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動物作文 >蝴蝶的作文 >

預測高考作文題:折翼的蝴蝶

預測高考作文題:折翼的蝴蝶

篇一:折翼的蝴蝶

一直折斷了翅膀的蝴蝶,她一開始為自己的無法飛行感到很苦惱。她獨自在鬆軟的泥土上彷徨。但是她後來發現,曾經有着翅膀的她只醉心於飛行覓食工作,卻從來沒有真正地與自然融為一體。於是,他要親密接觸自然。她在花叢中跳舞,翅膀顯得很笨拙生硬;在樹上聽小鳥們的獨奏或對唱。日復一日,她的翅膀被友善的小動物朋友們修好了,但大家相信,重新埋頭工作的她,不會忘記這段美好的日子……正如缺失了一角的圓,雖然不圓滿,但卻因緩慢下來,而收穫的是無盡的快樂和幸福。

預測高考作文題:折翼的蝴蝶

事實,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在生活中追求完美的我們,向着夢想的終點線終日地忙碌奔波,可是在途中才發現,目的地原來是地平線,永遠無法到達。這樣快速地奔跑,忽略了許多美好的景物,這也就是蘇子瞻所説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不錯,一切事物固有缺點,就像所有人都有毛病一樣。可是,缺陷有時並不影響我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古代一士族,其子在過年的時候不慎將家中價值連城的'花瓶打碎,本以為會捱到叱罵,未想主人笑吟吟的將碎片收起,重新擺到原處,並題字曰:“年年碎碎,歲歲年年,歲末又是一年春。”“碎”與“歲”諧音,一隻殘破的花瓶,經過大度的美好祝願式的解讀,竟為家中增添了許多喜氣。可見,不完美的人事,經美好的認識,也能獲得一種美感。

其實,殘缺也是一種另類之美。古今中外的一些名家,他們的作品殘缺而出名。西方最著名的雕塑—斷臂維納斯。一名絕世美人,竟然失去了雙臂,多麼令人歎惋。可是各位雕塑學界的大師們經過無數次修補後,竟發現無論如何也無法使她長上胳臂而更加完美,殘缺得精妙絕倫,構思震撼了所有的人。於是“斷臂維納斯”以其無可否認的殘缺美,登上了收藏品中的至尊地位。

還有,我國宋代的哥窯瓷器。原本的瓷器光亮如鮮,但所有的瓷器都是一個樣子便是平庸之極。只因對競爭對手的羨慕嫉妒恨,將冷水倒入還未出爐的瓷器中。在商家的角度來看,這便又是一大筆損失。可誰知光亮的瓷器上多出一圈冰裂紋,看似殘缺之物卻又有其鶴立雞羣之處,反而成了搶手貨。據此可以得出,殘缺有時並非劣勢,如果周圍人過於平庸,殘缺反而是一種特點,一種優勢。可見,殘缺也是一種另類之美。

追求與享受,是生活之車的兩輪。有人説太完美有時也太累,太過於新鮮亮麗,它的保鮮期反而越短。不如帶着殘缺活着,讓我們始終追求着,拼搏着,儘管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但也不能放任自流,要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讓殘缺變成一種特色,讓缺點成為自己身上發光的,可持續發展的增長點。

蝴蝶終於姍姍回來,她修復了殘缺的翅膀後懂得一個道理:生活中不光是速度和覓食,還有幸福和快樂的追求與分享。在成長的路途上,時常停下來跟小蟲説説話,聞聞花香,

欣賞風景,接納大自然的恩賜,在幸福中煽動翅膀,隨着風兒一起歌唱,美哉,妙不可言!

篇三:原來“舍”就是“得”

人們常説:捨得、捨得,不捨哪有得。但有的人卻總在抱怨自己捨去的、失掉的多少,卻不願回頭看看自己在失去的背後,獲得東西,收穫的成就。就像滾動的圓缺個角一樣,雖然緩慢,但是卻成就了快樂幸福的美好,遠比舍去的要多得多。

放棄,其實就是另種選擇。

年少的我時常抱怨,抱怨人生的勞累,抱怨不能像大人一樣玩樂。那時厭了學習,倦了生活,像拼命似的為自己尋找娛樂的生活。但面對着如此殘酷的社會現實,我知道“文憑”對於我來説太過重要。在現實的逼迫下,我只能選擇妥協,放棄眼前的玩樂,追求學業。

在我決定放棄玩樂去好好學習的一開始,我的心還似駿馬般的在想去玩樂的草原上奔馳,久久不能靜心。於是我拼了命的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閲讀上。當時閲讀幾行就發現一句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的一句話:“我不是放棄而是選擇,放棄這個選擇會讓我的前程更廣闊。”是啊,如今現實也的確如此。從那時起,雖然我還沒有百分之百的投入到學習生活中,但相對於原來的百分之十的狀態好多了。我放棄了大部分的娛樂時間,選擇了學習,得到了一些我認為比娛樂之後的快樂更令人欣慰的成績,讓我初步領悟到了原來舍就是得。捨棄了現在青春年少時的玩樂,就會得到將來的事業上的成功的幸福。

