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公德作文 >美德作文 >

傳承美德作文通用15篇

傳承美德作文通用15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承美德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承美德作文通用15篇

傳承美德作文1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當我想起這句話時總是想起農名伯伯十分辛苦的工作,供應大家的需要,而我卻在下面這件事浪費了一些糧食。

一個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正在吃飯,媽媽給我夾了許多菜,其中就有青椒,我看見以後馬上把青椒扔進了垃圾桶,媽媽看見後立馬責問我:“為什麼不吃青椒?”我説:“我不喜歡吃。”“不吃也不應該就這樣把食物扔到垃圾桶啊!”“我不想吃,才扔掉的,我要是喜歡吃,早就全吃了!”“那你也不能扔掉呀!可以給爸爸媽媽吃呀!而且你知不知道那可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用血汗種出來的,要是人人和你一樣浪費食物,那農民伯伯付出的血汗不是白費了嗎?”我對媽媽説:“對不起,我以後再也不挑食了,把不喜歡吃的扔掉,只吃自己喜歡的。”媽媽看了看我説:“這才是好孩子!”

下面這件事我也差點浪費一些食物。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到同煤快餐吃飯。我們到了那裏以後開始點菜,飯菜上來以後我和爸爸開始吃飯。不一會兒,我吃的就剩下一點了。可這是我肚子飽了,我自言自語道:“剩下的這點不吃了。”我正準備走時爸爸攔住了我説:“張昊,別走,把這點吃完了再走!”“肚子飽了,不想再吃了。”“你不可以浪費食物,難道你忘了“憫農”這首詩了嗎?”我想了一下説:“噢,想起來了,對不起爸爸,我不應該剩飯,要不農民伯伯就白工作了!”我趕緊回到坐位上,開始吃剩餘的飯。爸爸邊看邊説:“對,好孩子,人人都應該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

同學們,通過上面這兩件事的教育,使我深刻的明白浪費食物是可恥的,我們一定要珍惜農民伯伯們的勞動成果,珍惜每一粒米,做個真真正正的好孩子。

傳承美德作文2

有一本書一直陪伴着我,這本書叫《奔跑的幸福》。書中告訴我:一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必須要與文明美德相伴而行,如果失去文明的美德,那麼即使你的成績再好,你也將是一個“醜陋”的、不受歡迎的人。

這本書一共講述了15中關於文明美德的表現,讓我瞭解了祖國的文明歷史,也讓我瞭解了許多平凡而偉大的人和事。我明白從小就要有良好的美德,待人謙和寬厚,就像“舜”一樣,要用微笑面對每一天,努力學習,要用同樣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人,不管老人還是小孩;不管貧富貴賤;要學會報答老師、家人,幫家人、同學、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要誠實守信、勤儉節約

我們從小就要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有的同學整天滔滔不絕的説要講文明禮儀,可是每當看見校園內丟棄的紙屑、飲料瓶、零食袋、聽着某些同學大言不慚的吐出髒話時,怎麼不叫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嗎?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説:“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與從來沒有接受文明教育的人有什麼區別呢?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做、言、起、行上下功夫,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傳承文明 ,踐行美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時代給予我們的光榮與夢想,更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與使命。相信通過大家共同努力,我們青少年從平常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我們一定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譜寫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華章!

傳承美德作文3

武夷山是朱子成才、成就、成名之地。上午9時,鼓聲響起,武夷山市政協主席楊永華主持儀式,武夷山市代市長林旭陽恭讀祭文,莘莘學子齊誦《朱子家訓》。

來自福建省、南平市和武夷山市的代表,朱子後裔代表,朱子文化研究專家學者,韓國朱子文化交流代表團,以及武夷山社會各界代表,肩披綬帶,手持金秋丹桂,分別向中華茶博園內的朱子像敬獻花籃、桂枝,並致鞠躬禮。

