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單元作文 >三年級上冊作文 >

關於觀察日記彙總5篇

關於觀察日記彙總5篇

一天終於結束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穫吧,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並且記錄在日記裏了。那麼什麼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察日記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觀察日記 篇1

9月21日 星期二 陰轉小雨

我的爺爺今天給我買了一條可愛的小金魚,這條小金魚長着大大的尾巴,小小的眼睛,還有像小喇叭一樣的嘴巴。

小金魚在水裏游來游去,好像一個黃色的柳葉在空中飄蕩,可愛極了。只要我把小飛蛾放進魚缸的時候,它就像一支離弦的箭一樣衝上去,張開小喇叭一樣的嘴巴一口就吞了下去。

9月22日 星期三 晴轉多雲

今天,我把在河裏找到的兩個小田螺放進魚缸,小金魚目不轉睛的盯住小田螺,它認為這個東西估計很好吃,游過去張嘴就咬,但很快的又離開了,游到我的面前,小喇叭一樣的嘴一張一合好像在對我説“小主人,你已經整整一天沒給我餵食啦,難道想把我餓死嗎?”

我快要睡覺了,已經沒有時間餵它了呀!小魚遊了一會就到我用一次性水杯給它做的“房子”裏睡覺去了,我悄悄地拿起水杯看見小魚竟然睜着眼睛睡覺呢,我坐在沙發上對爺爺説“爺爺,小魚睜着眼睛睡覺好像在破吉尼斯世界紀錄呢!”爺爺聽了我的話情不自禁的笑了起來。

觀察日記 篇2

冬,這個季節。聽着北風呼嘯的聲音,在稀疏的松柏葉後,隱隱約約的看見了在雪中點點鮮紅的花朵。哦,對了。那是梅,是花中四君子,是在那被白雪覆蓋的城市中唯一的花朵;那是梅,是冬季裏唯一的紅色。在北風中,不由想起了那句詩:“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觀察日記 篇3

觀察的日記1

9月24日 星期一 晴

很久以前,我媽媽就已經把那棵龍船花種在土裏了,開花前,枝頭上頂着的是粉紅色的小花苞。前幾天,我發覺有一些花開了,那些花火紅火紅的,就像一把把鮮紅的火。今天,我沒有看見鮮紅的花朵,而是看見了枯萎成土色的花朵,和已經掉光了花的花托,剩下的花朵耷拉着腦袋,幾乎一碰就掉。那些花老得真快呀!

9月27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有一些葉子中間伸出了一片小葉尖。有一根樹枝斷了,但是還有一小塊樹皮連在一起,斷掉的那一截上的葉子還是綠的,而它靠的僅僅就是一塊小小的樹皮來輸送營養。在斷的地方,還長出了一片新葉子。它的生命力真頑強。

9月28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有一根枝條上的第四層葉子的邊緣上乾枯了,媽媽告訴我:“我們家住在二樓,有很多風,澆過水後,風一會兒就把水吹乾了,導致葉子沒喝夠水。”有些葉子的顏色變深了,葉面變平坦了,這説明它們長大了。

10月11日 星期五 晴

秋天到來了,許多植物的葉子都落下了,但是我們陽台上的龍船花一片葉子都沒落下,反而長得越來越青綠。前幾天那些嬌嫩的小葉子,現在已經長得和其它葉子一樣大了。我真為它們高興!

觀察的日記2

有一次,我為了觀察番薯,要爸爸買了一些黃色的小番薯回來。

我立刻把番薯放進一個大碗裏,再放了一些乾淨水,讓番薯在水中慢慢生長。

第二天到第四天,番薯都是一摸一樣,沒有什麼變化。我就跑去問外婆:“為什麼番薯還沒有長根呢?已經三天了。”外婆親切地説:“乖孫女,番薯要長根,得慢慢來啊。也許明天就長根了吧。”

第五天下午,我放學了趕緊跑回家看番薯。我發覺番薯終於長根了。我高興極了。番薯的根真壯啊!紫紫的,紫得耀眼。我馬上給番薯換水,然後像一隻穿着潔白的衣裳的小白兔一樣,歡蹦亂跳地把碗放回去。

第六天吃過晚飯後,我走去翻番薯,我低頭一看,那番薯的莖越來越長,而且周圍的地方也長出根來。我立即把渾濁的水換掉,再加上一些水。真想根明天會更多更壯。

第七天到第九天下午,番薯的根更壯更長,比第五天的根可壯多了。

第十天,在番薯的尾後看見了一個粗壯的紫根。

起初還不知道,一直到紫根長出葉子後,我才知道,原來是莖,不是根,莖上長的葉子很多,我仔細觀察發覺葉子的紋路是紫色的,看上去很有吸引力。

第十一天到第十四天還是老樣子。但在不知不覺中莖越來越長,葉子也越來越多,越長越盛,也益發的碧綠。

我特別高興,這是我第一次種番薯,沒想到居然會這麼成功。我想:只要堅持不懈,就會有收穫。

觀察的日記3

大家一定知道很多植物,但是大家知不知道長得像個刺蝟的植物呢?對!就是仙人球,下面我就説説仙人球吧!

