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四年級上冊作文 >

有關觀察蝸牛日記模板7篇

有關觀察蝸牛日記模板7篇

一天即將過去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日記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察蝸牛日記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觀察蝸牛日記模板7篇

觀察蝸牛日記 篇1

在最近的科學課上,我認識了一種可愛的、與眾不同的小動物,觀察這種小動物讓我大開眼界,它就是——蝸牛。

科學課開始了,更多精品小學生作文請關注起步作文老師發下了一個小盒子,裏面有兩隻可愛的小蝸牛,蝸牛的殼是淺褐色的,上面佈滿螺旋狀的花紋。它的身體柔軟而光滑,身體下面是腹足,蝸牛爬行的時候會分泌一種液體,這種液體能濕潤蝸牛的腹足,還能保護它柔軟的身體不被尖鋭的東西割傷呢!

“不好了!不好了!蝸牛躲到殼裏不出來,怎麼辦?”我們着急地向老師求援。老師説:“把它放進一個裝滿水的瓶子裏,再耐心等待20—30秒就行了”。就這樣,兩隻可愛又膽小的蝸牛被放在一個裝滿水的瓶子裏,不一會兒,兩隻蝸牛都把頭和脖子伸出了水面,好像很討厭水的樣子。

蝸牛怎樣排泄呢?原來,蝸牛從它那螺旋狀的“家”中間的小孔進行排泄,蝸牛的排泄物是一條一條的,很多人都沒有見過,但我們卻有幸在科學實驗課上見到了。

蝸牛的殼是怎麼產生的呢?原來,蝸牛的殼是由一種構造叫“外套膜”所分泌和製造的,主要成分為堅硬的碳酸鈣與貝殼質。蝸牛的殼就像人的骨頭,更多精品小學生作文請關注起步作文所不同的是,人的骨頭長在身體裏面,而蝸牛的“骨頭”卻長在身體外面。

沒想到小小的蝸牛身上有這麼多的科學知識!

觀察蝸牛日記 篇2

星期六早上,我寫完毛筆字去廚房洗手。咦,水池上面的牆壁上有一隻可愛的小蝸牛。小蝸牛長得太怪了,它好像沒有骨頭,全身都是肌肉,身上揹着一座淡黃色的、螺旋形的小房子,頭上還長着兩對像天線一樣的觸角,只見它用扁平的像吸盤一樣的足,緩緩地向上蠕動,真是太奇妙了!

這時,我滿懷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牆壁上怎麼會有一隻小蝸牛?”“可能是你奶奶送來的青菜上面的。”“哦,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小蝸牛是從樓下爬上來的了。”説完,我就興致勃勃地拿來一個小盒子,輕輕地把小蝸牛捉下來放進盒子裏,小蝸牛頓時被嚇得縮進了小房子裏,一動不動。於是,我就拿水來給它喝,又拿青菜葉給它吃……嘿,這個小東西卻不領情,任我用盡各種方法“誘導”,它還是不肯把頭伸出來,不吃不喝的,急死我了!一直到下午,小蝸牛還是緊縮着,哎,像這樣下去,它一定會沒命的。

看着可憐的小蝸牛,我難過地對媽媽説:“媽媽,我想還是把小蝸牛放了吧。它可能是想媽媽了。””好孩子,這就對了,小蝸牛本來就屬於大自然的。“媽媽撫摸着我的頭微笑着説。後來,我把小蝸牛送回了廣場的草地上,奇妙的小蝸牛好像一下子精神了許多,彷彿在對我揮手道別:”謝謝你,小主人!“不一會兒,小蝸牛便消失在草叢中。

觀察蝸牛日記 篇3

8月19日星期六晴

那一天早上,一隻大大的蝸牛爬到了我的花壇上,於是我帶着好奇心去觀察這隻大大的蝸牛。

它長着一個大殼,身體上好像揹着一個“房子”似的。它的身體軟綿綿的,比海綿還柔軟。頭上長着兩隻眼睛,兩隻觸角。

我接着觀察的時候,發現那隻大大的蝸牛竟然睡着了,於是我把那隻蝸牛拿了起來。我在心裏想:該怎樣把蝸牛叫醒呢?我絞盡腦汁,苦思冥想,終於想到了科學老師説過,蝸牛正在睡覺的時候,如果你把它放進水裏,那隻蝸牛就會把頭伸出來,找一樣可以立體的東西爬上水面。

於是,我試着把那隻蝸牛放進水裏面。果然,那一隻蝸牛把頭伸了出來,我立刻把那隻蝸牛拿出來,生怕它被淹死。

突然,那隻蝸牛吃我的手指,彷彿對我説:“我的肚子好餓!”於是我把蝸牛放到菜葉旁邊。

過了一會兒,那隻蝸牛拉出了一些白色的珠子。我想:為什麼蝸牛會拉出白色的珠子呢?我立刻去看《十萬個為什麼》,裏面説到:蝸牛拉珠子就是正在生寶寶。

過了幾個星期,那幾只小蝸牛出生了,但同時,那一隻大蝸牛,也就去世了。

多麼可愛的蝸牛啊!

