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四年級上冊作文 >

【必備】連續觀察日記範文彙編8篇

【必備】連續觀察日記範文彙編8篇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相信你會領悟到不少東西,這也意味着,又要開始寫日記了。那麼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連續觀察日記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連續觀察日記範文彙編8篇

連續觀察日記 篇1

3月14日 星期二 天氣 晴

今天在我家養了七條生龍活虎的錦鯉。有的是大紅色,如一個個遊動的小太陽;有的是橙色,像一個個大橘子;還有的是花色,像一條條變色龍。小魚兒的形狀是流線形,體一般在6~12釐米之間。我同時餵給它們魚食和花捲末,它們似乎更愛吃花捲末。它們呼吸和進食時,嘴巴如小喇叭似的一張一合,利用吸力將食物送入嘴裏。

3月15日 星期三 天氣 陰

今天,我家的小錦鯉特別活潑可愛!我餵食時,發現它們個個擺動着長而白的尾鰭和長在腹部的鰭,利用流線形的身子和靈活的尾部以50~60釐米/秒的速度搶食。它們的膽子也很小啊,一有什麼動靜或聲音,就會滿池子亂跑。有時兩條魚撞上了,還會用尾巴擺動着打對方的背鰭,好像在傳遞什麼信息。它們遊動時尾巴在98~180度之間擺動。很悠閒時,它們會一條一條地“躺”在魚池角落裏休息,好像怕影響了同伴似的;生氣或害怕時,回很快“躲”到其它魚中,好像生怕別人看到自己一樣。

3月16日 星期四 天氣 晴

今天,我剛喂完魚食,只見一隻體寬兩釐米,體長7~8釐米的花斑錦鯉從口中吐出一條2~3釐米的深綠色物體。它吐完後,用嘴吸了幾口氣,遊走了。其它幾條魚也接二連三地吐出此類分泌物。我想,這種白色和深綠色的分泌物可能為它們不想吃的食物,也可能是胃酸或水中的不良細菌……看來,沒有豐富的知識無法探索大自然!

3月17日 星期五 天氣 雨轉陰

今天,我將魚食放在一個鈎上,在水中停留了5分鐘,一條貪吃的小魚遊了過來。突然,我將小鈎提起,小魚竟用尾巴以180度的角度擺動,兩個肚鰭用力前後搖動。一轉眼,跳離水平面2~4釐米,然後落入水中,激起一圈圈水渦。我查找了資料:鯉魚(錦鯉)確實會跳,最高跳過1米。在江河湖泊中的鯉魚經常在太陽落山時跳出水面嬉戲。民間也有“鯉魚跳龍門”的傳説。

3月18日 星期六 天氣 晴

今天,我要給魚換水了。換水前,魚兒都靜悄悄的,好像怕誰發現了,“躲”在水深8~9釐米以下。就算有好吃的東西,也“守株待兔”,等着它自己沉下來。可剛換了水,魚兒們都把魚鰭一搖一擺的,互相追逐嬉戲。餵食時,個個爭先恐後地吃着食。為什麼前後變化這樣大呢?我個人認為:鯉魚雖是在河、湖中長大的,習慣了長期不換水的生活。但就像人喜歡乾淨的家一樣,魚也喜歡乾淨的水。乾淨的水不僅“空氣新鮮”,而且沒有滿池的排泄物,魚當然喜歡!

3月19日 星期日 天氣 晴轉多雲

魚兒是非常喜歡玩耍的!它們時而向上撲食,時而向下衝擊,時而在水中你追我趕。可是,這些都是魚的正着遊,難道它們不會“倒着走”嗎?通過觀察,我的答案是會。不信,看看我家的錦鯉。小傢伙向前遊時,肚鰭向後劃,身體和尾巴左右划動,產生了一股旋渦流推動魚向前。所以有時它們可以藉助水流滑行一段。而向後遊時,肚鰭向前划動,像我們划船一樣產生一股推動力,加上尾巴只向右或向左擺動,魚自然就“倒車”了。

連續觀察日記 篇2

篇一:連續觀察日記

聽同學們説養綠豆很好玩,一粒小小的綠豆竟然可以長成豆芽,我便試着水培綠豆,盼望着有一天它能變成豆芽。我先找來一個結實的杯子,大概倒了0、6釐米的水,然後就把杯子放到了陽台上,接着我每天都去觀察它。

