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 >

應考技術七個度

應考技術七個度

寫好一篇文章,你要掌握不少的技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應考技術七個度,歡迎閲讀

應考技術七個度

第一步:選角度

①角度的選擇範圍不能離開材料具體內容。所謂任務驅動,例一例二(指2015年全國卷的兩道作文題)材料中“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這三人中,你認為誰更具風采?”的要求已經暗示,不能離開材料的範圍,否則就是脱離任務。

②角度的選擇相對自由,自主空間大。2015年全國捲一捲中的老陳、小陳、警方等,二卷中的大李、老王、小劉等都可以作為角度。

③角度選定後要“從一而終”,不能中途易轍。

第二步:擺態度

①辨明概念。作文材料中會有對錶明己方立場、觀點、理由起決定作用的關鍵概念,對這個概念的不同理解決定了寫作者不同的態度。例二中三位“風采人物”各有所長,但是每個人是憑藉自己對“風采”的理解來作為尺度去挑選一個“最有風采”,從而擺明態度的。

②分析動機。確定一件事的性質,不能脱離其原因、動機和結果。如例一,我們從女兒的'角度來分析。結果是“舉報了父親”,原因是“對父親的危險行為多次勸説未果”,動機是“引起父親對生命安全的重視,迫使父親文明行車”,而非動機不純的出賣,根本不是一些網友和媒體職責的那樣“大義滅親”。

③儘早表態。一個既表明態度又修辭巧妙的標題就是不錯的選擇。如例二“善採藝術之風,最是風采”。

④表述清晰。用一個完整的句子,簡潔清晰地表明態度。

第三步:挖深度

①要選取一點深化、細化,不能面面俱到地議論。

②透過現象看本質。以小見大。要能體現材料隱含的文化價值、社會價值和思想價值。發掘生活的哲理。發現隱藏其中的社會本質問題。提出社會難點和熱點問題,引起世人的關注和思考;或者提出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如關於例一的文章選段:我知道,你這樣做,絕不是“吾愛吾父,吾更愛原則”——而就是純粹的愛父親,以這種讓父親記憶深刻的方式改掉陋習。(《有一種愛,無需別人理解》)這裏面,“純粹的愛”就是透過“舉報”這一現象看到的本質。

③學會辯證分析。分析人事物能有辯證的眼光,才是智慧。我常喜歡舉一個例子:《鴻門宴》中范增看出了沛公的野心,所以對項羽説——“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他分析沛公時,由“貪財好色”的一面,及“志不在小”的一面,是全面的眼光;由“居山東時”,及“今入關”,是發展的眼光;由“行為之變”及“思想之變”,是聯繫的眼光。范增不愧為謀臣,幾句話字字分析透徹,句句切中要害。

第四步:推廣度

任務驅動型雖説要就事論事,但不代表不需要推而廣之。一個個體事件不具備足夠大的寫作價值,從某個角度説,一定是較為普遍的現象。命題者要檢驗大家的公共知識、邏輯和觀念,避免對私人領域的過分關切。記住這十六個字:立足生活,指向時代;立足個人,指向社會。

推廣度時切記:1.控制篇幅;2.敍輔議主;3.迴歸材料

第五步:設梯度

結構要有層次感。由淺入深層層展開。一般用“引、議、聯、結”作為原型進行變化。比如例二中,我們可以這樣列出一個“起·轉·承·合”提綱:

1.起——選定一個角度,界定“風采”的概念內涵,表明態度,開啟全文。

2.轉——轉向肯定其他兩個,扣準題意。

3.轉——再轉,回到肯定更具風采的那個(原因分析、背景分析)

4.承——證明最具風采(比較分析、因果分析)

5.承——證明最具風采(例證法、因果分析)

6.承——證明最具風采(因果分析、社會價值/文化價值)

7.合——重申論點,結束全文。

這就完成了從簡單感性的表態到入情入理的分析,從橫向比較到縱向深入,從背景的因到價值的果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第六步:控尺度

表達觀點要明確中肯,但不可偏激。任何一個材料,追其根源,要麼關乎人性善惡,要麼關乎制度好壞。人性的不足與制度的缺陷都並不是不可觸碰的,但是探討的態度應該是帶着善意去分析、呼籲、引導、解決,而不是發泄式的批判。

如例三作文選段:“平日裏的家人、朋友間讀錯一個字,不懂一個字當然沒有問題,也沒有人會追究。但顧校長不是正在家裏吃飯,也不是正在與朋友聊天,而是以一個特殊的身份參加一個特殊的活動。在這樣的時刻這樣的場合,就應該承擔起更大的責任。”沒有惡意的冷嘲熱諷,沒有衝動的情緒宣泄,即便是批評,也講得合乎情理,大方得體。

第七步:有温度

高考作文看重學生的理性思維,但“理”不必冷冰冰,也可以暖融融。這一方面,我認為高中課文有個極好的典範之作——《陳情表》。面對心狠手辣的司馬炎,李密僅僅以情動人未免太過冒險,所以通篇處處在講理,把所有司馬炎能強求他出任的理由一一堵死,只是那些“理”都披着“情”的外衣,不至於以一種“得理不饒人”的語氣冒犯司馬炎。所以才能達到目的,這裏不做贅述。

如例一的作文選段:“而這一切,與你的需要沒有關係。作為一個曾一直努力想讓父親改掉抽煙習慣的我知道,作為女兒的你,要的只是父親能改掉這個開車陋習,要的是父親免於被這種陋習所傷害,要的是開車的父親平平安安回到家中和你一起吃晚餐。”

標籤: 應考 七個 技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aozhongzuowen/gaokaozuowen/n7n0d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