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交際禮儀文書 >稿件 >

承擔責任的國旗下講話稿

承擔責任的國旗下講話稿

我感到非常榮幸,在浦外連續六年獲得了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優秀中學生一等獎學金。之所以能夠獲獎,主要是因為在學習方面,我的成績一直在年級里名列前茅,並且在社會工作上也有不錯的表現。現在想來,我覺得我有幸取得這樣的成績,關鍵在於三方面:承擔責任、發現熱愛以及做好眼前。

承擔責任的國旗下講話稿

一個人需要有責任感,只有有了責任感,才會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才會發覺前方有那麼多需要自己擔當的事,它是一種促使人不斷前行的力量。這份責任,不僅是對自己,還有對家人、對朋友、對學校、對社會的一種責任。對一個國家而言,公民的責任感更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們現在需要承擔、也必須承擔的最基本的責任就是,每天踏實認真地學習。學習對我們學生來説,是第一要務,沒有優良的成績作為基礎,其它一切美好的構想都不可能實現。努力學習,是對自己負責任的最好表現。

當然,對於學校裏的各級學生幹部們來説,還多了一份對工作的責任。同學們賦予了你們信任,就一定要擔負起這個職責。我也擔任了多年的學生幹部,無論是班委還是學生會幹部,平時大部分工作都很平凡簡單甚至瑣碎。但我有兩點體會:一不要輕視平凡,二不要把平凡工作做成平庸。平凡和平庸是兩個概念,平凡是工作崗位,平庸是工作態度。任何崗位都能出成果,出人才,出奇跡,關鍵看你怎麼幹。希望大家記住:目標要遠大,工作是平凡。不要抽象地追求偉大,而要把平凡工作做成偉大。

至於我當時把我的獎學金全部捐獻出來,也是出於一種社會責任感,希望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到社會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北京大學的老校長蔡元培先生曾經説過:“我們人類在生物中無角無爪,很是柔弱,而能發達者,全在彼此互助。只顧一人,是斷不能生存的。自己要人家幫助,同時也需要幫助人家。這樣大家互助,世界上的事情才辦得好。”我也相信:人人都可以成為幸福和快樂的建築師。我們在分給他人幸福的同時,也能正比例的增加自己的幸福。

我要説的第二點就是:發現熱愛。毫無疑問,當我們懷着極大的興趣和熱情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一項對於美國成功人士的調查顯示,超過94%的人在做着他們喜愛的工作。每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雖然現在提倡通識教育,但若能發現自己的一個熱愛的學科或者活動,然後就在這一方面適當地多投入一點精力,使之發展為自己的一項專長或特色,從而就有更大的可能性在這個專業領域裏取得一定的成果。這不僅提升了個人的競爭力,也可以充實自己的課餘生活。

在浦外,我也找到了自己的熱愛,就是參與社會工作。七年裏,我一直懷着這份熱情,參與了各類班級、校級工作。我在工作中感受到了很多快樂,同時,工作使我各方面的能力獲得了很大的提高。當然在你把一定的精力投入你的熱愛時,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首先要保證好正常的學習。我的辦法就是擠時間和提高效率。如今回想這一段社會工作的經歷,它給我的中學生活增添了絢麗的色彩,也是我高三順利通過大學自主招生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

最後要説的就是:做好眼前。也許有些同學還沒有發現自己的興趣,或者對自己的未來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劃,這沒關係,現在就踏踏實實地把每一天的每一件事都努力去做好。當然對我們來説,眼前有個明確的任務就是學習。有人曾問冰心老人:“成功的祕訣是什麼?”她回答兩個字:“勤奮。”我非常認同,但我想補充兩個字“理想”。即理想加勤奮會促使你走向成功之路。理想使人生活有目標,勤奮則是實現理想的保證。

但是隻有美好的願望而不想出艱苦的勞動,那麼願望再好,也只能是“畫餅充飢”。無論古今中外的科學家和政治家在談到成功的要素時,都離不開“勤奮”二字。門德捷也夫説過:“什麼是天才,天才就是終身勤奮。”愛迪生説:“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要想有成就,必須做出艱苦的努力,要能吃苦,準備付出代價,舒舒服服、安安逸逸是幹不成大事的。美籍華裔科學家李政道説過他一週工作100小時。在清華,有很多智商很高、才華橫溢的人,但大部分人還是憑藉刻苦努力獲得最終的成就的。每天凌晨兩三點的時候,一定還有很多清華人在埋頭苦讀、奮筆疾書。這麼多年的學習經歷,給我的一個切身感受就是,學習沒有捷徑,要想在學習上比其他人收穫更多,你就必須要付出更多。

承擔責任、發現熱愛、做好眼前,以上就是我多年來學習工作的一些感悟,與所有浦外的學弟學妹們一同分享,希望能給大家今後的學習生活有所啟發和借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jiliyi/gaojian/ng3pm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