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公德作文 >奉獻作文 >

【薦】奉獻的作文

【薦】奉獻的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奉獻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薦】奉獻的作文

奉獻的作文1

愛的奉獻在“汶川大地震”後,中央電視台播“愛的奉獻”這一系列愛心節目——地震無情,人有情。許許多多大企業,大公司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而我們也要獻出愛來,我們可以捐救濟金,捐食物藥物,還可以用自己心與連結着災區人民的心。只要你用心去援助,哪怕再少,在小也是一種愛的力量。在這次大地震中,有許多孩子失去了親人,有許多父母失去了孩子。還有一位姐姐,拼命把樹挪開,把壓在樹下的弟弟背起就跑。一位教師,不顧自身危險,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坍塌下來的房頂,保護了四位學生,而她卻離我們遠去。當看到這一幕幕動人的景象,我的眼淚便在眼眶裏打轉,我不禁説道:“我們太幸福了!”朋友們,伸出你們的援助之手吧!也珍惜現在多麼幸福的生活!

奉獻的作文2

人間處處有真情,人間的真情永遠是生活中最動人的旋律,它存在於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就説為我們付出的老師吧。

老師這個職業既平凡又偉大,當你揹着書包進教室的時候,是誰在黑板上唰唰的寫?是我們的老師,當你開開心心的玩時候,是誰在批改作業?依然是我們的老師,當你熄燈入夢以後,是誰在備課,仍然是我們的老師啊,同學們,當你被批評,在後面説老師的壞話時,和老師頂撞時老師會怎樣想,請你換位思考,如果你就是那位被説壞話的、被頂撞的老師,你又會怎樣看,哎!可是每次老師都忍了,還在父母面前説好話,表揚你,老師是多麼偉大,平凡啊!

老師就像蠟燭,為祖國的未來點亮着;老師就像辛勤的園丁,澆灌着祖國的花朵;老師就像高高的航標燈,時時刻刻為我們指引前進的航程!

是啊!老師奉獻的精神,可以説是一種獨特的美,只講奉獻不講索取的典範!

奉獻的作文3

為什麼要奉獻愛?這裏就有這麼一個真實的故事。在梅山路小學六(4)班有一個叫朱成果的學生,他得了先天性心臟病。醫生説:“他的病情複雜,需要動手術。”可治療費太貴了,所以家人只能選擇放棄。

老師説:“我們可以奉獻愛心,幫助朱成果同學。”我一到家就跟媽媽説了事情的經過。我説:“媽媽,我們捐一點錢好嗎?”媽媽説:“你是為了挽救別人的生命,我願意支持你。”

於是,我就把自己的存錢罐翻了個底朝天,也只有5個硬幣。我傻傻地看着這五塊錢,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微笑着説:“我們也不富有,但為了幫助同學,我們還是捐50元錢吧!”我點點頭。同時,也在心裏替朱成果謝謝我善良的媽媽。

我很認真地收起了媽媽給我的50元錢。第二天到了學校,同學們也都紛紛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愛心。他們有捐100元的、70元的、還有10元的、5元的。不管多少,這都代表了大家的一份愛心啊!

我希望朱成果同學能早日康復,回到學校,我希望她的生命綻放光彩,像太陽一樣照常升起!

奉獻的作文4

媽媽生我們,教育我們,養育我們,這三件事對媽媽而言是非常辛苦的。不僅是這樣,而且還是我們今生報答不完的。記得有一次,發生一個出乎意料的事情我發高燒{40多度}吧,媽媽被我的哭鬧聲吵醒了知道我發高燒了,立刻把我送到附近的醫院,我住進了醫院,五天裏,媽媽像住進牢房一般,每天都用他的那雙手幫我買藥、買吃的、喝的、用的….每天不停的上下樓跑,不僅如此,他還每天在牀邊的椅子上不睡覺的看着我,就連東西也不吃飽。住院5天后,回到了家裏——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卻怎麼也睡不着,以內每天晚上我都在想,媽媽很平常,可是就因為我生病的緣故,他竟然付出一切!是不是每個母親都是這樣呢?她們能為自己的孩子默默的為孩子付出嗎?如果要真的是這樣,那麼母親該有多麼偉大呀!我衝的心裏滿了疑問——媽媽為我,腳後跟都疼得,走都走不了,口口可能是媽媽為我做的一切打動了,是我從那天開始就永永遠遠也忘不了,這件事把我感動的熱淚盈眶的事了。

通過這件事,我感到了母親的偉大!