避開平庸,發現挫折之美。

有時候事情進展的太快,取得的成效太好會讓你變得平庸,從而停滯不前。比如發明大王愛迪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曾多次嘗試燈泡的發明卻屢屢出錯,但他卻樂觀面對,堅持不懈,堅信自己的目標一定會實現,最終發明出了造福人類的燈泡,雖然日後他的成果越來越多,事業也近乎一帆風順,但導致了他的晚年過於驕傲而再無創新。

事實告訴我,一帆風順不見得都是利,挫折也不見得都是弊。就像圓滿的圓一樣,順利地轉動,沒有享受周圍景物帶啦的快樂當缺了一角的.時候,轉動慢下來,卻有足夠的時間去歆享景物的美好。有時候,只要你有舍掉放棄的念頭,選擇樂觀與挑戰,甚至是挫折的考驗,你便會在挫折中,不斷地嘗試與美好接觸,與磨難比肩,你會變得堅強而偉大,懂得幸福快樂,你會發現美的所在—挫折之美。

學會辯證,風物長宜放眼量。

得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捨棄也許是痛苦的,但捨棄之後可能會換來比原來所擁有的更好,那為何不選擇捨去呢?在人生這場沒有計劃的旅行中,我們會遇到諸多的選擇,放棄或保留,全靠自己權衡利弊。但要是時刻謹記有時候舍便是得。當你捨棄之後又得到時,驀然回首,你會發現,原來舍就是得。

捨棄此的同時,你也得到了彼,這就是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的看問題要一分為二的道理。

篇二:殘缺,也是一種美

當今的人們幾乎都有一種通病,那就是不管什麼東西都喜歡完美的,而殘缺的則扔到一邊,或拿來取笑,或許從未去想過,正如殘缺的圓收穫了快樂一樣,其實殘缺也是一種美。

古往今來,誰能説那些身殘志不殘的名人不美的呢?

貝多芬為人類創作了多少著名的樂章,感動過多少人,觸動過多少人的心絃?可是,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人,竟然在中年時期就聾了,成了一個所謂“殘缺”的人,可他並沒有因為失去聽覺而放棄了生命般的音樂創作,而是為了改變失聰帶來的麻煩,用一根鐵棒一端架在鋼琴上,一端頂在自己的下頜上,利用骨傳導來接收聲音,他因此創作了大量的世界名曲,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音樂,這樣一位無私奉獻的人,雖然肢體殘缺,但是他的心靈不美嗎?

霍金二十幾歲就身患帕金森綜合症,全身都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自由活動,也是個“殘缺”的人,可它為人們用這樣一幅軀體寫出了《廣義相對論》,這樣一位天體物理學上的`,可以與愛因斯坦媲美的科學巨人,為人類開拓宇宙,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持,貢獻巨大,他的精神難道不是美的嗎?

過去現在,誰能説那些身殘志堅而奮發有為者不美呢?

海倫·凱勒出生下來就患了場大病,病後就失去了聲音與光明,成了“殘缺”的人,可是這樣的她依然不斷地刻苦努力的學習,以常人無法達到的毅力,成為了美國著名的女教育家,他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刻苦奮進,成為勵志的代表,這樣的人難道不美嗎?

大家都知道《中國達人秀》第一季的總冠軍無臂的鋼琴王子——劉偉,他從小因故失去了雙臂,是“殘缺”的人,他過着常人無法想象的生活,可後天的殘缺無法阻礙他對音樂的熱愛,他開始練習用腳彈鋼琴,一遍又一遍,越來越快,在汗水和心血的浸漬下,終於他成功了,登上了《中國達人秀》的舞台,為大家彈奏出流暢的鋼琴曲,所有人都為他震撼了,為他而響起了如雷的掌聲。這樣一個人,能夠鼓舞和鞭策那些不求上進、不思進取之人,他難道不是很美嗎?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世界上可怕的不是身體的殘疾,而是心理上的殘疾;身體的殘疾雖無法改變,但只要拼盡全力,用心去做事,就會有成功的希望。即使失敗了,也是令人敬佩的。那些身殘志堅而奮發有為者,他們也是很完美的,不是嗎?

如果你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那就多留意一下身邊“殘缺”的人吧,我想你一定會在他們身上發現閃光點,他們的崇高精神會給你帶來很大的啟示,你會發現他們也是很美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ongwuzuowen/hudiezuowen/q0449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