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地域作文 >山西作文 >

山西的景點作文

山西的景點作文

山西的風景,山西的文化,山西的雄偉,無不讓人感到它的美,它的美處處吸引着人們的到來。以下內容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山西的景點作文,歡迎參考!

山西的景點作文

山西的景點作文篇一

山西的美,數也數不盡,説也説不完。

——題記

曾經幾時,我已領略了山西無數的風采,它們婀娜多姿,為山西營造了沒得氛圍,它們深深地感觸着我,使我留戀往返。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壯闊的廬山瀑布雖然雄偉,但我們山西的壺口瀑布更勝一籌。在壺口瀑布滾滾黃水從高高的崖頭跌落下來,挾風帶雨,雷霆萬鈞,濺起的水霧飄散在空中,蒸雲瀰漫,彷彿從水底冒出滾滾濃煙,水底懸流激盪,霧、雲、煙,全部是黃色,散發着泥土氣息,使這瀑布增加了厚重感更使那吼聲如洪鐘悶雷,震盪峽谷,氣吞河山。我被壺口瀑布的風采震撼,更被山西的風采震撼,壺口瀑布為山西添上了雄偉之美。

山西還有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喬家大院。喬家大院既大有宏偉,一進門是用一條條鋪成長長的筆直的甬道,比學校的跑到還長,這裏大院套小院,小院連大院,雖然知道喬家大院有六個,小院有二十多個,可是我早就沒辦法及清進過多少門,走過多少院。每個院子都是青磚青瓦,高高的圍牆,每個院子都掛着大紅燈籠,喬家大院的雕刻很多,門上,牆上,屋檐上,窗户上隨處可見,不但精細,還各不相同,真稱得雕樑畫棟,巧奪天工。喬家大院的房頂上也有路,是護院家丁巡邏用的。我被喬家大院的文化吸引,更被山西的文化所吸引,喬家大院為山西添上了文化美。

五台山是山西盛夏避暑的好地方,是生機勃勃,萬木爭榮的景象,松柏蒼翠,百草濃綠,野花鋪錦,莊禾籠青,牛驢騾馬在台頂牧遊,羣鳥在享塔露個上空飛翔,台懷腹地各具風采的寺廟建築,置於郁郁青青的五座台頂下,宛若大翡翠。清晨,台懷寺廟集羣東側的清冰河,飄起一條白霧的長帶,向台頂飄去。傍晚,站在台懷寺廟羣區有時見台北頂鴻門雲遮霧障,向山頂壓來,有時觀孤霧飛昇,特別出現在似雨非雨的天氣裏,真是“山色空濛雨亦奇”。我被五台山的風景所迷惑,更被山西的風景所迷惑,五台山為山西添上華麗之美。

山西的風景,山西的文化,山西的雄偉,無不讓人感到它的美,它的美處處吸引着人們的到來。

山西的景點作文篇二

晉者,山西也。能用一省之名作為 處古蹟的名稱,以此推斷,晉祠絕非“等閒之輩”。我最初瞭解晉祠,是因為樑衡那篇選入中學課本的《晉祠》。文中那些奇形怪狀的古樹、與眾不同的“十”字形魚沼飛樑和“如碧玉”的晉祠流水,給我留下了極深的關於晉祠最初的印象,自此晉祠成為我心向往的地方。

然而,在去晉祠的路上,出租車司機操着濃重如黃土一般的晉中口音對我説。“去晉祠幹啥?那兒沒什麼可玩的。”這使我吃了一驚,繼而,我開始懷疑來晉祠的決定是否正確。再翻翻導遊圖,似乎除了聖母殿、難老泉和魚沼飛樑外再沒有什麼有名的地方,這進一步加深了我的懷疑與失落。但是,已近晉祠,箭在弦上,我只好先進去看看再説。

