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動物作文 >馬的作文 >

徐悲鴻的馬作文(精選7篇)

徐悲鴻的馬作文(精選7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徐悲鴻的馬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徐悲鴻的馬作文(精選7篇)

徐悲鴻的馬作文 篇1

馬,是人類文明的象徵圖騰之一;馬,是大自然僅有的“風之精靈”。而現在,徐悲鴻的畫馬的名篇,則趕上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徐悲鴻筆下的馬,堪稱曠世絕作,比如説《奔馬圖》中的那匹馬,就刻畫得十分傳神:這匹馬足下生風、揚尾前行,顯得十分矯健。它是那樣的俊美、強健和威風;它的腿強壯有力,堅硬得有如尖刀,力透紙背;它自由奔放、叱吒風雲,宛如戰場上一位猛將,想要把所有的敵人給踏得粉身碎骨!它又是那樣瀟灑自如,猶如在草原上與朋友們嬉戲玩耍的少年。這馬昴首揚尾,泰然自若,在草原上小跑着,極為生動健美。再説説那兩匹親密無間的馬吧:它們相約前行,正在草原上交頭接耳;兩馬並行,彷彿在討論什麼重要的事,莊重而又嚴肅。再看看這匹仰天長嘯的駿馬吧:這匹馬在一處山頂仰望着遠方的日月星辰,一旦看到自己喜歡的景象,它便歡欣鼓舞,用後蹄直立起來,前腳收到胸前,朝着自己喜歡的景象嘶鳴,彷彿是想讓那些美麗的景色聽見它的呼喚,在天空中多停留一會兒,讓它能夠有多一點時間看自己鍾愛的風景……還有那羣飛奔的駿馬:它們前呼後應,爭先恐後,象一羣勇猛的戰士正在衝向敵人陣地;我彷彿聽見馬蹄聲聲,號角陣陣,鐵馬金戈中揮灑壯志豪情!

徐悲鴻的馬不僅生動,比起唐三彩馬還多了一份活力。唐三彩馬的陶器十分死板,只是硬邦邦的站在那裏,死氣沉沉的。而徐悲鴻筆下的馬則截然不同——這些馬動作豐富、神態各異、生氣勃勃,真是“此馬只應天上有”啊!

啊,徐悲鴻的馬不同凡響;做人,就要做這樣不同凡響的人!

徐悲鴻的馬作文 篇2

我見過最長的《清明上河圖》,見過歷史悠久的風水圖,我還見過著名畫家鄭燮畫的竹子圖,但我見過最難忘的一幅圖,就是徐悲鴻畫的的八馬圖,下面就讓我來幫你們介紹介紹這幅八馬圖吧!

八馬圖是由八匹黑白相間的駿馬組成的一幅圖畫。八馬圖是徐悲鴻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八匹馬形態各異,飄逸靈動,為不可多得而珍貴,八馬圖形態各異。彪悍的駿馬給好像給人自由和力量的象徵,鼓舞人類積極向上。

第一匹馬兩蹄高揚,後背的鬢毛如同毛線一樣在風中飄揚着,矯健的肌肉形成了一匹俊俏的野馬。第二匹馬,全身褐色,好像要和第一批野馬一絕高下呢。第三匹則全身都是白色的,長長的毛髮如同是白白的羽毛一樣漂浮在身後,第四匹馬全身都是紅色的,馬頭一直不停地向後轉着,好像後面有他的孩子一樣。第五匹馬,是我最喜歡的一匹了,它的後腿高高的揚着,尾巴在微風的吹拂下飄逸着,雪亮的眼眸子掛在一張俊俏的馬臉上,長長的馬耳朵直直的立着,看了就讓我難以忘懷。第六匹馬四蹄高揚,褐色的馬身如同被烈日曬了似的,他的身後是一批純紅的母馬,好像是他的妻子一樣。最後一匹馬則是最小的一匹馬。和第一批馬形成了顯明的對比。八馬圖的背景也是很好看的。你瞧,後面的羣山連綿起伏,好像要連在一起似的,一顆紅紅的太陽隱隱約約的出現在天空上。八匹馬的馬蹄底下飛濺着泥土。圖下面便是鮮豔的花朵,花旁邊還有一處處高低起伏的灌木叢。我可真敬佩徐悲鴻畫的這幅八馬圖。

聽了我的介紹你的眼前一定出現了這八匹俊俏的馬吧!

徐悲鴻的馬作文 篇3

徐悲鴻是一位舉世聞名的畫家。

他為了畫好奔跑的馬,常常跟在馬車後面,仔細觀察馬跑動的樣子。有一次,他只顧觀察,沒有注意腳下的路,結果摔了一跤,滿身塵土,手、腳、臉都擦破了。他爬起來,又繼續追趕。

徐悲鴻畫馬入了迷,整天沉浸在馬的世界裏。他幾乎每天都要畫馬,他小屋的牆上,貼滿了駿馬圖。

功到自然成,徐悲鴻終於獲得了成功。他畫的駿馬圖成了世界公認的藝術珍品。你看《奔馬圖》中,那氣勢雄壯、四蹄生風的駿馬,奔騰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上,顯示出一股巨大的力量。那強勁的鐵蹄,彷彿發出“嗒嗒”的蹄聲,催人向上。

