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高中作文 >高中生作文 >

融合高中作文4篇

融合高中作文4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融合高中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融合高中作文4篇

融合高中作文1

談到融合,不免讓人大談聯想到高度發達的信息化時代所引起的商業全球化,經濟全球化等,小論道國內日趨走紅的山寨勢力,這些無一不證明着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融合。談到我們,最初一個個潔白如紙,純真可愛。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被點綴上了各樣的色彩。這其中的顏色來自於生活的洗禮我們的感悟,有的來自於夥伴的影響我們的借鑑,有的來自於父母的教育我們的學習。只有這三者有機的結合才換來我們畫紙上繽紛的色彩和美麗的圖案。來自外界的影響和自身思考的融合才會產生一個別樣獨立的個體,所以説融合可以稱之為是一種有思想的創造。

談到世界上最偉大的兩個蘋果,莫過於喬布斯和牛頓的蘋果。細談喬布斯的成功無不在於他創意的頭腦,非凡的智慧和處亂不驚的領導才能,而我相信這三者中最重要的是第三者。如果將第一個比作是樹的枝莖,那他的智慧就是果實,而其領導才幹是粗壯而有力的根杆了。一個喬布斯最多在他的有生之年將自己的想法展現個身邊的人,而一個蘋果公司卻能夠將他智慧的結晶傳播給全世界。

早年的喬布斯的衝動和莽撞將他的人生和事業推向了低谷,他的自大與對人排擠的態度迫使他收到了生活的教訓。但後來他嘗試收購下了喬治盧卡斯的“NEXT”,又重新回到蘋果將自己所創造的另一筆財富作為瓊釀一般奉獻給了蘋果時,他學會了融合。他改建了董事會,與昔日冤家微軟公司握手言和,又先後開發了一系列的產品將蘋果公司重新推向了正規。所以説融合所帶來的是昇華,它能擴大事物的影響力並將其引領向世界。在談到日益猖狂的“文化入侵“。不僅是中國,全世界都面領着這樣的問題,眼看自己的母語就要被英語所取代,年輕一代們跟着時代的大潮流捨棄了傳統。

那我們的文化又該何去何從?其實這正如魯迅在拿來主義中所説的,我們應該辯證的吸收,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時代的發展意味着我們也要學會發展,而這其中的必經之路必然是融合,這正如一杯生理鹽水想要恰當好處就必須加上適量的水和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整個社會汲取外來文化之精華,既不過火也不過温。所以融合所能帶來的更是一種長遠的發展而不是單純的侵蝕。

綜上所述,真正的融合必然是理性的,有思維的。所以對於融合我們不該盲目的排斥,既然它已經成為世界發展的大趨勢,那我們就該坦然的接受,理性的使用。讓它成為一種有思想的創造,擴大影響的武器和長遠發展的動力吧!這樣我們就能乘着世紀風看到一個嶄新的未來,正如朝陽般冉冉升起。

融合高中作文2

無論是市場上的各類商品,還是放映在屏幕中的影視作品,在生活中的各個領域,我們都能尋到“融合”的蹤影。無論是中西的融合,還是時代的融合,它們都無疑是促進人類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的。

中國是一個正在飛速進步發展的國家,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或大或小的成績。作為中學生的我,視野還較狹隘,目光也未真正成熟,我的理解不過是在生活中觀察瞭解得來的。

近期,“蘋果之父”喬布斯去世,這消息在中國也受到了廣大羣眾的強烈反響。的確,美國蘋果公司的各類商品暢銷全球,在中國同樣飽受好評與歡迎。在上海的大街上你能輕易找到它們,因為許多的年輕學生和白領老闆們鍾愛於蘋果的電子產品。這是一種融合,中西的融合、商業經濟的融合或者説是現代科技的融合。

在這位天才逝世後,中國某地區政府便公佈了一個計劃:用五年的時間,發掘人才,培育造就新一代的“中國喬布斯”。我看見這則新聞後不禁有些震驚與無奈。喬布斯之所以能成功,將蘋果公司的產品遍佈世界各地;將蘋果公司的聲譽推向世界電子行業的頂峯;將高科技的新觀念傳遞給人類,改變並改善着人們在信息社會的生活方式,是因為他有着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市場。

而在商業經濟方面融合了的中國卻想用資金與時間打造出像喬布斯般的奇才,我想,中國更需要融合的是外國的思想理念、價值觀、經濟規律和自由的市場環境。試圖創造人才的計劃只能產出一批又一批的山寨喬布斯。

融合,確實需要充足的時間與精力,急功近利的融合是毫無價值與意義的。中國電視的綜藝節目抄襲國外的現象已屢見不鮮,不同頻道地區的節目也經常互相“借鑑”。這隻能帶給觀眾們乏味,庸俗之感。融合不是抄襲或複製,而是結合與進步。其實融合有時又如學生們做板報一樣簡單,一期組合了多種色彩與元素的板報是富有新意與看頭的,融合便在此顯而易見了。這種簡單中又不失細膩的構思設計與豐富的內涵。

當“融合”這一名詞看作,用作為動詞時,它立即變得現實具體了。不要再問“何為融合?”應思考的是“如何融合。”中國,具有着強大的實力與充裕的人才資源,在一些表面融合的背後,我們應學習的是怎樣融入與結合。我們應讓融合的理念與本質能滲透到每個領域,滲透進人類的思想中。這種發自人心的思想融合,才是意義重大,最為關鍵的一種融合。

