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成長作文 >第一次作文 >

第一次當小記者作文15篇

第一次當小記者作文15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第一次當小記者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次當小記者作文15篇

第一次當小記者作文1

今天中午我們小記者興沖沖地往會議室三跑去,因為蕭山日報小記者團在那裏組織了一個活動。今天主持節目的是我特別喜歡的可樂哥哥,和他一起來的是蕭山日報小記者團的主編。

起先可樂哥哥為我們詳細講解了怎樣做一個稱職的小記者,他播放了許多精彩的活動照片,並教我們怎麼寫採訪稿。後來可樂哥哥説:“接下來準備採訪稿的比賽,誰的採訪稿最好,誰就可以獲得一份禮品。”我們都很興奮。

拿到題目後,我仔細地看了看:馬上期末考試了,如果你要採訪一個學校,你想怎樣採訪?我在想:切,這種題目很簡單呀!可是當我真的動筆想寫的時候,卻是什麼也寫不出來了!我撓着頭皮,仔細想了又想,覺得還是採訪校長比較好,因為校長是學校裏最有權威的人物。但是採訪校長可以問他什麼內容呢?我又陷入了沉思。校長是管老師的,應該對老師的想法很大。我決定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校長先生,在期末考試期間,您最想對老師説些什麼?我想校長對老師有要求,老師對校長也有要求。所以我的第二個問題的就是:校長先生,您知道老師們最想對您的説話是什麼嗎?學校裏除了校長、老師,還有我們學生。我的第三個問題就是寫校長先生,新的一年裏,您對我們學生有什麼期望。

我的這三個題目寫得不錯,獲得了老師的讚許。可樂哥哥還給我送上漂亮的小禮物。我開心極了!

哎呀,這個時候,上課鈴響了,大家整理好東西要回教室了。我們依依不捨地對可樂哥哥和小記者團的主編説:“再見,老師。”

第一次當小記者作文2

當小記者真的很好玩,從昨天接過小記者證開始,我臉上的笑容就一直沒消失過。一接過記者證,我就立即戴在了脖子上,趾高氣揚起來。

回到家我鞋也沒換,飛奔進房間,迅速掏出採訪記錄本,刷刷幾下,四個問題就整齊地出現在本子上。我急匆匆地跑到媽媽面前,請她陪我練習。一切比預想的還要順利,我理了理頭髮,説:“採訪嘛,小菜一碟!”第二天,我開始後悔説出了這句話,事情遠遠比我想象的難。走到家長面前,我怎麼都開不了口!你瞅瞅,家長站得筆直筆直的,面帶笑容,看起來非常和藹可親,都散發着光芒。可我不好意思啊,這應該就是害羞吧,記憶中我根本沒害過羞。一年級時老師就看上我膽子大,選我當值日班長。每次上公開課,總要找我回答好幾次問題,誇我聲音響亮,説話有條理。看有些同學一遇到幾個人,臉也紅了,聲音也小了,頭都不敢抬了,我暗暗笑話過人家不知道多少次。這下,我連個小聲都説不出來,像老鷹一樣徘徊着,一會兒走到這個家長身邊,一會兒又挪到那位家長面前。要是媽媽在的話,一定又説我磨蹭了。

終於,我挪到了張涵語媽媽身邊,她的笑容是那麼温暖,那麼明亮。我反而不敢直視她了,眼睛一直停在本子上。她回答得很快,我心裏甜滋滋的,蹦蹦跳跳地回了班。

體驗了一把害羞,我覺得自己更像個女孩子了,這也是當小記者的意外收穫吧。

第一次當小記者作文3

今天我要去參加小記者活動。

中午剛吃完飯,媽媽就帶我來到了中心廣場,這時,廣場上已經聚集了許多小朋友,他們每個人都興致勃勃。不一會兒,接小記者的大巴車就來了,在路上,老師告訴我們這次的活動是去農村種菜。車子走了很長時間,終於來到了目的地——一家主人的菜園,他家的菜園可真大呀!裏面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蔬菜,有菠菜、芹菜、香菜、蘿蔔等等……。還有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這家主人先帶我們一起去參觀了許多農作物,通過主人認真細緻的講解,我們學到了許多知識,比如芹菜要幾個月才能成熟,成熟時大概有多高等……

