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三年級下冊作文 >

認識自己作文四篇

認識自己作文四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認識自己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認識自己作文四篇

認識自己作文 篇1

媽媽説我是一隻貪吃的毛毛蟲。因為昨天我把家裏的食物都給消滅掉了。所以,我也覺得自己是隻貪吃的毛毛蟲。

昨天,媽媽買了兩包芒果乾,我迅速把它撕開,然後邊寫邊吃,心想:這個芒果乾那麼好吃,我幹嘛不把它吃完呢?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東西,心裏常常唸叨:要是吃完一包還有一包,這才是美食天堂呢!芒果乾很快被我一掃而光,可是我還想吃東西。

我再找其它的零食。等我找到奶酪麪包的時候,我東瞧瞧西望望,頭好像地球一樣,不停地轉動,看看周圍有沒有人注意到我。我在等時機,等別人不注意,我就開始享受美味了。等我吃完的時候,肚子的饞蟲依然沒有餵飽,我隨時等着吃中午的飯菜。

這就是貪吃的我,我愛吃,一個接一個吃着零食,所以媽媽説我是個名副其實的貪吃蟲。

認識自己作文 篇2

不知道走過多少個春秋冬夏,笑過多少次,哭過多少次,絕望過多少次。我開始不熟悉自己,不熟悉自己的言行,舉止。我變得可怕,甚至有些令人驚悚。我失去了往日的可愛,蒙上了我不願意接受的狼皮。

在一年級,我天真地相信這世間給我帶來的一切終究是屬於我的,我的利益、地位、名譽,全都歸我自己所有。那時,我是寂寞的,但也是獨自快樂的。我知道自己錯了許多,但是,地位是我迷失了天真的光芒,去追尋黑暗的一切。我把頭埋到被子裏,每天對着自己的獎狀發愣,是我迷失了天真的本性,學習的壓力和班裏尖子的地位在我心中是無上之寶。好吧,翻開下一頁,讓這一頁被風凌亂吹去吧!再也不要回味了。

二年級,我不再把地位和榮譽看得那麼重要,我漸漸懂得了,該失去的,總要失去的。我開始不再珍惜所有的東西,隨它去吧,為什麼要努力去追終會失去的東西呢?時光也在我的腦海裏失去了秩序,每天是星期幾,明天吃的什麼,每天的任務是什麼,我都不會在意。我放棄了時間,時間卻還在留戀着我。只有一天我累了,時間才會放棄掉我。

三年級,我開始愛上了寫作。是寫作,唯一讓我可以敞開心扉,可以拋下作業,可以不收地位榮譽的折磨,安靜地靜下心來,面對本該不屬於我的世界。我幻想我不是人,是妖。是隻美妙的妖。我可以讓時間靜止,我可以好好享受永遠不再流逝的時間。我可以長命百歲,因為時間被我靜止了。可結局,我永遠停留在時間裏,沒有享受長命百歲,反倒受到天譴。我意識到,自己是貪婪的。

我都不認識自己了,自我,空虛,愛,絕望,淡忘,化蝶,我經歷了這麼多,才知道我自己是誰,我是不是我自己。自己就是自己,我要當綻放出不一樣焰火的導火索,不當主角,也不白白浪費表演的時機。

認識自己作文 篇3

“認識你自己”這是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的一句名言,今天,我們在提倡心理衞生的時候重温這句話,對於心靈的健康和完美是十分有益的。

人不僅能意識到周圍世界客觀事物的存在,而且也能意識到自己的心理和行為,把自己的意圖和體驗、思想和感覺報告給自己,調節自己,控制和完善自己,根據自身的需要和社會的需要自覺地調節自己的行動。人的這種意識和自我意識功能表明,人是能夠認識自己的。

然而,認識自己並非易事,人的自我意識是有一個發展和完善的過程的。青年人開始走向獨立生活,自我意識大大地增強了,但常常表現出某些偏見。我們平時經常聽人説:“我對自己最清楚!”“難道我對自己還不瞭解嗎?”其實,講這些話的人中間某些人對自己並未真正地瞭解,對自己的才貌、學識、成績、貢獻以及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等等,要麼估計得過高,要麼估計得過低。對自己估計過高的人,往往自尊心過強,自尊心本來是一種可貴的心理品質,它能激發人的進取精神,自尊,自愛,自覺維護應有的榮譽和人格。但是,自尊心太強,則是一種有害心身健康的壞脾氣。這種人往往以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總是看不起別人,目中無人,以為自己處處比別人強,一旦別人超過自己就不高興,容易產生嫉妒心。別人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將使他感到不快,因而環境適應能力較差,易出現心情沮喪、牢騷滿腹而導致心身疾病。