我家的窗台上種有一盆仙人球,它全身長得像小刺蝟一樣,這是它的“武器”,我被它刺了一次又一次,媽媽也被刺過。疼死了!有一次媽媽想把仙人球扔了,我不肯。春天,仙人球周圍長出了小仙人球,可是小仙人球很柔弱,一陣微風吹來。小仙人球就被吹得晃來晃去,好像在跳舞一樣。下雨時,小仙人球差點就被雨打折了,仙人球“媽媽”很擔心自己的“孩子”所以每次下雨刮風,仙人球“媽媽”就保護自己的“孩子”。

廈天走了,秋天來了。我五個星期忘給仙人球澆水了,突然記起來。馬上跑過去看,仙人球就跟沒事一樣,依然挺立着在窗台上“曬太陽”呢。爸爸看見一幕,對我説“兒子,仙人球是不用天天澆水的。它是熱帶植物”“哦!原來是這樣,那我就放心了”。

冬天,我忘了給仙人球把雪掃下來,可是仙人球的身子柔柔的,刺也柔弱了,簡單的説,仙人球全身沒精打采的,小仙人球也垂頭喪氣的低着頭。我心情也跟着不好了。

春天來了,仙人球又奇蹟般地“復活”了。我帶着好奇的心情對爸爸“仙人球是不怕冷的”。

這是我自己觀查到的仙人球,你們也來説一説你們觀察到的事物吧。

觀察的日記4

那天上完語文課,老師要求我們回家種一種植物,觀察它的生長過程。一回家我就找外婆要了幾粒黃豆,小心翼翼地把豆子埋到土裏,外婆告訴我,種黃豆要足夠的水。我把黃豆種下以後就開始給黃豆澆水。幾天過去了,沒發覺什麼變化。

一個星期以後,我發覺種黃豆的地方,土比別處的高出一些,輕輕扒開土一看,原來是黃豆長出了淡黃色的小芽,出土沒幾天,小芽又變成綠色的了。又過了兩天,淡黃色的小?里長出了幾片葉子,嫩嫩的,綠綠的,非常惹人喜愛,我天天都要去看它。

日子天天過去了,小芽漸漸長高了,我拿來幾根棍子插在土裏,黃豆的藤就繞着木棍向上爬,沒過多久,居然爬到了棍子的頂部。

半個月後,藤上長出了豆莢,豆莢上有一層細細的毛,摸起來軟軟的,很有意思。豆莢也由開始的淺綠色漸漸變深去。外婆告訴我,這就是我最愛吃的毛豆,我看着它一點點長大,心裏充滿了喜悦。等到豆莢變黃以後,就可以把豆子摘下來了。我把豆莢從藤上摘了下來,嘿,收穫還真不校一個豆莢裏至少有兩顆黃豆,我總共收穫了10來個豆莢,竟然有20多粒黃豆呢!

觀察的日記5

又是無聊的一星期,我像往常一樣早早地寫完了作業,快到五點了,我下了樓準備找夥伴們玩耍,下了樓一縷刺眼的陽光透過我的視野,我想:不錯,是一個“玩”的好日子。我哼着歌邊走邊摘一些花花草草。到了小區的花園時,一羣螞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急忙回家拿了個凳子坐在這裏看了起來,一次神奇的發覺就要開始了!

我看見:有兩羣螞蟻他們聲勢浩大,似乎進行着激烈的搏鬥中,每一個隊的前方均站着一個龐大的螞蟻,我想因該是隊長吧,他們默不作聲的樣子讓我感轉,請保留此標記到極為好奇,我隨手拿起一個小石子丟向他們,他們轉身看着我,我下得退到大樹後面,他們又恢復了以往的寧靜,突然,其中一對的隊長好像生氣的大吼一聲,然後雙方隊員糾纏在了一起,沒過多久,兩隊的人數已經所剩無幾了,突然走出來一個十分嬌小的螞蟻,隊兩隊説了些什麼,他們立刻就不打了,我想他應該這樣説道,和平年代注重的是幸福,快樂,而不是為了芝麻大小的事情糾纏的你死我話,這樣的結局誰願看見,這也是告誡我們,我們要以熱情的心態做每一件事情。