參觀過了農作物,主人又帶我們來到菜地裏拔蘿蔔,每人規定只能拔五棵,我們每人都拔了幾棵又大又肥的蘿蔔,我把蘿蔔裝進袋子裏,心想着晚上一定要讓媽媽做蘿蔔燒肉給我吃,用自己親手拔的蘿蔔做菜,那味道一定很美味。

最後,主人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花盆,讓我們來種草莓或者白菜,我種的是白菜。我先鏟了一些土放在花盆裏,然後把白菜栽在裏面,最後又給白菜澆了一點水,這樣我的白菜就栽好了。

今天是我第一次參加小記者的活動,雖然天空下起了小雨,菜地裏有點泥濘,每個人身上也都沾滿了泥土,但是大家還是很開心。因為我們不光帶回了蘿蔔和白菜,而且還學到了許多農業知識。今天的收穫還真不少啊!

第一次當小記者作文4

星期天,在大地剛剛甦醒的時候,我就來到記者站了,我作為小記者的第一次活動開始了。

這一次,我們來到了齊河縣仁裏集鎮參觀黃氏黑陶藝術。

黑陶有着悠久的歷史和遠古民族文化深深的沉澱,它通過火與土的藝術詮釋着源遠流長的古老文明,演繹着力與美的結晶,具有豐富的藝術內涵。

我們在展館裏看到了一些黑陶藝術品,在製作上都很精緻。

我細心觀察,發現這些陶器具有“黑、薄、光、細”四個特點。這些陶器都是手工製作的,我很好奇,工人是怎樣用手將黑陶做得如此細緻的?

很快我的好奇就被揭開了,我們有幸參觀了陶器的製作過程。

首先就是拉型的過程,這應該是製作陶器最重要的一步了。黃泥轉動着在製作陶藝的叔叔手下變換着形狀,最終變成精緻的花瓶、葫蘆等模樣。我們幾個男生按捺不住了,親自上陣,原以為很簡單的東西,在我們的手裏,變得奇形怪狀,亂七八糟,弄得我們身上都是泥巴,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再經過晾乾、磨光、雕刻、再磨光後,一件陶器就做成了。

雕刻大概是另一種藝術了,美麗的'花紋,在阿姨手下變得栩栩如生,我們又按捺不住再次上陣,結果再次敗北,不過在阿姨的指導下,我又再三練習之後,作品還可以讓人過目了。

我的第一次小記者活動不僅瞭解了黑陶藝術,而且還親自參與了陶器的製作,收益頗豐。我想,如果有機會,希望可以進入藝術學院,因為享受藝術的過程真是太美妙了。

第一次當小記者作文5

一個陽光明媚的週日,我和媽媽來到民族宮大劇院。這次來我可不是單看兒童劇的,而是帶着一個特殊的任務--當一次小記者。

平時我很少看兒童劇,對劇院不太熟悉,進門就跟着媽媽走。找到座位,媽媽告訴我這部戲叫《北京童謠》。還提醒我説要認真看,想好問題。兒童劇開始了,我邊看邊想,可是初來乍到的我一點靈感也沒有。《北京童謠》劇情主要描寫了三個人物之間從衝突到轉變的故事,哥哥劉哈佛奮力學習,獲獎無數,再一次準備天文奧賽。妹妹劉大倩不愛學習,喜歡陪患上阿爾海默茨症的奶奶玩。一個學霸哥哥,一個學渣妹妹,一個患病奶奶,通過童謠把哥哥的“無助”勁兒,妹妹的“呆”勁兒,奶奶的“傻”勁兒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也通過童謠喚回了奶奶美好的童年記憶,喚醒了哈佛哥哥自己內心對童年的認知。

