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公德作文 >孝道作文 >

【實用】孝道作文4篇

【實用】孝道作文4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孝道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孝道作文4篇

孝道作文 篇1

我的孝敬日

還記得國慶節放假期間,老師讓我們在家舉行“我的孝敬日”活動,我當時想平常都是父母給我們洗腳,所以這天我要給父母洗一次腳。

以前我看到一則廣告,講的是一個小男孩的媽媽幫他洗腳,講小鴨子的故事,當他看到媽媽辛苦勞累時也幫媽媽洗了腳,也跟媽媽講小鴨子的故事,從那時起,我就想幫爸爸媽媽洗腳,可想着爸爸媽媽是大人,可能根本不需要我幫他們洗腳,此刻我懂得了不管是洗腳、做家務都是孝敬父母的一種就應有的美德,所以我們就應從小做起,從我做起。

所以我決定幫爸爸媽媽洗腳。我先留意翼翼地打開了煤氣,然後用盆子裝好熱水,之後我拿來香皂,再把爸爸媽媽的拖鞋放到旁邊,我再把準備的東西檢查了一遍,然後就幫爸爸媽媽洗腳。

撫摸着爸爸媽媽的腳,我彷彿看到了以前我和爸爸媽媽成長的點點滴滴,這時我突然體會到了父母平常的辛勞不止像洗腳那麼簡單,我們表面看着父母做家務,一點也不累,但那卻付出了無數的汗水,我們平時能為爸爸媽媽做的事情很多也很輕,一些很小的事情就能讓爸爸媽媽開心很多,看到他們幸福開心的微笑,我也開心極了,孝敬父母,傳遞感情,透過這次活動,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我以後要按照《弟子規》上面所提出的好好做人,好好學習,以優異的成績來報答父母!

孝道作文 篇2

“孝”這一話題可謂在《論語》中佔據了一席之位。孔子重視孝,要求人們對自己的父母盡孝道。

《論語》為政第二中提及的“無違”,即“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孔子規定“無違”就是不要違背禮儀,時刻依照禮的規定來孝順父母,無論他們在世或去世,都應該如此。因為熱愛自己的父母,死後還要常常祭祀紀念。這都是人之常情,不能違背。

時代不同了,但孝順父母始終是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社會如何發展,孝敬父母這條標準是永遠不會過時的。需要我們思考的是,究竟怎樣才算是真正的孝順呢?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在這裏強調了孝必須是對父母發自內心的敬重,是一種自覺的倫理意識和道德感情,而不僅僅在供養上,否則就是”華而不實“的孝。當下,許多自以為孝的人,實際上卻把孝道完全形式化、淺薄化了。每個月寄點零花錢,就算完成任務了。只把孝當作受控於潛意識中的義務奉養而不被社會唾罵所產生的行為。當然,我們不僅為了履行義務,但也不是光做給別人看的,而是從內心發出的情感使然。有些人不僅不把父母放在心上,甚至把他們當做一種負擔,卻對自己的寵物呵護備至,常常掛在心上。這種行為,實際上早已背離了孝道,幾乎與狗、馬無異了。

做到了有發自內心的孝敬父母之後,其次便是主張情感和意志上的順從了。我們要孝敬父母,也應該繼承古人的優良傳統,做到“不違”,不僅僅滿足於讓父母穿好吃好,還應該不違父母的意願,在情感上尊重父母,跟父母交心。如果對父母而言,滿足他們的心願遠比讓他們吃飽穿暖更讓他們開心,那麼就儘量去實現他們的心願吧,這也是孝,而且是真正的孝!這種在情感上的孝可能是今天最缺少的了。有些真正孝順的人確實給了父母衣食無憂的生活,卻給了父母另一種意義上的空巢感,即感情上的空虛。有時子女在外,忙於工作,對於父母也僅僅於下班時的噓寒道暖。父母真正希望的是生活上的陪伴,生活中的點滴共鳴。一個笑臉、一聲問候並不難,可我們的父母卻常常求之若渴而不得!所以當代社會一個讓父母體會到這樣淳實的孝:有了兒女,他們便不再孤單;有了父母的牽掛,做兒女的會永遠感到幸福!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便是聖人所説的孝子心情吧!

孝道作文 篇3

孝,一個簡簡單單的字傳承了中華民主的優良傳統,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提倡的行為,指兒女的行為不應當違背父母,長輩,孝,善事父母者,孝在我心中作文。就是説孝就是要善待父母。小時候,常常聽到父母教導,長大了要孝順父母尊敬長輩,不頂撞不打罵長輩,要順從長輩。

孝作為一個倫理觀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義有:一、尊祖敬宗。施孝(盡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廟通過奉獻供品祭祀祖先,盡孝的對象是死去的人,這帶有一定的宗教形式。二、傳宗接代。在周人看來,祖先是我輩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續下去,生生不息。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若不尊敬父母那和養牲口有什麼區別?真正意義上漢傳統文化裏面的孝是以敬為前提的,對內心的敬最好的表達就是順,順就是趨向同一個方向,即孝順、孝敬,所以孝的本質是順從。

