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地域作文 >河南作文 >

河南龍門石窟導遊詞作文

河南龍門石窟導遊詞作文

  導語: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出口處,距市區12.5公里,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共同組成著名的三大石窟。小編收集河南龍門石窟導遊詞作文,歡迎閲讀。

 

第一篇:河南龍門石窟導遊詞

各位遊客大家好,今天,大家將在我的帶領下,去遊覽世界著名的龍門石窟!

一提起河南的洛陽,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名滿天下的牡丹和以雕刻技術精湛著稱的龍門石窟了,所以,龍門石窟早已成為了洛陽的代名詞!

大家看,這就是龍門石窟了!我們的石窟分佈於兩山之崖上。東邊呢,是香山,右邊呢,則是龍門山,而中間的這條河,就是伊河了!正是由於這樣兩山相對,望之若闕的地理位置,所以龍門石窟又被稱為“伊闕”。

唐朝以前呢,石窟的中心是雲岡。但是遷都洛陽之後繼續開鑿,慢慢的就形成了龐大的石窟羣。但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唐代開鑿的。可以説,龍門是石窟寺的中心。

在所有的石窟羣中,最著名、也是最大的,就要數我們面前的這尊盧舍那佛了!它高達17.14米,它居中端坐,雄偉的身軀和居高臨下的姿態,真的是讓人望而生畏啊!

好了各位遊客,關於龍門石窟的介紹呢,就先到這裏了,下面請大家慢慢遊賞,半小時之後,我們在這裏匯合,謝謝!

第二篇:河南龍門石窟導遊詞

大家好,歡迎參加我們的旅行社,我叫張程渲,大家叫我張導好了,馬上就要到達目的地了,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終點站——龍門石窟。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它是我國石窟藝術的里程碑。那裏又分為兩個巨大的石窟:東山石窟和西山石窟。

其中最為壯觀的要數西山石窟……到站了,遊客們請跟好我,不要跟丟了,瞧,那就是西山石窟,非常美麗。我們先往這邊走,看,這叫作潛溪寺。它為什麼叫這個奇怪的名字呢?因為潛溪寺下面有源源不斷的溪水而得名。這個裏面的主佛為菩薩,佛像旁跟着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等。咱們再往前走走……現在,我們所在的地方叫賓陽洞,又稱賓陽三洞,分別是北洞,中洞。南洞三個洞。

接下來,我們到了龍門石窟最有名的地方——奉先寺。盧舍那佛最有名,他身高一丈多,真是極品。

最後提醒大家不要破壞文物。亂扔垃圾,再見!

第三篇:河南龍門石窟導遊詞

各位遊客:大家好!導遊詞歡迎大家來到洛陽,我是這次洛陽之行的蔡導遊,今天我將帶大家一起去遊覽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出口處,距市區12.5公里,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共同組成著名的三大石窟。

龍門石窟地處伊河兩岸,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距今1500多年。伊河兩岸的山都是石灰巖,石質堅硬,結構緊密,不宜風化和大面積脱裂,適合藝術造像,利於保存。石窟的大大小小佛龕,石像沿伊水兩岸排列在龍門東西兩山的崖壁上,南北長1公里。

各位朋友,我們今天在這裏大約參觀2小時,龍門石窟現存窟龕2100多個,大小造像10萬餘尊,佛塔40餘座,造像題記碑文約2870多塊,最大的盧舍大佛高17.14米,有六層樓高。最小的佛像僅2釐米,和指甲一樣大。一個個佛像造型精美,線條流暢,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千姿百態,無一雷同。有的坐在蓮花寶座上,有的面帶微笑導遊詞,有的怒目圓睜導遊詞、腳踏夜叉。

遊客朋友們,我先介紹到這裏,大家自由活動,多拍幾張照片留作紀念,但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照顧好老人和小孩,11點30分我們在這裏集合,祝大家玩的愉快!

第四篇:河南龍門石窟導遊詞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劉丹妮。今天讓我帶你們去洛陽最具代表性的旅遊景點之一的龍門石窟遊覽。

龍門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有非常多的中外遊人和國家領導人來到這裏遊覽。放眼望去,大家眼前看到的這座大橋是龍門橋。龍門山原名伊闕山。傳説上古時期,大禹治水用一把斧子把伊闕山劈成了二半,就成了現在的香山和龍門山。山東的魚聽説了這個地方,非常向往,鼓足勇氣游到這裏,輕輕一躍就變成了一條龍,龍門由此得名。龍門橋是仿照趙州橋建成的,全長303米。它連接着香山和龍門山。順着青石板路走下去,這裏是禹王池,這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的,這裏的水質清徹見底,魚兒在水裏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

接下來是濱陽山洞,這裏供奉着釋伽牟尼佛。早晨的第一縷陽光就照射在這裏。萬佛洞是龍門石窟比較有代表性的洞窟,裏面有十分之一的佛象,共15000個,最小的有4釐米。它的洞頂有一座大大的蓮花,兩邊密密麻麻排列整齊的佛象僅有2釐米,也是龍門石窟最小的佛象了。最後我們遊覽的地方叫奉先寺,它是這裏最有代表性的的石窟,歷時25年才雕鑿完成的。石窟正中盧舍那佛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造型豐滿,儀表堂皇,實在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傑作。

遊覽完龍門石窟,我們將坐船順伊水而下。我真誠的希望大家能在這裏得到美的感受。

第五篇:河南龍門石窟導遊詞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我是講解員,今天由我來陪伴大家參觀遊覽。孔夫子説,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我正是懷着這種心情來接待各位朋友的,歡迎大家光臨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口處,距市區12.5公里,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迄今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是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

各位朋友,今天我們在龍門石窟參觀的時間大約是兩個小時。在景區裏,我們每分鐘可以看到1000餘尊大大小小的佛像。據1962年龍門文物保護所統計,現存窟龕2100多個,大小造像10萬餘尊,佛塔40餘座,造像題記碑文約2870塊。龍門石窟造像,既是歷代勞動人民和藝術家無窮智慧和血汗的結晶,又是外來文化和我國文化結合而成的一朵奇葩。龍門石窟像一個豐富多彩、包羅萬象的大博物館,為我國的歷史、宗教、文化、藝術、醫藥發展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了潛溪寺。潛溪寺建於唐代初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大家看這個洞,洞的高、寬均為9米多,進深近7米。據説唐代有位叫李潘的宰相曾在此建造過別墅。

遊客朋友們,我的講解到這裏就要結束了,下面的時間,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拍照留念,留下美好的瞬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iyuzuowen/henan/nvo80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