看完兒童劇,我在工作人員地指導下,採訪了主演哈佛哥哥,發現扮演哈佛的其實是個阿姨,我見到阿姨時很緊張,心裏的想法一下子全沒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抖着嗓子問阿姨,通過這個角色在想給觀眾表達什麼?她説:“孩子成長不能失去自由,要有自己的空間和世界,家長不能把想法強加於他們。”

我還採訪了哈佛的爸爸,有了上一次的經驗,發現採訪並不可怕。同樣讓我吃驚的是,他把爸爸演的如此逼真,在現實生活中居然還沒當上爸爸。這位“爸爸”想對全天下的爸爸説:“不是隻有成功的孩子才去愛他,失敗的孩子也要去愛。提醒所有的父母,不不以學習成績去衡量孩子的成敗。”

通過這次難忘的體驗,我既觀看了一次兒童劇,又當上了一次小記者,知道了演員對於這部戲的看法,我一定要把這部戲所表達的東西傳遞下去,讓更多人瞭解這部戲和演員的心聲。

第一次當小記者作文6

6月1日,連老師帶着我和十位文學社的學長學姐到海滄的阿羅海廣場參加晚報小記者的採訪活動,並可以看大黃鴨、玩沙雕……

坐了半個小時的車,我們終於來到了阿羅海廣場。遠遠望去大黃鴨像一個黃色的小球,但是近看可大了,高、寬約15米。接着老師給我們分發了藍色的小記者服,並告訴我們採訪注意事項。

開始活動了,我在沙灘上怯怯地問了幾位阿姨,回答都是大黃鴨很“很萌”、“很胖”、“可愛”。回答都很簡單。我不知道要再問什麼問題,要找誰採訪好。後來連老師就面對面傳授方法,教我和柏冠宏怎樣確定採訪對象,怎麼列出採訪提綱。他鼓勵大膽地去採訪管理愛心單車的志工。

來到志工面前,我心裏就像鑽進了一隻小兔,怦怦直跳。我緊張得用顫抖的聲音説:“哥哥你好,我是廈門晚報的小記者,想問您幾個問題可以嗎?”

“當然可以呀!”志工哥哥爽快地答應了。

於是,我大膽地問道:“請問這個點每天借用愛心單車的人次大約有多少?”

“大約有一千人吧!”

“那您當義工多久了?為什麼想要當義工呢?”

哥哥不假思索地説:“從元旦到現在。我覺得助人為樂很開心。”“你是每天都來嗎?”我追問道。

“不是每天都來,我們都有自己的工作,平時輪流安排,每週擠出一兩天來。”義工哥哥的默默奉獻精神感動了我。

通過這次活動,我鍛鍊了膽子,學會了和陌生人交往。以後如果有機會,我會積極參加這類活動。

第一次當小記者作文7

現在,我脖子上多了一件東西小記者證,這意味着明天我可以採訪家長志願者們!

一回到家我就把書包甩在板凳上,用顫抖的雙手拿出採訪記錄本。筆不知是怎麼了,怎麼也不肯往記錄本上寫,沒辦法,我先拿出幾張白紙寫問題。四五張白紙的犧牲終於換來了四個差不多的問題,我的手心裏早已滿是汗水,臉火燙火燙的,似乎都能煎雞蛋了。

第二天一早,12位家長志願者站在晨霧當中,好像成了仙人。紅旗隨風飄揚,好似在向我們招手。所有的家長都站得筆直,好像有人在無聲的指揮他們。張涵語媽媽把笑容掛在臉上,迎接一位位家長和同學。楊睿媽媽今天穿了一身黑色衣服,紅袖章像火一樣,在她的胳膊上燃燒着。餘海鑫媽媽,戴着帽子和口罩,只露出了雙眼,來的時候一定很冷吧?

