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五年級下冊作文 >

關於人物故事作文六篇

關於人物故事作文六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物故事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人物故事作文六篇

人物故事作文 篇1

兩千年前,太史公司馬遷讀《孟子》,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遂廢書而歎。老先生所歎者,是以為利乃亂之始也。兩千年後,我讀《孟子》,也不禁廢書而歎。我所歎者,是前賢亞聖孟子身上的那股咄咄逼人的英武之氣和沛然淋漓的陽剛之氣。人説:大哉孔子!我則想説:英哉孟子!天地間一偉丈夫,真男人也。

讀《論語》與讀《孟子》,感受迥然有別。前者循循善誘,吉光片羽,如雨露之養,時風之化,是典型的温柔敦厚的儒雅風範;而後者口若懸河,滔滔汩汩,其勢不可當,“其鋒不可犯”(蘇洵),雄辯無礙,一瀉千里。孔子更多的時候是教育自己的三千弟子,故心平氣和,大言炎炎,誨人不倦,在人們眼裏是一個“至聖先師”、藹然仁者。孟子更多的是向不可一世的君王陳説自己的為政之道,故爾常常踔厲風發、意態亢昂,有時甚至帶有火氣,言辭犀利,顯露出十足的剛直不阿、磊落恢弘的大思想家的個性,有一種睥睨王者的人格風範和精神氣度。儘管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代,諸侯為爭霸天下,莫不紛紛採取功利主義的攻伐之術,以為孟子的“仁政”治國方略“迂遠而闊於事情”,也即見效太慢而不肯採納,但在孟子義正辭嚴的強大思想攻勢下,不能不一時心悦誠服。而孟子並不為了讓君王接受自己的政見而屈尊阿附,他無意於取媚討歡,弄個一官半職乾乾。他不僅沒有絲毫的奴顏媚骨,反而常常直刺君王的痛處,陷這些愚不可及的傢伙們於尷尬難堪的境地,不得不“王顧左右而言他”。每讀書至這樣的段落,便情不自禁再三嗟歎:孟子孟子,何其智勇!孔老夫子曾批評他的學生子路過於勇,而他的嫡傳弟子孟軻,其勇較之於子路則更勝一籌。儒家提倡温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不講勇,但是,勇,實在該是男人的本色啊!

不知怎麼回事,一提起文人書生,就是一副文弱、寒酸、迂闊的窩囊相,讓人“不足觀”,不大瞧得起。然而,在文人老祖宗孟子身上能尋出半點窩囊的影子嗎?他若知道後世文人把自身形象糟蹋成那種樣子,肯定會怒髮衝冠,大罵子孫不肖的。孟子實在是為後輩文人樹立了剛直英武的楷模。男人的形象不只讓劍客遊俠武裝專美,文人亦男人也。《孟子》中記載,一次,孟子要去朝見齊王,齊王正好派人對孟子説:“寡人本應去拜訪你,但不巧感冒了,怕風吹,如果你能來朝,我可以接見你。”孟子一聽這話,反而不想去了,於是回答説:“剛好我也病了,不能上朝見王。”第二天,孟子卻到東郭大夫家弔喪。公孫丑説:“你昨天託辭有病,今天卻去弔喪,這樣不太好吧?”孟子理直氣壯地説:“昨天病了,可今天好了,為什麼不能去弔喪?”以臣子的身份公然與君王較勁,沒有一身的正氣、骨氣、膽氣是不行的。孟子曾引一位勇士的話説道:“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用今天的話説,就是:都是男人,誰怕誰呀!又有一次,孟子離開齊國,在晝邑歇宿。一個人想替齊王挽留孟子,便大模大樣端坐着跟孟子説話,孟子不理他,趴在几上裝睡,那人很不高興,孟子就坦率地教訓他:對一個年長的老頭子應該懂得禮數!在孟子看來,一些峨冠博帶的君王,只不過是貪財、好色的草包蠢貨,哪裏值得老百姓仰望尊敬?!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英雄氣概,溢於言表。孔子制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綱常禮數,孟子並未昏愚地全盤接受,他提出:民為貴,君為輕。他遺世獨立,傲岸宏達,凜然不可侵犯,完全不把一些平庸的君王放在眼裏。