觀察的日記6

今天我發覺了一個螞蟻洞,它就在爺爺奶奶家旁邊的牆角下。我抓住了一隻螞蟻,它是由三個小“芝麻”組成的。頭和肚子是黑色的,像兩粒圓鼓鼓的芝麻,中間是黃褐色的,像是一粒癟了的芝麻。螞蟻的身體大約有0。5釐米長,它的`身體像上了一層漆一樣亮亮的。螞蟻腦袋上有兩根觸角,經常輕輕地搖動。螞蟻的嘴像一把小小的老虎鉗子,一張一合地。螞蟻的腿細細長長的,一共有六條,它的腿和身子一樣也是經褐色的,因為很長,所以跑起來十分快。

我把一小塊肉放在螞蟻洞旁,一隻螞蟻發覺了肉,它碰了碰肉,又退了回去,等了一下,它又過來碰了碰肉,又退回去,就這樣反覆了好幾次。這時又來了三隻螞蟻,它們也到了肉旁,其中有一隻螞蟻回洞裏去了,不大會兒,又有幾隻螞蟻排着隊從洞裏直接來到肉旁,接着螞蟻越來越多了。我一個小時後再來觀察時發覺:那些螞蟻把肉運到了洞門口,肉上面密密麻麻地爬滿了螞蟻。我把水灑在螞蟻洞口,洞口本來是有一堆細土的,現在被弄濕、衝散了。然後我看見出來了許多螞蟻,它們不斷地從洞裏推出泥巴來,不久洞就通了,螞蟻又可以隨便從洞口進進出出了。通過這次觀察,我覺得螞蟻是團結、勤勞、不怕困難的動物。

觀察的日記7

6月28日星期五天氣:晴

別的同學考完試,中午就回家了,而我需要再待半天幫老師做事。因此,老師請我吃了千里香小餛飩。可我的右手肘被鍋子燙了一下。好痛啊!我連忙把手浸在冷水裏,不一會兒,右手肘上側出現了一個淡紅色的印記,並時不時發出一陣陣刺痛。我斷定:自己被燙傷了。

6月29日星期六天氣:陰

今天,那個印記先由淡紅變成深紅,慢慢地,變為咖啡色,就像肉色的皮膚上抹了一層泥土。

到了下午,這塊“泥土”開始起泡。先是在燙傷部位中央出現一個“水球”,但是很小,由細胞液組成,接着,它越來越大,變成了一個長條型的大“水球”。經上網查資料,我知道了這個“球”必須得刺破。於是,我照辦了。刺破了的“大水球”變成了一張皺巴巴的皮平躺在我的右手上。

6月30日星期日天氣:陰

這塊皮慢慢地變硬了,邊上一圈兒有些發白。中午,發白的邊緣上的皮有些往上翹。而到了晚上嗎,再一看:已經開始褪皮了!

人體真是奇妙極了,還有自動修復的功

觀察的日記8

今天,我觀察了螞蟻,發覺了一個奇妙的事情。

今天,我在我家的小院裏玩,忽然,我看見了一羣螞蟻在地上爬,好像是在尋找食物。於是,很有好奇心的我想看一看螞蟻到底是怎樣對話和搬東西的。

我會到屋裏去拿了一些麪包渣和一支放大鏡,並把麪包渣放在那羣螞蟻的旁邊,然後拿起放大鏡仔細的觀察了起來:只見領頭的那隻螞蟻跑過來,然後又跟後邊的螞蟻碰了碰頭上的觸角,好像在説:“前邊有一些好吃的,咱們把這些東西都搬回洞裏去吧!”就這樣,這些小螞蟻把我放在那裏的麪包渣全部都搬回洞裏去了。

我還觀察了螞蟻是怎樣搬東西的:要是小一點的東西,就讓一隻螞蟻放在背上背;要是大一點的東西,就讓幾隻螞蟻一同放在背上背。

通過了今天的觀察,我知道了螞蟻是怎樣對話和搬東西的了。

觀察的日記9

我家養了兩條很可愛的小金魚,它們的眼睛是凸出來的,身上穿着紅色衣服,尾巴像拖着一把大扇子,美麗極了!

