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四年級上冊作文 >

精選螞蟻觀察日記集合9篇

精選螞蟻觀察日記集合9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日記怎麼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螞蟻觀察日記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螞蟻觀察日記集合9篇

螞蟻觀察日記 篇1

4月29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我預習了科學課文第二單元——動物之後,知道了蝗蟲、蝸牛的特徵和它們的生活習性。我想到實地去觀察小螞蟻的生活。

我準備了一根香腸、一顆奶糖、一個小玻璃瓶。冒着炎熱,來到了桂花樹的樹叢裏,因為螞蟻都喜歡在潮濕的地方生活,我蹲下來,小心翼翼的將糖果放在螞蟻經常出沒的地方。突然,我發現一隻大螞蟻,欣喜若狂,又把香腸拋給它吃,而這隻大螞蟻對這些美味佳餚視而不見,理也不理,只顧自己爬行,我心裏急了,一邊罵它:“活該!這麼好吃的東西你不吃。”一邊用小棒截住它的去路,不管我怎麼截怎麼攔,螞蟻它總是排除一切困難,向前爬行,決不回頭,我更急了,索性用雙手捉住了這隻大螞蟻,把它放到手掌上,看你怎麼逃!這時,我忽然發現螞蟻的身體與蝗蟲很相似,也有頭、胸、腹三個部分組成,頭部有一對觸角,用它來辨別方向,觸角上還有兩個小黑點——眼睛,用來跟同伴打招呼,還有鋒利的小嘴巴。胸部有三對足。腹部像紡錘一樣的、大大的。有一條細線跟胸部連在一起。

爺爺説:“觀察活動中,我們不要傷害小螞蟻,也不要去幹擾它們的生活。”我聽了爺爺的這些話,我就輕輕地把小螞蟻放回原地,我躲在樹後面耐心的等着,一分鐘、十分鐘、半年小時、一小時……一個整齊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向糖果、香腸開來,不一會兒,扛的扛,背的背,託的託……非常的壯觀。

噢!原來這隻螞蟻是觀察員,它把觀察到的東西報告給“軍隊”。爺爺説:“螞蟻很守紀律,分工很明確,很團結,很勤勞,為了保護家園,敢跟很厲害的對手打架。”

我要學習螞蟻勤勞、團結合作的精神。

螞蟻觀察日記 篇2

5月26日星期六晴轉多雲

下午,我頂着大風來到公園涼亭——螞蟻的家。

螞蟻的身子就像3個小球連在一起。它的頭比較大,面着兩隻觸角,嘴好像兩把彎鉗;胸部有點小,六條又長又細的腿就長在這兒;它的肚子圓鼓鼓的,拖在後面。

離螞蟻穴不遠的地上有一塊小小的炸饅頭的片,上面盯着密密麻林擁擠得數也數不清的螞蟻。順着饅頭片望去,嗬!好長的一窩螞蟻的嘴裏都銜着一塊同自己的頭一般大小的饅頭渣兒,它個一個挨一個蹣跚地爬行着。

從螞蟻穴返回來的螞蟻,正急急忙忙地奔走着,那爬行的速度和朝向目標的準確性,真令人吃驚。

5月27日星期天陰

第二天早晨,我去陽台找螞蟻,忽然發現一隻螞蟻正從二樓陽台掉下來,一直掉到我空陽台,可是那隻螞蟻為什麼還沒死呢?而且靈活得很。這是為什麼呢?原來螞蟻在降落時,手腳不停擺動,所以才沒死。

它們打架時,才更有趣,先是兩隻螞蟻不停地走,然後觸角一動,它們便開始了,雙方互不相讓,我一連看了兩個鐘頭,看得有些不耐煩了,終於,一隻較大的螞蟻贏了,那隻輸了的螞蟻垂頭喪氣地走了

螞蟻觀察日記 篇3

不知是什麼時候的事情,在走路時,看見了一隻蟲子在“走”,我嚇了一跳,連忙跳開,仔細一看,發現這隻大蟲子是肚皮向上的,吃了一驚。

奇怪?肚皮向上還能走?這是什麼蟲子啊!十分好奇,慢慢走過去,稍微低下了頭看蟲子。那蟲子有我的三個指甲大,肚子向上,腿也向上,難道它的背上長腳?我又慢慢低下頭,看見下面還有小蟲子,只有不到三毫米大小,這是什麼蟲子呢?

