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國小作文 >六年級作文 >

【推薦】六年級遊記作文5篇

【推薦】六年級遊記作文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遊記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六年級遊記作文5篇

六年級遊記作文 篇1

舞龍峽,一個聽起來就非常棒的地方,果不其然,我一查,有國家4A景區稱號。據説這裏的特色就是一座玻璃橋,橋是玻璃做的,透明的,下面的風景一清二楚,人踏在上面往一看,幾百米的高度,感覺腳底沒踩東西一樣。我開始心驚膽戰起來,天啊,這玻璃做的橋,那麼多的人走着走着,會不會破呢?在那麼高的地方人會不會掉下來呢?我帶着一絲疑惑,一絲好奇,還有一絲恐懼來到了這座所謂的玻璃橋。

“這真是玻璃做的啊!”我不禁感歎到。只見兩山之間從中間架起一座高橋,從遠處看沒有任何橋板,我來到橋邊,往下一看,腿開始不由自主發抖了,也不聽自已的使喚了,怎麼也不敢抬腿往上面走,在媽媽的一再鼓勵下,我才緩緩地抬腿,小心翼翼,一小步一小步往前走。啊,人走在玻璃橋上,透過玻璃往下看,一片綠油油的景象,讓人心曠神怡!因為海拔高,雖然頂着烈日,一陣陣涼風吹來,也能使人感到沁心的涼爽。我開始不擔心了,眺望着高山,樹林,流水。只見下面的瀑布在橋下跑着,跳着,唱着“嘩嘩”的歌謠,那原本寧靜的樹林,隨風一起搖動着枝葉,跳出“沙沙”的舞曲,四處迴響着蟲鳴鳥叫,彷彿是大自然在進行一場合奏,歡迎我們這些遠到而來的客人。此時我把擔心和害怕拋到九宵雲外,在玻璃橋上跟着大自然的聲音,邊走邊舞,旁邊的遊客都豎起大拇指説:“這小姑娘膽子真大!”

我被這風景着實吸引了,心想:這麼美的自然環境,真是太少見了……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這次出遊,讓我感觸十分深刻,難以忘懷。

六年級遊記作文 篇2

寒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福州旅遊。

到達福州,我們便乘車直奔雲頂旅遊區。旅遊大巴在山腳行駛了兩個半鍾才到達青雲山的半山腰,我們還得轉觀光車前往天池景區。經過長途跋涉,我們終於到達了目地的。聽導遊説,青雲山海拔約1230米,從天池景區入口往上走,要兩天才能見到天池。不過現在都有汽車直達山頂,所以路程也就縮短了。我們在導遊的帶領下繼續前行去看天池。霧越來越大,整個天池景區都沉浸在白茫茫的濃霧中。等到我們到達山頂最高處時,幾乎已經伸手不見五指了。我隱隱約約看到前方有個池子,心想:這麼高的地方怎麼會有水池?難道這就是天池?正想走近點瞧瞧,就聽見導遊喊:“小心,小朋友,霧太大了,大家要注意安全!前面就是天池了,天池是古火山爆發形成的,具有洪而不澇,幹而不枯的奇觀,當地人稱池中的水為聖水。”因為大霧,我們沒有能欣賞到天池仙境般的景色,我期待下次一定在天晴時來看看它的真面目。

第二天一早,我們吃過早餐便發出前往峽谷景區遊玩。一進峽谷,便見一條望不到邊的長長的棧道在山間盤旋而上,我們漸漸前行。走了半個鍾後,再往棧道外往下看,下面已經是萬丈深淵了。我們又穿過一片鬱鬱葱葱的樹林,便來到了金鐘瀑布跟前。這個瀑布可真壯觀啊,石頭和瀑布天然地結合在一起,就像一個巨大的鐘,水流落差有一百零八米。它噴出的水霧濺得遊客們的衣裳都濕漉漉的了。可是大家仍然樂呵呵地在瀑布前合影留念。再往前走,我們發現峽谷裏瀑布成羣,大大小小的景觀,讓人流連忘返。

下次有機會,我還會再到福州玩!