奉獻的作文5

就把過去的一切,全部推倒重來,然後塑造全新的自我吧。

這個地方對我有恩,不管將來他能夠發展到什麼地步,我想如果我能夠幫上忙,我一定會全力以赴。

在一個地方,能夠逗留太長時間,我想也是一種緣分。他們聽着古老的歌,總感覺有一種時代的滄桑感。

假如我可以用我的眼睛所看到的,用我的耳朵所聽到的,這些加以描述出來,我想這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了。

紀念過去的那段年少輕狂的歲月,不為了任何人,只是為了當年任性的自己,還像個孩子一樣,長不大的自己。

我曾經無比懷念,過去的那些對於我們來説,似乎都只是一種形式的表現吧,他們看的那些演員,他們聽到的言語,也都變成了變相的隱忍。

我想,如果他們有難,我一定會申以援手。

就好像那天在北園食堂裏,偶然經過幫了別人一把,其實我覺得任何人在那個時候,都會像我那樣做的,但是心裏還是會很温暖,因為感覺自己有價值。

我想,這大概就是奉獻的快樂吧。

奉獻的作文6

早春,鄉下的奶奶便帶上一把鋤頭前往地裏。這是她一成不變的習慣。似乎少了與泥土親密接觸,每天的日常便少了什麼東西似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泥土是很平凡的,很多人都對泥土視而不見。

可是如果沒有了泥土,我們的生活會怎麼樣呢?可能,我們就無法生存,沒有了泥土對我們的無私奉獻,腳底下就會到處是石頭,沒有立足之地;沒有了泥土的捨己為人,我們就吃不到食物;沒有了泥土看似平凡卻別有深意的付出,世間萬物都無法生存。

隨着人類不斷浪費泥土,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最終傷害的還是人類自己啊!

人來人往,車去車來。泥土依然卑微得被人們踩在腳下,無聲無息。

泥土這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這樣無私的在大自然裏的生物還有很多,比如蜜蜂,雖然每天在花朵旁邊“嗡嗡”地飛着,惹人心煩。可踩來的辛苦成果呢?正如《蜂》這首詩所説:“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這都不是在為人類嗎?

泥土無私奉獻,任願讓人踩踏。蜜蜂每天辛勤勞作,為人類釀出蜂蜜。這都是對人無私的奉獻。

所以,就算我們在生活中無聲無息,不為人所知,但也要為人民盡到自己的責任。就算不被人所尊重,也要像泥土和蜂蜜一樣為人民無私的奉獻。

奉獻的作文7

在講桌一角,放着一個不起眼的小盒子,裏面整齊的排列着又瘦又小的粉筆。雖然它小而瘦小,但它無私奉獻的精神卻是我永遠的學習榜樣。

粉筆小小的,一身潔白的外衣,它從不裝飾自己。無論在什麼時候它都是那麼的純潔,那麼的樸實無華。

小小的粉筆用處可大哩!上課時,它是老師最好的助手。“刷。刷。”粉筆在黑板上移動着,書寫着,漸漸縮短了自己的身軀,卻拓展了我們的知識之路。

那一行行清晰的字跡變成了一位導遊者,帶領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看,黑板上的字漸漸增多,可小小的粉筆卻變小了,慢慢的消失了,它的生命就是如此的短暫,而它帶給我們的卻是知識的甘露。這是一種精神,一種默默無聞的精神。它更像一種高尚的人——默默耕耘、辛勤栽培着祖國花朵的教師。

我們的老師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灑下了多少汗水,耗費了多少心血,又為祖國培育了多少有用之才。他們嘔心瀝血,從春到秋,從滿頭青絲到兩鬢飛雪,從無半句怨言,任學生踏着自己的肩頭登上成功之路。這不正像粉筆那種無私的精神嗎?

我讚美粉筆,更讚美具有粉筆精神的人!

奉獻的作文8

5月12日14點28分,正當我們在上課時,在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7.8級的巨大地震。這場災難讓許多人失去親人。

地震後的第2天上午,學校迅速組織學校的師生舉行捐款救災獻愛心活動。第二節課下課,我們就排着隊走到操場。操場上回蕩着温馨的旋律“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傅盛華校長站在升旗台上演講完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災區現場的真實感人事件後,捐款儀式開始了。傅盛華校長將1000元投入了捐款箱內。接着,其他教師也陸續地將自己手中善款和愛心投入捐款箱裏。

輪到學生捐款了。我們班隊列前面的凳子上也有一個捐款箱,我們排着整齊的隊伍,將自己的愛心投入捐款箱裏。愛,將在這小小的捐款箱那兒凝聚。

輪到我了,我將口袋裏的200元輕輕地投入捐款箱裏。其中我們班捐款最多是500元,捐款人竟然是在我們班平常在班裏矮小文靜的女同學——蘇映儀。無論是多少錢,都代表不了我們對災區同胞的祝願與哀思。