對自己估計過低的人,容易產生自卑心理。謙虛謹慎、虛懷若谷本是一種美德,承認自己知識少的人,往往是勤奮好學、有真才實學的聰明人。然而,事事處處都覺得自己不行,也是一種有害心理健康的意識。例如,在身體上嫌自己長得太矮、太胖或太瘦,懷疑自己的健康,擔心患癌症;在學習上甘居中游、下游,缺乏進取精神;在事業上缺乏信心,無所作為;在人際交往中有一種慚愧、羞怯、畏縮、低人一等的感覺。這種有自卑心理的人對外界的.反應十分敏感,容易接受消極的暗示,稍受批評就心灰意懶,甚至產生厭世輕生的危險念頭,對心身健康危害極大。客觀地認識評價自己,正確地進行自我分析,是個體認識世界的組成部分,也是心理衞生的一條基本原則。

那麼,怎樣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呢?心理學家認為,自我評價由物質自我、社會自我、精神自我三個要素構成。

物質自我包括對自己的身體、衣着及家庭經濟狀況有一個恰當的評價,追求的目標要量力而行,物質上的享受也要符合自己經濟承受能力。在現階段對一個拿國家工資的一般幹部來説,有住房了,中套還要大套,有了大套還要兩套;家電有了彩電還要空調,成天想入非非,而挖空心思去搞,就可能出現行為的偏離而危害健康。

社會自我是指對自己和親戚朋友在社會上的名譽地位有一個正確的評價。富有理想,珍惜名譽,對事業具有較高抱負,以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去實現它,這是我們時代的精神,也是心理健康的標誌之一。如果過分爭強好勝,愛出風頭,甚至不擇手段地沽名釣謄,這種虛榮心就偏離了社會自我的正確評價,在現實生活中難免遭挫折和失敗。

精神自我包括對自己的智慧、能力和道德水平等方面的正確評價。例如,對是非、好壞、善惡等道德行為的認識評價;對自己和別人的道德行為所引起的內心體驗,即道德情感的評價;以及通過言談、舉止表現出來的道德行為的評價。

總之,認識自己並非易事,需要在現實生活中不斷進行陶治、修煉和自我完善。

認識自己作文 篇4

人生重要的是經歷。認識自己,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有的人始終只盯着別人的地方,最終連自己都沒有了位置。你可以奮鬥,可以追求,但不可以死盯着某一個位置,認定非己莫屬。

就像那隻在佛塔頂上安了家的老鼠,佛塔安逸的生活讓它失去自我,忘記自己是過街老鼠的身份,在塔上自由走動,享受不屬於它的供品,甚至是妄圖享有別人所無法想象的特權,那些不為人知的祕笈,藉着佛像狐假虎威,最終是自欺欺人,自取死路。我們不應該貪圖眼前的利益,忘記隱藏其身後的危險,所以,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必須認識自己,找準位置。世界萬物都有自己的位置,我們人類也應該找準自己的位置,不盲目崇拜別人的優點,找準自己的優點為建設我們美好的未來做好奠基。

虎嘯深山,魚翔淺底,駝走大漠,雁排長空,萬類霜天都有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長處,我們應該找準自己的位置,找出自己的優點,發揮自己的長處,發揚自我。愛因斯坦一直夢想成為小提琴家,但是他確實在小提琴方面天賦不足,一直沒有多少造詣。最終他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在了科學研究,並且做出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魯迅先生從仙台學醫回國後發現,國人的病不在身上,而是在精神上。由此可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那些大多數一事無成的人並不是因為自己的能力達不到,而是他們沒能夠認清出自己的能力,沒有發揮在適當的地方,不能夠找準自己的位置。所以,我們應該學會慢慢認識自己,找準位置。

實現人生價值,需要認識自己,找準位置。因為只有找準位置,才能登上屬於自己的舞台,才能夠讓自己光芒四射。大詩人李白先是作為御用詩人,在皇宮享盡榮華富貴,但這不是他要追求的;他一句“我輩豈是蓬蒿人”豪爽地走向了大河山川。也就是這樣,李白的形象長久地留給了後人。中國人如此,外國人也不例外。捷克小説家米蘭·昆德拉先是作為詩人登上文壇;但詩歌創作顯然不是他的長遠追求,當他在30歲左右寫出第一個短篇小説後,他確信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從此走上了小説創作之路,寫出了鉅著《不能承受生命之輕》。

找準自己的位置,不要再浪費自己的青春,不要再抱怨自己的一無是處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在自己的位置上,那才是通向成功的起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sanxiace/8r0lw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