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情感作文 >記憶作文 >

記憶中的味道 描寫餃子的作文700字

記憶中的味道 描寫餃子的作文700字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記憶中的味道 描寫餃子的作文7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記憶中的味道 描寫餃子的作文700字

記憶中的味道 描寫餃子的作文700字1

早晨時分,冬天的陽光透過窗户照進了屋子裏,空氣中夾雜了玉米和韭菜的香味。我睜開朦朧的睡眼,便聽見從廚房裏傳來的聲音,奶奶又開始忙活了。

灶台上擺滿了食材與工具,廚房的空氣中瀰漫着一種不知如何形容的氣味,像是各種食物混合成的香味。見奶奶用刀仔細地挑着豬肉中的筋,然後將其剁成了肉末。奶奶身旁的盆子將玉米和韭菜分別了開來,她知道我喜歡玉米討厭韭菜呢!

奶奶將準備好的肉餡和菜餡和在一起,再拿出事先備好的餃子皮,笑着對我説:“做你最愛的餃子咯!”

奶奶都先包玉米餡的餃子。她手法嫻熟,將餃子皮平鋪手中,舀一小勺餡兒輕輕放在餃子皮中央,拳頭一握,餃子皮便對半折起,兩端重合,餃子的形狀便基本出來了。最後奶奶還在餃子的邊緣上折上皺褶,一個呈耳朵狀的,飽滿美觀的餃子便成型了。奶奶那如樹皮般歷經滄桑的雙手竟是如此利索靈活!

我也躍躍欲試,拿起餃子皮包起餃子來,可結果不是“撐破了”就是“餓扁了”。可奶奶卻笑着説:“我孫兒真有天份,當我的幫手真不錯!”

這時,廚房裏瀰漫起麪粉的味道,夾雜肉餡鮮香。陽光正好透過窗户,照在灶台前我和奶奶的身上。

奶奶又特意包了個韭菜餃,放進玉米餃的“營地”裏,“看看誰又中獎了啊!”她的笑使人在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

包好的餃子整整齊齊的排在盤子裏,放進鐵鍋裏蒸熟。隨着水蒸氣從鍋裏溢出,餃子的香味越來越濃,廚房裏越來越暖。

不知過了多久,奶奶才掀開了鍋蓋。霎時間,廚房裏溢滿了玉米的香味。奶奶先夾起一個餃子,使勁吹了一口氣,便放進嘴裏細細品嚐,然後對我説:“餃子好了,快來吃!”

剛蒸好的餃子散發出一種清香,晶瑩剔透的餃子皮透着金黃色的餡。我吃下一個餃,真香!奶奶的餃子不須加任何調味料,簡單的玉米豬肉——就像奶奶一樣淳樸,卻足以令人回味無窮,難以忘懷。

後來,我吃過許多餃子,卻都不及奶奶的餃子。奶奶的餃子有一種特殊的味道,與其説味道,不如説是一種情懷,它伴我成長,給予我温暖,停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記憶中的味道 描寫餃子的作文700字2

“搖啊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誇我好寶寶……”每當聽到這首童謠,我就會想起外婆。外婆的味道,是那記憶中的味道。

小時候,我很頑皮。就是不喜歡洗臉。每次要去洗臉時,總是大哭大鬧,要不就是踢凳子。一次,媽媽拉着我去洗臉,我死活不肯走,趴在地上哇哇大哭。媽媽生氣的拿着掃把,揚起手來準備打我。外婆聞聲而來,看見了,趕緊把我拉到身後。媽媽看見是外婆,將掃把放下,説:“媽,你總是護着她你看把她慣成什麼樣子了。”外婆摸了摸我的頭,將我抱到她懷裏,説:“她才幾歲,只是個小孩子,你哪能動手打啊。”我趴在外婆的懷裏,頭靠在外婆的肩膀上。望着那兩鬢雙白的頭,聞着外婆身上肥皂的味道,那是外婆的味道……

月光皎潔,透過窗户,灑在地上,地上好像鋪了一層霜。輕搖的小扇,空氣中夾雜着竹扇的清香和汗味。小扇傳來的清風讓人清爽舒適。我喜歡坐在牀上,外婆總是坐在牀邊,給我唱。手裏的小扇輕搖着。汗水滴在竹蓆上。在歌聲和汗味的清香中,進入夢鄉。那記憶中外婆的味道,是鹹鹹的。

