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中考素材 >

2016中考素材:古代傑出人物及事蹟

2016中考素材:古代傑出人物及事蹟

古代有很多傑出的人物,他們的事蹟是最好用的作文素材。下面是語文迷網整理的古代傑出人物及事蹟,供大家參考選擇。

一、周瑜:歷史長河中的不滅星光

【獲獎名片】堅守信念為國捐軀

【評價】

1。談笑間,羽扇輕搖,破敵百萬;沙場上,徵袍染紅,血戰南郡。他用短暫的一生,詮釋忠誠與智慧的真正含義。

2。國家危難,他力排眾議,強據曹魏,盡顯名士風采;赤壁陣前,他泰然自若,拔劍相迎,破百萬曹軍。他短暫的一生確如高山般讓人仰止!

頒獎詞

權力的巔峯,他觸手可及;忠誠的信條,他永生不忘。他火燒赤壁,血戰南郡,以自己短暫的生命,成就他人的王者霸業。一顆忠心,東吳元老,他深謀遠慮,助吳天下三分。何謂賢謀,何謂良帥,何謂能臣,公瑾是也。

【事蹟】

周瑜出身士族,早年與孫策是摯友。他盡心輔佐孫策,為孫策東渡江東立下汗馬功勞。孫策死後,周瑜又效力孫權。建安七年,曹操下書責令孫權送其子為人質,眾大臣猶豫再三不能決斷。周瑜力挽狂瀾,分析利弊,最終説服羣臣。周瑜對孫氏忠貞不二。他拒絕了曹操派人的遊説,態度堅決。

建安十三年,曹操揮軍三十萬會獵江東。周瑜英勇不懼,説服眾人,與曹決一死戰。面對三十萬曹軍,周瑜展現的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擁有的豪邁。一句“操直送死”,一計“火燒曹軍”,一場“赤壁之戰”,成就了他的輝煌。這場大火使曹元氣大傷,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熊熊的火焰是周瑜愛國的心火,是他誓死效忠的赤子之心。

赤壁之戰後,他為了擴張東吳的勢力,主張攻打南郡,在那場戰爭裏他失去了生命,但他在赤壁船頭傲立的風姿,依然讓人仰望。他將一生都奉獻於東吳霸業,直到最後一刻都不曾倒下。

二、屈原:赤子之心的汨羅英魂

【獲獎名片】濁世清蓮

【評價】

1。“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也”。在有些人看來,處世不必過於認真,世道清明,可以出來為官;世道渾濁,可以與世浮沉。然而你寧可投江而死,也不願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塵埃。

2。眼看自己一度興旺的國家已經無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迴天。你本可以出走他國,卻最終因愛戀國土,於悲憤交加中自沉於汨羅江,殉了自己的理想。怎能不讓人歎惋?

【頒獎詞】

是您,使內外交困的楚國一度出現國富民強、諸侯威震的局面;是您,雖屢遭疏遠流放,赤子之心卻始終不渝。“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直到無能為力,您縱身一躍汨羅江,以身來殉美政理想!

【事蹟】

戰國時楚國人。我國最早的大詩人,名平,字原。他學識淵博,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聯合齊國,抗擊強秦。在同反動派鬥爭中受誣陷而丟官離職。頃襄王時被放逐,但因此卻更加接近人民的生活,對黑暗現實十分不滿。後因楚國的日益****,首都郢亦被秦兵攻破,他既無力挽救楚國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無法實現,遂投汨羅江而死。

屈原的着作有《離騷》、《九章》等,這些着作文字華美,體現了他的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他看清了貴族的虛偽、昏庸與腐朽,看清了奸臣排斥賢才的行為,看清了社會的種種不仁……他的主張,體現了他對楚國國事的深切憂念以及為理想而獻身的偉大精神。

屈原的死是對當時黑暗勢力的一種嘲諷和揭露,是一種無言的反抗與鬥爭,同時也是向後世發出的一個警告——要小心黑暗的勢力!他的作品語言生動而富有活力,有着浪漫主義精神,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曹操

歷史上的曹操是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他統一中原,實行屯田制,對社會的發曹操展,疆土的鞏固,做出了一定貢獻。但在《三國演義》和戲曲舞台上的曹操,由於受正統觀念的影響,把他寫成了一個篡奪漢室天下的奸臣。對曹操的評價眾説不一。應將歷史上的曹操與文學作品中的曹操區分開來。無所謂“翻案”,向來人們的觀點就不一樣,無需統一,也不可能統一。曹操雖為封建政治集團的統治者,但他必竟親歷了時代的戰亂,感受了征戰之苦,目賭了戰爭所造成的土地荒蕪,人民流離失所。這種感情在他的詩中亦有反映,像《苦寒行》、《嵩裏行》都描寫了征戰之苦。《嵩裏行》中寫道:“鎧甲生飢蝨,萬姓以死亡。白甘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真實地反映了戰亂所造成的苦難,被譽為“漢末實錄,真詩史也”。曹操的文章雖不及詩之名氣大,但亦有華章。漢代散文多受辭賦影響,趨向駢偶化,各種題材的文章也多形成了一定的格式。曹操的文章不落俗套,不受束搏,只重視表現自己的思想,語言簡潔樸素,有自己的鮮明個性,像《讓縣自明本志令》、《祭故太尉橋玄文》等都是用簡樸的文筆把自己要説的話寫出來,無做作雕飾之辭,其有政治家的雄偉氣勢和鬥爭鋒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zhongkaosucai/xoqg0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