希望災區人民可以早日重建家園,早日找到自己的親人。

祝願災區的同學們能早日重返校園。

奉獻的作文9

一個有意義的生命是多樣式的,可以是為人奉獻,可以是迎難而上,可以是誠實守信,可以是擁有尊嚴……

張麗莉,一個平凡的女教師,她是怎樣得到全中國的讚賞的呢?原來,在20xx年5月8日,29歲的張麗莉——一個茉莉花般美麗的姑娘,因挽救學生雙腿被捲入大客車下遭到碾壓,昏死過去。

我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深深地感動了。當然,全中國的人在為她感動,還稱她為“最美女教師”,黑龍江的人民還給張麗莉老師獻上了一面“熱血青春奉獻校園,英雄壯舉感動人間”的旗子。

一個人可以做温室中的花朵,也可以做不屈向上的草芽;有些人可以向困難氣餒的低頭,也可以克服困難,邁出前進的腳步。如今人們的壓力很大,有些人無法承受,便匆匆的想放棄生命,離開這個世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好好的珍惜它,不能因為遇到一點點困難和挫折就退縮,人生的道路上不僅只有鮮花和掌聲,也會有一些令人們悲慘的事,我們不能向困難低頭,要知難而進,只有迎着風雨勇往直前的人,才會生活得很精彩。

生命,一個有血有肉的字眼;生命,創造了萬物可喜可悲的一生;生命,留下了一個消失但又永不會磨滅的痕跡!

奉獻的作文10

我的筆,非常的多。在天藍色的米奇筆袋裏,躺在那裏的筆真是多種多樣。你瞧!

有天藍色的、鵝黃色的、淡綠色的、淺紫色的,特別是這隻天藍色的筆是我的最愛!

因為它小巧玲瓏,卻帶給我無限的`歡樂。在我考試時,它幫我做了一道道的計算題、應用題。而且還幫助我寫了一篇又一篇的作文……然而筆裏的油卻越來越少。我的心不禁一顫:多麼可愛的筆啊!

對我它從無所求,帶給我的卻是極好的東西。它的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無時無刻不在激勵着我,就像我的父親,每逢我向它提出任何條件時,他總是能夠答應,但前提是必須是對學習有益的。一天夜裏,我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在夢裏我變成了一支好看又精緻的筆。名師點評:本文選材貼近生活,具有生活氣息,語言雖平白如話,但卻富有童真稚趣,從中也折射出小作者的可愛與單純。在文中,小作者抓住筆無私奉獻,默默無聞地為大家服務的精神,並圍繞這一中心思想對其展開描述,語言較為流暢,主題較為突出。不足之處在於小作者寫筆為人們帶來好處時內容不夠具體,建議小作者寫得更詳盡一點,進而更好地突出主題。期待你有更大的進步!

奉獻的作文11

我國青海玉樹縣今年4月14日發生大地震,使當地人民受到傷害,他們失去家園,流離失所,失去家人。在我國每次發生災情時,全國人民都心繫災區,每次都有很多感人的故事發生。這次一則新聞使我心裏難以平靜,當天地震發生後一位香港義工為了救受困老師和三名孤兒,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我對他無私奉獻和捨己為人的精神表示無比的敬仰。其實災難發生時還有許許多多感人的事情,父母為了救兒女獻出寶貴的生命的報導更是多不勝數。

其實人從一出生到老無時無刻在享受身邊人們對你的愛,特別是父母,從小教導我們,培育我們,吃少一點怕我們餓着,穿少一點怕我們凍着。我記得有一次我感冒了還發高燒,爸爸不在家,媽媽帶我去兒童醫院打吊針,回到家都快二點了,媽媽怕我燒壞腦袋,整個晚上沒有睡覺都在用冰幫我降温,第二天,我燒退了,媽媽卻把眼睛熬紅了,可是我看到的卻是媽媽微笑的臉。

所以我們長大以後要好好孝敬父母,好好報答社會,我們現在的任務是好好學習,不讓父母操心,將來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多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愛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在生活中享受愛,讓我們用心去愛這個社會。

奉獻的作文12

生活中,有些人總喜歡埋怨:在家裏,總覺得父母對自己關心不夠;在學校,一會兒感覺老師對自己愛護不周,一會兒又覺得同學對自己不夠友好……老是感到不快樂,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心中只想着得到與索取。其實,快樂的祕密就在於奉獻。奉獻的樂趣比索取更有意義。

爺爺七十歲了,退休在家。每天早上,風雨無阻去報亭買報紙。每次得橫跨幾條街道,很不安全。爺爺很節儉,兒女們給他打電話,沒説幾句話,就掛電話,説是別浪費錢。寒假回老家,給爺爺買了台電腦,可是爺爺不會用,我自告奮勇——教爺爺學電腦。