相對於孔子的“君子”學説,孟子給中國傳統文化人格增添了一個意義深遠的概念: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丈夫者,男子漢也;大者,巍巍乎崇高也,“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一怒而天下懼並非真正的大丈夫,蠻勇鬥狠、奸詐殘忍、蠅營狗苟、見利忘義之徒更難望大丈夫項背。真正的大丈夫是光明磊落的人,是意志堅定的.人,是富有仁德的人,是胸懷寬廣的人。大丈夫人格的獲得,孟子有一祕訣:善養浩然之氣。何謂“浩然之氣”?他説這種“氣”“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這是一種崇高剛強的正氣,一種不可勢壓利誘的骨氣,一種超邁雄放的豪氣,一種無所畏懼的勇氣,一種宏毅堅定的志氣。孟子這一特點,是他的精神導師孔子所不及的。宋代理學家朱熹説:“孟子有些英氣。”近人林語堂説:“我們讀孟子,可使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孟子嘗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種苦心孤詣的教誨,一直使得後代文人們進退有據。不管身在魏闕,還是遠處江湖,都不應失去了做人的立身根本,培養浩然正氣。孟子身上那種有稜角、有個性的哲人風采、英俊氣度、男人本色,成為一條汲之不盡的文化源泉,更行更遠還生。

人物故事作文 篇2

在我們茅小的足球隊中,有一位女生。她一頭烏黑的短髮,兩條粗粗的大腿,最有特點的,要數她鼻子上的那顆“美人痣”了。她叫陳雨岐,我們都叫她“寶岐”。

第一次見到她,我還以為她是個男的。聽説她進足球隊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她的腳力非常大。一個球被她一踢,準可以飛到六七層樓那麼高。我們一般人是見識不到這“神腳功夫”的。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終於見識到了她這“神腳”的威力。

那是一個秋天的下午,我們在一起踢足球。我軟磨硬泡讓她展示“沖天球”,她答應了。只見她把球往身前一扔,在等球飛下來的剎那,輕輕躍起,用右腳把球使勁一踢,只聽“嘣”的一聲,球快速地飛到了天上……哇,這球足足比我們的四層教學樓高出了許多!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頓時驚呆了。踢完後,“寶岐”還是一臉輕鬆的樣子。我們不由得為她鼓掌。她看到這一幕,微笑着説:“這只是我的一點小本領,我的看家本領在這兒呢!”

她帶着我來到一個球門前,讓一個守門員來守門。我為她擺好球,喊道:“預備――開始!”她小碎步跑到足球面前,抬起腳射門。同樣是“嘣”的一聲,只見球往球門快速飛去。守門員騰空躍起,往球門一邊撲去,但還是沒能守住這一球。“球進啦!球進啦!”一旁的觀眾都為她拍手叫好。看到這裏,我已經對我的這位朋友佩服得五體投地啦。

寶岐,真不愧是咱們茅小的“神腳”球員!從此以後,我成了她的徒弟。她耐心教我如何發力,我們共同努力進步,在與外校的比賽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人物故事作文 篇3

王二小,廣為人知的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莊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王二小是村裏的兒童團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1942年10月25日(農曆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們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着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衞轉移躲藏的鄉親們,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鬼子發現上當後,先是殘忍地斬去二小右手的五個手指,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弱小的身軀摔在一塊大石頭上! 八路軍一舉全殲此股日寇,戰鬥結束後,幾個戰士撲向流着鮮血的二小,當時他還活着,大家把他和另外兩名受傷八路軍戰士一起送到劉家莊,可惜傷重無治,為國犧牲。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劉家莊的山坡上;當時任淶源縣青救會幹部張士奎同志得到這個消息,馬上報道給了邊區青救會,《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這條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據這篇報道,立即創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曲一直傳唱至今,感染了無數青少年;王二小的墳上長滿了青草,他的鮮血染紅的那塊大石頭,靜靜地卧在山溝裏,人們把它叫做“血色石”。 為了紀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在二小的家鄉淶源縣上莊村建設了“王二小希望小學”,延安時期參加革命的老作家陳模創作了革命傳統紀實小説《少年英雄王二小》。