採訪開始了,我有過在市委廣場採訪經驗,第一個跑到楊豐瑩媽媽面前。剛要張嘴,她一笑,我居然又退了回去。唉,經驗去哪兒了?經過一番練習,我終於又一次來到了她面前。旁邊一堆小記者都在採訪張涵語媽媽,嘰嘰喳喳,她臉上的笑容一點都沒少。我也去排隊,順利地輪到我了:“阿姨,請問您為什麼要參加南門值班?”結果她居然説:“你猜猜啊?”我瞬間無語了。“為了你們的安全啊!”她笑了。是不是這個問題已經聽了太多遍?

採訪結束了,我要記錄媽媽們的回答,可沒有帶夾板。不過我們有的是辦法,你看,有的小記者正趴在別人背上寫,有的互相把胳膊借出去,還有三個同學把自己的腿當成了桌子。

晨霧已經消失,紅旗依舊在飄揚,第一次當小記者很成功。

第一次當小記者作文8

翻開厚厚的相冊,一張張照片映入眼簾,就想起了兒時調皮的我,可愛的我,貪玩的我。翻到最後一頁時,看到了第一次當“小記者”的我,不禁回想起了當時的情景。

記得那是去年的暑假,有一次上播音課,老師告訴我們下個星期六有一節採訪環衞工人的活動,在老廣場舉行。班裏的同學聽到了,都紛紛議論着,我聽到了,心裏也無比得高興。在這幾天裏,我一直努力地練習着,心裏充滿了自信和期待。等着、盼着,終於,到了那一天!我們班的同學早早地就來到了老廣場。這時,看到了老師,我們紛紛跑了過來,集合在一起。首先,老師每人發了一件紅外套,老師還發給了我一面大紅旗。整理好了隊伍,開始採訪了,一個小朋友接着一個小朋友,一位環衞工人接着一位環衞工人,我在後面有一點兒緊張。

終於,我的前面只有一位同學時,我慢慢地呼吸着,默默地對着自己説:“加油,王天瑜,你是最棒的!”這時,輪到了我,我問了老爺爺幾個問題,當我問最後一個問題時,“咔嚓”一聲,一張照片記錄了這一刻。當每個小朋友採訪完時,我們一起大聲地對着路人説:“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一起爭做綠色小衞士,讓我們一起保護環境吧,加油!”當路邊的老爺爺、老奶奶看見了,都説:“你們呀,真是一個個好孩子。”我和我的同學都笑了,笑得那麼快樂、甜蜜。“咔嚓”一聲,又一張照片,記錄了那一刻。

就是這樣,一張體型雖小,但意義深遠的照片,普通而又不尋常的照片,是多麼值得我去收藏。不僅如此,我還感受了環衞工人的艱辛,讓我們一起保護環境吧,加油!

第一次當小記者作文9

昨天,老師發了小記者證,讓我們今天採訪家長。我準備了四個問題,一大早就激動萬分地跟着我媽來到了南門。是的,我媽媽也是今天值日的家長之一。薄霧中,一面面鮮豔的紅旗迎風飄揚,今天真是個好日子。

家長們來得真早,站得真直,笑容真暖。有幾個來得更早的小記者正在採訪,我的腳卻像被502膠水粘住了一樣,根本動彈不得,眼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我還一個都沒有采訪呢。天很冷,我卻緊張地出了一身的汗。終於,我邁出了第一步,向張涵語媽媽走過去。一羣小記者正圍着他,我也擠了進去,耐心地等待着。終於輪到我了,我看看採訪記錄本,又在心裏默唸一遍,深吸了幾口氣,攥緊了拳頭:“現在這麼冷,您覺得站在這裏值得嗎?”張涵語媽媽立刻笑了,摸了摸我的頭,告訴我無論多冷都是值得的,因為是為了可愛的孩子們。她一直都面帶笑容,我們問了那麼多問題,她臉上的笑容絲毫都沒有減少,反而更多了。

採訪完張涵語媽媽,我剛要舒口氣,我媽説:“陳藝洋已經完成任務,可以回班了!”那是一定的呀,她一年級時就代表我們班參加講故事比賽,獲得一等獎。舞台下那麼多雙眼睛盯着,她都不害羞,更別説這兩隻眼睛了。我可不跟她比。

採訪終於結束了,今天我打開了自信之門,收穫了自信和驕傲,等一下跳大繩我應該也不會害怕了吧!

