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成長作文 >人生作文 >

不一樣的人生色彩作文

不一樣的人生色彩作文

希望每天醒來,都是不一樣的人生色彩

不一樣的人生色彩作文

希望每天醒來,都是不一樣的人生色彩。

男人通過吹噓來表達愛,女人則通過傾聽來表達愛,而一旦女人的智力長進到某一程度,她就幾乎難以找到一個丈夫,因為她傾聽的時候,內心必然有嘲諷的聲音響動。

每一次放棄都必須是一次昇華,否則就不要放棄;每一次選擇都必須是一次昇華,否則不要選擇。

去練習希望。當希望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你就可以獲得永遠的快樂。

怎麼樣的愛情,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很多人愛到吵架所以分手,有些人愛到平淡也分手。其實真正陪你到老的,是那種沒太多意外,也沒有當初的心跳,卻無論如何也不離開你的人。從激情到親情,從感動到感恩,從浪漫到相守。時間越久,越不願離開你,這才叫愛人。

在愛的世界裏,沒有誰對不起誰,只有誰不懂得珍惜誰。

我喜歡的人約略是這樣的:質樸、淳厚、誠懇、平易;骨頭硬,心腸軟;懷真情,講真話;不阿諛奉承,不背後議論;不人前一面,人後一面;無譁眾取寵之意,有實事求是之心;不是絲毫不考慮自己的利益,而是能多為別人考慮;關鍵是一個"真"字,是性情中人。---季羨林

紛亂人世間,除了你,一切繁華都是背景,這場戲用生命演下去,付出的難得有這份約定,這段情只對你我有意義。

如果你依然單身,不要心急。上帝要為你留一個特別的人。

你覺得孤獨就對了,那是讓你認識自己的機會。你覺得不被理解就對了,那是讓你認清朋友的機會。你覺得黑暗就對了,那樣你才分辨得出什麼是你的光芒。你覺得無助就對了,那樣你才能明白誰是你的貴人。你覺得迷茫就對了,誰的青春不迷茫。

男人是女人的翅膀,女人卻是男人的羽毛。

旅行那就是一種隨意自然漫無目的的放逐自己,把身心和自然相融,沒有具體歸期,期間還可以發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浪漫而浪蕩,不管是什麼事情,最終都可以包裝成人生的豐富經歷呈現在人們面前。

葉子的離開,是因為風的追求,還是樹的不挽留。

好男人是本博大精深的書越看越着迷;好女人是汪清澈見底的泉越品越有味。男人是輛車,不僅要會開還要會修;女人是杯茶,不僅要會喝還要會品。

人生有四苦:一是看不透。看不透人際中的糾結、爭鬥後的隱傷,看不透喧囂中的平淡、繁華後的寧靜。二是捨不得。捨不得曾經的精彩、不逮的歲月,捨不得居高時的虛榮、得意處的掌聲。三是輸不起。輸不起一段情感之失,輸不起一截人生之敗。四是放不下。放不下已經走遠的人與事,放不下早已塵封的是與非。

請一定要有自信。你就是一道風景,沒必要在別人風景裏面仰視。

學佛的人最基本最重要的行為:慈、悲、喜、舍。慈:以法施使人精神解脱,超越生命的束縛。悲: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就是絕對沒有私心。喜:有所饒益,歡喜無悔。就是幫助人、利益人的,絕不後悔。舍:所作福佑,無所希望。就是施與人家的恩惠沒有任何希求,所作功德不求回報。