六年級遊記作文 篇3

自從唐僧、沙僧、孫悟空、豬八戒四人取經回來後,他們又各自幹起各的來了:唐僧繼續念他的經;沙僧繼續打他的魚;孫悟空在花果山和他的猴孩兒們繼續栽種果樹;豬八戒天天在超市裏面逛。各自的日子過得很是休閒。

一天,佛祖用他的三星手機給唐僧發了個信息,內容如下:

唐僧,明天你帶着師徒二人前往深圳電視塔去逛一逛,逛完後要取得真經!唐僧看完後,放下經書,拿起手機,給徒弟四人發了信息,要他們三人在時代廣場集合,一起去取真經。第二天,他們在約定的地點見面了。唐僧走到路邊,攔下一輛的士。孫悟空一見到這“長滿大大小小的眼睛”的“怪物”,急忙拿出金箍棒,對這的士大喊:“大膽妖孽,竟敢騙我師傅,看我不收拾你!”説完就準備一棒打下去。唐僧急忙制止,滿臉羞愧的對司機説:“師傅,對不起,我的孩兒不懂事,你被見怪!”司機氣極了,開着的士走了。唐僧都快被孫悟空氣瘋了,明明好不容易攔到了一輛的士,卻又泡湯了。唐僧帶着“危”笑得口氣對孫悟空説:“要是你再插手我的事,我殺了你!”孫悟空一頭霧水的被捱了一頓罵,卻還搞不明白怎麼回事。唐僧只好和三人去擠公交車。好不容易才擠到了電視塔,豬八戒看這麼高一棟樓,不肯動了,嘟着個嘴説:“師傅,這麼高的樓怎麼爬啊!我不去了!”唐僧大笑着説:“鄉巴佬,現在有電梯了,不用怕了!”豬八戒這才放心地跟着他們三人走了。來到電梯面前,沙僧滿臉愁雲的對師傅説:“師傅,這麼個小東西,還不憋死人啊!”師傅揪着沙僧的耳朵,把他們硬拉了進去。來到了電視塔的五十樓後,沙僧去了賣絲襪的地方,對售貨員説:“小姐,給我一百雙絲襪,我好打魚!”弄得那個售貨員哭笑不得。而唐僧則去了潮流T—Shirt店,買了件T—Shirt,穿起來還真酷呢!孫悟空去了水果櫃枱,買了十幾樣外國的進口水果,説是要帶回去給猴孩兒們嘗一嘗。豬八戒自然去了食品櫃,買了十幾個漢堡包不説,還買了三十根熱狗。

四人買完東西后,終於取到了真經,就是:不是我不明白,只是這世界發展太快!

六年級遊記作文 篇4

今天,媽媽要帶我和弟弟一起坐火車去陝北定邊。早晨我們早早起牀來到了西安火車站。

我們到了火車站先去買票,然後檢票進站,我們坐的10:00的火車。在火車站等了很久才上了火車,我拿着票找到了我們的座位,車廂是六號車廂座位號是25、26號。火車上的人可真多呀!

一路上經過了好多站,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景色。陝北最有特色的窯洞,就是在山裏挖一個洞,人們住在裏面,媽媽説住在窯洞裏冬暖夏涼,住在裏面很舒服。我還看到的很多巨大的風車,有些在轉動,有些沒有轉動,媽媽告訴我這些大風車是用來發電的,利用風力發電,環保又節約,真的是太神奇了。

路上的風景非常的的美,天氣晴朗藍天白雲。田野裏五顏六色的`,有粉色和白色的蕎麥花,金黃色的油菜花,還有綠油油的玉米。山上有羊羣,小羊們在悠閒地吃着青草,真自由。

晚上,我們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走出車站,微風吹來好涼爽呀,晴朗的天空中掛滿了閃閃的星星,在眨着眼睛對我笑,好像在説:歡迎你來陝北做客。

吃過晚飯,我和弟弟在院子裏發現了一隻綠色的大螳螂,我們和螳螂一起玩轉圈的遊戲,我們走到哪螳螂就跟到哪裏,好有趣呀。

玩了一會,我們就回家睡覺了,真是快樂有意義的一天。

六年級遊記作文 篇5

夏天沒事的時候,帶父母去天津薊縣玩,還真不錯,只是他們年紀大了,不太適合爬山,我自己又單獨跑了兩趟,盤山,上學時候爬過,還記得當時有水,爬到山頂正在修廟,跑下來,別的細節都忘記了,好多年沒上去了,找個當地的陪,跟我一起去。

盤山風景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 AAAAA 級景區,猶如十里錦屏,巍然屹立於京東,歷史上被列為中國十五大名勝之一,以“京東第一山”馳名中外。喜歡旅遊私訪的乾隆皇帝盛讚盤山風光説:“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把盤山與江南山水比美。景區更是拿他打廣告,在那交通不便的舊社會,他32次來這裏,他還工作不啊?!