開機、關機、殺毒,爺爺是一教就會。爺爺最想看的報紙,我一一將它們放入了收藏夾,爺爺只要一點鼠標,最新的報紙就會出來了,爺爺樂得合不攏嘴。為了解決打電話怕花錢的問題,我給爺爺註冊了QQ號,設置了自動登陸,告訴了爺爺音頻和視頻的開關,當爺爺親手點開視頻,看見千里之外的親友時,感歎着網絡的神奇!再也不用擔心電話費了。

爺爺一個勁的誇我。我奉獻給了爺爺一點知識,想不到爺爺竟然這樣開心,送人玫瑰,手有餘香。我深深地感到奉獻的快樂。

奉獻的作文13

“蠟矩成灰淚始幹”,這是晉代詩人陶淵明所寫的名句,所以我想到了蠟燭為人們而犧牲生命的精神。

雖然蠟燭的光亮沒有照明燈那麼明亮,但在現代人的生活裏,它似乎已經被大部分人所遺忘。在極為少數的沒有電的夜晚,它才被人們記起,它便想盡一切辦法,幫助人們找到光明。

蠟燭,它在為人們照明的時候,便在火焰中犧牲,它並不認為它的棲牲是痛苦的。

這一夜,恰好停電。這時我才記起蠟燭,便在家裏四處翻找,終於在窗台上找到了。我又找來火機,點燃蠟燭。我又在燭光下津津有味地看起之前所看的《紅樓夢》。當我聽到“滋滋”的聲響時,抬頭一看,原來是蠟淚在往下流。我感到很奇怪: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蠟淚往下流?便問在旁邊指導我學習的爸爸。

爸爸告訴我:“這段時間,氣候太炎熱了,蠟燭是放在窗台上的,它接觸到了強烈的陽光的炙烤,便把原來是直直的蠟燭,烤彎了。當點燃蠟燭時,蠟燭不能充分地燃燒,所以才有那麼多的蠟淚往下流。”

我明白了爸爸所講的道理,繼續看書。過了很長時間後,蠟燭快要燒盡了。

我呆呆地看着蠟燭,默默想道:“蠟燭的精神是多麼偉大。我希望通過努力學習,長大後,也要學習蠟燭的精神——犧牲自我,照亮別人。”

奉獻的作文14

在校中,最樂於奉獻的人,莫過於咱們班的班長孫--- 徐榮!啊,質量那是相當的好,人送外號“老黃牛”,他為班級着想,樂於奉獻,在他的帶動下,班級中的好人好事已蔚然成風。

“丁零零”,下課鈴一響,同學們爭先恐後地排隊打飯,原本寬敞的道路頓時擁擠不堪,熱鬧非凡。 是什麼令大家如此着急呢?原來是早已“絕跡江湖”的香腸“重現武林”了!難怪大家如此心急排隊。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打飯的人一個一個地拿着飯走了,個個心滿意足。忽然,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我的香腸老鼠啃過了!”一下子,大家紛紛聚攏,竟相觀看。那位“受害者”着急地直跺腳,盼望能有人與他的香腸交換。可是又有誰願意呢?正在大家愁眉不展的時候,耳邊傳來熟悉的聲音:“我的香腸和你的交換!”大家循聲望去,發現班長孫徐榮拿着飯走來,然後一聲不吭地將自己的香腸與“被老鼠啃過的香腸換了一下!”不少人紛紛相勸:“班長,你可得想清楚啊,這可是“百年一遇”的香腸啊!”也有人幸災樂禍,只見班長香香地吃了一口,説:“你們看,不是可以吃嗎!”説完,返回自己座位去了。

人羣漸漸散開了,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班長的這種樂於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大家讚賞學習啊!

奉獻的作文15

提到“粉筆”這倆個字,大家誰都不感到陌生。

在我們上課的時候,老師往黑板上寫的字,都是用粉筆一筆一畫寫出來的。那麼長的一根粉筆,老師只用了幾十分鐘,它的個子一下子矮了許多。我們和同學打鬧時,我們便用它來打同學,有的時候我們故意把它丟到地下,往碎踩。有的時候用完的粉筆,只留下那麼一小節了,下課後,值日生便把它丟進了垃圾箱裏。我們做了這麼多傷害它的事,可它還是默默無聞地為我們奉獻它的生命。它的美麗,只能在我們面前炫耀幾十分鐘,這幾十分鐘過去了,它美麗與生命都不存在了。但它把美的一面,深深的刻到我們的心裏。

在我們身邊,這樣為我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還有:木署,花生,土豆,雨傘。等等的一些食物與用品。

最後,我還要告訴大家: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光看表面。

標籤: 奉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ongdezuowen/fengxianzuowen/ypj8x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