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交際禮儀文書 >稿件 >

三年級英語評課稿(5篇)

三年級英語評課稿(5篇)

三年級英語評課稿1

謝老師執教的對象是三年級學生,三年級學生由於剛剛接觸英語,對英語非常感興趣,但於此同時存在的是他們的基礎還非常薄弱,還不會説很多的英語句子。這一節課上的是pep教材第一冊第三單元,關於五種顏色的詞彙課。如果是按照傳統的方法進行教學,會顯得枯燥乏味,並略顯簡單。在本課中,謝老師能突破傳統的教學思路,大膽實踐,把重點放在單詞的運用過程中,充分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三年級英語評課稿(5篇)

一、活動的設計有趣味性

謝老師能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生動活潑的活動,如:本課一開始,教師通過遊戲:simon says操練:touch your nose,show me your pencil ……既起到複習熱身作用,也為後面的運用做好鋪墊。在新課導入的時候通過多媒體呈現4個天線寶寶,還有一個機器人Nu Nu,自然引出五種顏色,通過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人物自然過度到今天的單詞教學。在練習鞏固的時候,謝老師用what‘s missing?Let’s chant等的遊戲的活動,進行操練,既培養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力和想象力。

二、活動的設計有層次性

本課中,謝老師在教學中先讓學生學説表示顏色的單詞,如:red讓學生掌握單詞的音、型、意。再讓學生找一找身邊有什麼東西是紅色的,用簡單的句型進行表達,如:I have a red pen/bag等等,。最後,讓學生運用所學語言進行拓展性練習,挖掘學生創造使用語言的能力,從教師的語言輸入轉為學生的語言輸出,符合語言的習得規律。能遵循語言教學源於生活並用於生活的道理,注重活動設計的生活性。

三、活動的設計有生活性

謝老師在課堂一直在進行英語語言的滲透,如:think it over,let me see,here you are,you‘re welcome,what colout is it ……使學生在無意識中學習英語,這樣幾年下來,

需探討的地方:

1、整堂課缺少一個大的語言情景,各個知識點之間出現一定的塊面。如果能夠一條線索貫穿起來就更加好了。

2、對學生的小組活動需加強指導,培養學生用英語交流的習慣。整堂課中小組活動比較少,可以讓學生在合作中更好的學語言並且運用語言。

總得來説謝老師的這堂課是非常成功的課,值得我們學習和鑑戒。以上是我對謝老師整堂課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有不妥之處,敬請大家的批評指正。

三年級英語評課稿2

劉主任的這節課主要是學習on ,under, in ,behind幾個方位介詞的用法。學習生詞的`時候,劉主任並沒有用傳統的授課方法領讀,自讀,抽讀,而是通過看視頻,唱兒歌,用教具和手勢表演等直觀的手段,引導孩子們來學習,而且每個單詞的學習都列舉了大量的例詞,比如在學習“box”一詞時,利用以前學過的表示顏色和大小的單詞來加強記憶,“red box/yellow box/blue box/green box/big box/small box”。學習句型”It’s in/on/under/behind...”時,通過視頻引導孩子學習體會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物品,進而學習方位介詞的用法。除了劉主任大方得體自然的教態,流利的口語,掌控課堂的能力外,這節課應當説是一堂豐富、多姿多彩的課。可是,我卻感覺孩子們的表現不佳!從他們的神態,上課接受能力來看,這些孩子底子很差!私下一打聽,才得知那兒的孩子大部分來自周邊的村子,很多孩子要麼是留守兒童,要麼是外地跟隨父母來這打工的。原來如此。我不禁想起了我們這的孩子,我們這的生源和那兒的差不多。

生源質量決定教學質量,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一個事實!從目前中國教育的現狀來説,名師擇名校,優生擇名校,已經成為不可逆轉之勢,那些名校已經形成良性循環!譬如,上北大、清華無疑讓莘莘學子實現與世界學術對接。以後,他們深造、就業、發展,空間巨大。我從教近二十年,感慨生源質量的因素取決於家庭因素、社區因素、學校文化氛圍,這三輛馬車,決定一個學生是否“跑得快”。試想想,一個年幼的孩子回到家,有的幫父母幹活而沒時間學習;有的甚至父母沒在家,孩子自己很難管束自己,隨心所欲;甚至有的父母給孩子傳播讀書無用的言論影響孩子的心理......作為一個老師,面對如此的問題,情何以堪?但作為一個老師,我知道肩上的擔子有多重,我所能做的就是針對實際情況,用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孩子們儘可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三年級英語評課稿3