屋外的鵝毛大雪還在下。我已經迫不及待的喊外婆:“外婆,你快點,等會外面的雪要給別人拿走了。”外婆端出一碗雞湯放在桌上,説:“好嘞,回來外婆給你喝雞湯。”屋外白雪皚皚,我也不怕冷,在雪地裏捧出一把雪,揉成一個球,向外婆扔去,我玩的十分高興。後來外婆用她那粗糙的雙手把我的小手握在手心,不停地哈氣。然後抱起我走回家。屋內散發着雞湯的香味,我在餐桌上已經等不及,只見外婆那通紅的雙手拿着勺子不停地攪動。我性子急,忍不住直接捧起碗,大口大口的喝了起來。外婆笑着説:“慢點,別燙着了。”我咂咂嘴,説:“外婆熬得雞湯真好喝,我還要喝一碗。”外婆端起碗走向廚房説:“好好,讓我的小寶貝兒喝。”我等外婆再過來時,吧唧一聲親在外婆的臉上,又狼吞虎嚥的喝起來。外婆在一旁看着我,笑了起來,滿臉的皺紋擠在一起,像一朵花。那時,濃濃的雞湯包裹着外婆對我的愛。而外婆的味道就是那雞湯,香醇而美味。

哦,我的外婆!

“搖啊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誇我好寶寶……”耳邊彷彿聽到外婆的歌聲。那記憶中的味道,是外婆的味道。

記憶中的味道 描寫餃子的作文700字3

記憶中,總有些味道與歡樂有關。

在公園裏的那棵開滿紫荊花的大樹下,我和好朋友小晴你追我趕地嬉鬧着。累了,我們就坐在青青的草地上休息。小晴突然從衣兜裏掏出一塊包裹着金色錫紙的巧克力,對着我會心一笑。我朝她坐得更近些。見她輕輕地撕開包裝紙,一塊小小的、方方的、亮黑色的巧克力裸露了出來,一股混合着奶香的可可味兒在空氣中飄蕩開來。小晴把巧克力一分為二,遞給我一半。我輕輕咬下巧克力小小的一角,讓它迅速地在舌尖融化。我們一邊吃着,一邊説説笑笑,真是快樂又滿足。那天,感覺這塊巧克力特別醇香絲滑,也許是因為小晴分給我的緣故吧……

記憶中,也有些味道與感動有關。

那次我感冒發熱,頭疼且厭食,難受的我躺在媽媽懷裏直掉眼淚。媽媽温柔地抱着我,安慰着我。等我睡着了,她又去廚房,守在爐火邊為我煮了一鍋小米粥。待我醒來,媽媽端來一小碗金黃的米粥,一口一口的餵我吃。一股股充滿米香的熱氣從碗裏升騰而出,我感覺心裏暖暖的。那天,感覺這碗小米粥分外清香甘甜,我想那就是被愛的味道吧……

記憶中,還有味道與勇氣有關。

那年暑假回四川探親,第一次面對一大桌紅豔豔的川菜,我無所適從。表妹興致勃勃地説:“你一定要嘗一嘗麻婆豆腐!”我牴觸地皺起眉頭,心想:這道菜看上去紅亮亮的一片,不知道放了多少辣椒油,叫我怎麼吃呀?但一看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我也有點動心。我握着筷子,舉棋不定。就在這時,表妹用她細軟的四川話,鼓勵我道:“筷子都拿起來了,就嘗一口嘛!”我終於鼓起勇氣,夾起一塊豆腐送進嘴裏……頓時,一股嗆鼻的辣味在口腔裏瀰漫,接着是一股麻麻的感覺在舌尖舞蹈。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可怕,反而這種麻辣味兒在那一瞬間征服了我的味蕾,從此我愛上了這道四川美食。那天,感覺這盤麻婆豆腐幫我推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啊!那些曾經熟悉的味道,落在童年的光陰裏;它們見證着我的成長,陪着我哭,陪着我笑;最後,融化在我的心底,在心底那條記憶的長河裏,輕輕地漂浮着,彌久不散……

記憶中的味道 描寫餃子的作文700字4

推開外婆院子裏那扇古老的半腰門,只見外婆坐在漆黑的門檻上,她眯着眼睛,剝着毛豆角,用滿是老繭的大拇指吃力地掰開。望着外婆手中的毛豆角,記憶一下子湧上了心頭……

童年時的我總是坐在外婆身邊,看外婆剝着毛豆角,聽着外婆唱京戲。外婆的小竹椅也咿呀呀地伴唱,她高高地卷着褲腿,鞋上滿是雨後田間沾染的泥土。剝完毛豆角時,她會興奮地一拍大腿説:“剝好啦,給你去蒸毛豆角嘍!”説完還勾起粗糙的食指刮一下我的鼻子,聽到這個我就會興沖沖地坐在長板凳上,等待吃那煮熟的毛豆角。

“好咯!”外婆端着那碗熟了的豆子放在桌子上,碗中的熱氣衝着我迎面而來,我深吸了一口,便迫不及待地剝食起來。一顆顆小小的毛豆在我眼中,竟是無比美味!那五色的糖果,易化的棒冰,絲滑的巧克力都比不上它,咬到豆子的那一刻,豆子的香甜在我口中綿延,滿口生香。