沒想到,我卻誤會了晉祠,雖然沒有太多的景點,但她所展現的,是無盡的古樸和美麗,灑脱與親切。

邁進晉祠大門,一彎淺淺的小河便映入我眼中,這便是智伯渠了。輕風吹拂、槐枝搖曳,日光透過葉間縫隙,照在水上、石上,影像斑駁;明亮處,浮光躍金、鱗浪層層,各色金魚在水中穿梭,紅色、白色、花色和墨色……像開在水中的花朵。智伯渠上,一座古橋橫卧,一看橋上那被風雨雕琢、渾然一體的雕塑與紋理便知曉它是座古橋無疑了。從橋頭的這端走向那端,我似乎完成了從現代到古代的跨越。

那精美逼真的壁畫;那“姿態生動,如笑如語”的聖母殿侍女像;粗大、古樸的盤龍木柱;還有那層層疊疊、鈎心鬥角的宏大斗拱,似一冊冊碼放整齊的古籍書卷,將幹百年厚重的歷史記下,也撞擊、震撼着我的腦海和心靈。於是,那些好的、壞的評論,各式的介紹傳説,我的懷疑與失落便都如薄霧輕煙般散去了。

在殿宇廟堂眾多的晉祠中,有一處景點不得不提,那就是關帝廟。全國關帝廟很多,可以説除了文廟、城隍廟之外,就數它數量最多,然而,晉祠中的關二爺實在有些“顛覆”傳統形象,不論在電影、電視劇、動漫,還是大多數雕像中,關羽都是紅臉綠袍長髯,而這兒的關公卻沒有了那蘸了墨便可寫字的長鬚,好像在給剃鬚刀做廣告,以宣傳其質量之好——連“美髯公”都願刮鬍子了。而這位失去鬍子的“美髯公”卻變得和藹可親了許多,這失去了些許威嚴的關公可以説是一個“入世”的關公,一個可以被視為“老醯兒”的山西老鄉,而不是個英雄、帝王、神仙。

不僅晉祠中的雕塑與眾不同,晉祠的形制亦有其獨特之處。晉祠的中軸線是歪斜的,而且中軸線上只有少數幾座建築,其餘的.都散落在南北兩側,北密而南疏,好像是小孩子將拼圖碎片隨意撒下 一般,這與講求絕對對稱的中國古建築佈局大相徑庭,如果説皇宮、寺廟是 碗梅菜扣肉,整齊、緊湊而精緻,那晉祠就是一鍋燉菜,外形亂,實則入味,很見做菜人的功力。

父親將晉祠比作避暑山莊或頤和園,但我覺得這兩座皇家園林是單個時代的產物,總體具有規劃性,而晉祠起建於北朝、唐代,止於明清,風格各異,排列沒有規律次序,一切都顯出與眾不同的天真和隨意。

晉祠有靜的一面,更有動的一面。自聖母殿前行,水聲清晰可聞,難老泉十股急流爭先恐後瀉入一個池塘,池水甚為清冽,引來遊人如織。幾個六七歲的孩子脱掉鞋,蹦到才沒過腳踩的水中,有的與同伴互相潑水:有的撿起一塊塊鵝卵石;還有的在水中雀躍着……文昌宮前的草地上,幾個青年人席地而坐,在高大喬木的樹蔭下野餐;兩三個孩子繞着一棵古槐跑着,追着一隻白色的小蝴蝶。雄偉寧靜的晉祠忽然成了青年人和孩子們的休閒遊樂場。

遊人的自在與快樂,古祠的灑脱與親切,這兩者僅僅只是巧合嗎?

沒有單調的宮殿與空洞的宗教,有的只是綠意流水掩映下的殿宇和在她身旁盡情嬉戲的遊人,她如同大花園一般美麗而和諧,這才是人們心中的晉祠,也才是晉祠名聲後面掩蓋着的可親可近的真面目。

想起那位出租車司機的話,我自嘲道:“想來是山西古蹟、景觀眾多,人們多見怪不怪,司機才會對晉祠不以為然吧。”

標籤: 山西 景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iyuzuowen/shanxin/lrm3m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