“朱子理學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武夷山歷來高度重視朱子文化保護建設。”南平市副市長朱仁秀表示,此次開展朱子祭祀典禮,不僅是對先賢的景仰和紀念,更是對朱子理學思想的繼承與弘揚。

20xx年8月,朱子祭祀典禮被列為南平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xx年6月,南平朱子故里被列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今年以來,來自韓國、日本以及“朱子之路”沿線城市的近千人來到武夷山開展遊學活動,朱子文化成為中華傳統文化與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

台灣海峽兩岸朱子文化交流促進會代表黃柏翰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朱子文化對台灣民間的影響很大,所以朱子文化已經成為兩岸民間文化交流的紐帶;通過繼承弘揚朱子文化,可以更好地推動兩岸文化的交流。

目前,武夷山加快推進五夫朱子文化生態園項目建設,五夫朱子文化生態園項目被列為福建省“十三五”旅遊重點項目;同時,在全社會普及弘揚朱子理學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並依託各類朱子文化活動強化與韓國、新加坡等東亞、東南亞國家的交流合作。

傳承美德作文4

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要做好這一點,首先要做好弘揚中華美德,這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華美德這一方面我們都可以做到的。在學校了見到老師問好,有禮貌,於同學團結友善,學習生活上勤儉節約,在社會中,多為他人做好事,樂於助人,無私奉獻,默默無聞。我們只要想做,一定會做到的!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本身就要有一正確的觀念,從子身觀念意識上做到弘揚中華美德。

現在社會的現代化帶來了價值觀念的衝突。在這場衝突中要不要保持中華美德,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前途問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就是要把傳統價值思想體系中德優秀精華髮揚光大,把它和現代化結合起來。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文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鬢繁的國際交往帶來了許多外來的價值觀念。“麥當勞文化”正在侵蝕着中國文化。對於西方文化,我們不是一概排斥,而是要加以選擇和改造,要丟起一切腐朽落後的,或者我國國情不符合的的價值觀念。弘揚中華美德就是要振奮民族精神,抵禦一切不健康的價值觀念的侵蝕,樹立健康的社會主義美德。

當前我們這樣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現狀迫切要求加強中華美德的`教育。長期以來,我們中國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點。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對最初步的道德教育要求卻不清楚,不實行:不能判斷現實生活中的醜惡的東西,有的甚至還受到社會上醜惡行為的影響。因此急需告訴他們中華美德是什麼,讓他們知道中華民族創造了中華傳統美德,同時又是在中華美德的哺育下壯大發展起來的;今天我們要建設祖國,振興中華,需要身體力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遵守“愛國守法.名利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今天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努力學習。

弘揚中華美德離我們並不遙遠,我們要從小做起,成為社會建設的骨幹,因此我們必須有健康的價值觀念,樹立健康的社會美德。讓我們一起奔向現代化吧!

傳承美德作文5

敬老愛幼,樂於助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我喜歡我的學校,在這美麗的校園裏我每天都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我愛我的老師,他們和藹可親,傳授我們知識和道理;我愛我的同學們,我們互相幫助,共同學習,一起進步。

每次上學走進校園“勤毅致遠,知行合一”的校訓,就會醒目地映入眼簾。雖然我還沒有完全弄懂它的意思,但每位老師的淳淳教誨,殷殷希望,我都牢牢記在心中。在學校我尊敬老師,見到老師主動問好;看見小同學不小心摔倒了,我會馬上跑過去扶他;有同學遇到不會做的作業,我會和他一起想辦法,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平時我和同學們能和睦相處,課餘時間我們會一起開心地玩遊戲。我愛我的學校,我愛我的老師,我愛我的同學們。