我抱着好奇的心情向下看,盯着許多在忙碌的小蟲子,正在搬比它們大好多好多倍的大蟲子,小小的身體,棕色的膚色,很多的數量,這不就是小螞蟻嘛!它們奮力地抬起蟲子,努力向前走。那一致的腳步,挺直的身體,讓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軍人。

這些小小的蟲子,十分的小,如果不注意,可能會將它們忽略。它們走得似乎很整齊,每一隻都很努力,奮力地抬起蟲子。左一隻,右一隻,它們都在努力。在最前面還有幾隻,就像長官一樣,指揮着螞蟻軍團向家前進。我想:這蟲子這麼大,這麼重,搬的小蟲子又那麼多,説不定會有幾隻悄悄偷下懶。我看了看,好像沒有,它們像並不覺得重,只想為別人出一份力,為別人分擔一些。看着它們,每一隻都好想很厲害。

因為這些小小的螞蟻的團結,食物向着家門口前進,越來越近。雖然我沒有看到,可它們一定已經運到了。

這小小的螞蟻卻是這麼團結啊!如果它們不團結,那蟲子就不會被它們運回。一個人的能力有限,可只要團結,就沒有什麼不可能。正所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只要團結,不可能也有可能變成可能。

螞蟻觀察日記 篇4

9月23日 週日 雨到陰

下午,天下起了濛濛細雨,可是,勤勞的小螞蟻還在尋找食物,我去給它們帶點好吃的吧。

我把蛋糕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放在一隻只小螞蟻面前。只見一隻小螞蟻圍着蛋糕轉了一圈,頭也不回地走了。咦,它不愛吃嗎?

我只好又去看別的小螞蟻,這裏正運得歡呢!只見它們自己能搬的用前足頂起蛋糕,匆匆往洞口走,好像生怕別人和它搶食物吃似的。正在這是,原來那隻頭也不回就走的小螞蟻卻回來了,只見它後面跟着浩浩蕩蕩的.一支隊伍,它們的頭互相輕輕地碰撞,告訴對方該去哪個方向,哪裏有美味等着它們,看得我眼睛都花了。噢,原來它是去找援兵了!

告訴你吧,螞蟻們可不是一下子把食物全部都搬走的哦。面對那麼大一塊蛋糕,我正愁着它們怎麼搬回家呢!聰明的螞蟻自有辦法。瞧,老螞蟻咬下一小塊,放在邊上,再由小螞蟻搬走,搬到家後,又匆匆趕回去助同伴一臂之力,它們用“化整為零”的辦法運走了美味。咦,那塊蛋糕自己會走路嗎?原來蛋糕底下有好幾只小螞蟻正齊心協力地拉着蛋糕,一點一點向洞口移去,我真正感到小螞蟻的力氣大無比!

我把最後兩塊蛋糕放在地上,發現蛋糕的小螞蟻立刻又去報告了,呵呵,還有幾個貪吃的躺在上面偷吃呢!

離開時,我彷彿聽見螞蟻洞裏傳來豐收的歡呼聲,心裏別提有多快樂了!

螞蟻觀察日記 篇5

螞蟻們就像一羣大魔術師,原來平整的工坊,瞬間變成了四通八達的地下交通世界。原來,它們不會魔術,它們靠的是勤勞和團結的性格。

我買來螞蟻工坊的幾分鐘之後,螞蟻們就挖了一個很大很大的坑了。工坊裏螞蟻的樣子與普通的螞蟻不一樣:他們有兩顆像蛇的毒牙一樣的牙齒,腹部凹陷,有時可以像弓一樣彎曲,所以它們叫“弓背蟻”。

我觀察了幾分鐘之後才發現螞蟻挖洞可不像人那麼輕鬆。我們用手扒一扒就可以了,而螞蟻們還得用它們鋒利的牙齒將工坊裏的凝膠一點點地剔剪掉,才能挖下一小塊,然後銜着它送到很遠的地方。在運輸途中它們通常會用觸角傳遞信息素給旁邊偷懶的螞蟻,像是在説:“喂,懶漢!我們那麼辛苦,你們卻在那兒偷懶,還不快來工作!”有的螞蟻會排成長長的隊伍,直到洞穴門口,由領頭把凝膠顆粒傳下一個,然後一路傳下去。

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愛吃汁多又帶甜味的水果,如橘子、石榴等。而且每次只需喂黃豆般大小一粒的東西就可以啦。看,螞蟻們多有趣呀!

