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國中作文 >初二作文 >

我心目中的李清照作文

我心目中的李清照作文

我已心的維度仰視李清照清麗瘦削的背影,傾聽她漸行漸遠的跫音,俯身捧起歷史長河沉澱的瑰寶,已此紀念我心中的李清照,紀念那遠逝的曼妙紅顏。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我心目中的李清照作文,歡迎大家閲讀。

我心目中的李清照作文

【篇一:我心中的李清照】

她多愁善感,她看透人生,她苦笑面對,她,就是我心中的名人——李清照。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很多人敬佩她的才華,説她是才女。沒有人可以複製她的經典,她留下了名垂不朽的詩與詞,作為她的崇拜者,我似乎讀出了她的苦與樂。她的悲哀與欣喜,她的幸福與不幸遭遇。

我敬佩她“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那時有歡喜的心情,真實的被表現了出來,語言樸實但又不乏高貴,沒有一點點的做作,只是想表達出自己當時的心情,暢遊湖上,不去考慮任何的事情,那時心中是一種怎樣的釋放與自由啊!望着平靜的湖面,只想欣喜不想憂愁,簡直是一種享受。而夜中尋湖更多了一份安靜與神祕,不小心驚起了鷗鷺,多麼愜意啊!也難怪詩人會發出那樣的感歎啊!

我喜歡她的羈放與無拘無束,我驚歎她對於苦難是那種堅定與毅然決然。她是永久的美神,是無法取代的。

雖然沒有留下你的一張照片,但你的美卻勝於沉魚落雁的西施與昭君,高過閉月羞花的貂蟬與貴妃。你的美獨一無二,你的美無人可替。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遠的追求!

你猶如一朵搖曳的花,守護着中華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篇二:我心中的李清照】

李清照,一個我魂牽夢縈的名字。她的美麗高雅,她的細膩脱俗,她的一切印在我心裏,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女子。

説她美麗,完全是我的主觀意思,沒有明確的史實證明易安的美,不過,若説她不美,如何做的宰相的兒媳,如何贏得趙明誠至死不渝的愛如何擁有幸福美滿的婚姻?雖説用相貌衡量一個人確有不妥,可我寧願相信易安的美是無可比擬的。

説她高雅,卻是事實,在那男尊女卑的社會,女子舞文弄墨的有幾人?而她確僅用一首《醉花陰》比的趙明誠不再作詞,這等讓男人汗顏的女人又有幾人?她的詞作,她對金石文字的研究,叫我如何不説她高雅?

説她細膩,則有詞為證。她對情感經營的細膩:“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這兩句詞證明了趙明誠死前夫妻倆經常鴻雁傳書,李清照就這樣一點點抓住趙明誠的心。還有,她對景物觀察之細膩:“紅藕香殘玉簟秋。”“天接雲濤連曉霧。”寫景為寫情,情景交融,易安眼中的景物,躍然紙上。美哉美哉。

而説她脱俗,則是有史實證明的,明誠死後她不畏流言再嫁,打破世俗的牢籠,而發現受騙後不畏鄙夷狀告丈夫,按宋朝吏律,狀告親夫,判刑後與其夫同罪,而易安寧受牢獄之苦,也不惜狀告張汝州,説她脱俗,何其脱俗。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的自信“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憂傷,“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哀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無奈。易安的一生,曲折坎坷,卻又幸福滿滿,她的一切印在我心裏,那個有血有肉的易安居士。

【篇三:我心目中的李清照】

每個人都有自己愛戀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李清照

從沒有人見過你的照片,那個年代的你沒有留下一張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卻美於

沉魚落雁的西施與貂蟬,美於閉月羞花的貴妃與昭君。你的美獨一無二,無人可替!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遠的追求!

伴着晨曦,越過千年,我走進了你……

走過“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的寂寞,走過“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的青澀,走過“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的風情萬種,走過“寒日蕭蕭上鎖窗,梧桐應恨夜來霜”的孤獨惆悵,走過“不如隨分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的冷清無奈……維納斯因斷壁而美麗,貝多芬因失聰而偉大,而你卻因才氣而孤獨。

凜冽的秋風催殘者你,你卻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強的挺立枝頭,盡情綻放,溢出特有的清香……

你的才氣,倔強,鑄就了你的孤獨,你那絕世的孤獨又成就了你冰冷南凝絕的美麗!

你乘一葉扁舟,載着濃濃的愁緒,憂鬱的眼神,莫道不銷魂,人比黃花瘦,走來……千年的風雨淡退了琉璃的繁華,沉澱了。你的淚光柔弱中帶着憂傷。家,已不能回;心,已無處歸;夜太漫長,凝成了霜,慘白的月兒勾住了過往,孤獨融入了淡酒,寧你最難將息,直到“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一生被這漫天愁緒包圍,閨愁,家愁,情愁,國愁,又怎一個“愁”字了得!