姜老師執教的這一堂課,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充分考慮兒童的年齡特點,在本課的教學設計和組織上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1、遊戲導入,充分調動起學生興趣。良好的開頭對一堂課的成功與否,起着關鍵的作用。本堂課一開始,教師就用TPR活動導入新課,使學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時間裏,被激活。 2、關注教學方法,體現了一個活字。教師的教學方法靈活,新單詞呈現形式多樣。應該説整一堂中,教師在引入新詞時,都是比較新穎而又自然,而且具有生活化的。比如開頭的big,small的遊戲引出,比如又由學生猜老師手中的物品,實物引出了long,short .由老師與學生比高矮引出了他tall,short.教師還注意利用實物,圖片,卡片,多媒體,身體語言,表情動作等作為教學資源,創設講解,操練和運用英語的情景。

姜老師能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關注教學過程,儘可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實的去感受知識,體驗知識,積極參與,努力實踐,在活動中學會用語言表達交流,較好的體現了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不熟練到熟練的過程,

3、教學活動的設計豐富多彩,有效,訓練方式多樣,有全班活動,師生互動,小組活動,雙人活動,個人活動等,在活動中突破難點,在活動中發展能力。

在英語課中,活動的設計和開展還應該有利於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發展語言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英語課堂的活動應該以語言運用為落腳點,本堂課上,姜老師很好的貫徹了:在用中學,學中用,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原則,比如每學一個形容詞,就讓學生説説,身邊的事物,

三年級英語評課稿4

金老師為我們英語課題組成員上了一節研討課,內容是3A Unit 5第一教時,主要目標是要讓學生學會四種學習用品,以及How are you?的問法及其兩種不同的回答。老師帶着童心,心裏裝着學生、裝着教材走進了課堂,整節課活潑,到處閃現思維的靈動,學生積極參與,知識和技能在這節課中都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以下幾個地方表現得尤其突出:

1.早滲透。其一,How are you?的問法及其兩種不同的回答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但也是平時上課時師生互相問好的常用語,雖然學生接觸英語才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可老師在這方面以及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學生對於這些句子已是爛熟於心,所以表達起來也是駕輕就熟。其二,在學習新單詞時,能給學生詞組的滲透。如在學習pencil時,讓學生組詞時,就有學生學生説出three green pencils和thirteen pencils,學生得到老師的認可,也會非常高興,同時聽課老師也有為之一震的感覺。

2.不斷構建學生頭腦的知識。在本學期的學習中,Mr,Mrs,Miss這三個單詞一直是三年級孩子學習的難點,經常説錯,在學習了幾個新單詞後,老師拿出孩子預先做的各種頭飾,分別稱之為Mr Pen或者Miss Pencil,然後再練習今天的對話,既有童趣,又鞏固了語言點。

商討:

1.教師在語音、在指導學生朗讀時還需加功夫。特別是清輔音結尾的詞,尤其要注意。還有this is的讀音,聽起來覺得不舒服。

2.在對話時要注意層次感。如A: Hello, B. How are you?

B: Hello,A. Fine ,thank you.這樣聽起來有點亂。

三年級英語評課稿5

本節課教學內容為三下Unit8 We’re twins!的Story time。為達到教學目標,在課的一開始,老師就以雙胞胎學生的圖片,直切課題We’re twins,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了學習英語的氛圍。教學中,教師始終注意儘可能的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多進行語言的交流。所以為學生創造了一個Try to say交流機會是介紹朋友,這一活動,不僅延續了上一單元的知識,而且在交流的過程中滲透了He’s / She’s…這一句型的操練,為本課的介紹家人做好了鋪墊。接下來直接出示課文主題圖open day,試聽結合,讓學生帶着問題讓學生在卡通的真實情境中去整體感知課文。為了突破句型和單詞教學重難點,教師讓學生觀圖,在合作討論過程中既操練了Who’s this/that girl?She’s…(Su Hai/Su Yang).句型,又正確辨別了雙胞姐妹,再設計任務,讓學生自主朗讀課文,找出關鍵句He’s / She’s…回答問題,同時新授單詞,鍛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了學生能在理解的基礎上分角色表演對話,我在朗讀時間,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結合一定的朗讀方法,以聽音模仿、跟讀、齊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操練,在此基礎上進行的表演效果不錯。而在表演環節,教師給出了評價方式,讓學生自評與互評結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縱觀本教時的教學,我覺得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有兩點。一是重視朗讀。 “語言教學要歸其本真”,要遵循語言發展的規律,我們要重視課堂上的朗讀教學。二是落實評價。教學評價是英語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及時對師生教與學的狀況做出判斷和評估,而且對課堂教學也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表演環節我運用了形成性評價,給出評價標準,讓學生在表演中自評,結合其他同學的互評以及老師的評價形成最終評價。

標籤: 三年級 評課 英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jiliyi/gaojian/2xov8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