在家裏,我是爸爸媽媽的小幫手。他們常對我説:“要尊老愛幼,樂於助人,遇到困難要想辦法克服,這樣才是一名合格的小學生。”爸爸常常對我説要孝順老人,要對爺爺、外婆和其他長輩們有禮貌,見面時要主動問好,家裏有好吃的,要先給長輩們吃。正因為有了他們的付出,才會有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所以我看到了他們累了,我會給他們拿出我家裏的按摩器,再倒一杯水,讓他們休息;平時會主動幫爸爸媽媽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有好東西時一定會拿出來給大家分享。爸爸媽媽和姐姐都愛我,我也愛他們,在家裏每天都感受到滿滿地幸福。

同學們,就讓我們共同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在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

傳承美德作文6

家風,就是在家庭裏形成一個統一的道德標準。它直接影響我們的成長與性格還有處世之道,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我家也不例外。

是媽媽教會了我做人要誠實,她常説一個不誠實的人在社會上是得不到別人尊重的,我小時候還弄不明白什麼意思,直到上了一年級,一次數學測驗,我考的很糟糕,回去媽媽問成績時,我想也沒想就告訴她考了100分,卷子又收回去了,可是沒成想晚上媽媽收拾我書包時發現了,但她沒有發火,把我叫過來耐心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叫《狼來了》,這使我懂得了誠實的可貴之處,它是用金錢也買不到的,這件事之後,我再也沒撒過一次慌,因為我知道欺騙別人就等於欺騙自己。

是爸爸教會了我勤儉,他的口頭憚: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雖然我們的生活可以算上富足,但也要節儉,也不可以亂花一分錢,記得有一次,我和爸爸走在路上,忽然看到前面地上有一角錢,爸爸正要撿起,我説:"一角錢能幹什麼呀!扔了吧!"可爸爸卻拿起這一角錢邊擦乾淨邊説:"一角錢雖少,可也是錢,只要聚少成多,將來它也能成為一筆不小的財富!"回到家後爸爸找了個小盒子把這一角錢放了進去,後來我們只要有零錢也都放進去,直到現在小盒子己經變成了大盒子,這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再好也應以"儉持家,因為儉以養德呀!"從此我便養成了節儉的好習慣!

爸爸媽媽教會了我誠實做人,勤儉節約,這也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我不僅要傳承下去還要發揚光大,這樣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傳承美德作文7

中國是一個有五千年文化的國家,中華文化書中最重要的一頁叫中華美德。這些美德不僅造就了許多傑出的人物,也為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比如孔融。他們家有七兄弟,孔融在七兄弟中排名第六。他們的七個兄弟一起學習遊戲,總是互相謙和和睦。孔融四歲那年,家鄉梨子豐收。家裏桌子上放着一盤梨,一家人圍着他吃梨。哥哥們讓哥哥先拿,孔融選了最小的梨,沒選大的。父親問他:“最小的梨怎麼來的?”孔融答道:“我年輕,要把最小的最大的給哥哥們。”父親又問:“我弟弟不是比你小嗎?”孔融説:“我比哥哥大。我應該把大的給我弟弟。”得知此事後,親朋好友紛紛稱讚説:“一個4歲的孩子認識李讓,長大後一定是個不平凡的人。果然,孔融長大後,成了東漢有名的文學家、學者。”

公元前110年,漢朝歷史學家司馬談在彌留之際告訴兒子司馬遷: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當歷史學家時寫的史書。司馬遷哭着答應了父親的請求。這是要寫的《史記》。然而,在他開始寫《史記》後不久,他就捲入了李玲一案。因為李陵與匈奴交戰,匈奴戰敗後淪陷。漢武帝很生氣。司馬遷説,李陵可能是為了安慰漢武帝而偽降的。漢武帝以為他在為李陵求情,就把他關進監獄,處以最嚴厲的——宮刑。受此打擊,他有了自殺的念頭,但想到父親的遺願,他忍氣吞聲。20年後,他終於完成了《史記》,成為中國古代偉大的歷史學家。

還有張亮。投奔劉邦之前,有一天他坐在淠橋上,看到一個老人不小心把鞋子掉在橋下。張亮主動下了橋,為老人撿起鞋子並穿上。老人被張良心對老人的尊敬所感動,送給一本藝術之書,幫助劉邦征服世界,屢立戰功。