徐悲鴻的馬作文 篇4

1941抗日戰爭時期,徐悲鴻聽説國難當頭,心急如焚,連夜畫出了《奔馬圖》。徐悲鴻筆下的馬是"一洗萬古凡馬空",獨有一種精神抖擻、豪氣勃發的意態。……

——題記

徐悲鴻筆下的馬是一匹俊美的嗎。這匹馬的身體是深褐色的,而那矯健有力的腿則是黑色的,馬那黑油油的眼睛炯炯有神,那竹尖似的小耳朵玲瓏俊俏,而它的鼻子和耳朵不停地一張一合,似乎已經累得不行了。它的鬢毛和尾巴隨着他的速度加快,跟着風,優美的飄了起來。

徐悲鴻筆下的馬是一匹英勇無畏的馬。從馬那堅韌的眼神中可以感受到馬那勇敢的精神。他是一匹自尊心極強的馬,不管什麼時候都不會底下它高貴的頭,更不可能馴服它了。

徐悲鴻筆下的馬更是一匹健美的馬,馬那是矯健的四蹄不停輕快的向前奔跑,使四周變得塵土飛揚。它跑起來時肉並不會往下墜,顯得非常強壯。漆黑的鬢毛中無半點雜毛,顯得無比英俊瀟灑。

徐悲鴻用水與墨,在紙上畫下了矯健有力的馬。看着這六匹馬的騰飛,其實《奔馬圖》更象徵着——中國的飛速發展與進步!

徐悲鴻的馬作文 篇5

傑出的畫家徐悲鴻特別愛畫馬。他筆下的許多駿馬圖成了藝術珍品。

1934年春天,徐悲鴻到莫斯科國立博物館舉辦畫展,併為觀眾現場作畫。那天,觀眾把展覽廳擠得水泄不通。徐悲鴻從容地磨墨、鋪紙,轉眼之間,一匹活生生的駿馬便出現在紙上了。觀眾被徐悲鴻的高超技藝征服了,大廳裏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時候,一位身材魁梧的元帥撥開人羣,走到徐悲鴻面前,彬彬有禮地説:

“徐先生,我能要這幅畫嗎?不然,我會發瘋的!”

徐悲鴻被這位元帥的誠意感動了,他點頭微笑,揮筆題上字,把這幅畫送給了元帥。元帥高興得像打了勝仗似的,和徐悲鴻熱烈擁抱,大聲稱讚道:“徐先生,你不但是東方的一枝神筆,而且是世界的一枝神筆。你筆下的馬,比我騎過的那些戰馬更壯美!”

由於徐悲鴻經常畫馬,他對馬有一種偏愛。和馬在一起,聽着馬蹄得得,看着馬御風奔馳,他覺得是一種精神享受。他的心彷彿和馬一同馳騁。

徐悲鴻的馬作文 篇6

徐悲鴻畫馬,堪稱一絕。他用細膩的筆觸、飽滿奔放的墨色,勾勒出了一匹栩栩如生的'馬。儘管這匹馬的創作年代已經十分久遠,但這匹馬依然矯健,彷彿永遠不知疲倦,一直在奔馳。

這副《奔馬圖》是徐悲鴻於1941年創作的,那時正值國難當頭。畫中的馬雄駿、蒼勁有力,頗有“鋒陵瘦骨成”之美感,使人拍案叫絕,在這幅畫中,徐悲鴻用幹筆掃出馬尾,使濃淡乾濕的變化渾然天成。

徐悲鴻的馬十分彪悍、健壯;給人以一種馬即將衝出畫面的視覺衝突。馬腿的直線有如鋼刀,力透紙背。而腹部、馬尾的弧線極富有彈性,動感十足。馬的四蹄騰空,似乎揚起了一片風沙,堪和“風入四蹄輕”相互披靡。從整體上看,馬的前打後小即使人感受到力量,又激發人們想象。特別是它騰空的蹄子和揚起的馬尾,使人感慨、驚歎。

徐悲鴻的馬可謂“一洗萬古凡馬空”,儘管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他的馬依然以它那龐大的氣場震驚、征服着世界。我欣賞他的馬,但我更欣賞的是他滿腔的愛國熱情和精神。

徐悲鴻的馬作文 篇7

馬,這不安分的生靈我自認為是和諧,是健康的代表,是個“褒義詞”。我喜歡馬,喜歡徐悲鴻老爺爺畫的馬,他畫的馬栩栩如生,精氣神很大,給人一種精神飽滿的感覺,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徐悲鴻老爺爺的《八駿圖》。《八駿圖》是1948年,徐悲鴻老爺爺創作的。是他的著名作品之一。這八匹馬,精神飽滿,栩栩如生,無論是觀賞哪一隻馬,都非常矯健。八匹馬形態各異,飄逸靈動,在繪畫技法上,是極為成功的中西合璧的繪畫作品。這八匹馬最讓我喜歡的是它的團結這八匹馬像是一家人,八匹馬中有兩匹馬是一個回頭看的動作,大姐姐,大哥哥一樣。生怕有人掉隊了。

這幅《馬駿圖》,八匹馬兒是奔跑着的,前面好像有什麼在召喚,我想那一定是和平,是平等,是自由。八匹馬身上沒有轡頭,鞍鐙,韁繩。説明了自由的象徵。這幅畫的名字叫《馬駿圖》,我給它起名叫《奔馬》,在我心裏覺得這個宏大的場面,是不是用《奔馬》更貼切,更合理呢?徐悲鴻老爺爺的《八駿圖》中哪昂首奮蹄的八匹駿馬,無疑是中華人民不屈精神的寫照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ongwuzuowen/madezuowen/rxqyd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