5月3日,天氣晴朗,但吹着涼風,使人有點冷,我打開窗子,發現我昨天養的豆芽已經裂開一個小口子,我料到綠豆已經開始發育了,我真盼望它能快點長大。

5月4日,豆芽的口子又裂得大一些了,甚至有些發育的快的還脱去了它的綠衣裳長出了潔白的短短嫩芽。

5月5日,那些發育得慢的豆芽它們不堪示弱,這天它們也脱去了綠衣裳,露出了嫩芽,

5月6日,豆芽的嫩芽又長長了一截,不知道為什麼長出嫩芽的地方有點變紫了。

5月7日,不止長芽的地方變紫了,就連豆芽整個身子和接近豆芽身子的芽也變成紫色了,這使我很懊惱,我便去請教我的媽媽,媽媽帶着不敢確定的語氣緊縮着眉頭,雙手端着裝着綠豆的杯子説:“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有的綠豆比較老,所以發紫,你可能養到老綠豆了。"豆芽又長長了一截我覺得這個豆芽已經是快成型了,真棒呀!

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綠豆樂趣。

篇二:連續觀察日記

20xx月X日 星期X 晴

十一長假的期間,我在家裏種了很多的綠豆。

剛種下的綠豆翠綠翠綠的,橢圓形,像瓜子的果肉般大小,綠豆身子的正中央還有一條短短的白線,彷彿一張咧開的小嘴巴。

到了第二天,只見綠豆飽脹了,正中間的小白線裂開了,不幾天,小白線的反面就長出了一根又細又短的莖,慢慢地那莖會越變越粗,越變越長,緊接着那裂開的小白線中間偷偷地伸出了兩片小葉子。這剛長出的嫩葉特別可愛,一陣風拂過,遠遠地看就好像兩隻小蟲在玩耍呢!不過更引人注意的還要數綠豆再長大一點的葉子,那葉子和一般的葉子不同,它可以像手掌一樣張開合攏,葉子張開的時候就像一把小小的剪刀。

綠豆再長大一點兒,外面的殼就會完全地掉下來,豆子全身會漸漸地變紫變皺,下面的莖也愈發粗壯,根部那不起眼的黃色部分還會長出像蜈蚣那細小的腳一樣的六、七根鬚。

慢慢地我還發現綠豆的根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就會一天天脹大,先是趴着的,後來立了起來。如果你仔細看就會想起圖畫上小龍的觸角。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十一長假也要結束了,我心愛的綠豆終於長出了翠綠的豆芽,我的內心感到無比的興奮,我覺得這個假期過得真有意義!

篇三:連續觀察日記

10月8日星期六陰

第一天,豆子上面長出了一根很小的嫩芽,嫩芽是青綠色的,看着這些豆子,就想起了標點符號中的“逗號”,每當燦爛的陽光照耀在芽上,讓我的`心情一下變得清新起來。

10月9日星期日小雨

第二天下起了雨,天非常的冷。我就像一隻縮頭烏龜,躲在了家裏。可是綠豆不一樣,它不怕困難,還在努力地生長,它的豆子上還起了一層薄皮,讓我出乎意料的是:它的芽從原來的幾毫米竟然長到了一釐米,豆子它那頑強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10月10日星期一晴

第三天豔陽高照,豆子在這温和的陽光下快樂地生長,它的嫩芽變得又長又粗,它的薄皮也慢慢掉了。我發現豆子的中間裂了一個小縫,但沒有完全裂開,細縫中長出了一片小葉子,它是翠綠色的,這讓我感到很好奇,正當我心中充滿疑問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了,原來每個植物都要經過一個過程,就是先發芽再長葉,豆子也和這些植物是一樣的。

通過這幾天的觀察和發現,我知道植物和人一樣,都需要不斷的培育才能茁壯成長。

篇四:連續觀察日記

那天上完語文課,老師要求我們回家種一種植物,觀察它的生長過程。一回家我就找外婆要了幾粒黃豆,小心翼翼地把豆子埋到土裏,外婆告訴我,種黃豆要足夠的水。我把黃豆種下以後就開始給黃豆澆水。幾天過去了,沒發現什麼變化。

一個星期以後,我發現種黃豆的地方,土比別處的高出一些,輕輕的扒開土一看,原來是黃豆長出了淡黃色的小芽,出土沒幾天,小芽又變成綠色的了。又過了兩天,淡黃色的小?里長出了幾片葉子,嫩嫩的,綠綠的,非常惹人喜愛,我天天都要去看它。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小芽漸漸長高了,我拿來幾根棍子插在土裏,黃豆的藤就繞着木棍向上爬,沒過多久,居然爬到了棍子的頂部。