豆子的味道一直融入了心底。那一刻,所有的煩惱都將飄散在這風中。外婆看着我,她的眼睛中有我那時讀不懂的愛,她的嘴角微微咧開,伸着乾枯的手摸着我的頭,喃喃説喜歡吃就好,喜歡吃就好。我仰起頭,只見她滿頭白髮就在這風中微微顫動,那是我童年時見過最美的風景……

我不知在門外站了多久才回過神來,坐在門檻上的外婆還像以前那般唱着京戲,小竹椅也如之前那般般吱吱呀呀地伴唱。外婆的歌聲忽然頓了,她吃力地轉過身來,疑惑地打量着我,茫然了好一會兒,才笑着説:“小姑娘,迷路了嗎?上我家坐一會兒吧。對啦,我剛剝了毛豆角,你要不要吃。我孫女可愛吃了。”我笑着點了點頭。外婆已經老了,她的記憶已被歲月奪走,她印象中的孫女已經長大,只是依然愛吃她蒸的毛豆角。

望着她滿頭的白髮,才發現毛豆角啊,你承載着我童年的温暖,承載着那外婆的.味道。而外婆的記憶,並沒有消失,只是氤氲在了這滿院毛豆角的香氣中……

記憶中的味道 描寫餃子的作文700字5

偶然路過一家餐館,一股濃濃的海腥味鑽進我的鼻子,正是這味道,勾起了我的童年記憶——鮁魚餃子。

小時候,我一直生活在一個北方的海港城市,家裏人不喜米飯,於是姥姥便天天變着花樣做麪食給我們一家人吃。但每一頓中,唯一不變的,便是那鮁魚餃子。每逢我放學回家,進屋總能聞到一股海腥味,也許很多人都無法接受這味道,但我卻對它情有獨鍾。鮁魚餃子的製作方法可以説是"家常",擀好麪皮,拌好餡料,再按照一般包餃子的方法進行包制,一隻又一隻的鮁魚餃子便只等着下鍋了。在這時,調皮的我常常會溜進廚房,跟姥姥玩起捉迷藏的遊戲,巴掌大小的地方便常常傳出陣陣爽朗的笑聲。

算好時間,往燒開的水中放入所有的餃子。待到爸媽下班回家時,先前一直在鍋裏咕嘟冒泡的鮁魚餃子便也出爐了。一個又一個雪白的"糰子"被整齊地碼放在白瓷盤裏,通過薄薄的餃子皮,還能朦朧地看見裏面飽滿的餡料,拿筷子輕輕一戳,汁水"咕嘰"一聲便濺了出來。伴隨着姥姥的一聲吆喝:"吃飯了!坐坐坐!"被端上了桌。那時的我,可能對禮節沒有任何概念,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筷子便夾起一個餃子,也不顧燙就往嘴裏放。一口咬下去,滾燙的肉汁混着韭菜的香氣猛地充盈了整個口腔。這種快感刺激着我的味蕾,讓我無法停下手中的筷子,一個,兩個,三個。。。。。。每當我對着餃子大快朵頤時,姥姥總是用她慈愛的目光看着我,還不斷地用筷子往我的碗裏夾着餃子。霎時地,我覺得自己彷彿溺在了這目光中。

多年之後,我們舉家遷往成都,姥姥曾經秀麗的頭髮早已被歲月染白,她曾經那雙靈巧,纖纖的手,如今卻再也無法烹飪出美味的食物。為了重温兒時的味道,我走進了這家小館,坐在餐館明亮的店面裏,時隔多年,我再一次用筷子夾起了一隻鮁魚餃子,顫抖的手微微將它放入口中,一口咬下去,雖然仍是那種味道,但總依稀覺得缺少了點什麼,細細品味,又説不清那是什麼。但兒時記憶中的鮁魚餃子,終是隨着姥姥的老去和光陰的流逝無可挽回的去了。

鮁魚餃子,親情的味道,記憶中的味道,不知今生能否與你相遇呢?

記憶中的味道 描寫餃子的作文700字6

輕風拂曉,大榕樹的落葉隨着微風的託送,葉脈在陽光的淋浴中時隱時現,優雅地旋轉着它的舞步。這一刻,對於這它來説,是幸福的;這一刻,對於我來説,也是愉悦的。記憶,也隨着落葉緩緩地飄旋在我的心中,散發着那令人難忘的味道。

家鄉,在我的記憶中是樸實的。每當陽光從東方緩緩升起,人們便開始了一天的生活,街道車流雖然繁雜,但在一切萬物復甦的場面面前卻顯得那樣的安然無恙。早餐店在這寂靜的開始中悄悄地升起了炊煙,廚房裏散發起的白霧像一把正在展開的白扇,掩蓋了那耀眼的晨光。這是家鄉最平常的開端,也是家鄉的第一道味道。

