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國中作文 >中考作文 >

2017中考高分作文指導:拋棄“萬能作文模式”

2017中考高分作文指導:拋棄“萬能作文模式”

我認為,這個“五段三事”模式並不是不可以用,但也不要把它搞成千人一面。小編收集了2017中考高分作文指導:拋棄“萬能作文模式”,歡迎閲讀。
 

2017中考高分作文指導:拋棄“萬能作文模式”

最近在報上讀到一篇題為《萬能作文模式》的文章。文中作者的妻子擔心兒子臨場作文發揮不好,影響升重點高中,便要求作者給孩子炮製一個“萬能作文”模式。作者雖然曾教育兒子“文無定法”,這時也只好搜腸刮肚了。哪知跟兒子談及時,卻遭到兒子的譏諷:“老爸,你怎麼也想到了這招,你真失敗!你不是説文無定法嗎?”但是,當老爸老媽語無倫次的時候,兒子又悲哀地説:“萬能模式,你們就不用準備了。”説到這裏,他停頓了片刻,又掩嘴一笑説,“你們想到的,我們語文老師早就想到了。他為我們準備了好幾套萬能作文模式,並要求我們照此規範寫作,不許出格,班上同學都能背下來了……”作者聽了兒子的話不禁暗暗思忖:“這不是扼殺孩子創作的天性嗎?”可是,他沒説出來。因為怕兒子聽了後丟掉“萬能作文”模式,到中考臨場發揮時會白白丟分。

為了“寧可信其有”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黑色幽默。可憐天下父母心,也可憐天下老師心。他們為孩子的作文能考“高分”,真是煞費苦心。

“萬能作文”模式真能炮製並且行之有效麼?照此“規範”寫作就準能得高分嗎?我想,除非我們的中考作文倒退到效仿“八股取士”,否則是絕不可能有什麼“萬能作文”模式的。如果有的話,可能是某些在作文指導或閲卷過程中的“傳聞”被以訛傳訛,於是,就會有基層教師或家長“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甚至將其奉為“中考作文祕笈”。

曾經有種説法,中考作文閲卷時間很短,甚至短到一分鐘或半分鐘,而閲卷教師盯住電腦屏幕進行流水批卷,極易產生身心疲憊,因此,如果考生的文章開頭不是很快入題並一下抓住閲卷老師眼球,初次印象就平了,接着來如果敍述的只是一件事情,內容就會顯得很沉悶,此時如果筆鋒曲折些、描寫細緻些,閲卷老師就會看得很費勁,心情一煩躁,打分肯定就高不了,如果到文章結尾才畫龍點睛,即便有令人回味的妙語或發人深省的警句,往往也不起什麼作用了。

聽了真叫人冒出一身冷汗!

可疑的“五段三事”

於是,有人就從生理、心理和文章作法去琢磨“應考作文”,好心地搞出了一箇中考作文的“五段三事”

模式,據説行之頗為“有效”,便在中考的作文指導中廣為傳播。

所謂“五段三事”模式就是作文寫五個段落:開頭、結尾,當中三段敍三件事。具體來説就是:開頭幾句醒目的入題話讓閲卷老師眼睛一亮;接着敍述三件事,每件事敍述的角度都不同,內容形式都要轉換,敍述第一件事要寫足240字,讓閲卷老師眼亮之後能心動。有了這樣的效果,即使後面兩件事平平,等第和分數也都會上去了,總之,三段敍事要給閲卷老師以內容豐富充實,形式變化多樣的感覺;結尾段落只要水到渠成即可完成,一兩行字即可。

應寫“自己的作文”

我認為,這個“五段三事”模式並不是不可以用,但也不要把它搞成千人一面。要知道,讀多了“五段三事”難免會令閲卷老師產生“八股”感。同學們照此機械訓練,寫多了,也會框住思維,束縛手腳,很難有佳作湧現。我讀過一些模擬考的作文,大量是“五段三事”模式,深為其中有些學生的文章所惋惜,因為考試時即使寫滿作文試卷紙,也不過1000字,其中要寫三件事,每件事也都只好作概括敍述了,這樣的作文流於平庸也就在所難免。

我覺得,如果按中考作文“寫樸素的、有真情感的記敍文”的要求,把自己最瞭解、最有體會,最有感觸的一件事寫具體、寫生動,並且寫出特點和個性來,那麼,就會跳出“模式化”的窠臼,寫出真正的“自己的作文”。大家都這樣“文無定法”地寫,不去揣摩閲卷老師的喜好,也就能敢於解放思想、放開手腳了。在閲卷老師的眼裏,呈現在面前的這樣一篇篇的作文,也就會如同山間小道拾級而上的風景,步移景換,目不暇接,所謂閲卷時的累和煩都會消解了,打出的分數也就會好看許多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uozhongzuowen/zhongkaozuowen/kjkvr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