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交際禮儀文書 >稿件 >

青年節演講稿

青年節演講稿

五四運動孕育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精神,歷經90多年積澱、凝聚、錘鍊,成為中華民族實現現代化、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下面為您收集整理的是青年節演講稿,歡迎閲讀!

青年節演講稿

青年節演講稿(一)

生命不僅僅是一滴滴的鮮血,它更是渴望燃燒的激情;青春也不僅僅是一聲聲的讚美,它更是擁有使命併為之奮鬥不息的源泉。因為生命的光環,一個個被踐踏的軀體賦予了新的靈魂;因為青春的絢麗,一個個飛舞的思緒會聚成一首悲壯的輓歌。

時光的老人又一次送來了五月,迎來了又一個"五四"青年節。在享受祥和、安寧的幸福生活之時,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經為中華民族的民主、科學、獨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青年們,是他們,在民族遭受屈辱的時刻挺身而出,以力挽狂瀾之勢救黎民於苦難。在鬥爭中,青年們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他們以燃燒的激情和鮮血凝聚成精神的火炬,點燃了未來。這種青春是多麼的絢麗奪目呀,這種使命感是多麼的震撼人心啊!

今天,我們幸運了,沐浴着黨的光輝,感受着一浪高過一浪的經濟大潮。在物慾橫飛爭名奪利的驅使下,在追求瀟灑的物質享受的刺激下,在燈紅酒綠和花花世界的歌舞昇平中,或許我們被亂花的濺入迷糊了雙眼,或許我們被金錢侵蝕了靈魂,或許我們早已認為滿腔激情的歷史遠矣......,這一切的一切,難道是在珍惜青春、擁抱青春嗎?

培根説過:"青春是易逝的,你揮霍它,時間也會拋棄你。"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是我們最先觸碰時代的前沿,也是我們,心跳和着民族的脈搏。然而,我們的使命又是什麼呢?

青春是美好的,沒有使命感的青春便是貧血的青春。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個時代,青年都是社會上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創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羣體。我們要怎樣才能實踐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怎樣才能使自己的青春光彩照人呢?

放眼看吧,在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征途中,湧現出許許多多的新時代青年的楷模:維護正義的邱娥國,黨的好戰士高建成,戰地英雄許杏虎、朱穎,海空衞士王偉以及無數的奔赴新聞熱點的記者和與病魔作鬥爭的醫務工作者,他們就像汪洋大海里的一滴滴水,折射出太陽的光輝。

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當一個人在年輕時就把自己的人生與人民的事業緊緊相連,他所創造的就是永恆的青春。我們要堅持勤奮學習,立志成才。二十一世紀,信息交流日益廣泛,知識更新大大加快。形勢逼人自強、催人奮進。我們要跟上時代步伐,更好地為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就必須學習學習再學習,打下堅實的知識功底。在學習中,還要善於創新,善於實踐,善於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活動中去,不斷成才。我們要注重錘鍊品德。優良的品德對人的一生至關重要。在全社會提倡誠信、講究文明的今天,已經成為知識分子的青年大學生們更應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起正確的名利觀,努力培養良好的品德,提高綜合素質,完善人格品質,做有益於祖國和人民的人。國家的繁榮富強、人民的富裕安康、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和發展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努力。艱苦能磨練人,創業能造就人。青年一代的我們,只有做到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才能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才能真正地做到把個人的前途和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緊密相結合。同人民緊密相結合,為祖國奉獻青春,這是當代青年最嘹亮的口號,我真心地希望,這不僅僅是口號,更是我們青年一代的旗幟!

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而青春則是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中易逝的一段。我堅信:流星雖然短暫,但在它劃過夜空的那一剎那,已經點燃了最美的青春。讓我們肩負起歷史的使命,讓身體裏流淌的血液迸發出激情!讓我們都做夜空下那顆閃亮的星星!

青年節演講稿(二)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是青年節,祝十四周歲以上的青年同學們,節日快樂!未滿十四周歲的少年同學們,這也將是你們的節日,也祝你們節日快樂!

青年節,你應該快樂。經過上個月的體育中考和上週的達標運動會,你肯定發現了,你比以前跳得更遠,跑得更快。身體健美了,你應該快樂。

青年節,你應該快樂。經過上週的四月調考和期中考試,你又複習鞏固了一遍各科的知識,還總結了一些經驗和方法。智慧增長了,你應該快樂。

青年節,你應該快樂。經過xx初中寄宿生活,你和同學朝夕相處,結交到尊重你的好夥伴,遇到了賞識你的老師。情感豐富了,你應該快樂。

青年節,你應該快樂。經過三個五月四日,你離求學的目標越來越近。理想快實現了,你應該快樂。

你體驗到了青春成長的快樂,注視着你成長的人更快樂。一個家庭的青年人成長進步了,整個家庭乃至家族都快樂。一代青年有出息了,整個國家都快樂。正所謂:“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你看,你的快樂多麼重要!你的健康成長多麼重要!你,多麼重要!國家設立青年節,也正因為如此。