心若一動,淚就千行。

一直以為用眼睛就能分辨色彩,孰不知太多的層疊已使我們看不清對方,又或者,那些顏色一直未變,只是心,動了。

藍天上,手指劃過的痕跡,暖了陽光,暖了眼眸,卻濕潤了心。

追求高雅

有一種美麗叫高雅,有一種美感叫受人尊敬。

剛才因事去文化局。等人時,與一位副局長閒聊。他説,你退下來了,還經常寫些東西,不容易,真稱得上高雅。我説,只不過是興趣愛好而已,就像一些人愛抽煙、愛打麻將一樣,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也沒有什麼。他説,你太謙虛了。這區別不小,抽煙有害健康,打麻將消磨時間太多,有傷朋友和氣,有時還會引起家庭矛盾,不是好的習慣。而愛好寫作就不同了,帶動了學習和思考,能增進智力,在網上交流也很有意思,確實很高雅。我説,謝謝你了,有時我想,有寫作這個愛好而不繼續寫下去,有點太可惜。因為寫作是一種長期的積累,繼續寫就進步,停下來就退步。就像上山,如果上的很高了,繼續攀登,就有可能登上頂峯而小天下,如果不再攀登,就會停滯不前,甚至會退回到山腳下,從而望山興歎,倍感自己渺小。況且,寫作也是一種豐富的精神生活,是一種享受。孜孜不倦,其樂無窮。再説,也不見得就怎麼辛苦。因為成了習慣,習慣成自然,輕鬆愉快,真的還有利於身心健康呢。他説,真不容易,有這個品位,真讓人佩服。我説,每個人都不容易,值得佩服的人太多了。説罷,我們哈哈大笑。

分別後我想,看來擺脱低俗,走進高雅,還真是受人稱道的。公道自在人心,品位必有高下,何樂而不為呢?晉代陶淵明有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如今我要説,寫博電腦前,隔屏會高朋,豈不美哉?

生命的盡頭

寫下這個題目感覺很絕望,很淒涼,不過每一個生命的個體,無論他是人類還是其他,都會有同樣的結局,都會有一個生命的輪迴。所以,沒有必要忌諱。

昨天週日,參加了一個朋友弟弟的葬禮,50多歲的年紀,應該是正當年,可是生命竟然戛然而止在立冬那一天,看見亡妻悲痛欲絕的神情,聽着亡妻哭訴着亡者逝前的種種跡象,心中沉痛無比,不敢再聽下去,轉身走出了屋子,清晨的遼北農村,北風犀利,有種透徹至骨的冷。此時的天氣和人們的心境倒相得益彰。環視了一下週圍的環境,一看就不是很富裕的家庭,兩間小平房,房子低矮,水泥磨的牆面,牆上有些裂痕,屋裏沒什麼像樣的傢俱,但卻一塵不染,乾乾淨淨。屋前一塊不很大的菜地,雖然菜已經收穫,但地裏乾乾淨淨,沒有任何雜草菜葉遺落在地裏。看得出來,主人是個勤快的人。

説起這家的兩口子,還真有一段撼人心魄的故事。時間推移到25年前,這兩口子還不是一家人,他們同在遼北的一個縣城居住工作,各自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家人,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們相逢相遇,直到相知相愛.當愛到深處的時候人視乎失去了了辨別是非的能力,他們不計後果的玩起了失蹤。我不知道是什麼魔力讓他們不顧家人,不管妻子、丈夫和孩子,不顧給了自己生命的父母而選擇私奔,兩個人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突然在人間蒸發了,這無異於一個驚天霹靂,兩家人被擊懵了,大家紛紛尋找,拼命的找,但杳無音信。可以想象,妻子、丈夫、父母、兄弟姐妹心中是怎樣的煎熬和惦記,就是在這種煎熬中兩家人渡過了18年的時光。孩子們長大了,父母們老了,突然有一天,我的朋友接到了最想接的電話,弟弟有消息了,弟弟要回來了,儘管心中有千般怨恨,畢竟是一奶同胞,寥寥數語,便原諒了弟弟的不辭而別。得知弟弟這些年過得並不好,一直以蹬倒騎驢為生,有一天,他所居住的城市取締了倒騎驢,他們實在過不下去了,不得已回到了女方的孃家--遼北農村。女方的媽媽通情達理,接受了這個18年沒有音訊的女兒,並多次做工作讓外孫女原諒了媽媽。我的`朋友給弟弟在農村買了兩間小房,兩口子總算有了個家。

