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哲理故事 >

哲理故事:麥穗低頭的謙虛

哲理故事:麥穗低頭的謙虛

寺院裏接納了一個年方16歲的流浪兒。這個流浪兒頭腦非常靈活,給人一種腳勤嘴快的感覺。

哲理故事:麥穗低頭的謙虛

灰頭土臉的流浪兒在寺院裏剃髮沐浴後,就變成了一個乾淨利索的小沙彌。

法師一邊關照他的生活起居,一邊苦口婆心、因勢利導地教他為僧做人的一些基本常識。看他接受和領會問題比較快,又開始教他習字唸書、誦讀經文。

也就在這個時候,法師發現了小沙彌的致命弱點——心浮氣躁、喜歡張揚、驕傲自滿。

例如,他一旦領悟了某個禪理,就一遍遍地向法師和其他僧侶炫耀;更可笑的是,當法師為了鼓勵他,剛剛誇獎他幾句,他馬上就在眾僧面前顯擺,甚至把任何人都不放在眼裏,大有唯我獨尊、不可一世之勢。

一天,法師把一盆含苞待放的夜來香送給這個小沙彌,讓他在值更的時候,注意觀察一下花卉的生長狀況。

第二天一早,還沒等法師找他,他就欣喜若狂地抱着那盆花一路招搖地找上門來,當着眾僧的面大聲對法師説:“您送給我的這盆花太奇妙了!它晚上開放,清香四溢,美不勝收,可是一到早上,它便又收斂了它的香芳蕊……”

“那它晚上有沒有吵着你?”法師問道。

“沒有,沒有。”小沙彌高高興興地説,“它開放和閉合都是靜悄悄的,哪會吵我呢?”

“哦,原來是這樣啊,”法師以一種特殊的口吻説,“老衲還以為花開的時候得吵鬧着炫耀一番呢。”

小沙彌愣了一下,臉刷地一下就紅了,喏喏地對法師説:“弟子知錯了!弟子知錯了!”

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須懂得謙虛,所謂“滿招損,謙受益”,時時保持謙虛方能以低姿態向他人學習,也才能有更多成長的機會。過多的炫耀只能證明自己的無知,收穫一點點就自滿自大,只能讓自己止步不前,破壞潛心精進的心境。

成熟的穀穗,總是謙虛地低下頭;勤奮的螞蟻,總是悄無聲息。做人不可自視其高,誇誇其談,眼高於頂,必須要懂得謙虛。一個高傲自大的`人,表現狂妄,實際是遮住了自己的眼睛,捂住了自己的耳朵,無法接受別人的意見,看不到真理與事實。

真正謙虛的人,能夠深刻地看出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準確地估價出自己的天賦與潛能。面對廣大未知的世界,能夠保持強烈的好奇心與不滿足感,並由此產生一種永不言敗的進取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zheligushi/wlovr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