融合高中作文3

涓涓細流,翻山越嶺,終有一天會與大海融為一體。

國家動盪,戰火紛飛,終有一天會被王者一統天下。

無論是大自然中,還是我們人類生活中,古往今來,都離不開“融合”二字。

何謂融合?在時局動盪的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我把它理解為民族的統一。縱觀中國歷史,從秦始皇的獨霸天下到後來的三國鼎立,從唐朝的開元盛世到後來的五代十國,天下總是在經歷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這樣一個過程。春秋戰國想必是中國最分裂的時期吧。各方霸主自封為王,恣意享受着高高在上,傲視天下蒼生的快意。但他們又何曾想過國家四分五裂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他們何曾想過若各國都固步自封,不允許通商往來,這樣國與國之間的經濟、文化、科技怎能得以融合,更別提什麼發展了。他們何曾想過若不能取他人之所長,補其自身之短,那他們的結局只會成為井底之蛙,一味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中國怎能進步、發展,乃至強大?

中國的朝代不斷更替,直至清王朝——中國古代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突如其來的鴉片戰爭打了中國人民一個措手不及,同時也把統治者從天朝上國的美夢中喚醒。隨後進行的洋務運動則充分體現了融合的重要性。中國開始學習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同時也興辦學堂,派遣留學生去學習西方的思想與文化。正是因為清王朝及時看見了自身的不足,並設法去改正彌補,才避免了被世界列強瓜分的慘劇。

而在經濟飛速增長的當今社會,處處都能看到“融合”的影子。作為90後,我們的生活中充斥着美劇、韓劇等一系列洋玩意兒。哈韓哈日哈潮流已經成為了這一代鮮明的標誌。也許有些大人很不能理解,但這就是90後。我們更能接受外界的新元素,我們的思想在潛移默化中被漸漸“西化”。而身處在上海這樣一個國際化大都市,我們每天都在不斷接受着各種各樣來自世界各地的先進的思想。而只有與先進思想的相融,我們的思想理念才會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無論是古中國還是現在日益強大的中國,融合帶來的諸多益處顯而易見。而在龐大的世界體系中,融合已經成了一種趨勢。但在融合的過程中,我們不能盲目,而應該始終堅持保留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可以取各家之所長,彌補不足,但絕對不能丟失祖先留給我們的美好的精神品質。正如我們身處這個複雜的社會,我們需要不斷學習來進步,但絕對不能喪失人格和品性。

終有一天,世界會融為一體,但在融合中各國又不失自己的特色。這想必是每一個人類所期待、所努力着的吧!

融合高中作文4

融合,事物間彼此軟化磨合混為一體。與其相反,兩者強硬對立,互相摩擦各執己見,便是分散。

如今的西方愈發重視中國。《20xx》把中國視作最後的避難地、《功夫熊貓》熱映大獲成功、時裝發佈會上驚現北方大衣和蛇皮袋……中國元素正越來越快、越來越多地融入世界。而另一方面,中國人的衣食住行間,也融入了西方的風格口味。

然而這些都是不完全的融合。功夫和熊貓是中國的,可英雄式的故事核心卻還是烙着西方的印記。他們,不理解我們的文化。我們呢,亦不曾仔細品讀他們的內涵。“喬布斯”我們認識,可“Jobs”我們就不認識,西方世界於我們,只是現代電子技術堆築起的都市叢林。似乎就在不經意間,有着千年文明積澱於身的我們忽略了對方那簡短卻值得細嚼的精神文化。

融合,需要理解。唯有從深處瞭解對方,彼此敞開心扉,共同由內糅合,才能在使用對方的文化元素時,讓對方覺得自己是真正瞭解並尊重他,而非刻意套用,僅作形式。

融合,更需要堅持。每一種文化都有其核心靈魂。文化的融合,理應是保存其核心,接受融合外部存在。在深度瞭解對方時,不免對其獨特的文化內涵產生好奇,讚歎,甚至豔羨。不知不覺便會刻意地模仿,從外部表現滲透進內部認知。年輕的我們總在對話間時不時蹦出幾個單詞,以顯所謂的時尚與內涵。瘋狂追逐國外明星、舶來產品的同時,我們也在逐漸喪失土生土長的自我。如果真有這麼一天,外國友人和自己談論國家的歷史沿革、文化底藴,自己卻隻言片語地面對對方的侃侃而談、滔滔大論,是何其尷尬。知曉對方,卻只是略沾皮毛,明明應有千秋談資卻腹中空空。試問,這樣迷失在對方世界的融合,不是同化,是什麼呢?

融合一直存在,同化也一直存在。兩種文化的碰撞,必然會有一方在融合中逐漸同化。西方有一羣猶太人,多次流散卻依然保持民族信仰。中國有一堆上海人,無論是在多麼熙熙攘攘的街市也總能被一眼認出,被一耳聽出那一口有些聒噪的上海話。《聖經》誦讀於世界,得萬千教徒信奉,海派文化傳播在中國,形成一個個“小上海”。可見,文化融合的勝者,不是數量多的羣體,而是能堅持住自身信仰驕傲的羣體。

融合從過去零星的文化摩擦到如今繁星般的文化碰撞,犧牲了無數昔日燦爛的文化瑰寶。作為古文化的繼承者,我們應該先守住自己的文化精髓,再理解他人的文化內涵,和諧包融的同時不迷失自身文化的中心,才能再不斷更迭的時間長河中傲然挺立。

標籤: 高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aozhongzuowen/xiaoxueyingyu/pdwe3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