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成長作文 >反思作文 >

【精選】反思作文合集七篇

【精選】反思作文合集七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反思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反思作文合集七篇

反思作文 篇1

當我們對於一些指派或者任務或現實有些不滿的時候,學會一下自我反思。

有一陣子,總是會收到親戚的聊天視頻。

因為她在外地,人生地不熟,語言也不通,天天窩在一個地方,所以總會想到在老家的親戚朋友。

一開始她也會找各個相熟的親戚,今天這個視頻聊兩句,明天那個聊兩句,可是時間一久,哪有人天天有空一直陪着她盯着一台手機聊天,況且天天聊着又有什麼話題可説的呢?

後來一陣篩選之後,她找我們聊天的次數就多了些。

一則是因為更為親密的關係,另一個就是對於她來説,我們的時間安排比較靈活,她只要一想起來就可以打,即使我們實在沒話講,幹對着視頻,她聊得也開心。

時間一久,也會被打擾,也有想拒絕的時刻,但又怕傷人家的心。

這種糾結,梗在心頭難免有時會有不快。

但是,靜下心來想一想,一個是學着體諒她,另一個也是反思自己。為什麼給她的感覺自己的時間就般寬裕?為什麼她視頻的時候不會覺得也許會打擾到我的工作或者學習呢?

想來,還是自己的原因。

反思作文 篇2

作文講評課是作文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是作文批改的延伸和發展,是教師組織學生對作文進行評價的主要途徑。良好的作文評價能提高學生寫作能力,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寫作的慾望,激發學生再創作的熱情。目前我們的作文講評課存在着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始終困擾着我,比如:一堂講評課教師在前面一味的講解,學生被動地接受;課堂上學生活動量小,參與度不高;教師的評語好多脱離學生實際需要,對學生的促進不是很大; 少數學生有積極性,大多數不感興趣;教師的評語具有權威性,聽了老師的評語學生不敢發言,等等。通過作文講評專題課的展示和李衞東老師的精彩點評,我對如何上好作文講評課有了一些認識,下面我就把我的幾點感悟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在我們的寫作教學中,教師要真正地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並交給學生修改的方法,這樣學生才會有的放矢。最好讓學生當堂修改,真正把本次教學任務落到實處,看到作文講評的效果。其次,要指導學生杜絕文藝腔,要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字,防止學生的功利色彩。文藝腔是當前學生寫作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過於追求語言的優美,常常流於華麗詞語的'堆砌,造成內容的空洞。這種現象不利於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杜絕文藝腔的寫作方法,要寫出樸實而富有真實情感的文章來。再有,作文講評中要注重學生佳作的展示,這對提高學生寫作興趣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學生作文中的精彩片段,包括動作、語言、景物描寫等等,都可以拿來和別人分享,老師和同學一起點評,這種做法很有實效性,它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和分析能力。還要注意一點,就是講評作文要與學過的課文緊密結合,並聯系寫作知識,這樣才能把閲讀和寫作有效結合起來。

總之,作文講評一定要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參與講評,讓學生在講評中有所得

反思作文 篇3

這幾天,因為做着每一課時的“導學單”,課堂教學的任務較之以前變得更加明確。學生課前已經做了一定的預習工作,對教學任務心中已經有數了。

從側重於我個人的教學構思,側重於我個人課堂的表現,轉向了注重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能力,於是這幾天的教後反思似乎已經程式化了。

是呀,如果學生能夠自己學,還要老師教什麼;如果老師教了學生學不好,還要老師教什麼。

《7、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第一課時的任務如下:1、瞭解聶榮臻;2、讀通課文;3、學習字詞;4、瞭解故事的過程,概括主要內容;5、初步體會人物形象。

值得高興的是,在我的努力下,同學們當中終於有人能夠直接地講出聶榮臻元帥的生平經歷。盧婷同學課前一定做足了功課,找到了關於聶榮臻的資料,並且花了時間背熟了。因此,課上她能面對全班同學胸有成竹地介紹。我對大家説:“這就是我想要的,我不要你們照着資料來讀。盧婷這樣的做法很好,以後她一定還會記得聶榮臻元帥的豐功偉績。這才是真正的學習。”