這些只是中華文明浩瀚海洋的一部分。這些我們敬佩的人雖然能找到中華美德,但已經成為過去式。如果我們想讓這些美德繼續傳承下去,我們必須不斷努力。我們不應該因為物質生活的改善而放棄這些精神財富。

傳承美德作文8

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風尚,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中華民族有着勤儉持家、誠實守信等優良家風。我們要在前輩的教導下繼承及發揚這些優良傳統。在生活中,父母常教導我要傳承這些優良傳統。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太陽七色的光芒匯成耀眼的白亮,蔚藍長空之上,遊蕩着幾隻雪白的綿羊。舉目四望,一片明亮中,點綴着幾許陰涼。媽媽帶着6歲的我到市場上市。市場里人山人海,商品琳琅滿目。我們來到一處賣菜小攤,我拿起三把油菜花詢問價錢。油菜花本是一把六元,可當我給了那滿臉皺紋、飽經風霜的老伯伯五十元之後,他卻找給我四十二元。我心中竊喜:嘻嘻!太好了,多賺了十元。得快點離開,不要讓老伯伯發現。我連忙拿起老伯伯找還的錢和三把油菜花,牽着媽媽離開市場。媽媽問我:“怎麼這麼急躁?”我得意地把多找的錢拿給媽媽看。媽媽卻拽着我,告訴我:“孩子,你不能這樣做。我們要做誠實的人。誠實,就是要正直而真實。這是我們家的傳統家風。不能因貪小便宜而不講誠信,快把錢還給老伯伯,知道了嗎?”我愧疚地點點頭。媽媽帶我來到剛才那處小攤。我拿出剛剛老伯伯多找的十元,扭扭捏捏地走向老伯伯,並對老伯伯説:“伯伯,對不起。您剛才多找給我十元,可我因為貪小便宜,沒能及時還給您。對不起,希望您能原諒。”説完,我把十元還給老伯伯。老伯伯用他粗糙的手輕輕撫摸着我的頭,和藹可親地對我説:“孩子,沒關係。只要知錯就改,你就是個好孩子!”就在這一瞬間,我被深深感動。

因為有好家風,我在生活中漸漸養成勤儉持家、誠實守信、勤儉持家、尊老愛幼、樂於助人、看重親情、拾金不昧、勤奮好學等良好的性格與習慣。這將讓我一生受益無窮。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社會要和諧的前提是無數個家庭的和諧,家庭要和諧離不開良好的家風。讓我們一起傳承美德,讓勤儉持家、誠實守信、勤學向上、尊老愛幼等良好家風飄進各家各户,共建和諧美好的社會!

傳承美德作文9

在世界的東方,屹立着一個古老的國家——中國。它有着幾千年的文化歷史和許多美好的傳統精神。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就應該愛着自己的祖國;愛着自己的祖國,我們就應該將祖國美好的傳統精神傳承下去。可是,如今我們做到這些了嗎?沒有。

我想,大家應該還記得前不久轟動世界的“丁錦昊到此一遊”事件吧!一個年僅14歲的初中生,在埃及盧克索神廟三千多年的浮雕上用漢字清清楚楚地刻下了自己的大名。這使中國人的形象在全世界面前變得更加不堪,這使中國5000年的文明歷史化為泡影。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將目光轉向了中國,一齊向這個國家投來了白眼。一出國門,我們隨處可見用漢字寫的標語:“請不要亂扔垃圾!”“來匆匆,去沖沖!”……這些標語難道不是我們痛心嗎?我們中國人的形象在外國人面前難道就如此不堪,如此骯髒嗎?