半個月後,藤上長出了豆莢,豆莢上有一層細細的毛,摸起來軟軟的,很有意思。豆莢也由開始的淺綠色漸漸變深去。外婆告訴我,這就是我最愛吃的毛豆,我看着它一點點長大,心裏充滿了喜悦。等到豆莢變黃以後,就可以把豆子摘下來了。我把豆莢從藤上摘了下來,嘿,收穫還真不小。一個豆莢裏至少有兩顆黃豆,我總共收穫了10來個豆莢,竟然有20多粒黃豆呢!

篇五:連續觀察日記

20xx月X日 星期X 晴

放假了,我自己在家沒事做悶死了,忽然我看到綠豆,就想做個試驗,反正不難,以前老師也教過。於是我取出少量綠豆,放在一個裝水的容器裏。

第一天早上,我把泡好的綠豆取出,分別放在三個罐子裏,我往第一個罐子裏裝水,往第二個罐子裏只放一張濕紙巾,在第三個罐子裏放一張幹紙巾,然後將三個罐子的蓋子蓋上,放在陽台。

第二天,放了濕紙巾的罐子裏的綠豆長出了小小的嫩芽,放了幹紙巾的罐子裏的綠豆長出的嫩芽要小些,另一個放水的罐子裏的綠豆什麼也沒長。

第三天,放了濕紙巾的罐子裏的綠豆芽長高了,幹紙巾罐子裏的綠豆芽只是長高了一點兒,放了水的罐子裏的綠豆長出了小小的嫩芽。

第四天,濕紙巾罐子裏的綠豆芽長了一片又小又嫩的葉子,可愛極了!

但是,為什麼同樣的植物放在三個罐子了卻長的速度不一樣呢?原來這和温度、濕度和空氣有着密切的關係。放了濕紙巾的綠豆因為温度適宜,濕度適宜,空氣足夠,所以長的最快;放了幹紙巾的綠豆因為太乾燥,所以長的慢;放了水的綠豆,因為缺乏空氣,所以很難發芽。

綠豆發芽這個試驗真是太有趣了,大自然真奇妙啊!

連續觀察日記 篇3

10月11日 星期一 晴

物業的叔叔家魚缸養了幾隻美麗的熱帶魚。一共有三隻公的,四隻母的。它們經常在一起玩耍。今天,我發現有一隻母魚的肚子鼓鼓的,聽叔叔講,這條母魚要生小寶寶了,我一聽興高采烈的説“太好了,可以看到小熱帶魚出生了”。

10月12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我又到物業看那條母熱帶魚了。我發現那條熱帶魚的肚子更大了。它的肚皮呈銀白色,鼓的大大的,顯得又白又亮,使它的頭部和尾巴看上去顯得有些瘦小。每當放入魚蟲時,別的魚吃一會兒就到一邊玩去了。可是那條母魚特別能吃,吃呀,吃呀,好像總是吃不飽。叔叔告訴我:“母魚是為她的小寶寶成長準備營養呢。”

10月13日 星期三 晴

今天,那條母魚生小魚了。只見她肚子後面滾出一個灰色的小圓球。那個小圓球滾動了幾下,接着就變成了一條小熱帶魚,遊了起來。隨後,一個、二個、三個……一條條小熱帶魚陸續滾出來。哇!母魚一共生了十四條活潑可愛的小熱帶魚。

連續觀察日記 篇4

20xx年6月30日

今天早上,我去市場買了一盆小(轉載於:連續觀察日記吊蘭)吊蘭,它特別小,只有一點點小苗。回家後,我給它澆了水,沾滿泥巴的它頓時變得生機勃勃,真是太有趣了。我保證一定要好好照顧它。

20xx年7月2日

我一覺醒來,匆匆忙忙的往陽台上趕,兩天沒看到,感覺它似乎長高了一點兒,正昂起頭,向我炫耀呢!我量了一下,已經有十釐米了,比剛買時高了一些,希望它能早點長大。20xx年7月3日

發到這個月的零花錢後,我買了一些肥料,往小吊蘭裏放,我想:也許這樣這盆小吊蘭能長得更高、更快呢!哈哈!