面對着人物的是非,面對斷香殘酒,面對綠肥紅瘦,沒有同道。沒有相知,一杯濁酒洗清愁。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遠的追求。

你不會孤獨。你帶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時空,想我們走來。

愛玲繼承了你的決然與毅然。

三毛繼承了你的豪放與灑脱。

張小嫻繼承了你的鋭利與透徹。

……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遠的追求。你擎起一盞孤獨的燈,照亮了一段孤獨的歷程,用那絕世的孤獨跳了一段完美的獨舞,守護史上那座盛世空城。

【篇四:我心中的李清照】

是她吟出了“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生活對於自己的樂趣。

是她訴出了“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對丈夫的思念。

是她唱出了“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遭受深創鉅痛後的愁苦之情。

——李清照——易安

她是一位平凡的女子,但她不僅是一位平凡的女子,她更是一位懂得知足常樂、理解生活真諦的女子。

那是一個多麼愉快的日子,暮色蒼茫,在盛放的荷花之中,有一葉扁舟,靜靜地,靜靜地,隨波盪漾,融在這青山秀水之中。船上正坐着一個遊興未盡,醉意未消的女子,似乎也沉醉在這世外桃源之中。漸漸地,漸漸地,小舟泛到了茂密的荷叢裏,“驚起一灘鷗鷺”。在這大自然的傑作中,李清照為之沉迷,彷彿這溪水,也像她的心一樣,是那麼的,清澈透明。像她這樣一個出身於名門世家的貴族女子,能置身於平凡當中,而把權貴拋擲之九霄雲外,不易,不易。

她是一位知足常樂的女子,但她不僅是一位知足常樂的女子,她更是一位温柔婉約,深愛丈夫的女子。

十八歲的李清照與趙明誠結婚,兩人情投意合,互相砥礪,把整個身心都放在文學藝術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一年重陽節,丈夫趙明誠在外做官,李清照為了抒發自己對他的思念,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陰》:“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被陸德夫稱為“三句佳絕”。

她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她不僅僅是一位詩人,她更是一位愛國英雄。

金人鐵蹄南下,南宋王朝的無能,自毀長城。許多壯士胸懷滿腔熱血,可卻出師未捷身先死。目睹了國破家亡的李清照“雖處憂患窮困而志不屈”,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殫精竭慮,編撰《金石錄》,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橫行肆虐激起李清照強烈的愛國情感,她積極主張北伐收復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無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徹底成為了幻影。在那種離亂的年代,悲憤欲絕的她寫下了一首雄渾奔放的《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詩映證了她的一生,在命懸一線的時刻,她並沒有退縮而丟下國家置之不顧,而是忍辱奮起,動員有更多的人能像項羽一樣寧死不屈,保衞國家。然而對徽宗父子的喪權辱國的憤恨,再加上多年的背井離鄉,以及她對丈夫的思念,讓她無依無靠,呼告無門,貧困憂苦,流徙飄泊,她的心已經殘碎不堪了,最後只能寂寞地死在江南。

清照呀,清照,“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她就是她,不管是故知足之足常足的李易安,還是充滿愛國豪情的李清照,她的一生就是那樣,言盡而意未盡,耐人尋味。

【篇五:我心中的風流人物之李清照】

(一)前言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這是怎樣一種淒冷的美,這是怎樣一種孤傲的愁?這就是李清照,這就是她的專有品牌,於是我記住了她。

這首詞是李清照所寫的婉約詞中最為著名的一首。其實,李清照在寫這首詞之前,曾經有過太多太多的歡樂。

李清照出身於北宋的一個官宦人家,其父李格非進士出生,在朝為官,母親又是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出生於這樣的家庭中,多麼令人羨慕啊!如此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修養使得李清照具備了一種超凡脱俗的氣質,無人能及。雖然後世並沒有流傳她的畫像,但我想具有如此神韻和氣質的人,一定是個大美人吧!

