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國中作文 >初三作文 >

讀書伴我成長初三作文

讀書伴我成長初三作文

讀書使人成長,使人快樂,使人有所收穫。下面是讀書伴我成長初三作文,歡迎閲讀。

讀書伴我成長初三作文

篇一:讀書伴我成長

閒暇時,臨窗而坐,焚一爐香,沏一壺茶,手握一卷書,而後,伴着淡淡的清香醉倒在書的海洋。平日裏我最大的樂趣便是讀書,因為在書裏我可以認識許多名人,悟出不少道理。

於《離騷》中我認識了躑躅於汨羅江畔的他。“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是他憂國憂民的感慨,“舉世渾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他高傲清高的真實寫照,雖壯志未酬,備受排擠,但卻依舊高歌:“吾與楚共存亡!”這是何等的執着,又是何等的忠心。是他讓我明白了什麼是潔身自好,什麼是剛正不阿。

於《資治通鑑》中我認識了他,西楚霸王。他執劍飲酒,慷慨悲吟:“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他明可以全身而退,卻依舊以一人之力抵百萬之軍;他明可以渡江而逃,卻揮劍自刎。他此刻的霸氣,已讓我忘記了四面楚歌時的窘迫。他,無愧於“鬼雄”之稱。是他讓我明白了什麼是無畏,什麼是執着。《資治通鑑》中給我留下印象頗深的還有另一個人:勾踐。他,堂堂一國之君,失去了國土,失去了榮譽,身處異國他鄉,為人奴,受人辱,卻不放棄對生活的希望,最終滅掉敵國,洗清了自己所有的.恥辱,真可謂“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是他讓我明白了什麼是忍辱負重,什麼是東山再起。

於《杜甫詩集》中我認識了他。安史之亂的馬蹄聲震碎了國家的安寧,他困居長安,感時、傷世、念家、悲己。“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他一生顛沛流離,命運坎坷,卻依舊為民而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這句詩便讓我看到了他那偉大的形象。是他讓我明白了什麼是胸懷天下,什麼是憂國憂民。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古人的這句話果真是不錯的。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有書本伴我同行,足矣。

篇二:讀書伴我成長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可以豐富知識,可以讓你瞭解許許多多為人處事的道理,可以使你不在孤獨,讓你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讀書使我快樂,讀書伴我成長。

小時候,每當我一個人在家的時候 ,我都會拿起書,美美的看上一整天,每當我看見書中主人公面臨巨大困難,我都會和他一起思考,尋找答案。每當我看到主人公被壞人捉住,受盡一切磨難 ,我都會十分憤怒,恨不得想進去,幫助主人公逃離。讓那些壞人都去死。可是轉念一想,沒有壞人又怎會有好人呢?於是就不再追究了。每當我看見那些壞人遇到危險時我都會暗暗激動。

每當我出去玩時,路過書店,我都會情不自禁地走進去看看。但每次都會站在大人們旁邊。因為不買書,如果看時間久了是會被罵的。所以每次都站在大人們身旁。一旦我遇見好看的書,我都會看上一整天,如果腿麻了就靠着書架。當天色暗下來時我才戀戀不捨的放下書,回家去。

記得我小時候最喜歡抄名言或好詞佳句。每次去書店看書時我都會帶上筆和一個小本子,當我看見好詞佳句後,都會毫不猶豫的抄下來,留着。我記得當時我最喜歡“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兩句名言。我把它們寫在我的桌子上,當座右銘。這樣日積月累,當年 那個小本子,現在也已經寫滿,並且也換了。

我記得小時候我最喜歡和媽媽一起去街上,因為每次我都會拉着媽媽進書店,買上一兩本書。書不可能多買。所以只要有就足夠了。回家後我都會捧起書,坐在窗邊靜靜的讀着。不知不覺中,已經晚上了。媽媽已做好飯菜,然後一邊叫我去吃飯,一邊擺放碗筷 。見我不説話,立即有想出新招:“這是誰的書呀?不要,我丟了 。”我聽見後就立馬跑過去。結果哪裏有呀?被騙了。

記得有一次,爸爸回來了,帶我去買書。沒想到我卻獅子大開口,一本又一本的往收銀台上放。爸爸説:“買這麼多書拿不動”。我立馬反抗。説“沒關係,我來拿。”於是高高興興地回家 了。回到家後,被媽媽發現了,説書能當飯吃嗎?買這麼多。我立馬轉移人物。對爸爸説 :“你看,媽媽又説我了。沒文化真可怕呀!”我們全家都一笑而過了。

我讀書,我快樂,讀書伴我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uozhongzuowen/chusan/vwlel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