隨着交通燈的不斷交替,人們開始睜開了朦朧的眼睛,伴隨着一陣陣鳥叫蟬鳴,早餐店與酒樓也紛紛開門營業,老人們也都出門散步,小孩子跟隨着爺爺奶奶在街道上歡快地玩耍,似乎要把周圍還在沉睡中的一切都帶動起來,漫步在芳草芬芳中,天真地認為太陽正因他們的歡叫而升起。公交車站也開始忙碌起來,用起起伏伏的汽閥聲呼應着人們的節奏,車站內的燈也亮了,早晨的陽光照射進來,與這燈光也混為一體了。此時,家鄉就有了另一番景象:外部的車流喧雜,像一支喧譁的大部隊,一但進入家鄉的大街小巷,不知為何,這支大部隊像受到一個首領的指示,安靜而有序,這嘈雜的一切,都浸沒在家鄉的和諧中。

記憶,是美好的,但可悲的是,他是一個愛開玩笑的小孩,老是愛與你捉迷藏;他也是一個小偷,在慢慢地偷取與玩弄你的靈魂,等着你把他捉住。若是把它説成記憶中的味道,那便是又酸又甜,深入腦海但又在層層迷霧中若隱若現。

家鄉的另一個記憶,是苦澀的。那是我自感最煩惱的一個片段。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汽車越來越多,交通不再像以前那樣暢順,街道到處密密麻麻地佈滿了“螞蟻”,家鄉的靜謐像一個正在沉睡的孩子,被外界的搔擾驚醒,發現自己孤單無助的恐懼,便在這“蟻穴”中哇哇大哭,但是沒有人理會他,在黑暗中,似乎有一雙雙無盡黑洞的眼睛在盯着他……也許,這不僅僅存在於記憶中,而是存在於現實中。

記憶中的味道 描寫餃子的作文700字7

是你們,勾起了我家鄉的味道——題記

一陣陣微風向我襲來,吹在臉上,很舒服。空氣中,含有某種淡淡的味道,説不出是什麼。但我知道,那是一種家鄉的味道。不知為什麼,一提起家鄉,就含有某種感動。家鄉的味道,使我難以忘懷。

家鄉的味道:保安叔叔的微笑

早上醒來,一縷縷陽光射進我的小屋。新的一天即將開啟,我身伸懶腰,打了個哈欠。“清清,快下去買飯!”又是媽媽的吼叫聲。只要我在家,必定是我買飯。“好嘞。”我不情願的換上衣服,披散着頭髮下樓去。走到小區大門口,頗見保安叔叔坐在椅子上,顯然昨晚沒回家睡覺。“這麼勤快啊!小姑娘!一大早就去買飯!”他嘴角揚起一抹微笑,我不禁被他的笑打動了。天天早上,都是這樣。保安叔叔天天傳播着正能量。慢慢而言,賣飯也成了一種樂趣。這,就是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小溪裏的魚兒遊啊遊

小區裏,有一條小溪。那水清澈見底,像一把明晃晃的鏡子。無論何時,小溪裏都會有一羣羣的魚兒。有金魚、紅魚、斑點魚,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小魚,也有放生的地圖魚、“清潔工”。他們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在小橋底下,有他們的家,我偶爾會趴下看看。它們在一起玩耍、覓食、成長。想起那一年,我和一個朋友忽然萌生了一個念頭:去撈魚。我們便拿起撈魚網到了小溪邊。大魚必定落不到的,我們決定從小魚撈起。等啊等,“刷!”我眼疾手快,撈上來了幾隻小魚。魚兒們在網裏掙扎着,顯得很痛苦。一個叔叔走過來,對我們説:“魚,難道可以隨便釣嗎?”“如果大家全釣,那還叫什麼河了?”我立刻把魚放了,臉上頓時火熱火熱的。從那以後,我再也不碰魚網。對魚有了一種新看法,他是我的朋友,我要保護它。每見到小魚在河裏遊時,便會想起家鄉的小溪,這,也是家鄉的味道。

記憶中的味道 描寫餃子的作文700字8

有一道菜叫“回憶”,你可聽過,可嘗過,可會做?

“回憶”百態取自人心,做工可繁可簡,食材可貴可廉,時間可長可短,但都令人回味無窮。

選小人蔘——白蘿蔔洗去泥污,去苦皮,切長方體的條,其厚度全憑有經驗的老人掌控,薄則無味,厚則味重失其本味。將蘿蔔條鋪在陽光之下曬足天數以去苦水,接着放入祕製湯水之中密封數天,等待“回憶”之人歸來品嚐。

孤獨的身影望着太陽落山的地方,當最後一縷陽光消失在天邊之時,從學校回來的我終於出現在老人的視野裏。昏黃的燈光下,小小的廚房裏暖烘烘的,我一臉滿足的嚼着奶奶做的鹹菜,少了媽媽做的醬油味,少了包裝的香精味,少了集市上散裝的鹹味,多了蘿蔔本身微微的苦澀,嚼起來脆脆的,那清脆的聲音就像一種樂器的獨奏曲。