少女時期的李清照,不僅是一個深在閨中的大家閨秀,而且飽讀了父親所有的藏書,這為她後期的創作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礎和藝術修養。

(二)如花青春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霧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有人來,襪劃金釵遛,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如此天真無邪的花季少女,帶着獨有的羞澀和對自然生活的無限熱愛以及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和嚮往,使她常常不禁感歎一番。然而她卻不知道,等着她的,將是更多的陽光和甜蜜。

(三)甜蜜愛情

愛情是人生中最美的篇章,也是人生的一個驛站、渡口,任何人將從這裏駛向新的彼岸,開始人生的另一番精彩。當然李清照也不例外。

當李清照滿載着千金小姐所能擁有的一切幸福,划着屬於她的蘭舟駛向生命的另一個渡口時,又是何其幸福!夫婿趙明誠是當朝宰相趙挺之之子,其人風度翩翩,文質彬彬,兩人又是文學知己,情投意合,這門親事可謂門當户對。更難得的是兩人有着共同的興趣——痴迷於金石的`蒐集與研究,於是他們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這樣的愛情在當時的封建時代中要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結合真是羨煞旁人!

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的感情非同一般,離愁別緒,難分難捨之情全都濃縮於一首《醉花陰》之中:“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趙明誠在外經商,李清照遙寄此詞,情傾相思之苦。據説趙明誠在收到這封詞後,曾因情而作詞50餘首,其中夾雜着李清照的詞句,之後拿給其好友陸德夫看。然而,陸德夫卻説:“只三句為佳句,即‘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於是趙明誠自歎不如妻子,對李清照敬佩萬分。由此可見,他們如此相敬如賓的生活中該有多少甜蜜和温馨啊!

(四)風雨遲暮

孟子説:“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也許是上天註定了要李清照肩負起歷史的文化重任,於是,時空逆轉。

正當李清照深感甜蜜之時,殘酷的打擊接踵而來。先是金兵南下,攻入開封,打破了她原本寧靜繁華的生活,李清照一家也被迫逃難,漂泊四海,途中受盡顛沛流離之苦。面對這樣的政治局面,她不禁發出“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的感慨。她一改往日的柔情,憤慨激昂之情躍然紙上。國難當頭,已不是幸了,更不幸的是,夫婿趙明誠也因病而死。頓時,李清照的甜蜜生活跌入谷底,她失去了唯一的精神依靠。如果説國難她還可以應付,那麼趙明誠的病逝無疑將李清照的一半深深地也埋進了冰冷黑暗的墳墓。

國不成國,家已無家。無立身之處的李清照在歷史的汪洋中痛苦的掙扎着。這次她將會將她的蘭舟駛向何處呢?避難時李清照寫下了“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説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是啊,她的愁又豈是一所小舟所能承載的呢?易安居士啊,你的內心也許是一片波瀾吧?求得一份安寧在當時可能就是一種奢望吧!

(五)尾聲

步入晚年的李清照,面對國家的支離破碎、社會的動盪不安,面對自己的孤苦無依、情無所寄、心無所棲,提筆揮墨,寫下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是啊,國愁,家愁,情愁又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累了,她真的累了,就這樣隨着風的味道消失在那遙遠的地方,卻永遠無法抹去記憶中的馨香,一直到現在。

哦!這就是李清照,這便是易安居士,這便是我心中流淌着的風流人物!

好一個李清照!

【篇六:我心目中的李清照】

雖然她沒有張翰和楊冪那麼多的“粉絲”,也沒有劉翔那獵豹一般的速度,但她卻有巾幗之淑賢,更兼鬚眉之剛毅;既有常人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愛國情懷。

她不僅有卓越的才華,淵博的學識,而且有高遠的理想,豪邁的抱負,她就是——李清照。李清照從小生活在一個愛好文學的家庭,父親李格非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的學生,母親是王拱宸的孫女。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為她打下了良好的文學功底,也為她成為“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做足了準備。縱觀她的詩詞,從風格上來看,可分為前期和後期,我比較喜歡她後期的作品。

我之所以喜歡她後期的詩詞是因為在後期,她由一個家庭條件優越的女子,變成了一無所有的婦人,但她並沒有放棄創作,相反地,她的作品寫的更好了。從她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一個“雖處憂患窮困而志不屈”的李清照。每當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想偷懶的時候,那個堅強的李清照的形象便會浮現在我面前,她鞭策着我要努力前行,要像阿甘一樣,不停地奔跑。

在親眼目睹了國破家亡後,在四處飄泊過後,李易安的詞作造詣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其代表作有《聲聲慢》、《一剪梅》、《如夢令》、《夏日絕句》、《醉華陰》、《武陵春》等。其中,我最喜歡《夏日絕句》了,因為她發出了“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吶喊,讚揚了項羽的寧死不屈,對委曲求全的宋王朝則表達了無比的憤恨。從氣勢上看,她的這首詩不僅可以“俯視巾幗”,還能“壓倒鬚眉”。我願像易安居士一樣,既有女性的柔情,又有男性的豪邁氣概。這就是我所崇拜的名人,實際上,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會有一個自己的偶像,不管他是催你奮進還是使你墮落,他就在你身邊,不離不棄。