第一次當小記者作文10

今天,學校舉行運動會。

一早,孫老師就走進教室,微笑着對大家説:“運動會上,我要派幾名同學當小記者,採訪運動員。”聽了孫老師的這番話,我心想:該不會是要選我吧?果然,孫老師提高嗓門接着説:“運動員就不用參加了,就夏周彤、張子怡、韓嘉瑜和高涵四位同學吧。”

我聽了這句話之後,不禁擔心起來,在心底開始我的碎碎念。唉,不知道這份差事好不好做,萬一我給弄咋了怎麼辦?……

時間過得真快,才一會兒,運動會就要開始了。我拿着筆記本、鉛筆和橡皮呆呆地坐在草坪上,不禁再一次地擔心起來:怎麼採訪呀?不會要像導遊那樣東跑跑西跑跑,那可得累死了!

為了儘快完成任務,我和張子怡還有另外兩名同學一起去尋找採訪對象。因為是第一次採訪別人,心裏難免會有些羞澀,只能從自己班的運動員開始。

我跑到籃球場那邊,面帶微笑地問我們班的一個運動員:“潘雨婷,你報了哪些項目?其中你對哪一場比賽最有信心?你最想對誰説聲‘謝謝’?”她一一回答了我的問題。我把她的回答整理在我的筆記本上,然後自己輕聲地讀了一遍,覺得沒問題就拿給孫老師看。孫老師幫我修改了一些地方,改完了讓我拿着話筒對着全校同學大聲朗讀。

我當時覺得自己很奇怪,一開始明明很擔心,現在對着全校同學怎麼一點兒也沒有了剛才的緊張。讀完後,我的心中有一種好像頓時長大了許多的感覺。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再去採訪其他班的運動員就很順手了。就這樣,我一次又一次地拿着話筒大聲朗讀。

運動會結束後,同學們紛紛回到了教室。我坐到座位上,回想起今天第一次當小記者的整個經過,覺得真是興奮異常,因為我第一次當小記者就這麼順利。

第一次當小記者作文11

5月2日下午,我校迎來一場“食品安全進校園”講座活動,同安工商局食品安全檢驗部的蔡阿姨為我們做了精彩的報告,讓我校師生提升了有關食品安全的知識,加強了食品安全的意識,講座取得了圓滿成功。

早在上午的時候,少總吳老師就做了合理分工:我和葉嘉瑩攝像,黃靈穎採訪,郭家栩寫簡訊,其他人做記錄。我興奮極了,這可是我第一次當攝影小記者啊!中午一回家,我就拿起平時看的那些攝影書又温習了一遍。

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到啦!我穿上“向日葵”小記者服,帶好相機,昂首闊步走進道德講堂多功能廳。

“哇!這麼多人吶!”只見座無虛席,人頭擠擠。我一驚,不由得緊張起來,手心直冒汗。

“食品安全進校園”講座開始了,蔡阿姨那甜美的聲音緊緊地吸引着在座的師生。我做了個深深的呼吸,打開相機,忙碌起來。首先,我為演講者蔡阿姨拍了個特寫鏡頭;接着,我走到台前給聚精會神的觀眾們拍了兩張正面照;然後,我又從側面拍了幾組鏡頭……我跑來跑去,搶拍珍貴的瞬間,忙得不亦樂乎,累得汗流浹背。蔡阿姨準備了豐富的視頻資料,她把正規廠家和小作坊生產環境的錄相、照片做比較,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生產環境、加工過程對於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蔡阿姨的講座真有趣,她還從漢字的結構來解釋食品的安全:“食就是由良和人組成,也就是説只有有良心的人才能製作出健康的食品。”聽阿姨這番意味深長的話語,師生們一邊點頭一邊熱烈鼓掌。我在心裏也暗暗感歎:現在食品添加劑層出不窮,黑心商家只顧着自己的利益,根本不顧消費者的權益。我們只有不斷提高食品安全意識,不斷增長食品安生知識,不斷宣傳食品安全常識,才能擁有一個安全的消費空間。