觀察蝸牛日記 篇4

春節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奶奶家玩,爸爸當心我在奶奶家無聊,便在野外抓了十隻蝸牛給我玩。我仔細地看着這十隻小可愛,竟然發現有七隻蝸牛的殼是“右旋”的,而另外三隻蝸牛的殼是“左旋”的,而且它們的殼上還有許多五顏六色的條紋和星星點點的斑點,美麗極了。

我放了幾片菜葉給它們吃。可是,只有一隻蝸牛在菜葉上留下了一個個的大坑,而其他蝸牛卻碰都不砬一下,我帶着疑問去問爸爸。爸爸二話不説,拿起一塊雞肉放在食槽裏,蝸牛們馬上“飛奔”過來,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着一頭霧水的我,解釋到:“蝸牛的食性是多種多樣的,有的蝸牛喜歡吃犖食,有的蝸牛喜歡吃素食,還有的蝸牛犖素不均呢!“聽了爸爸的話,我恍然大悟。

過了幾天,我發現了蝸牛的一個奇怪現象:十隻蝸牛全都在產卵!我想:爸爸在野外抓的蝸牛們,一定有的是公的,有的是母的,不可能全是母的啊!我上網查找了資料,終於知道了:原來蝸牛的身體裏有兩個生殖器,一個是雄性生殖器,另一個是雌性生殖器,所以蝸牛它既是“先生”又是“太太”,怎樣,很有趣吧!

觀察蝸牛日記 篇5

前幾天下了一場雨,竟讓我遇到了這個小傢伙———蝸牛。我如獲至寶地把它帶回家。

我一回家,就找出了一個原來裝濕巾紙的瓶子,鋪上一層土。在泥土上,也放了幾片嫩綠的葉子,蝸牛的家就建好了。我把小蝸牛放了進去,給它取了個暱稱,叫曼曼。

傍晚,我把裝曼曼的瓶子連同曼曼一起帶下去散步。我把瓶子一打開,看見了原來像一個個精神飽滿的戰士的葉子,現在已經像一個個傷兵老爺了,嫩葉被啃咬得七零八落。我心想:蝸牛那麼小,嘴更小,估計也沒有牙齒吧?它是怎麼吃的呢?我為曼曼換好葉子,回到家裏我埋頭查資料。可是答案就是和我想的相反。蝸牛居然是當今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牙齒有25600顆。我要暈了!還有一條更讓我吃驚的是:蝸牛的牙齒有135排,每排有300—350顆!看到這兒,我想:好厲害呀!有那麼多牙齒。不過它真幸運,那麼多牙齒,肯定不怕吃糖把牙吃壞了,哎——

我的寶貝曼曼讓我上了一堂生動的科學課。

觀察蝸牛日記 篇6

9月28日傍晚,科學王老師給大家發了一則信息:為了提前觀察蝸牛,明天帶一個不漏水的小盒子,到西二樓科學室領養一隻蝸牛試着飼養。

9月29日清晨,我一到教室放下書包就捧着透明的小盒子向西二樓科學室走去。當我漫不經心地來到科學室,被眼前人山人海排隊領養蝸牛的情景給“蒙”住了,只見同學們個個捧着打開蓋子的盒子,七嘴八舌地叫嚷着,我只好乖乖地站在最後排隊。不一會兒,“叮叮叮”上課鈴響了,同學們都戀戀不捨地跑回各自的教室上課了。

轉眼間,到了中午大課間。我又捧着小盒子來到科學室,被眼前“搶”蝸牛的一幕給“驚”住了,只見調皮的男同學乘着王老師吃飯不在,從窗户爬進去捉蝸牛。不一會兒功夫,王老師的蝸牛被洗劫一空啦!

在回教室的路上,同學們都興高采烈地捧着裝着蝸牛的小盒子。而只有我的透明盒子裏是空空的,我的'心裏有點酸酸的。“喂,看看我的蝸牛!”身後的一位同學一邊拍着我的肩膀,一邊在炫耀她的蝸牛。我看見蝸牛背上有一個硬硬的殼,腹部軟軟的,正揹着硬殼靠腹部伸縮,慢慢地一點一點地爬行。

望着小蝸牛,我感覺目前雖然我的學習成績不太理想,但我要向小蝸牛一樣向着自己的目標不停的前行,正如一首兒歌唱到:重重的殼掛着輕輕的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點乘着葉片往前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陽光靜靜看着它的臉。

觀察蝸牛日記 篇7

蝸牛喜歡陰暗、潮濕、疏鬆的地方,雌蝸牛一次產1——3個小蝸牛。我想蝸牛是怎麼縮進殼裏的呢?我的問題像煙一樣冒了出來。

我抓來兩隻蝸牛:一隻殼是黑色的,另一隻是灰黑色的,它們緩慢地爬行。我發現蝸牛是由頭、腹兩部分組成的,蝸牛的眼睛在哪呢?原來蝸牛有兩對觸角,眼睛長在短觸角上,它的背上有一條一條的“皺紋”。你可別小看蝸牛吃東西那麼慢,可它的嘴裏有大約3萬多顆牙齒,連紙盒都能咬一個洞鑽出去。(這個知識是我在科學課上學到的)我用棉籤碰了一下,蝸牛就把頭和腹用力往殼裏縮,蝸牛爬過的地方有一種粘糊糊的東西叫“粘液”,我把粘液擦掉,蝸牛差點掉了下來。

經過我的觀察才知道蝸牛是把頭和腹佔據到最小的空間才縮到殼裏去。如果天敵吃它,它就自衞武器——殼來自衞。原來不起眼的蝸牛,有這麼大的奧祕,這次我真正瞭解了蝸牛。

標籤: 蝸牛 模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sishangce/49k9z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