我個人認為,這節課最大的“亮點”在第四個環節。

在瞭解故事的過程時,我向學生介紹了故事的組成部分:起因、發生、發展、高潮、結局。為了讓學生有更深刻的認識,我按照課前的預想,引導他們把同一單元的三篇課文比較着讀。回顧前兩篇課文,學生説出《盧溝橋烽火》和《半截蠟燭》這兩篇課文的故事發展過程。在此基礎上,再讓他們説一説《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這一故事的起因、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局。三篇課文互相對照,學生們深入地瞭解了故事的組成部分。

之後,我再讓學生把這幾個部分內容組合起來,概括成故事的主要內容。學生們紛紛舉手,我説,來看看誰説得既完整又比較簡潔。在一遍又一遍地交流中,連後進生們也能夠輕鬆地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了。

課堂上,就應該捨得讓學生花時間“練”,讓更多的學生“練”起來,這才是真正的“學”。

反思作文 篇4

《想北平》是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語言平實,但藴涵的感情卻非常熱烈。學生能讀通文章,但真正體會老舍在文字背後的那份熾熱感情卻很難。學生能讀懂文章寫了什麼,但為什麼這麼寫卻很難領悟。基於文本的特點,也基於學生的實際情況,這節課的設計以二期課改的理念為主,遵循《課程標準》“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原則,迴歸語文的本源——語言文字。整節課與學生一起讀、品,從而使學生真正進入文本。教學時以語言文字的賞析為抓手,由“我的北平”到“象母親一樣的北平”到“象家一樣的北平”到“即將失去的北平”,層層推進。整節課學生學得主動、投入,教學效果較好。但遺憾還是有的。文章中某些細節的處理還嫌粗糙,如有些生動的描寫,正恰到好處的表現作者的感情,但課堂上細細品位不夠。另外,教學時各個環節的勾連還有些牽強。

反思作文 篇5

很早就聽説於永正老師的名字,也聽説他的作文課上得很傳神。這次因要準備課參加“寫人文”教學研討,就上網查看於老先生的教學視頻,想從中獲取靈感,未曾想第一次接近於老先生,就深深地被他吸引,他的課才是真實、樸實、紮實於一體的課,他的語言並不華麗卻牢牢抓住孩子們的目光,他的設計看不見任何花哨的東西,卻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會了作文。我禁不住想拿於老先生的教學設計來模仿一把。於是,我就把於老先生的《學寫人物對話》略加修改搬進了我的課堂。

三年級初學寫人物對話,我深知要完成教學目標是很難做到的,但這樣的語言專項訓練是必不可少的,我學習於老先生,開課初: 師:小朋友,我姓普,叫普雁,來自新城小學。歡迎我嗎? 生:(齊)歡迎!

師:謝謝!那我們上課吧!

生:(齊)好!

師:小朋友非常熱情。我把剛才的對話寫下來了。想不想看看普老師是怎樣寫的?

生:想!

(幻燈片出示下面短文,請一小朋友讀這段話)

上課了,普老師走進教室,親切地對小朋友説:“小朋友,我姓普,叫普雁,來自新城小學。歡迎我嗎?

小朋友齊聲説:“歡迎!”

普老師高興地説:“謝謝!那,我們上課吧!”

想不到這樣的開場白也可以當作素材,更想不到,這樣信手拈來的素材能激起學生極大的興趣,顯而易見的是這樣的素材活潑、新鮮,現場感十足,而且把學生即刻推崇為課堂的主人,試問誰會不喜歡成為一堂課的主角呢?在這樣的情境中引入課題,學生即刻明白了何為“對話”。再出示提示語變化後的對話,讓學生找不同,並相機指出在對話描寫中,提示語位置可以改變,並導生髮現提示語變了標點符號也跟着變了,隨即出示順口溜輔助讓學生記憶。

在這樣的學習熱情驅使下,我讓學生抄寫剛才的對話,又讓學生感到意外:作文課似乎不是這樣的簡單,抄寫誰不會呢?結果許多信誓旦旦能抄對的學生都因為粗心而出現或多或少的小錯誤。在備課時我曾無數次問自己,抄寫這一步有沒有必要,因為當堂抄寫非常費時,實戰後我才發現這一步是必須要做的,只有親自抄寫,才能強化標點符號在對話描寫中的變化,也才能讓學生親身經歷並發現寫對話必須要細心,才不會寫錯標點。正所謂“見到的,記住了;做過的,學會了。”

標點符號解決後,我隨即拋出有趣的對話:

小猴子:媽媽,我想吃桃子。

猴媽媽:一天吃三個,夠不夠?

小猴子:不夠不夠!太少太少!