盤山風景區位於天津薊縣城西北12公里處。盤山古名盤龍山、四正山、無終山。因它蜿蜒盤踞,“形無定向勢如龍”,故名盤龍山。因它一峯獨起,獨立無依,蜂窩蓮瓣,四面如一,故名四正山。因它位於古無終國,故名無終山。三國魏時它還叫無終山。曹操《表論田疇》説:“田疇率宗族入無終山中”。因為魏國田疇隱居無終山,曾為曹操征服烏桓當過嚮導,但又拒絕曹操所封官爵,一直隱居山中,所以後人為了紀念田疇,把無終山改叫田盤山,意思是田疇曾經在山中盤桓。省略叫法為“盤山”。

盤山風景區尤其以“上盤之鬆,盤中之石,下盤之水”著稱,峯石各抱地勢,競相崢嶸。掛月峯如銀鈎掛在半空;九化峯象九朵蓮花盛開一樣;真可謂峯峯相依,峯峯各異。從丁路蓮花嶺進山,夏日驕陽似火,而進山卻樹樹木森蔭,層巒碧染,萬壑堆青,清風送爽,十分幽黯恬靜。行不遠,就見迎面巨石上刻“入勝”二字,轉過山彎,有一巨石如元寶,名“元寶石”,上刻“此地有崇山峻嶺怪石奇鬆”,但只見山拋險峻,林木蔭鬱,怪石嶙峋,苔痕添翠,清流淙淙。

盤山“步步有景”,名勝古蹟遍佈。據康熙年間《盤山志》記載,盤山名勝計有十峯、八嶺、三盤、五台、八峪、九巖、十一洞、二十六名石、一澱、八泉、三井、五橋、四溝、二潭、五地、一塘、百餘座塔 (三座佛塔,百餘座僧骨塔)、四亭、二軒、七十二寺、廟、庵。共有景點數百處。古佛舍利塔是遼代建築,明代重修。重修時曾發現塔內藏有石函、舍利和佛像等物。塔高22。63米,邊長3。38米,八角十三層。塔基由花崗巖須彌座和三層仰復蓮花組成。塔身正面有門,內置佛龕,側面有浮雕花窗。密檐角上掛着104個銅鈴,山風徐來,叮酚猩。塔前有一株千年以上的古柏,為天津市年代最久的樹。塔西有徹公長老和尚靈塔。塔下有“善蛇洞”。傳説有72條護塔的蛇。

石塔林,是和尚墓塔,在古中盤寺遺址前半里處。挺立的和倒塌的石塔共20多座,實力罕見的古蹟。這些僧骨塔均甲花崗巖雕鑿,一般由三塊巨石壘砌而成,形體很小。中間塔身刻僧人名字。塔呈方形、六角形或喇嘛肚形。有的有檐,有的無檐;有的實心,有的空心。多姿多彩,高低錯落,苗為奇觀。

萬鬆寺是盤山最大的廟宇。舊稱李靖庵,為紀念唐初名將李靖曾在此居住而得名。後來認為不宜直呼前賢的名字,改衞公庵。明神宗朱翊鈞為此庵題寫“清心”二字,後因寺旁松樹滿山,清康熙皇帝賜額“萬鬆寺”。

萬鬆寺前有一座五層六角磚體寶塔。塔有雕花塔座和護欄,有假門假窗。在一層六轉角各嵌一個五層小塔。塔頂長一鬆樹,饒有奇趣。

中途三家裏有事,下山回,沒爬到頂,也沒轉完山上古蹟,遺憾,只能找機會再去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uoxiaozuowen/liunianji/rrqqn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