出了國門,我們應當拘束自己的行為,在國內也更應該這樣,不能放誕無禮。在馬路上,隨處可見闖紅燈的現象;在大街上,隨處可聽罵人的髒話……那一個個穿過斑馬線的身影,那一句句直逼耳畔的髒話,真的可以讓我們好好反省:我們中國人的本質難道就是這樣的嗎?報紙上曾有這樣一條報道:清明放假期間,前來掃墓的遊客留下的垃圾足足有50噸!這已説明我們中國人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實在是太大了。我們已經養成了隨手扔垃圾的習慣,而且越發惡劣。“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句標語恐怕是隨處可見,可我們去重視過了嗎?每個人都可以這樣問自己,然後再回答:“沒有。”我們從來都不顧他人的感受,不拘小節,我行我素。大家都知道,中國自古以“文明古國”著稱,可現如今我們竟如此放誕無禮、不拘小節,豈不是辜負了先人們的期望了嗎?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是少年決定了祖國的未來,是少年使國家更昌盛、更強大。所以,少年們,收斂一點吧,將先人留下的美好的傳統精神傳承下去,做好中華民族的接班人,讓中國永遠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吧!

傳承美德作文10

人人都會老,但是尊老也是每個人的義務。在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五千年以來,敬老是不可或缺的。

我們的爺爺奶奶把自己寶貴的青春獻給了祖國,他們任勞任怨,為了祖國的建設與發展奮力工作,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如今他們老了,不能工作了,我們應該關心他們,照顧他們。

古時候,有一個叫黃香,九歲時就以才華而聞名。不過,更令人驚訝的是他的孝心冬天的夜晚,寒氣逼人,黃香讀書到深夜,父親叫他早些休息,他卻鑽進了父親的被窩。父親問他幹什麼,他説:“冬夜十分寒冷,我為您温一温牀,好讓您休息呀!”黃香多麼孝敬自己的父親啊!

在家裏,老人總是先想到我們,再想到自己,所以,我們做事前應該先想到老人,再想到自己。

“老吾老及人之老”,我們不僅要尊重家裏的老人,還要尊重別人的老人。我時常看到這樣的場景:一位年過半百、步履瞞珊的老人上了公交車,一羣人佔着位置卻視而不見,老人只能等待;老婆婆過馬路,因為行動緩慢,已經亮了紅燈,卻依然踉踉蹌蹌地前進,開車的年輕人不耐煩了,開了窗破口大罵,直按喇叭,老婆婆聽了,更加着急,汗流滿面,跌跌撞撞。其實,敬老離我們並不遙遠,不需要你幫老人打掃衞生,洗衣拖地。有時候,一個微笑、一聲問候、公交車上讓讓位,過馬路時等一等,都能讓老人感到温暖。不要抱怨,因為他們的現在,也許就是你的將來。

老人擁有豐富的閲歷,知識淵博,我們應該多想老人請教。大家一起行動起來,敬老、助老、愛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傳承美德作文11

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福建武夷山與朱子理學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朱熹從14歲起,在武夷山從學、著述、授徒、生活50多年,朱子理學在這裏萌芽、成熟、傳播。

福建省武夷山市官方2日向記者表示,將借鑑閩南、客家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經驗,加強朱子文化的歷史、文化、旅遊資源普查,加強書院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弘揚,加快朱子文化生態保護區核心區建設。

作為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朱子文化對後世影響深遠,其所創立的閩學體系包含豐富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弘揚傳統文化,宣傳國學思想,武夷書院講壇2日在福建武夷山正式啟動。歷史記載,武夷書院位於隱屏峯下平林渡九曲溪畔,是朱熹於宋淳熙十年(1183年)所建,為其著書立説、倡道講學之所。

根據規劃,武夷書院講壇每年舉行六講,邀請海內外朱子文化專家學者做主題演講。同時,武夷山正着手加快修復一批書院,將其打造為普及朱子文化、傳播儒學思想的重要平台。

朱文公第二十九世裔孫、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朱傑人表示,在中國大力倡導“一帶一路”戰略的背景下,具有現實意義的朱子文化正迎來多重機遇,將會促進中華文化海內外的傳播和交流。