20xx年7月5日

小吊蘭又長高了一點兒,在葉子上面竟然發起了小芽,這也許就是課上所説的繁殖吧!有了肥料,他長得更快了。

20xx年7月16日

oh,no!這幾天我去了少年宮,忘了給它澆水施肥了!有些部位已經枯黃。快澆,接下來幾天只能暫時讓我奶奶培養了。

20xx年7月17日

我又和昨天一樣,急急忙忙地去奶奶家看小吊蘭,此時的它變得健康多了!我感到十分欣慰。

20xx年8月18日

今天我又早早地觀察小吊蘭,並上網查了資料,原來每個植物都需要充足、適當的陽光、空

氣和水呀!我明白了這個深刻的道理。我以後一定會按照上面説的去做的。20xx年7月19日

這幾天我一直在守護着可愛而又富有生機的小吊蘭,因為接下來的幾天我要去少年宮了,沒時間照顧它了。不過我按照資料上的話去做了以後,效果十分顯著,可謂是越長越壯,老天保佑它快點長大。

20xx年7月31日

以為去少年宮的原因,有十幾天沒見小吊蘭了,今天去了奶奶家,一看,哇,長得真旺盛,葉子上又爆發出許多小芽,似乎要快點長大。

20xx年8月20日

快開學了,馬上沒有時間澆灌小吊蘭了,還是讓奶奶培育吧。此時小吊蘭已經是大吊蘭了!只見吊蘭長得十分旺盛,好像吃足了養分全身綠油油的,葉子可嫩了,太棒了!篇二:觀察日記--吊蘭

觀察金邊吊蘭的日記

20xx年11月10日星期日天氣:雨

我家的陽台上擺放着一盆鬱鬱葱葱的金邊吊蘭。這吊蘭葉子的中間是綠綠的,邊上是乳白色的,就像在綠色葉子上嵌上了金色的花邊,所以叫金邊吊蘭。金邊吊蘭的葉子還有一個特點,兩側微微向上翹,形成一個凹槽,葉尖兒朝下,真像一個個小滑梯。我給它澆水時,要儘量從空隙處往下倒。如果淋在葉片上,水就會坐着滑滑梯溜出花盆。

金邊吊蘭最神奇的地方,就是會抽出一根一根的莖,在花盆外面垂掛着。莖是橙色的,很細很長。在它的末端,長着一簇濃密的小葉子,彷彿開着一朵“大菊花”。我還發現,在“大

菊花”下面,長出幾根三毫米左右的根。媽媽告訴我,如果把帶根的“大菊花”種到土裏,它又會生長。原來吊蘭是這樣繁殖的呀!

啊,我家的金邊吊蘭,我愛你!不僅是因為你美麗、能淨化空氣,還因為你有着頑強的生命力!篇三:觀察日記

觀察日記

聽別人説豆子放到水裏也會生根發芽。為了證明這個實驗我也泡了一些豆子。9月10日

我拿來一個碗盛了一點水,然後把豆子放了進去。過了一會兒。我來到廚房一看,我大吃一驚,它的皮怎麼皺了起來,我把它拿起來一看,哦!原來它要脱皮了。

9月12日

今天,我給它換水的時候發現它的根已經長了出來,再看看別的豆子還是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裏面不敢出來。於是我就將那個長了根的豆子埋進土裏去了。

9月13日

今天我來看了看我埋進土裏的那顆豆子,咦!我驚奇的發現一顆白白嫩嫩的豆芽已經拔地而起,在豆芽的頂端還長有一對均勻對稱的豆芽。於是我就端來一點水順勢倒下去,這時,我發現對稱的葉子已經不再對稱了,它已經開發了。

9月15日

今天,我來到它們旁邊,發現它長的胖乎乎的,高高的,都變成了一個豆芽了,兩旁的豆子都掉了,只剩下豆葉和根了。

泡豆子這個實驗真有趣。讓我瞭解了豆子到豆芽的生長過程。使我受益匪淺。

連續觀察日記 篇5

春夏之際正是養蠶的季節,為豐富孩子們的業餘生活,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滎陽市第一幼兒園中一班老師和孩子們一起開展了養蠶活動,這一活動也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