螞蟻觀察日記 篇6

我家有一個後院,我經常到後院去觀察那些鷺綠上得小精靈——螞蟻。

那兒得螞蟻有四大家族:紅螞蟻、黑螞蟻、白螞蟻、黃螞蟻。紅螞蟻最勤勞,它們每天早上排好整齊得隊伍出去找食物。黑螞蟻是打架得能手,有時還欺侮弱小得紅螞蟻和黃螞蟻。

今天早晨,我看見黑螞蟻正侵略紅螞蟻得大本營,許多紅螞蟻被咬得東逃西散,真可憐。我氣不過,就把黑螞蟻都才死啦。

白螞蟻是最壞得螞蟻,它們常常把木頭蛀空。有一次我幫爸爸搬木頭,看見紅螞蟻、黃螞蟻、黑螞蟻一起衝進白螞蟻得大本營,把白螞蟻殺得落花流水。這回,我可高興得排起啦手來。

呀!螞蟻真有樂趣。

螞蟻觀察日記 篇7

系列之一:初入新家

暑假裏的一天,我和媽媽在瓦嶼山上抓了6只山螞蟻,放在我的螞蟻工坊裏養着,當我的觀察實驗品。

這是一羣山螞蟻,其中5只為同一種類的大個子螞蟻,渾身上下長着極有偽裝性的“枯葉黃”,脊背上有兩排齒狀的身甲。我叫它們為“大個子”;另一隻屬於不同種類,個子相對小些,全身烏黑鋥亮,頭呈倒三角形,一對粗大的觸角象電視天線一樣,整天不停搖擺着。我叫它“小個子”。它們體形比一般的螞蟻大十幾倍,六條腿特別長而且有力,跑起步來健步如飛。別看它們長得大,膽子可小了。

一進工坊,螞蟻們立即四散開,驚慌失措地到處亂跑,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過了一會兒,螞蟻們才稍微平靜下來。“大個子”們都聚集在工坊的角落裏,相互急促地磨蹭着觸角,好像密謀着一起“越獄”,而“小個子”卻遠遠地獨自一人,急切着尋找着出逃的機會。商定片刻後,“大個子”們便四散開來四處尋找可以出逃的洞。結果找了半天,洞倒是有,只是太小了,不可能鑽出去。眼見出去的希望太渺茫了,它們只好定下心裏不再四處亂竄,無奈地在工坊裏住下了。都説不同種類的螞蟻會因為身上的氣味不同而爭鬥,可“大個子”和“小個子”卻在我的工坊裏相安無事。

我一看,心裏樂開了花:“螞蟻最喜歡吃甜食。我得安撫安撫這些小傢伙。”我從廚房拈來些白糖,小心翼翼地打開蓋子,放入工坊中,生怕一不留神把一隻螞蟻給弄跑了。糖放入工坊後,我仔細觀察着螞蟻的一舉一動:糖晶粒在工坊的水汽下慢慢融化成一汪水漬。有一隻螞蟻不經意地經過這兒,敏鋭的觸角一下子探測到空氣中的甜味,它興奮地俯下身去舔了一口。它一邊歡快地吃着美味,一邊大幅度地搖動着觸角給同夥發送信息。哈哈,有難同當,有福同享!螞蟻可真夠講義氣。不一會兒,糖水處聚集了全部螞蟻,它們都一個個依葫蘆畫瓢,咂巴咂巴喝起了甜甜的糖水。美味讓它們完全忘記了失去自由的痛苦。吃飽喝足後,它們每位的肚子都撐得好像一個個迷你乒乓球,一動不動地趴在果凍似的營養膠上享受着“陽光浴”。

看來,螞蟻很善於適應環境。

系列之二:第一次開葷

餵了幾天的糖水後,今天,我決定要給我的“小乖乖”們改換一下食譜了——我要給它們補充營養,送點肉食。

我從桌上抄起用來抓蟲的祕密武器——一隻透明的筆蓋和一張半透明的、有一個角打有一個小洞的薄卡紙。我來到衞生間,抓了一隻活着的灰蠅,把它送進了“地獄”——螞蟻工坊裏。

這個倒黴的傢伙一掉進工坊剛巧砸在一隻螞蟻身上,把螞蟻嚇得團團轉。很快,這種恐慌“感染”了整個蟻羣,螞蟻們馬上像一羣沒頭蒼蠅似的相互撞來撞去,四散而逃。而灰蠅也在工坊裏飛舞,嚇得不知所措。過了一會兒,灰蠅飛累了,就停在地上,喘口氣。這時,一隻奔跑着的螞蟻正巧歪打正着把灰蠅頭撞到坊壁的一滴水汽上。灰蠅的翅膀被水汽沾住了,露出了它最柔嫩的腹部。黃澄澄的肚皮十分飽滿,稱得上是“皮薄肉多”,還一動一動的,惹得螞蟻直流口水。一隻大個頭螞蟻耐不住性子,首先衝上前,試探性地用觸角碰了碰那黃肚子。灰蠅被這意外的觸碰嚇得魂飛魄散,對準那隻螞蟻的臉就是一陣狂踢,螞蟻被踢得火冒三丈,毫不猶豫地張開大顎對着灰蠅的嫩肚皮就是一口。這一咬可不得了,灰蠅當場斃命。肚子裏的肉露了出來,血腥味頓時瀰漫全場。大個子螞蟻一聞到肉香,二話不説又是一口,咬掉了灰蠅的頭,然後從灰蠅的胸部開始啃。小個子螞蟻也聞風跑過來,但是它不敢冒然上前,只是乖巧地趴在大個頭螞蟻身旁,就像獵狗向主人討吃似的,等待着大個螞蟻的施捨。大螞蟻轉身揹着“小個子”吃蟲時,“小個子”又跑到它跟前要吃的。最終小個子以驚人的耐心和不懈地努力獲得了食物,雖然只是那麼一丁點兒。

