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 >

2015全國高考語文滿分作文精采片段

2015全國高考語文滿分作文精采片段

       1全國高考卷I:

2015全國高考語文滿分作文精采片段

既然選擇了放我飛向天空,就請您不要在乎那些許的風吹雨打.<<風箏>>

可曾見過懸崖上躍起的雛鷹?在風雨中,它為何敢奮力前衝?那時因為在它的身後有母親的叮嚀和鼓舞.可曾見過春日裏生出的新筍?在陽光下,它為何能日高盈遲?那是因為在它身下有經年的老根為它吸收營養.<<學會成長>>

"細雨濕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每每讀起這句,不禁感歎細雨與閒花的寂寞.當那迷濛的小雨,一點一滴打落在羅衫之上,誰説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濕了整件衣裳?當那柔美的花朵,飛舞旋轉飄落在青石路上,誰説這感情不壯烈?不然怎的鋪滿了整條幽徑?然而它們卻是"看不見""聽無聲".每個人都在心靈深處有一處花冢,埋藏那些滂沱悽美卻不為外人道的情感.而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鎖.<<細雨閒花皆寂寞,文人英雄應如是>>

大海洶湧,潮起潮落,雲捲雲舒,日出日落,縱然仰望天穹,高聲呼嘯,萬籟星辰,夫子雲:天何言哉?

生命之道,大道至簡,大智無聲,方自成博大,自現精華.人匆忙而過,有誰讀得懂自然空寂無求的境界?<<天道無言>>

當記憶中的潮濕又一次沾染了西湖之畔的離歌,當朦朧的月色又一次浮動於頻頻過客疏離的匆忙,當紛雜褪去,是否會有人想起那夜那歌,那淺笑,那落寞.<<淺笑無痕>>

全國高考天津卷:

有句話常掛在嘴邊: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嚴於律己"即對自己嚴格要求,日省吾身,見賢則思齊,見不賢則內自省.孔夫子曾教導弟子"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説的就是這個意思.<<有句話常掛在嘴邊>>

中國人見面打招呼,常説的一句話就是:"您吃了嗎?"看似平平常常的一句話,其實裏面大有講究.

民以食為天,填飽肚子在幾千年內成了多數國人最基本的人生追求.從堯舜禹湯開始,歷經秦漢唐宋,再到明清民國,直至三十年前,能吃飽歷來就是一小部分高貴之人的專利.生產力低下,靠天吃飯,趕上老天爺不高興,或者有個兵災匪患什麼的,小小百姓就得勒緊腰帶過日子,能活下去不被餓死早已就是天大的幸運了.所以,見面問一聲:"您吃了嗎?"就沒有絲毫的虛套在裏邊,而是發自內心的關照與呵護.我們可以想見,其時其地的人們在説這普普通通的四個字時語氣的質樸與虔誠,裏面又飽含着無奈與期盼啊."您吃了嗎",其實也是在問自己,我今天吃了麼?我今天的肚子充實了嗎?明天的早餐我準備好了嗎?.<<有句話常掛在嘴邊>>

全國高考福建卷:

季節變遷,人事沉浮.在微涼的午後,靜靜的坐在室內,燃起一爐沉香屑.帕司卡説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一卷卷散發着濃濃墨香的典籍,在我手中慢慢翻閲,時間彷彿走得很快,任思緒在不停地漂浮......<<季節>>

全國高考廣東卷:

人,作為萬物之靈,悲壯地棲息於蒼茫大地,用心地追逐自己的夢想,用信念去雕琢自己心中的天使.人之所以詩意,是因為他心中有如花一般的天使,彰顯出人性的美麗.<<心有天使,詩意人生>>

全國高考湖南卷:

如果你有兩塊麪包,你當用其中一塊去換一朵水仙花. --- 柏拉圖

詩意地生活,或許應該如陶潛"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詩意地生活,或許應該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般的瀟灑飄逸.

詩意地生活,抑或許應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般的温婉簡約.<<詩意地生活>>

太陽每天東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過,我們都在看似平靜的生活裏奮力拼搏.若説詩意地生活,在我看來並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馬紮羅之雪時的浪漫,不是梭羅獨居瓦爾登湖畔的寂寞;而是在紛繁現世之中,留一方淨土種理想,然後一刻不停地去奮鬥,直至收穫人生的一片金黃.<<詩意地生活>>

全國高考江蘇卷:

倉皇南飛的大雁不知又帶走了誰的思念.天空仍然很藍,不知是人們的愛點亮了天空,還是天空點亮了人們心中的愛.<<懷想天空>>

全國高考新課標卷:

生命猶如海洋,生活恰是輕舟,揚起思維的風帆,穿梭於人生的海洋.白帆迎接的是狂風和浪花,而思維碰撞出的或是幸福,或是憂傷,或是積極,或是消沉......

從亞當與夏娃的叛逆始,上帝就創造了人類.它賦予人類的不僅僅血肉之軀,更是那思維的方式.思維是最為敏感也最富於生命力的東西,改變思維的角度與方式,我們就會有新的感受和發現.<<思維解讀幸福>>

思想是快樂的源泉,但並非所有泉眼湧出的都是快樂 -- 這便是思維方式的.區別.<<左手.右手>>

全國高考湖北卷: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語,作為民族文化的載體,傳承了太多的民族底藴,太濃厚的民族感情.作為一箇中國人,在當今世界多元競爭與交匯的時代,向着五湖四海的兄弟朋友喊出中國話,將是怎樣的一種自豪與驕傲.

漢語,在經歷千百年歷史的沉澱之後,反而愈見香醇.我常常在古典詩詞中捕捉古代漢語的魅影,並在有意無意間體會古今一脈的絲絲縷縷的親緣關係.<<母語情>>

依稀夢中,遠古先人吟唱着古老的歌謠在田間河邊勤勞地耕種.從<<詩經>>中一路走來,我聽到無數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吟誦的詩篇,抑揚頓挫斷金切玉,每個字都那麼妥帖,那語言彷彿活了過來,如夢謠般輕輕抒寫着中華民族的風骨和氣度.

是的,從來未曾將漢字看成沒有感情沒有思想的死物;從來未曾將漢語看成簡單的交流工具.從來,我都是將它放在高高的神壇上,當作祖先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民族圖騰般的頂禮膜拜,神聖而虔誠.在我眼中,母語如河,流淌着炎黃先祖和歷代先烈先賢的諄諄教誨萬般叮嚀.<<母語如河>>

全國高考山東卷:

生命之中總有一些記憶深埋在我們心底,儘管時間飛逝,它們也不會因此而褪了顏色,沒了芬芳,反而在時間的沖洗下更加鮮豔,成為温暖我們一生的財富.<<花開兩岸>>

就在昨晚我還伸手摸了摸枕下的稻草繩,胸中的熱血流遍全身......

母親呵,您可曾知您坐在門前編制稻草繩,那藍布褂,那雙勤勞而敏捷的手將稻草一顛一顛地編成草繩 -- 那幅畫面伴隨了我十幾個春秋啊!母親啊,那是永不褪色的記憶,伴我一年又一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aozhongzuowen/gaokaozuowen/8ljo7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