當我的筷子繞過那盤綠瑩瑩的茼蒿,伸向那碗灰白的蘿蔔條時,“啪”奶奶的筷子壓下我的筷子,“少吃點鹹菜,多吃點青菜”。我滿臉委屈的盯着奶奶,用眼神求饒,奶奶定力堅強,不上當。“一口鹹菜,一口青菜,好不好?”我哀求,開始討價還價。奶奶表情有些鬆動,我趕緊夾起一筷子青菜,但轉瞬夾起更多的鹹蘿蔔絲,暗笑“奸計”得逞。

奶奶自顧自的唸叨:“你總是這麼皮,明明一口菜一口鹹菜,可總是夾兩三根菜,夾一大口鹹菜。”我嚼着鹹菜,蘿蔔的苦澀瀰漫在舌尖,温暖卻在心頭蔓延。

回憶的冬天,太陽出來的時間很多,和現在不一樣,從奶奶開始做蘿蔔條就歡喜的蹦蹦跳跳,問這問那。當蘿蔔條懶洋洋地躺在陽光下時,我也懶洋洋地趴在奶奶腿上聽各種聽不完的奇怪故事

當蘿蔔條被塞進罈子裏時,我就開始焦急地等待,不停地問奶奶“可以吃了嗎”,直問到奶奶拿出另一種方方正正的美味時,才將他們忘在了腦後。

那時的奶奶與現在不一樣,那時的心情與現在不一樣,但那熟悉的味道沒有變。

當我抱着那沉甸甸的玻璃瓶告別奶奶,看着漸漸遠離直至模糊消失的人影時,心裏只希望,萬物皆變,人在就好。願我最重要的人,平安健康。

記憶中的味道 描寫餃子的作文700字9

在我記憶中有許許多多的味道:爸爸的擁抱香香的,媽媽的批評澀澀的,我的撒嬌麻麻的……然而,獨有校園生活的味道與眾不同,它甜中帶鹹,苦中有辣。

我記憶中的校園生活是甜甜的。在一年級時,我們就好比是一顆顆種子,等待着勤勞的園丁培育我們長大。那時,我們的功課很簡單,作業也比較少,我們更不用眉頭緊鎖地補習每門功課。下課了,我們就像從鳥籠裏放飛的小鳥,在操場無拘無束地、自由地奔跑。一想到這,一股甜甜的味道湧上心頭。

我記憶中的校園生活是鹹鹹的。到了二年級,種子皮在園丁的培育下一點一點地膨脹,二年級的學習難度增加了一點點,老師也不會像一年級那樣讓我們放肆地玩,遇到不會做的題,老師會耐心地一遍又一遍教我們,玩耍的時間明顯地比一年級少了,作業比一年級也多了起來,一想起來,心頭總感覺鹹鹹的。

我記憶中的校園生活是苦苦的。三年級的我們已經變成一株株小樹苗,語文學習中多了一項作文,英語也接踵而來,我一下子感覺“壓力山大”,有些時候,可憐的下課十分鐘也被佔用。一旦考得不好,每天放學回家還要聽媽媽的嘮叨,還要被逼迫加一些“課外作業”,真是“有苦難言”啊!

我記憶中的校園生活是辣辣的。到了四年級,語數外作業“一擁而上”,作文又成了我們的難題,好不容易盼到了雙休日,還要去上一個又一個的補習班,一點兒也不自由。不過,相比三年級,感覺作業沒這麼多了,作文也沒那麼難寫了,有時間還會品嚐到小樹上結出的成功的果實,當想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時候,火辣辣的滋味不禁湧上心頭。

在園丁的培育下,我們知道了:只有經歷風雨,才會出現美麗的彩虹。校園生活也正因為有甜、鹹、苦、辣,而值得我們倍加留戀。

記憶中的味道 描寫餃子的作文700字10

每個人都有很多記憶中的味道,有美好的、有苦澀的、有難忘的、有傷感的……我也一樣有許許多多記憶中的味道,但記憶中媽媽的味道是刻骨銘心,永遠難忘的。

常常聽到很多同學抱怨:“我媽媽整天嘮嘮叨叨,跟她在一起沒有一點兒意思。”怎麼會沒有意思呢?我發現我記憶中的味道就是媽媽的味道,媽媽是多味的,打開塵封的記憶,仔細回味起來,非常有意思。

記憶中媽媽的味道是酸味的。自從有了妹妹後,媽媽就更加忙了,管我的時間就少了,每次只要我和妹妹爭吵,不管是我還是妹妹有道理,首先批評的人是我,當時我覺得很委屈,但是事後媽媽總會告訴我,妹妹還小,當哥哥的要多照顧妹妹,媽媽也一樣愛你。仔細一想,媽媽還是愛我的,雖然她關注妹妹時,讓我感覺是酸酸的,但我可以理解媽媽。