記得初中老師説過,孝字,上有一個老子的上半身,下面是一個子字。就是説做子女的必須揹着父母,也就是説要順從父母,要記得你身上肩負着贍養父母的.責任和義務。

孝心是一種責任,是我們必須要做的;孝心是一種美德,是我們必須發揚的;孝心是一種能力,是我們必須學習的。説到孝心不得不説孝敬父母,説起孝順父母,這是一件長期的事情。因為你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怕嘮叨,然後還要多和父母交流,使他們不必為你再擔心。這説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卻是一件永久的事情。例如我的父母工作非常忙,與他們相處的時間總是那一會,我覺得是遠遠不夠的,以至於我不理解他們,直到如今,我恍然大悟他們起早貪黑都是為了我們為了我們吃得更好穿得更好學得更好可是我總是使他們失望。當我看到我媽媽累的時候,我就為她做飯現在只有一點才能孝順她,就是努力學習。報答她的一片苦心

古有卧冰求鯉的故事,古代的一個人叫王祥,琅琊人,天寒地凍的時節,繼母生病了,想吃鯉魚。王祥來到河邊,脱掉衣服卧在冰上,想用身體來融化堅冰。忽然,河面上的堅冰自動裂開了,從裂口處蹦出兩條活鯉魚。王祥拿着活鯉魚回家孝敬繼母。結果繼母的病就好了然後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温縣縣令做到太尉。

今有孟佩傑養母的大愛,五歲亡父,不久生母因病去世孟佩傑由養母劉芳英照顧,三年養母劉芳英因病癱瘓,不久養父不堪壓力離家出走,從此以後,小小的孟佩傑開始挑起贍養養母的擔子。她替養母穿衣刷牙洗臉做飯,然後去上學,他夢想當一個老師安安穩穩與養母簡單快樂的生活。

王祥與孟佩傑身體力行,在不同的年代中為我們詮釋了子女對父母的愛。也印證了孝不僅需要我們對父母的那份真情,更需要用時間和實際行動。

孝道作文 篇4

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所以,心中有孝,才能感悟充滿孝心的世界,心存感恩,才能體驗生活給予我們的一切;孝心——不一定非得是那種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它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激之心;從我出生以來,每時每刻都在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與愛護中,同時,我也學會了關愛,做有孝心的孩子。

一天,我放學回家,剛進門,就聽見媽媽在呻吟,咦?媽媽怎麼沒去上班?我感覺不妙,奔進卧室,只見媽媽臉色蒼白地躺在牀上,此刻,我眼睛充滿淚花,媽媽微笑説:“沒事,先做作業吧”,“媽,怎麼會沒事呀,吃藥沒有?”,“待會吃”我學平時媽媽的樣子,用手摸媽媽的額頭,啊!好燙呀!我非常果斷的説:“不行,讓我來吧!”可是,我的腦海一片空白,該怎麼辦呢?突然,我想到以前我發燒的情景,於是,我跑到洗手間,用水把毛巾浸濕,擰乾放在媽媽的額頭上,並把温度計放在媽媽的腋下,忙完一切,我坐在牀邊問媽媽病情,媽把媽撐起笑説:“好多了,去學習吧,”但是,此刻我心裏湧起一股力量與責任,必須堅守在媽媽的身邊。

在等待漫長的十分後,我一看體温計,媽呀!三十九度!我趕緊在藥箱裏翻出幾瓶退燒藥,認真地看説明書,上面寫“飯後服用”,於是我決定先給媽媽做飯。媽媽曾在我發燒是,給我做了麪湯,並告訴我,發燒喝麪湯比較好。好!就決定做麪湯,並在湯裏下了一個荷包蛋,麪湯的香味撲鼻而來,這時,我的肚子開始抗議了,但我忍住飢餓把麪湯端到媽媽面前對媽媽説“媽,先喝碗麪湯吧。”媽媽激動的點點頭,我看了鼻子一酸,心裏十分難過,愧疚,我知道,這是由於我平時不懂得關心孝敬而這次讓媽媽十分感動。以前把媽媽的愛當作是理所當然的,想想看,我真不應該。我默默的想。輕輕地舀了一勺湯,用嘴輕輕地吹了幾下,感覺不燙時,才餵給媽媽喝。媽媽平時就是這樣照顧我的。媽媽服了藥睡下後,我一直守在媽媽的身邊,給媽媽換毛巾。漸漸的媽媽的燒退了,我這才想起作業還沒寫,便趕緊去寫作業……

第二天我一早起來,就來到媽媽的屋裏,問她怎麼樣了。她説好了,她與爸爸不停地誇我:“我們的孩子長大了,回照顧媽媽了,真是個有孝心的孩子。”我聽了心裏比吃了蜜還甜。

“孝”讓我真切的體會到親情的温暖,奉獻的偉大。同時,我也瞭解“孝”的真正含義——其實就是發自內心的關愛!

讓“孝”串連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世界永遠充滿真情!

標籤: 孝道 孝道作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ongdezuowen/xiaodaozuowen/pov7y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