猴媽媽:三天吃九個,夠不夠?

小猴子:夠了,夠了!謝謝媽媽!

對於三年級的孩子來説,對童話永遠是樂此不疲的,這個有趣的對話再次勾住學生的注意力,我先引導學生用不同語氣分角色朗讀,再讓學生情境再現這組有趣的對話,指導學生在表演中加進動作、神態等,讓對話更加生動化。表演結束,在學生意猶未盡時讓大家把剛剛的表演寫下來,並提出要求:1、要分段;2、注意提示語位置的變化;3、注意寫好開頭第一段。引導學生明確第一段要交代時間、小猴子想吃桃的原因等。教學時,這一部分用時過多,語言不夠精煉,導致重複囉嗦;在讓學生寫前也是放心不下,囉嗦半天。其實正如課後議課時大家所説,可以在情境再現前,讓學生給對話加標點,再想想哪幾句話提示語可放在中間或放在後。情境再現前提醒學生觀察,注意表演時同學的動作、神態、語言等,寫時就會讓對話增色不少。 回顧整堂課的教學,我深感大師不是那麼容易模仿的,但大師就是大師,其教學設計可以避免我們走更多的彎路,也能減輕學生的寫作壓力,讓學生不知不覺間學會了寫作。在此之前,很多老師曾不止

一次爭議:大師的課可不可以抄襲?今天的課讓我覺得:只要能教會學生,讓學生學會,是誰的又有什麼關係呢?

反思作文 篇6

月考結束後,面對存在的問題,我進行了反思,結果如下:

一、|教學方面存在的漏洞

試卷發下來後,首先最明顯的漏洞就是基礎知識比較差,另外,字跡也潦草,這跟我平時毛糙字詞不太重視的緣故,翻看了其他班級的卷子,最明顯的是3、6、9班,基礎知識答的好,卷面特別乾淨,而且學生字跡工整。最值得一提的是作文。我的作文講了,學生也寫了,我也改了,但是改完後沒有評作文,學生還按自己寫得作文寫了上去,所以質量很差,對比其他班級,習作很成熟,這也是我邋遢造成的後果。

二、作業方面存在的問題

成績的差距就是教學態度一手造成的,平時的作業只改,沒有講評,孩子對評語又不太懂,造成了後果。另外,習作方面的指導也有問題,很少和組內老師進行交流,我行我素,所以造成了對孩子的程度把握不夠,指導不夠細緻,對待差中學生沒有盡心,所以作文大面積的不能過關。另外,更重要的是大習作沒有,一直以來總是以忙為藉口,沒有謄寫,但呂圓圓老師也忙,習作卻在整個年級裏最多,所以忙的不是藉口,而是沒有去擠時間。

三、學生批註方面的問題

總是很自信,以為自己通過講解,學生應該能夠一次掌握,這麼多年來一直這麼做,成績也不好,但從來沒有找過自己的原因,通過這次作業書本相互參觀交流才明白,天道酬勤,別人的成功都是因為平時紮紮實實的教學,光看批註就能找到差距。3班,6班、9班10班的語文書本上密密麻麻,每個重點都有認真的批註,而且學生已經養成習慣,每天不批註,每天差一步,久而久之,就落後很多。

四、思想方面存在的問題

今年進入到四年級,發現所有的秩序井然,教師的凝聚力很強,李主任的工作力度也很大,於是在你的籠罩下,我漸漸失去了自我,許多問題沒有主動積極去操心,因為總覺得有靠山,沒有將自己放在年級領導的位置上,沒有給大家帶好頭。通過這兩次會議,我已經深刻的意識到我的問題。

針對以上出現的種種問題,我已經認識到嚴重性,我一定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轉變自己的工作作風,教學態度,多向好的教師學習,以身作則,真正做好“四年級教師”。

反思作文 篇7

今天,已經是考試後第3天了,可是心情還是久久不能平靜,為什呢?考得太差了唄!被爸媽狠狠地訓了一頓,爸媽都説我沒好好反思,其實我反思過了,主要原因還是上課不注意聽講。

星期一,到學校以後,我在正在座位上等待老師的到來,不知怎麼的今天表現特別好,真的。過了一會,老師來了,可是老師並沒有罵我,反而鼓勵我,當時我就想過了,如果我在考不好不就是辜負老師對我的信任嗎?老師我發誓我絕對不會辜負您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changzhangzuowen/fansizuowen/deooz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