記憶中媽媽的味道是甜味的。記得有一次,我放學回家,就看到好多好多我最喜歡吃的菜,我當時就高興地對媽媽説:“媽媽,您做的菜太好吃了,不愧是做菜女王”。説完,媽媽高興得笑彎了腰,媽媽把這句話告訴了爸爸,爸爸也被這話逗得合不攏嘴了。媽媽每天都給我做好吃飯的飯菜,而且會營養搭配,只要一想起媽媽做的菜,心裏總是像蜜一樣的甜。

記憶中媽媽的味道是苦味的。爸爸工作很忙,每天早出晚歸,媽媽要帶好妹妹的同時,又要接送我上下學,輔導我做作業,還要給全家人準備好飯菜,照顧好全家人,加上妹妹又很調皮,媽媽真的很辛苦。想到媽媽的辛苦勞累的樣子,媽媽的味道是苦的。

記憶中媽媽的味道是辣味的。媽媽幹任何事情都是風風火火,每天只要是媽媽管我,我必須按她的要求搭配好衣服,把我打扮得非常帥氣。記得有一次我貪玩,在學校沒有認真聽講,媽媽知道了,狠狠地批評了我。我的眼淚“嘩啦啦”地流,我非常後悔沒有認真聽講。看到媽媽嚴肅的樣子,媽媽其實挺辣的。

認真回味,記憶中媽媽的味道酸甜苦辣齊全,記憶中媽媽的味道還真不少。我不想讓媽媽這麼操勞,所以我要好好學習,多幫媽媽分擔任務,一定要做媽媽的好孩子,讓記憶中媽媽的味道多些甜味,少些苦味。

記憶中的味道 描寫餃子的作文700字11

記憶裏的味道會有(是)什麼呢?有酸有苦有甜有辣?(,)有的味道很快就會淡忘,有的味道卻留在了我們記憶深處。

我有一個很愛我的爺爺,雖然身體不是很(特別的)好,但是很喜歡每天出門轉轉,(買點,)每次回來都會(給我)帶點我喜歡的小零食。

爺爺(擁)有一手好廚藝,逢年過節的時候可以做滿桌子的佳餚,平時做的家常便飯也非常美味。(他的手藝除了可以做山珍海味,也可以做家常便飯,)其中最拿手的就是蛋炒飯(,)我的最愛。

爺爺聽我説要吃蛋炒飯,立即走進廚房。他拿出雞蛋,(打開放進)熟練的在碗沿上一敲,雞蛋便聽話地滑(流)進小碗,他隨手拿起筷子攪動(着),筷子(也就)在碗裏舞動起來,蛋液便輕盈地翻騰着,跳躍着。米飯、小葱也早就備好,首先倒入油鍋裏的是蛋液,翻炒幾下,米飯隨即也倒入鍋中,爺爺用力翻炒,裹着金黃蛋皮的飯粒漸漸顆顆分明。接着爺爺加入少許鹽提味,最後大火出鍋,同時(也)不忘撒上葱花。整個廚房頓時(飯中)飄蕩着蛋炒飯濃郁誘人(淡淡)的香味。每一次看爺爺炒蛋炒飯都像在看一場優美的表演。(提行)(我端上)香噴噴的蛋炒飯,晶瑩剔透的米粒,香氣撲鼻,味道可口,(口感細膩潤滑,味道清香可口,)我每次都會吃得(的)一粒不剩。這時爺爺(也)會露出滿意的笑容。因為遠離老家,我們難得回去,所以蛋炒飯的美味也很難吃到,只有等待假期到來。

又是假期,我又回到了老家,可爺爺越發痩弱,病情似乎有所加重,但是他蛋炒飯的手藝依舊。

(直到)一個星期五,爸爸打電話給媽媽,語聲急促,説爺爺快不行了。於是媽媽和我急忙買上車票回老家,可惜在半路上就聽到爺爺已經離開的消息,這悲痛的消息讓我十分難過,我再也見不到愛我的爺爺,再也吃不到美味的蛋炒飯了。(兩句話調換一下順序)

後來我也吃蛋炒飯,(我也在吃着蛋炒飯,)但(似乎)不再是我記憶中的味道,爺爺已經帶着他的手藝帶着對我的愛永遠離去,每次想起我都有(既是)無盡的失落,又有(是)説不出的悲傷。

許多味道在我記憶的長河中漸漸淡去(遠去),但爺爺的蛋炒飯的味道愛的味道卻永遠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記憶中的味道 描寫餃子的作文700字12

