一個個可愛的學生們。那麼,你那時就會是一個充滿青春的活力、文明的二十歲的大姑娘。歲月銘刻我們的約定,未來的日子將是我獨自走下去,但那被珍惜的相遇是美麗的,被友愛包圍的日子是晴朗的。願寒窗六年的歲月,化做顆顆明星,慢慢長路伴你同行。

此致

敬禮!

寫給母校的建議書 篇4

親愛的校長:

您好!

最近身體還好嗎?累不累啊?注意多休息,少生氣!我只是一個六年級不出名的小學生。六年前,我投進了我的母校——延秀的懷抱;六年後,我又將離開我的母校。真的有千萬個捨不得,捨不得同學,捨不得老師,捨不得這裏的一草一木。可又有什麼辦法呢?就讓我象您提出一些建議,用這樣的方法寄託我們千千萬萬個的捨不得吧!

您有發現嗎?在這六年裏,我可天天都在觀察。每天,學校就不象學校了,因為空氣被嚴重污染。您看,沒當我們上體育課、做兩操……的時候,由於天氣乾燥,操場上那驚天動地的場面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漫天的塵沙在飛舞,同學們生活的環境如此惡劣,難道您能坐視不管嗎?特別是遇到那些搞惡作劇的小鬼們,故意把操場的塵沙踢起來,使得塵沙飛揚,污染空氣,讓同學們哀聲連連,吭吭地咳。不得不捂住鼻子。這樣,對大家的肺有很大的害處啊!

所以,我代表延秀全體師生象您提出以下建議:操場裏既然有如此大的害處,我們何不把它種上綠油油的小草呢?這樣,好處就很多:

⒈如果是低年級的小同學不小心摔在地上,也不怎麼疼或把衣服弄髒了。

⒉那些搗蛋的同學也無法再踢起塵沙,污染清新的空氣。

⒊每當大家做完眼保健操接着往下面看,眼睛多舒服啊!這不是雪中送炭嗎?

這麼一石多鳥的辦法,您又何樂而不為呢?

好了,親愛的校長,這些就是我離開母校前的建議,您能夠接受嗎?

此致

敬禮!

  建議人:xxxx

  建議日:20xx年xx月xx日

寫給母校的建議書 篇5

尊敬的校長:

您好!

在小學度過了六年的時間,作為一個快要畢業的學生,我要發自肺腑地説一聲:“感謝您,我的母校!”出於對母校的熱愛,也為了讓學校更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我想給學校提一些有益的“建議”,這也算是我送給母校的一份禮物。

我希望學校能重新開放圖書館。您一定比我們還清楚,書是一切智慧的源泉。有了書,學生就像有了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寶庫。有了圖書館,我們就能得到更多的精神財富。同時,長期的默讀能使我們的閲讀速度和能力快速提高,學習知識的慾望迅速上漲。

前年,我校圖書室因故改成多功能廳,圖書被搬進了一個小房子。從此,它對我們就再也沒開過門。如今,我建議重新開放它。為了不讓校長為難,我特意設計了一個方案。

首先,將小房子打掃、清理一下,安置幾張大桌子和幾根板凳,改為新的小圖書館。

其次,可以專門製作一些“學校圖書會員證”,讓喜歡讀書的同學在後勤部門辦證。一張會員證可使用一個學期,憑此證可在圖書館借書。應在開館之前讓學生們先辦好證。同時多購買一些同學們喜愛的書籍。然後將一些“自習課”改為“圖書閲覽課”,還可利用每星期一、二、四、五的託管課,將其中的一節變為讀書課。這樣,同學們就有了充足的看書時間。

第三,圖書館中安排一位老師,來負責借還圖書並維持室內秩序,保證同學們能更好地閲覽。沒辦證的同學,可以由任課老師或班幹部帶領,借書到教室閲讀。

以上就是我設計的小方案,期望校長能夠在學校經濟允許的情況下采納。

此致

敬禮!

  學生 xx

  20xx年3月20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jiliyi/jianyishu/l2z8z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