最後,講座在充滿希望的《明天會更好》的合唱歌聲中圓滿結束。

在隊部,吳老師當眾表揚我能幹,我心裏喜滋滋的。相信,有了頭一回的經驗,我將會更努力地完成以後的採訪任務的!一回生,二回熟嘛!呵呵……

第一次當小記者作文12

萬事開頭難。在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在我的作文補習班上就嘗試做了一次小。

我們在出發前還需要做幾分鐘的準備工作。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當小,所以心情異常激動,我甚至能感覺到我的心跳在加速。於是我努力地讓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然後準備提綱和決定採訪的對象,想了半天,終於決定了一個理想的採訪對象,他就是胡春暉。

此時我的心更緊張了,腿就像灌了鉛一樣。我艱難地向胡春暉走去,每向前一步就是對我一項巨大的考驗似的。

我走到他面前支支吾吾了半天才吞吞吐吐地問:“請問,這位仁兄,我能採訪你嗎?”

“行啊,你問吧。”他爽快地答道。

見到他這樣回答我,我那提到嗓子眼的心也就下去了。

我緊接着問第二個問題:“請問你幾歲了?”他猶豫了片刻,然後説:“10歲。”並且還有手指比劃着。

我連忙問他第三個問題,此時我顯得有點焦急,因為我想盡快完成任務“你問你對自己現在的學習成績滿意嗎?”“嗯,這個嘛······”他搔搔後腦勺,然後沉吟片刻;説:“還算滿意吧。”

我就這樣問了他一連串的問題,但他都給了我一個滿意的答覆。

最後,我對他説“謝謝你的配合,再見了。”採訪終於結束了,我也跟着鬆了口氣。

這真是一次有趣的採訪活動。通過這次活動,我瞭解到了當需要多麼巨大的勇氣。也證實了“萬事開頭難”這句話事正確的。

第一次當小記者作文13

20xx年2月9日星期四,這一天,是我第一次參加蕭山日報小記者團的活動。我懷着激動的心情來到了9樓會議室。這次會議的主講人是一個大學生——單祿依姐姐,她畢業於武漢大學。而這次會議,她要講的主題就是“大學”。

會議開始了,單祿依姐姐首先用語言介紹了她的大學——武漢大學。接着,單祿依姐姐再次用武漢大學宣傳片向我們介紹了武漢大學。讓我們目睹這所位於武漢的大學的風采。

介紹完了武漢大學後,單祿依姐姐開始圍繞“大學”這個主題向我們提問。從中知道每位小記者對大學的認識,影響。

接着,單祿依姐姐問了所有小記者“985”和“211”這兩個數字是什麼意思。小記者們一頭霧水,聽了單祿依姐姐的解答才知道:原來,“985”,“211”分別是兩個工程。“985工程”指的是我國政府為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而實施的建設工程。“211工程”指的是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點。

最後,單祿依姐姐讓小記者們3人為一組選擇一所大學,進行討論。我們組選擇的是“廈門大學”。我負責收集、編寫、整理重點資料。另一名小記者則來介紹。

這次會議就這樣結束了,第一次參加蕭山日報小記者團的活動的我難免會有些不捨,單祿依姐姐讓我學到了很多平時學不到的東西,也讓我進一步的瞭解了大學。

第一次當小記者作文14

今天是的12月14日,對於我來説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從今天開始,我終於成為一名嚮往已久的小記者,可以盡情地展示自我,可以有機會,讓老師和同學們一睹我的風采。

今天小記者的第一次聚會,是在營東小學參加“小白鴿記者團”的啟動儀式。儀式在下午兩點開始,可不到一點半的時候,家長和小記者們就已經趕到了學校。只見學校門口人山人海,看來同學們的心情和我一樣,已經等不及了,都想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名光榮的小記者!