跳躍於我鼻尖上的記憶,莫過於媽媽一手燜燉的清湯排骨。

去菜場買來最好的肋排,配以筍片,墨魚,花生,清泉洗之,列有烹之,文火燉之,巧搭成一鍋營養均衡,鮮嫩爽口的佳餚。嘗一口,鼻頰留香,是青絲換了華髮都不會忘卻的記憶。

吞沒口中的涎,腦海裏開始一幀幀閃現,彷彿一切都是那樣的清晰,讓我清楚地看見,媽媽繫上圍裙,忙碌的身影,眼角的魚尾紋肆意地侵佔她白皙光滑的皮膚,一祛一斑清晰地顯映在她的臉上,明明沒有了位置,卻硬是固執地擠了進去,本身就不強壯的媽媽在橘紅色的燈光下,是那麼憔悴。香味卻漸漸溢了出來,灌滿了整個廚房,遊離在媽媽身旁,又從牆縫中溢出來,不知媽媽是不是真的沒聞到,她沒有任何反應地繼續擺弄鏟子,足足有一個手臂長的鏟子,在她的手中,卻如同輕巧的水筆,操縱自如,隨意撥弄。

卻還真不是隨意,當她將清湯排骨像個禮儀小姐般端上來時,清湯發出的向其沁人心脾,排骨骨髓中的骨香,鮮奶烈豔的醇香,完美的交織在一起,凝築在血液裏,流向身體各處,整個人彷彿躺在一張柔軟的大牀上,微風拂面,青山綠水,天空湛藍無暇,四周一片寂靜,腦袋也慢慢放空…

在一陣媽媽得意的呼喊聲中,我回過神來,“有那麼香嗎?”媽媽眉宇間都透露着驕傲。我像個孩子似的猛地點頭。

現在想來,那清湯排骨的味道從我的舌尖褪開了,知己的肉質鮮嫩,汁液濃郁。母親也再沒做過這道菜,至於我為何會如此難以忘懷,大概是我第一次觀察母親做菜吧。

滾燙而粗糙的甜蜜,貯存在心底的愛,簡簡單單的清湯排骨,純純粹粹的世間真情。美味之所以值得回味,只是因為那一湯一骨皆由滿滿的温情和愛意滿滿熬煮煨燉,用一生的時光盛好母愛。

眾裏尋味千百度,其實就在情濃處。

記憶中的味道 描寫餃子的作文700字13

冬天的腳步,愈發臨近離開,春天的腳步,蠢蠢欲動。那土坯青瓦堆砌的兒時記憶,那些烙印在心底的童年趣,如舌尖輕輕觸過冰涼的味道,使作者久久難以釋懷。

飄雪之冬已漸漸隱去,春天的腳步卻不經意地在枝頭劃下痕跡。佇立窗前,看那土坯青瓦堆砌的兒時記憶,那些烙印在心底的童年趣事,一如曾經舌尖輕輕觸過冰涼的味道,使我久久難以釋懷。

記得兒時春節的濃厚氣息總是從父親點燃炮竹的第一個聲響開始的,每一次春節的到來,我們這些孩子甭提那股兒盼望的心情有多麼急切了。可是此情此景,似乎春節的氣息隨着那聲轟響早已煙消雲散,對春節的感情再不似從前般熱切,也許是忙碌而數字化的生活驅散了那一絲的歡樂,童年的温馨不在,兒時眼中最愛的事卻變成了幼稚……

平常,會先去長輩家拜,然後放可隨意去拜年。兒時的春節似乎年年都會下着大雪,在紛紛揚揚的年夜裏,天氣盡管是寒冷了點兒,可厚厚的棉衣下,我們的心卻總是暖和的。七八個孩子會組成一羣,登門索要這那份紅包。而今卻被那深深的沉默取代,站在高處望着那熙熙攘攘的孩子們,似乎自己的童年也是那樣:在爆竹聲中,隨着夥伴踏雪而去,然後載着滿滿的快樂而回。而今只是看着看着,這些已經不屬於我了。

今天,回想着兒時過年的味道,又給了我這份久違的心境:家家户户的窗花、春聯,半空中綻放的爆竹、煙花,還有那美味温馨的團圓飯席……一切的一切是那麼美好,沒有喧囂,沒有繁華,也沒有忙碌的生活

在喧囂擁擠的城市中,我們心靈深處要恪守住一塊小小的心岸,讓他成為你奔波忙碌之後的一個驛站。靜下心來,慢慢的去品味,去感悟,打開塵封已久的記憶,輕輕地俯下身來,聽聽自己的心跳,放飛你自由的心緒……