武夷山市官方還披露,將實施朱子文化建設“五項工程”,建立朱子遺蹟遺存數據庫,對五夫鎮、風景名勝區等重點區域朱子文化遺產實施有針對性的保護修復;適時提升一批文化保護單位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規格。

作為東亞文明的象徵,朱子學傳入日本、朝鮮、歐洲等地區後,至今影響深遠。在對外交流方面,武夷山將推動朱子文化對外交流,配合舉辦“朱子之路”研習營、海峽論壇配套活動等對台對外朱子文化交流活動。

傳承美德作文12

在這個美麗的金秋十月,在歡慶祖國媽媽生日的同時,請大家不要忘記這樣一羣人,他們為了祖國的富強,為了我們的成長,經歷了風霜雨雪的磨鍊,他們是人類的寶貴財富.他們就是那羣可親可敬的老人。

9月29日下午,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塔爾坡學校大隊部和小荷文學社團部分團員在張老師、王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位於西鹹新區的康泰老年公寓。在這裏,我們與敬老院的老人們歡聚一堂,共度重陽佳節。

一來到老年公寓,陳院長熱情地招呼我們,歡迎我們的到來。敬老院裏的老爺爺、老奶奶聽到我們來了,就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聚集在樓下的院子裏。同學們一看見這些老人,都迅速的迎了上去,把給爺爺奶奶準備的禮物送給他們,還有同學陪他們聊天。大家都圍在老人身邊,一邊問長問短,一邊聽老爺爺老奶奶講自己的故事。過了一會兒,同學們在兩位主持人的組織下,開始表演自己精心準備的節目。他們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説相聲、還有的表演詩朗誦……我們的表演給這些孤單寂寞了很久的老人們帶來了歡聲與笑語。最後,我們在文學社團團員劉軒豪演奏的葫蘆絲《龍的傳人》裏結束了表演。悠揚而又深情的樂曲,飄蕩在小院裏,久久不散。由於我自己膽小,所以就沒有表演節目,但我卻陪老人們説話,聽他們講自己的故事,做了一個認真的傾聽者。

夕陽無限好,哪怕近黃昏!同學們,今天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同學祝天下的老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歲歲重陽,感恩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能從現在做起時刻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為爭做一名尊老敬老的好學生而努力,讓“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永放光彩!

傳承美德作文13

最近,我們學校開展了“傳承美德,放飛夢想”的活動,我覺得,這是非常值得開展的活動。

中華傳統美德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每一位炎黃子孫鑄就偉大人格的根本,流傳幾千年,影響人的一生,成為矗立於世,名留青史的道德典範。

那何為傳統美德呢?就是從傳統文化,儒家文化,傳統美德中大浪淘沙、千錘百煉而世代相承的優秀道德品質:民族精神。民族氣節。文明禮儀、道德經典等等。

對於青少年的我們來説:“樂於奉獻”是主題。我作為一名中學生,也自覺得踐行了這一主題:在學校裏我加入了青年志願者協會,滿懷理想與熱情,揮灑青春與汗水,投身於學校的文化建設之中。在青年志願者協會中通過實踐的得到了一定的鍛鍊,提高了自身素質,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同時明白了“奉獻、團結、互助、友愛”的真正含義,更是明白了傳統美德是中華傳統道德之精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家園,更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和處世底線,離開美德半步,輕者誤入歧途,重者跌入深淵。因此,我們應該樹立良好的道德理念。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要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世界觀;從規範行為做起,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我們是21世紀的主宰者,我們更應該繼承傳統美德,把這些閃爍着睿智光芒的精華,化為自身的營養,為構建和諧社會、文明社會、培育文明風尚做自己應有的貢獻,做新世紀,新時期的傳播者。

傳承美德,放飛夢想,讓中國美德能夠發揚光大,因為中國美德傳播到世界,是每一箇中國人的夢想。

傳承美德作文14

中國是文明古國,中華美德是中華民族經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發展,歷代傳承下來的,寶貴的道德文化遺產。它包含了優秀的民族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的民族氣節、良好的民族禮儀等方面。