人物故事作文 篇4

林浩是汶川縣小學二年級學生,汶川大地震發生時,林浩和很多同學被壓在廢墟下。當他艱難的爬出廢墟後,他選擇的不是離開,而是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折回廢墟把另外兩名同學救了出來。後來有記者問林浩為什麼要去救人,林浩撓撓腦袋,説:“我是班長!”今年6月,林浩被評為抗震救災優秀少年,他是汶川大地震中年齡最小的救人小英雄。

20××年8月8日晚8時,是我國奧運會舉辦的日子,精彩的節目表演完後,204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名運動員入場亮相,晚11時15分,中國奧運會代表隊在全場入潮水般的掌聲中閃亮登場,小巨人姚明是中國代表隊的一大亮點,而最讓人們驚喜的,是姚明旁的那個災區小英雄林浩。林浩穿着一件白色體恤,手上拿着一面五星紅旗,一面奧運五環旗幟,林浩微笑着向觀眾們揮手致謝,絲毫沒有怯場。

他笑容是如此的親切,他右邊腦袋上還有一小撮頭髮沒有張出來,“是小英雄林浩!”當場的觀眾驚喜地歡呼起來,“這算是奧運會開幕式帶給我們的又一大歡喜!”

中國隊出場,繞場走時,姚明不能牽着林浩,林浩是拽着姚明的運動褲。他拿着兩面小紅旗飛舞着,微笑着回報會場上熱烈的掌聲,這時候,姚明突然俯下身子説:“林浩你多吃點飯吧,爭取以後和我一樣高!”林浩愣了一下説:“我要考上清華大學!”

林浩你真了不起,我一定向你學習。

人物故事作文 篇5

楊靖宇是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委和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委。1939年在東南滿地區秋冬季反“討伐”作戰中,他與魏拯民等指揮部隊化整為零、分散遊擊。自己率警衞旅轉戰於蒙江一帶,最後隻身與敵周旋5晝夜。楊靖宇不愧是真正的鋼鐵戰士,是用特殊材料鑄成的共產黨員。

渴了,抓一把雪吃,餓了,吞一口樹皮或棉絮。他以難以想象的毅力,堅持和敵人進行頑強鬥爭,直至彈盡,於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當殘忍的日軍將其割頭剖腹,發現他的胃裏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

為紀念他,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通化支隊改名為楊靖宇支隊,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

人物故事作文 篇6

1935年擔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第1師第2團政委,11月,與日偽軍作戰時不幸因腿部受傷被捕。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後,連夜對其進行了嚴酷的審訊。

面對兇惡的日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趙一曼忍着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兇殘的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狠戳其腿部傷口。身負重傷的趙一曼仍沒説出一字有關抗聯的情況。

趙一曼被帶回哈爾濱後,兇殘的日本軍警對她進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等更加嚴酷的刑訊。據敵偽檔案記載,日本憲兵為了逼迫她供出抗聯的機密和黨的地下組織,對她進行了殘酷的拷問。刑訊前後採用的酷刑多達幾十種,其中就包括電刑。但她始終堅貞不屈,沒有吐露任何實情。

日軍知道從趙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決定把她送回珠河縣處死“示眾”。新中國成立後,哈爾濱人為紀念將她,把東北烈士紀念館門前的街道命名為一曼街。趙一曼塑像就屹立在右邊不遠的廣場,旁邊是繼紅小學校。

標籤: 人物 六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wuxiace/pm2zw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