去吧,去聆聽、去回憶、去品味……回味這春節的味道。

記憶中的味道 描寫餃子的作文700字14

記憶就像一個調味盒,酸甜苦辣鹹五味雜陳,腦海裏,最讓我回味無窮的味道,就是外婆家的飯菜香了。

外公外婆家住在婁底,每到寒暑假,爸爸媽媽就會帶我回到這裏。朝陽一路相隨,等車駛近外婆家門口時,太陽正好掛上頭頂。車一停穩,我立刻像兔子一樣撲往外婆的懷抱,這時,迎接我的不僅是外婆慈祥的笑臉,還有那淡淡的油煙味,好似在偷偷地告訴我:她一定又在做好吃的了。

外婆炒菜從不用薄薄的碟子,每一道菜都滿滿的堆在大碗裏,一碗又一碗的從廚房端過來,很快桌子上就放不下了。看,紅的有紅燒排骨,紅菜薹;綠的有青椒炒牛肉,拍黃瓜;還有紫色的茄子,黃色的南瓜……真是色香味俱全啊!最讓人期待的還是那一道專屬於我這個小饞貓的神祕大菜了。這道菜的做法非常繁瑣,但為了我這個小饞貓,外婆總是不厭其煩地忙碌着。

那一天,外婆領着我來到菜園裏,直接把那隻叫得最兇,長得最肥的大母雞抓在手上。大母雞好像知道“大事不妙”了,急得咯咯大叫,直叫得我都快要為了它求饒了。外婆偏頭看了看我,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撲哧”一聲,笑出聲來。沒過多久,外婆就像變魔術般把一隻肉嘟嘟的整雞,一個新鮮的豬肚和一片又大又圓的荷葉洗淨擺在面前。看着我期待的眼神,外婆的手更加麻利起來。三下五除二,大肥雞被外婆塞進了豬肚裏,在肥雞豬肚衣上又立即包上一層荷葉衣。

我靜靜地看着,外婆時而咬咬牙,卻始終微笑着,感覺像陽光那麼温暖。細細的汗珠從她的額頭上流下,外婆沒有用手去擦,也沒去撥開垂在眼前的花白的髮絲。只見外婆順手抓起一大把早已準備好的濕泥巴,嚴嚴實實裹在豬肚雞的荷葉外衣上。這時,外婆終於説話了:“乖孫子,把這東西放進火堆裏煨一煨,等掃熟了,就歸你嘍!”

想到這裏,我忍不住嚥了下口水,在剝開泥巴荷葉的那一刻,真想大聲説:“味道可真絕啊!”

好長一段時間沒回外婆家了,好想念我的外婆,香噴噴的熱騰騰的豬肚雞,永遠是我記憶中最美好的味道。

記憶中的味道 描寫餃子的作文700字15

以前每年過年,我們一家老小都會去爺爺家。

爺爺家在一個很偏僻的小山村。往遠處看,盡是鬱鬱葱葱的樹林,樹葉間浮出幾角屋檐幾叢瓦片,林間的青石板路上隱約響起幾聲牛的蹄聲,清風偶爾傳遞過來一兩聲沉悶的聲音,有一種古老的風韻。

自從奶奶去世以後,每次過年,家中掌勺的多是媽媽,廚房成了她的工作場,鍋灶就是她的生產線。每次媽媽一進廚房,眨眼功夫,伴隨着灶裏“噼裏噼裏”的聲音,火苗“喇喇”地竄了出來,油“滋滋”地跳着霹靂舞,小青菜們有條不紊的排着隊跳進了鍋裏,鐵鏟“叮叮”地翻炒着,和親愛的鐵鍋兄弟相互配合着。不一會兒,那各種各樣的食材從她手中華麗變身,都穿上了五彩繽紛的服裝。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色澤與香氣形成一種難忘的味道,常駐於我的味蕾之中。

廚房裏的那口大鍋灶,每次都會把媽媽薰得淚流滿面,但它卻承載着許多動人的味道。只有在這口大鍋裏煮飯炒菜,才能吃到在城裏永遠吃不到的味道,這是農村的味道,是家的味道!它們逐漸成為我舌尖上的渴望。

後來,爺爺年紀越來越大,一個人在農村生活沒人照顧,我們便把爺爺接回城裏,於是那口充滿煙火氣息的大鍋灶便漸漸淡出了我們的視線。有時想起家鄉的炊煙,想起爺爺家那口大鍋灶,想嗅一嗅那秸稈在灶膛裏燃燒的味道,我們便會回到老家。暮色四合,倦鳥回巢,我站在小山包上,俯瞰小村莊,欣賞着那僅有的幾縷炊煙。當微風輕起,我深深地吸一口氣,讓這故鄉的味道緩緩融入我的身體,整個人沉浸在這裊裊炊煙中,留住清香,忘卻一切。

眼下的生活,那些傳統習俗,那種從噼噼啪啪的柴火中飄出的濃濃菜香,那秸稈燃燒的味道,那裊裊的炊煙,那口承載了家鄉的味道的大鍋灶,早已成了遙遠的回憶,卻已深深的留在了我的記憶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ngganzuowen/jiyizuowen/0d0lz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