系列之三:螞蟻決鬥

今天,“大個子”螞蟻和“小個子”螞蟻終於開戰了。

格鬥場是一塊被螞蟻們挖出來的晶塊圍起來的空地。一隻大個子螞蟻從螞羣中跑出來,和它的對手——小個子螞蟻來到了格鬥場。

決鬥剛開始時,雙方都仰起頭,張開那一對威武的大顎,震懾對方。對於都是久經沙場的勇士,如此虛張聲勢的動作根本不放在眼裏!兩隻螞蟻見自己的第一招不見效,便馬上拉開架式,向對方衝過來。它們抱成一團,在格鬥場裏你壓我,我壓你,場面十分激烈。站在一旁觀戰的其他螞蟻們卻是一付悠閒自在的樣子。它們一會兒嘴對嘴喂喂食;一會兒幫對方清理身體;一會兒整理自己的觸鬚,全然不管眼前這場生死決鬥。

我拿起放大鏡對着格鬥場上扭打成團的兩隻螞蟻一照,這才看清了這令人吃驚的場面:雙方扭成一個球。小個子螞蟻用大齶緊緊咬住對手的左觸角尖不放。大個子螞蟻也不甘示弱,用盡全力去咬對方的右前腳。雙方鬥得難解難分,直到我用小木棍把它們分開,這場爭鬥才得以停止。

通過螞蟻觀察,我不僅增長了知識,更讓我懂得:世間萬物,只要用心觀察,勇於探索,最不起眼的生命我們也能發現其精彩的一面。

螞蟻觀察日記 篇8

10月19日星期六天氣晴

今天,我去找朋友玩的死活,看見門前地上有幾隻螞蟻。於是我蹲下來,開始觀察這幾隻螞蟻。

螞蟻身體很小,只有兩三毫米長。它全身是棕色的,頭上有兩根觸角。當螞蟻找到比它身體大很多的食物時,就回去找同伴,用觸角交談,告訴它們哪裏有食物。然後大家齊心協力把食物搬運回螞蟻洞中。

我看見一隻小螞蟻馱着一個白色的東西,準備把食物運回家。另外幾隻螞蟻在來回走動,可能是在尋找食物吧。其中有一隻螞蟻,它的頭非常大。我用手撥動這隻螞蟻,它就一動不動地在原地裝死。等發現旁邊沒有動靜了,它就繼續向前走。我又用手撥動它,它還是和剛才一樣。我看了笑着説:這螞蟻真是機智呀!可它為什麼選擇這種方式呢?”朋友則猜測着説:這可能是它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吧!”螞蟻可真有趣呀!

螞蟻雖小,但它們既勤奮又團結。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大家學習。

螞蟻觀察日記 篇9

這天下午,我和小夥伴們一齊去菜地裏觀察螞蟻。我抓了一隻十分大的螞蟻,把它關在了一個玻璃瓶裏,然後邊養邊觀察。因為它的個頭個性大,還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巨無霸”。

我發現,小螞蟻的嘴巴和我們的嘴不一樣,它的牙齒像一個尖尖的彎刀,也許就是這把彎刀才能夠更好地把食物切割然後吃下去吧。小螞蟻的身體分三節,第一節是它的頭部,第二節是它的腹部,第三節是它的尾部。長了八條腿,搞笑的是它頭上長着兩根觸鬚,我想為什麼它要長二根觸鬚呢於是我跑回菜地去想弄個明白,這時我發現了一隻小螞蟻發現地裏有隻死了的青蟲,它試着搬了搬可太大了搬不動,這時它急忙掉轉頭去尋找它的夥伴,它用觸鬚向伴們對話,過了一會兒我望見一隻只的小螞蟻排着隊像條黑色的長龍似的湧向了那條青蟲,然後,大家一齊奮力地拖着往洞裏搬。我興奮地對着媽媽大叫:“我明白了,原先螞蟻的觸鬚是用來招喚同伴的,是它們用來交流的。”

透過觀察小螞蟻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別看螞蟻小,但團結力量大,不論做什麼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能成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sishangce/p3w34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