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佛學經文 >三字經 >

淺談《三字經》的歷史價值

淺談《三字經》的歷史價值

我小時候,《三字經》、《神童詩》之類是被批判的對象。其實,如果不批判,小孩子當時也接觸不到,被批判了,反而有了接觸的機會。當然,也因為批判才沒有認真讀它,比方説《三字經》,背誦了一半就沒了興趣,《神童詩》也就記得開頭幾句:“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在那時的思想指導下,反正是個壞東西,花那麼多精力幹嘛?那個年代,很多東西都在“供批判參考”的背景下,成為知識和觀念來源的一部分。如今不一樣了。

淺談《三字經》的歷史價值

錢文忠先生在中央電視台的“百家講壇”講過不少內容,《三字經》是其中之一。近日,錢文忠講《三字經》的文字內容經較多補正後,以《錢説三字經》的書名重新出版,出版商希望我對此書談點看法。其實,我對該書本身沒什麼看法,也説不出什麼。逐字逐句地解釋《三字經》,此類事情我以前就説過,這在中國歷史上是蒙學,也就是小孩子該學的內容。到了現在,變為成年人的學習對象,真不知道該高興還是悲哀。然而,《三字經》為何在中國歷史上出現?為何延續使用了那麼多年?後來又為何被批判?現在又為何受到重視?我們現在究竟應該如何看待《三字經》等古代蒙學讀物?這一系列問題倒是值得一説。

《三字經》出現於南宋時期,《神童詩》早一點,出現於北宋時期。就蒙學讀物來説,還有更早的,例如《千字文》。我認為,《千字文》雖然最初的動議是梁武帝想給皇子們讀書用的,但事實上,它並不符合蒙學讀物的要求,它偏重於識字。內容方面對於兒童顯得深奧,不容易記,也不容易理解,兒童讀《千字文》大概沒多少興趣,只有死記硬背的痛苦。當然,如果把它當成學書法的材料則另説。《神童詩》及《三字經》先後在北宋和南宋出現,有它必然的歷史背景。

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從理念上説,可以看成是普及教育的先驅,但普及教育成為政府推動的政策和制度,則始於宋朝。從北宋起,鄉間私塾、書院,政府縣學、府學、太學等教育機構的設置,形成了完整的教育系統,普及教育達到空前的歷史高度,絕對領先於世界。這是造成蒙學讀物開始出現和大量使用的重要原因。因此,不管是《神童詩》還是《三字經》,最突出的一點就是重視教育,告訴每個孩子讀書學習的重要性,這也是中國人至今重視教育的優良習慣和傳統依然根深蒂固的原因。毫不誇張地説,中國文化是世界上最重視的教育的,中國也是最早實行普及教育的。這也是導致《神童詩》、《三字經》之類的蒙學讀物歷時幾百年被人接受和使用的原因。相比而言,《千字文》更適合歐洲那樣只有貴族才能受教育的傳統,而《神童詩》和《三字經》則貫徹了孔子“有教無類”的平民化教育傳統。

重視教育是一回事,以什麼內容來教育是另一回事。對於後一個問題的不同答案,造成了後人對《三字經》的不同看法及反覆,一直到今天。中國的普及教育從宋朝開始,也是有原因的。科舉制度從隋朝開始建立,形象一點説,科舉就是選拔,就是收穫。但是,如果沒有播種,收穫就不會多。唐朝雖然也實行科舉制度,但唐朝的問題之一是,科舉的來源不夠廣泛,知識和教育被世家大族把持的現象較為嚴重。武則天想破除這一現象,但因沒有具體播種的措施,結果也不夠成功。因此,到了宋朝,為了廣泛地選拔優秀的社會管理人才,教育普及就變得非常必要,這也是歷史經驗教訓的結果。所以《神童詩》、《三字經》之類的蒙學讀物才會在宋朝以後大行其道。如果沒有廣泛的普及教育,也就不會有大眾化的蒙學讀物。

要説《三字經》的內容,先講《三字經》中的一個故事。“孟母三遷”的故事很早就有了,因為《三字經》中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的描述而更加廣為人知。但是,孟子那時候真的是“不學”嗎?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孟子始終在不斷地學習,不管是學喪葬、學叫賣,還是學屠宰,其實少年孟軻都是在學,而且非常好學。如果每個母親都像仉氏那樣不讓孩子學習那些內容,那些職業該由誰來做呢?因此,《三字經》中孟母三遷的故事涉及到這一蒙學讀物的本質:讀書的目的。如果我們理解了廣泛的科舉制度導致普及教育的需要,那麼,《三字經》中孟母三遷的故事很明顯地指向了唯一的目的,那就是讀書做官。《三字經》在孟母三遷故事後面緊接着説:“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究其歷史我們看到,竇燕山五個孩子“名俱揚”,都是指考上了科舉,所謂“五子登科”,其中沒有一個是現代工程師、實業家、發明家之類。事實上,《神童詩》中“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也是這個意思,“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鮮明地表達了讀書做官的理念。這是中國古代教育的一個大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foxuejingwen/sanzijing/0ow2e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