生活很清貧,日子很緊吧,男主人身體不太好,這些年都是哥哥在幫助維持這個家,送米送面,買藥買衣……,雖不富裕,但兩口子很温馨,很快樂,他們過着清貧的日子,一起安度後半生。但天有不測風雲,立冬那天,男主人突感不適,短短几分鐘時間便撒手人寰,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對於生命來説,這是規律,人都會有生老病死,但對於一個家庭來説,是致命的打擊。突然的變故這家散了,曾經的海誓山盟,曾經的同甘共苦在化成炊煙的一霎那隨風而去,留下亡妻獨自面對今後的歲月。

知道了這個悽美的故事,我有些憤怒,都是成年人了,怎麼那麼不負責任呢?怎麼會拋下妻子丈夫、兒女、父母選擇失蹤呢?或許你有千般理由,或許你愛到深處,或許你走投無路……人已昇天,我本無責備之意。我在想:假如當初他們能夠冷靜的對待自己的婚姻,就不會有這樣的結局。假如他們選擇一個恰當的方式,他們就不會生活的這麼苦,假如他們為父母和家人想想就不會做出這樣絕決的事情,讓親人們受着心靈的煎熬。假如他們……,還是別説了,世界上沒有後悔藥,也沒有假如。不過,用這個故事告訴後來人,珍惜你得到的一切,你的孩子、你的父母、你的兄弟姐妹、你現在的生活,千萬別因為一時的衝動做出讓親人痛心的事情,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衝動是魔鬼,做什麼事情都要三思而後行。

一個生命結束了,一個故事也結束了,故事留給人們以思考,應該怎樣渡過自己的一生?好好把握吧!記住:人不要僅為自己活着。活着的珍惜!保重!!!逝去的一路走好!

慢慢走,不趕

重新又看來台灣行的日誌,看她慢慢走,沒有太多的情緒波動,淡淡的,便也在不經意間撫慰了焦躁的靈魂。日子總是匆匆而過,有太多的無謂的焦躁與擔憂,浮華充斥心靈,還有多少安靜的角落。

辭職已定,如無意外17日將是在安踏的最後一天,心由原來的不確定的焦慮也逐漸變得安靜。從9月29日提出辭職到17日離開共需經歷20天的時間,中間經歷了各種擔憂與焦慮,而後一件件面對,認認真真的進行各種溝通以及各種資料整理和交接。

溝通與交接,五次與主管溝通並確認離職日期;兩次與人力資源部溝通離職內容;六次與部門新來主管進行實質工作交接。來來回回,需要的是內心以及克服自己對於未知的恐懼。或者説進行着的都不難,難的是溝通前的未確定。

但願一切順利,順順利利的在10月17日離開,為這一個階段劃下一個沒有遺憾的句號。

不去焦慮,不去趕路,慢慢走,生活本就應該慢慢來,安靜的性子何必要太多的熱鬧與繁華?我追求高效的工作,有質感的工作,我希望擁有屬於自己的事業,因為那是我獨立靈魂存在的棲息地。同時,我也安然的過着安靜的慢生活,不去過多的參與浮躁的人羣聚會,慢慢的去遇見我喜歡的人,能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行走是一種幸福,沒有也不遺憾。

在如此安靜的日子裏,我突然就明白我自己希望遇見什麼樣的人。無論朋友還是愛人,不是我要求高,而是我希望遇見志同道合的人。成長的路上,無論遇見誰,我只是想遇見那可以讓我變得更好的人。那個會讓我變得更好的人,是能夠給予我正能量的人,是能夠給予我鼓勵與支持的人,是如果我錯了會告訴我為什麼錯了並引導我走向對的人。我從不害怕改變,我總期待改變,因為唯有改變才有不一樣。然而,改變必須是走向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待在原地或退化成為更糟糕的自己。

標籤: 人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changzhangzuowen/renshengzuowen/97nvz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