【篇七:我心目中的李清照】

在唐宋朝代的文人中,李清照恐怕是廖廖無幾的女名人了。她吟哦的詞賦流傳至今的可謂篇篇精品,每一篇都可以使研窮者們洋洋數千言,寫一篇聲情並茂的論文,所以李清照的詞賦好得不得了,是屬於呱呱叫的那種。我想如果李清照活在當下,憑着她對文學的非凡貢獻,肯定是文壇上大腕或大師級的人物,肯定在文壇上是一位大紅大紫的美女作家。估計請她講學作秀的單位一定不少,借用她的美貌和才華,結結實實地海撈一把。只是不知道一向心高氣傲的李清照,會不會給這幫人面子?會不會湊湊這個樂子?

李清照的芳名,在很早以前就在我內心深處,像種子一樣發芽了。這大名鼎鼎的女詞人,起的名字就不簡單。清照,就像清澈皎潔的月光,照耀在茫茫的大地上,照耀在人們忘情的臉龐上……一個字:雅。説來我算不上情種,可是細讀李清照的詞賦,不是情種也是情種了。你道為何?這是因為李清照幾乎所有的詩篇,都圍繞一個情字展開的,特別是夫妻之間的相思之情,被李清照刻畫得入木三分,力透紙背。不過,不是很煸情的那一類,而是很深情很温情很婉約,甚至可以説很傷感。那麼生在宋代的李清照,那顆跳動的芳心,怎麼會裝着這麼多的愁緒呢?原來李清照的夫君趙明誠,是一位行武之人,據説到邊塞保家衞國去了。如此説來,李清照就是獨守空房的留守太太了。這當然不是閨中寂寞,因為李清照已經身為人婦了,但是夫君卻不在身邊,彼此不能朝朝暮暮,舉案齊眉,這樣李清照就有了難以割捨的牽掛。夫君置身邊塞,是死是活?天冷了會不會記着給自己加衣?所有這一切,這位寂寞的留守太太都想知道。

可能是為了打發這寂寞無聊的時光吧,這位光彩照人的少婦,寄情翰墨,書寫了一首又一首無限深情思念夫君的詞賦,這些詞賦讀來令人震憾,讓人不由自主的落淚。我想當時的李清照,應該是就着臉頰上的淚水寫這些不朽的詞賦的,不知道她的“悽悽慘慘悽悽”是不是出自這個時期的傑作?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李清照不但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美女、才女,而且還是一位用情很專的温柔賢慧的好妻子。我想天底下的男人,倘若他不是傻瓜,就會娶這樣的女人做太太。至於李清照本人愛不愛你,那是兩碼子事。因為你愛李清照這是你的權利,因為李清照婉然拒絕你,那是她的權利。

所以我時常揪着自己的頭髮,悔恨自己生不逢時。我想要是出生在李清照所處的時代就好了。如果我年紀比李清照小,就到馳家做一個快樂幸福的書童,我想善解人意的李清照阿姨,應該不會拒絕的,她是大户人家,家裏的藏書很多,多僱一個書童算不了什麼。果真如此,那我就是有福之人了。想想看,李清照揮舞着毛筆在白紙上激情縱橫時,身邊自然少不了一個研墨的,或把鎮紙石壓在白紙上,而那個研墨壓鎮紙石的小後生就是我。這位女大詞人的作品還未公諸於世,立在一旁的我就先讀為快了。此時的我要多快樂就有多快樂,要多幸福就有多幸福。如果李清照書寫完畢,在書房裏聲情並茂地朗誦一遍,那麼最幸福的就是一對我支愣起的耳朵了,因為她的詞賦就像古典主義的月光,柔曼的漫上了我的耳輪。你應該知道,我雖然是一個少年,但已經是全心全意的李迷了,這樣天長日久的耳濡目染,經李大師的點播,我的創作水平肯定日日精進。想不成材都不行。當然我更不會讓眼睛閒着,在幫李清照整理書籍和曬書的同時,我要偷偷地給自己充電。因為書裏自有黃金屋?因為書裏自有顏如玉?不對,為的是有那麼一天,李清照阿姨用手慈愛地摸着我的腦袋瓜説:這孩子聰明早慧,日後定成大器!為了這句話,我樂意翻遍所有能讀到的好書。