至聖先師孔子説:不知禮,無以立也。意思是説,一個人不懂得禮儀,就不能立足於社會。孔子要求學生做到精通六項技藝,第一項就是“禮”。少年兒童從小就應該培養良好的文明禮儀,樹立優秀的文明形象,一舉手、一投足、行、住、坐、卧,皆要嚴格要求自己。講話要講禮貌語言。在學校裏做到尊敬師長、愛護團結同學,關心弱小、落後的同學,愛護公物,不違反任何校規。做一個講文明的好學生。

“百善孝為先”,“孝”作為是中華美德之一,一定要由我們少年傳承下去。老舍在《我的母親》中寫道:“人,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在,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裏,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是安定的。”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定是一個孝敬的人,盡孝一定不要等,要懂得知恩、感恩、報恩。即使現在還沒有能力供養父母,但最起碼要做到聽父母的話,不惹父母生氣就是在盡孝。在生活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如果孩子德行敗壞了,就會令父母親蒙羞。飲食方面,不要揀擇;穿衣方面,只求乾淨得體,用《弟子規》約束自己的言行,一切時,一切處,規範自己,那一定就是一個文明的好少年。

“做文明市民,創文明城市”,這是我們日照創城的口號,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用自己的行動去踐行這句口號,相信實現文明城市就指日可待了。

“禮儀之邦、文明古國”這些殊勝的稱號,必定要由我們少年兒童來傳承,我們有義務、有責任把中華美德傳承下去。

傳承美德作文15

家,是孕育我們成長的地方,而我們則是家中的小精靈。家風如一盞明燈,為我們照亮前進的正確道路。只有我們的家風美,才能腳踏實地地實現中國夢。

我家的家風便是“尊老愛幼,孝順父母,禮貌待人,勤儉節約,勤勞善良”。長輩總是時時刻刻教育晚輩,闡明人生的道理,好家風代代傳承。從小,我的爺爺便總教育我:“做人要有禮貌,長輩要尊稱‘您’,見人要打招呼……”當時還不太懂事的我,總覺得爺爺絮絮叨叨,沒完沒了的,耳朵也生繭了,聽多了便煩躁起來,久而久之便不願再接近他了。可是,當我漸漸長大,也慢慢明白了爺爺的良苦用心。記得有一次,一位阿姨來我家做客,我禮貌地問好並把她請進屋,還端茶倒水,遞上食物。阿姨樂呵呵地和媽媽聊了起來,隱隱約約聽見她説:“你家女兒可真有禮貌啊!真是教女有方!”説着便豎起了大拇指。我聽了,嘴角微微上揚,一絲甜蜜湧上心頭。嘿,這多虧爺爺用好家風教會了我禮儀,是家風約束了我的言行,讓我受到阿姨的稱讚!我感慨不已。

我的家庭雖沒有大富大貴,但父母勤勞工作,家庭也打理温馨和睦。我從小耳濡目染,也是個勤快的孩子:平時在家中,我會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減輕他們的負擔;週末我還會做上幾道拿手菜,犒勞犒勞辛苦的長輩;在父母忙碌之時,我會幫忙照顧弟弟,教他家風美德,教他“五常”知識……

勤儉節約是中華美德,更是我家的好家風。母親常説:“要節約!不要浪費國家資源。”我受到他們的薰陶,在節約用水,用紙,用電中,我不僅明白了資源節約的重要性,還養成了不攀比,不追求物質享受的好習慣。

有了好家風,我更好地約束自己,成為老師同學、長輩鄰里交口稱讚的美德少年,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禮貌待人,勤儉節約,勤勞善良。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少年強,則國強。我願傳承好家風,成為有修養,有作為的人,為實現中國夢作出自己的貢獻!

標籤: 通用 傳承 美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ongdezuowen/meidezuowen/epmwx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