我每天都去觀察小金魚,只見小金魚鼓着大眼睛,在水裏悠閒地遊着......每次小金魚看見我來了,彷彿炫耀它們的游泳本領似的,遊得更加快活了。

可到了晚上,我再來觀察小金魚時,驚奇地發覺它們呆在一個角落裏,眼睛睜得大大的,一動不動。我以為金魚餓了,就去拿一些魚食給它們吃,沒想到小金魚看也不看,我生氣地撥了一下水,可是它們依然一動不動。

就這樣我觀察了好幾天,天天都是一樣。我覺得十分奇怪,就去翻書找答案,查找有關小金魚的資料。我終於發覺了祕密,原來小金魚是在睡覺。書上是這樣寫的:金魚的眼睛裏有一層又細又透明的眼皮,它們睡覺的時候把細細的眼皮閉上就可以了,所以眼睛看起來像睜開似的一動不動。

通過這件事我懂得了:碰到不明白的問題只要認真觀察,開動腦筋,虛心請教他人或動手查找資料,就懂得其中的道理。

觀察日記 篇4

每個星期一早上,是升旗的日子,但今天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一大早,在紅磚土跑道上佈滿了蚯蚓,全校師生就在墊腳、跳躍中進到操場,我們不忍心將這些鬆土小尖兵踩傷。蚯蚓這麼大批的出現,讓我們充滿了疑問,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校長決定讓我們進行偵查,瞭解真正的原因,可以到圖書室查科學叢書、可以上網,也可以翻教科書,只要有答案,立刻告訴校長,就有獎勵;但是蚯蚓出土的理由不可以相同,別人先一步有這個答案,就不能再提出。

觀察日記 篇5

下午第一堂課,丁老師拎着一袋橘子走進班,站在講台上大聲宣佈道:“同學們,今天,我們來上一節觀察課!”

丁老師從袋子裏精心挑選一個橘子,説:“看!這是一枚神奇的橘子,神奇到令我們垂涎欲滴!”説着,就將橘子放在展示台上,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白板上就出現了一個散發着“橙光的鑽石”!

丁老師指着白板,問:“同學們,看到了它,你們腦海中想到了什麼?”教室裏剎時間炸成了一鍋粥,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了起來,有的説像太陽,有的説像氣球;我説像一顆奇怪無比的眼球;冬韻説大的讓她想到了一個南瓜;王瑞陽不愧曾演過大詩人張若虛,説像湖面上有一條小舟,別有一番詩意;最搞笑的還屬(4)班最富有想象力的王鵬程,他説:“哈哈!我覺得這像一個光頭的後腦勺!”全班鬨堂大笑,連丁老師也彎下了腰。

觀察觀察,自然要手眼口鼻耳全部出動啦!於是,丁老師説:“眼睛看完了,接下來我們就用手來摸一摸!”一隻只小手迫不及待地舉了起來,周霖佑一馬當先,上台摸了許久,終於猶豫不定地説:“既粗糙,又光滑!”丁老師聽後,不滿地説:“這不是自相矛盾嘛!”後來張董博上去摸,也深有同感。我覺得疑惑不已,便舉手想一探究竟。沒想到丁老師十分給力地喊了我,我摸完後説:“它很冰,很光滑,還略有些凹凸不平。”丁老師滿意地點了點頭,我興高采烈地回到位置上。

接下來就是聞了。丁老師真搞笑,居然先請了“鼻不通”陶彥哲上去聞,只見陶彥哲艱難地吸了一口氣後,故作陶醉地説:“我聞到了一股甜酸交加的味道。”丁老師不可思議地説:“你的鼻子比狗鼻子還靈哦!甜和酸都能聞出來!”更搞笑的是熊彧暉,他聞完之後,笑嘻嘻地説:“我……我聞到了好吃的味道!”哈哈,真是一個大饞貓!

緊接着,就是用耳朵聽,首先閃亮登場的是周霖佑,他讓我們安靜,自己把耳朵貼了上去。大家也都一一照辦,屏氣凝神,專心致志地盯着他,這時,不知是誰一聲怪叫,周霖佑被迫停止觀察,他就是趙祥宇,周霖佑無可奈何地説:“我只聽到了風的聲音。”丁老師卻大吃一驚:“天哪!不愧耳朵大,順風耳啊!這個橘子就是給風吹掉的!我就説這是一個神奇的橘子吧!”

最後,就是品嚐啦!原來這些橘子是獎勵給前兩次考90分以上的同學的。我雖然86,但居然意外得到一個!我一邊品,一邊分享給其他同學,心裏好甜蜜!

這真是一堂有趣的神奇橘子觀察課。它也讓我明白:“在生活中,要做一個有心人,處處留心,處處觀察,就算再微不足道的東西,也會變得神奇有趣!”

標籤: 彙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danyuanzuowen/sanshangce/pn899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