如果我出生的年齡跟李清照相仿或大一些,那麼我可以選擇的空間就更大了。

我可以考慮給李清照做廚師,讓她天天嚐到我親手製作的美餐。眾所周知,李清照是一位美食家,她對吃很有講究,我會花樣翻新地做精美的食物,既然她生花妙筆寫出那麼多的詞賦,我用菜刀切一盤綠肥紅瘦的菜餚就絕非難事。儘管我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是偷偷學李清照的詩藝,但燒飯做菜的事一點馬虎不得,否則被李清照炒了魷魚,一個大男人家的,那該多沒面子!我們知道,詞人李清照不但是古董收藏家,而且還特別愛好賭博!我對這一行很反感,但為了接近李清照,學到真本領,我願意成為她忠誠的麻友,但最好我是財大氣粗的大款,這樣我在牌桌上儘可能多輸一點錢。據説李清照的牌技相當不錯,贏多輸少,所以在這方面我不可能技高一籌,我是想多輸給她一些錢,她一高興,説不定就收我為徒,讓我跟她學寫古色古香的詞賦呢?

我想李清照骨子裏可能崇拜英雄,要不她就不會吟哦“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了。所以我可以考慮參軍,最好能在軍營裏混上個大將軍什麼的,在前線威風凜凜指揮潮水般的兵率英勇殺敵,立下赫赫戰功。如果李詞人知道了,説不定會即興給我寫一首詩呢?當然在戰場上最好別碰到她的夫君越明誠,否則就有點拎不清了,既然暗戀是最美最純最深的感情,既然暗戀是一條洶湧在地下的河流,那最好就不能讓任何人知道。

據説李清照後來過着動盪不安的生活,幾乎可以用顛沛流離來形容,所以如果我武藝高強且身材足夠威猛的話,我打算給李清照當私人保鏢,形影不離地侍候左右。想想看,當時的社會這麼亂,橫行霸道的流匪比蒼蠅還多,這麼漂亮這麼多才的女人,身邊沒有一個保鏢咋行?當然除了保護李大師的生命安全外,我還要保護她隨行攜帶的古玩、書畫、文稿,以及女人喜歡的飾物。特別是李清照嘔心瀝血的書稿,我就是拚盡了身家性命保護,也在所不辭。因為這些書稿比黃金還要珍貴,這些書稿都是可以流芳百世的經典之作,我為此丟了自己的小命,那是榮幸之至啊。

你可千萬別把我當成痞子流氓阿飛什麼的,因為不管我多麼愛李清照,都肯定沒有任何機會了,都只能是痴人説夢,所以我只能愛李清照的詞賦。這就是説,我是因為喜讀她的古典詩歌才愛上她的,就像愛烏及屋一樣。説白了,我的愛是出自於對文學的一種虔誠,對超拔藝術的一種崇拜。所以我可以肯定的説,千年前那位雲鬢輕綰、美貌如花的李清照,依舊風姿綽約地行走在她的詩行裏。只要她的詩歌不老,那麼李清照就不會老:只要頭頂上的月光不會老,那麼為我們獻上精神大餐的李清照——就永遠不會老去。

【篇八:我心中的李清照】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題記

你,李清照,幼有才藻,出語驚人,博覽羣書,風華照人。

年十八,嫁太學士趙明誠。但怎料新舊黨爭,你與夫君隔河相望,飽嘗相思之苦。於是便有“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你獨守空房,處深院之中,無比寂寞,只盼夫君歸來。“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一代才女,會只在情愁中獨自徘徊麼?

皇帝昏庸,遼國入侵,夫君空懷滿腔熱血,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從此與你陰陽相隔,你居無定所,身心憔悴,顛沛流離,形影相弔,無怪乎:“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久經飄零,獨在異鄉,儘管春日雙溪風光綺麗,但在你眼中,卻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觸景生情,物是人非,“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這愁之味,想必你已深知其味。

你愁得逝去了如花紅顏,逝去了如水年華。但你並沒消沉,當你避難於浙江金華,登樓遙望半壁江山,不禁臨風感慨:“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好個“氣壓江城十四州”,這哪裏象是一個流離失所的女子所寫,倒更象一個期待收復失地的大將所作!

但你空有理想抱負,卻無奈生了個女兒身啊!你不能象辛棄疾,拼死進諫,亦不能象岳飛,血戰沙場。你只能默默地愁啊,愁!“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你在尋覓什麼?是國家的存亡,還是民族的命運?

“怎一個愁字了得?”是呀,你的情愁、家愁還有國愁,怎一個愁字了得!

你一個人便為天下擔負了所有的愁,便為天下嚐遍了愁之滋味。

積三百年之動盪,積古往今來萬般情愁,終造就了你——一個萬古愁心的易安詞人

標籤: 李清照 心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uozhongzuowen/chuer/8y27z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