養蠶是一段快樂的科學探究歷程,“蠶寶寶”得到了幼兒特別的關注。在剛開始養蠶時,孩子們有着很多問題:小蠶寶寶怎麼是黑色的?蠶寶寶自己會吃東西嗎?它們會不會餓死?孩子們的問題接踵而來,養蠶活動中,小朋友都自願擔當了飼養員,每天早早來幼兒園喂蠶寶寶、清理蠶盒,瞭解蠶的生長過程,知道了蠶的生活習性。蠶的一生要經歷不同的四個時期,卵、幼蟲、蛹和成蟲。蠶以卵過冬,春天桑樹發芽時孵化成幼蟲,幼蟲食桑葉生長,經4天蜕皮,25天左右開始結繭。

兩天後吐絲完畢,再經2—3天在繭內蜕皮化蛹。蛹大約經10天變為成蟲,就是蠶蛾。家長朋友們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趁着週末帶領孩子給蠶摘鮮嫩的桑葉,並且隔三差五的送到幼兒園,因為稍微幹一點的葉子蠶寶寶就不吃了。這項活動不僅增進了親子間的關係,還培養了小朋友的愛心。有了蠶寶寶,孩子們課餘飯後多了一道風景,他們細心的照料,認真的觀察,明白了什麼叫春蠶到死絲方盡。

在養蠶的日子裏,孩子們收穫的不僅僅是蠶寶寶形態變化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自己獲得了探究體驗的機會,親身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連續觀察日記 篇6

我們去爬九仙山的時候在龍潭谷底撈到了幾隻小蝌蚪,裝到瓶子裏把他們帶回了家(我不是破壞環境呀,我想帶回家觀察蝌蚪的成長,等它們都變成了小青蛙的時候,我會把它們放生到小河裏的)。我把它們放到了魚盆裏,開始了第一週的小蝌蚪觀察。

蝌蚪長着圓溜溜的小腦袋象黑色橢圓球,腦袋兩邊凸起的上邊是小小的眼睛(很小,不細心觀察是看不到的,我是用放大鏡才看清楚的)。嘴巴一張一合的吹着小水泡,它們是在喝水還是呼吸呢?又細又薄的尾巴在水裏不停地搖擺,尾巴長的很特別,中間是黑色,兩邊是灰白還透明呢。它們一直在游泳,小尾巴搖來搖去就像彎彎的黑色彩帶。

小蝌蚪很膽小,它們經常貼在盆邊上,我如果突然晃動魚盆或給它們餵食,它們嚇得立刻分散,四處逃竄尋找安全的地方。它們可能感覺我是龐然大物吧。水非常平靜的時候,蝌蚪感覺是最安全的。

小蝌蚪也像我們,不停地尋找朋友,它們聚在一起玩耍,一隻追趕另一隻,有的在説悄悄話,有的互相碰尾巴好像在跳雙人芭蕾舞,還有的頭對頭説着自己的小祕密,它們很喜歡湊熱鬧,就像我們小孩子一樣也需要好朋友呢。

小蝌蚪長得很慢,也不吃什麼東西,我好盼望他們快快長大。

連續觀察日記 篇7

今天我的長壽花開出了第一朵玫紅色的小花,它的花瓣一層一層的,我數了數,一共有18個花瓣,我非常高興。我又看了看小花的花蕊,是黃色的,摸起來軟軟的,嫩嫩的。花瓣的頂頭像柳樹的樹葉一樣尖。小花苞挨的很緊密,像是在説什麼神祕的悄悄話。

我真希望我的長壽花快點長大。

連續觀察日記 篇8

20xx年3月27日星期六天氣:晴

今天,老師叫我們做一個小實驗,就是觀察一種植物的生長情況或一種小動物的生長情況。我便找出了幾粒綠豆然後找出一個碗,把豆子放進去,最後放上和豆子齊平的水,就大功告成了。我真希望我的豆豆們能夠茁壯成長!

20xx年3月29日星期一天氣:陰

今天我非常高興,因為綠豆已經長出了比它身體還長的芽,這些芽是白色的,大約有1釐米長。這些芽雖然很細很細,但卻藴含了我對它們的期望,我對它們的付出,我真希望我的豆芽們能越長越好!

20xx年3月30日星期二天氣:陰

哈哈,今天我可愛的綠豆寶寶們的天線又長長了一些,有的已經長得比它的身體還長了不少,大約有三釐米長。這可得感謝親愛的媽媽為我做指導,才使我的綠豆寶寶們越長越好了!我媽媽可真是一個養豆芽專家兼大功臣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sishangce/742zq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