大約兩點左右,我們所有的小記者都聚集在四樓多媒體教室,首先是老師給我們每一個人發了一頂帽子、一個小挎包及記者證。當叫到我的時候,我快步走到老師面前,把東西接過來,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走到座位上的,心情十分激動,看着胸前的記者證,我情不自禁地想大聲呼喊:我終於成為一名小記者了!少年宮郭書記為我們授旗,並宣佈小白鴿記者團正式成立時,偌大的教室裏掌聲雷動,300多名小記者歡呼雀躍,“我們是小記者了,我們是小記者了!”那樣子,那神情,就像自己的作品獲了特等獎。都市女報記者還就自己的工作經歷為我們講解了記者的職責,如何做一名記者,為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這次聚會,我很榮幸地當上了一名六團的團長,看着團長的職責,我感覺壓力很大,生怕自己不能勝任這個職務,但是一想到老師這樣信任我,我就暗暗地下定了決心,一定要當好這個小團長,為大家服好務,盡好責,使我們六團能名列前茅。

夕陽下,我們在操場上集合留影,舉着“小白鴿記者團”的大旗,我感到無比的自豪。

“小白鴿,要展翅飛翔。”努力吧,來自不同學校的小記者們,讓我們一起加油!一起帶着夢想,迎着希望起程!

第一次當小記者作文15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是個晴朗的好日子。我和李子璐相約一同去完成第一項亞運小記者的任務——採訪社會上的人對亞運的瞭解以及大家準備為亞運做些什麼貢獻。

我穿上了亞運小記者的綠背心,戴上了黃色的小帽子、掛上亞運小記者牌,別提多神氣了!剛出家門兒,就聽到鄰居和路人驚奇又敬佩地説:“你看!那個小姑娘是亞運小記者呀!”我的心裏美滋滋的!

我和李子璐碰面後,立即開始了我們的採訪行動。第一項工作就是確定採訪對象。只見路上行人湧湧,該選誰呢?我們的腦子裏的問號蹦了出來!這時我們正好看到一名華工的保安,我們決定先採訪他。可是,我和李子璐都好緊張,剛才美滋滋的感覺都不知跑到哪兒去了!該怎麼開口?被拒絕了怎麼辦……一連串的問題讓我們走到一半突然停住了。這時,我突然想到了老師在課堂上的話“作為一個優秀的記者,被拒絕後,要再去想辦法,最終一定會成功!”我們鼓起了勇氣,運用上老師教給我們的採訪技巧,走到那個保安的面前,開始了我們的採訪。保安叔叔説他知道亞運會將在廣州舉辦,他將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保衞好華工的安全。哈哈,我們首戰告捷!後來我們又先後採訪了體育器材的售貨員、書報攤老闆、八景攝影部的姐姐們、華農的大學生、退休老爺爺以及兩個外國留學生。其中只有一個人拒絕了我們的採訪。最成功的採訪就是八景攝影部的姐姐和華農的大學生,他們不僅正確回答了我們提出的亞運知識問題,表示將好好工作、認真學習、遵守交通和保護好環境等為亞運做貢獻,而且還同意接受我們的採訪攝影!

通過這次採訪,我們鍛鍊了自己的勇氣、宣傳了廣州亞運,還練習了小記者基本功!真是太有收穫了!

不過,這次採訪中,我們發現社會上還有少數人對本次亞運不夠了解。所以,我們一定要多多宣傳亞運,讓更多的人瞭解亞運,這樣,全社會的每個人才能為廣州、為亞運做出自己的貢獻!

標籤: 當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changzhangzuowen/diyicizuowen/qok4v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