如果你不快樂,那很正常,人出世呱呱墜地,化蛹成蝶歷經掙扎,成長肯定伴隨煩惱。但要堅信,在你不懈的努力下,在老師和同學幫助下,過了目前的難關,你就能獲得成長的快樂,獲得走向成熟的快樂。

怎樣讓自己更快樂呢?九年級的同學學過議論文《最苦與最樂》,梁啟超説:“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你若是要躲(避責任),倒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

國家設立“五四”青年節,除了希望大家能盡到自己最基本的責任,好好學習,健康成長之外,更重要的是希望當代和未來的青年人銘記歷史,繼承我們中國青年與眾不同的五四精神,珍惜先輩用青春和生命創設的環境,從而把國家建設得更加美好。這就是我們所有青年人需要擔起和盡到的最大責任,也是我們獲得最大快樂的源泉。從1919年五四運動以來的青年人都自覺地履行着這個責任,收穫着燦爛的人生。他們在民族遭受屈辱的時刻挺身而出,在血與火的殘酷鬥爭中,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他們在國家建設之時,響應號召,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上山下鄉,敢於直面曲折的人生,敢於正視痛苦的現實。他們用燃燒的激情和鮮血凝聚成精神的火炬,點燃了未來。這種青春是多麼的絢麗奪目,這種使命感是多麼的震撼人心!想到他們,我們怎能不熱血沸騰!不銘記自己的責任!

生命不僅僅是一滴滴的鮮血,它更是渴望燃燒的激情;青春不僅僅是一聲聲的讚美,它更是為使命奮鬥不息的源泉,五四不僅僅是一個祝賀快樂的節日,它更是一個精神火炬傳遞的廣場。

慶祝“五四”,緬懷“五四”先驅們的業績,回顧中國人民和青年在整個世紀走過的歷程,作為當代青年,應當秉承民族精神,高舉“五四”火炬,肩負時代責任。讓我們用知識加汗水,以滿腔熱情,去開拓、去創造、去擁抱新希望,來迎接這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世紀。

青年節演講稿(三)

我演講的題目是《秉承五四精神,彰顯青春風流》。

1919年5月4日,這是一個註定要被歷史記住的日子。這一天,歷史的天空劃出一道最刺眼的閃電 , 劈開了黑暗的夜幕,為XX世紀的中國照亮了通往光明道路的第一步。

五月,一個屬於青年的激情歲月!“鐵肩擔重任,妙手著文章”,一篇篇激揚的文字攜帶着自由平等的精神魅力滾滾而來,這文字彙成一股巨大的聲響,震醒了沉睡中的巨龍。

1919年1月18日,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 戰勝國在巴黎召開 “和平會議”。 中國 以戰勝國身分參加和會,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的各項特權,取消日本帝國主義與袁世凱訂立的 “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歸還大戰期間日本從德國手中奪去的山東各項權利等要求。巴黎和會在帝國主義列強操縱下,不但拒絕中國的要求,而且在對德和約上,明文規定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北京政府竟準備在 “和約”上簽字 !在這民族存亡的時刻,北京大學等十三所學校的三千多名學生,衝破軍警的重重阻撓到天安門前集會演講,遊行示威,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和約簽字”等口號。雖然 有近千學生遭到逮捕 ,但勝利總是屬於正義者,在青年學生的感召下, 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大力聲援北京學生 , 特別是上海工人 , 從6月5日起發動了有六七萬人蔘加的政治大罷工;南京、天津、杭州、濟南、武漢、九江、蕪湖等地工人,也都先後舉行罷工和示威遊行。北京政府不得不於6月6日釋放全部被捕學生 , 10日宣佈 “批准”曹、章、陸三人 “辭職” , 28日,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五四愛國運動”勝利了!

在學生們不屈不撓、義無反顧的奮鬥中,我們是否都看到了一種力量,是的,那就是青年的力量!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共青團繼承了“五四”的精神,這精神指引着我們直到今天,我們時時刻刻都不曾忘記你所走過的崢嶸歲月,也必將沿着您的足跡繼續前進,為我們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

朋友們,還記得三十年前家鄉的樣子嗎?幾條 狹窄的街道 ,一片低矮的房屋,就可以概括她的全貌了;幾件顏色單調的衣服,幾個破舊的傢俱,或許就是我們全部的家當了。再看看現在吧:十多條主幹道縱橫交錯,貫穿東西南北,一幢幢大樓爭相崛起,五顏六色的時裝,琳琅滿目的商品,從農村到城市處處洋溢着現代化的氣息,透露着春的綠意,煥發着勃勃的生機!

在這幅美麗的畫卷上,你隨處可以見到青年活躍的身影,一代代青年,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保障着道路的暢通,保護着優美的環境,維護着社會的安定……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各行各業中,共青團帶領廣大青年在我們城市建設的宏偉藍圖上,勾畫出了最亮麗的色彩!

那飄動的旗幟,那緊握的拳頭,那衝鋒的身影,那激昂的呼喊,都已經留在歷史的激流中,讓歷史成為過去,我們不需要啜飲悲傷的淚水,讓精神穿越時空,我們將以此繼續征程,“五四”留下的,是一種永遠也不會過時的精神!

標籤: 演講稿 青年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jiliyi/gaojian/dqx0z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