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哲理故事 >

人生哲理故事大全

人生哲理故事大全

第1個:三個建築工人的故事

人生哲理故事大全

一天,一位記者到建築工地採訪,分別問了三個建築工人一個相同的問題。他問個建築工人正在幹什麼活,那個建築工人頭也不抬的回答:“我正在砌一堵牆”。他問第二個建築工人同樣的問題,第二個建築工人回答:“我正在蓋房子”.記者又問第三個建築工人,這次他得到的回答是:“我在為人們建造漂亮的家園。”記者覺得三個建築工人的回答很有趣,就講其寫進了自己的報道。

若干年後,記者在整理過去的採訪紀錄時,突然看到了這三個回答。三個不同的回答讓他產生了強烈的慾望,想去看看這三個建築工人現在的生活怎麼樣。

等他找到這三個建築工人的時候,結果令他大吃一驚:當年的個建築工人現在還是一個建築工人,仍然象以前一樣砌着它的牆;而在施工現場拿着圖紙的設計師竟然是當年的第二個建築工人:至於第三個工人,記者沒費多少工夫就找到了,他現在成了一家房地產公司的老闆,前兩個工人正在為他工作。

陽光大學生網-感悟: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眼界,而一個人的眼界直接決定了他的前途。

第2個:留一隻眼睛看自己

忙碌並沒有錯,因為忙碌而迷失了自己,那就有點不對頭了。

在日本的歷史上生成過兩位偉大的劍手,一位是宮本武藏,另一位是柳生又壽郎,而柳生又壽郎是宮本武藏的徒弟。

柳生又壽郎由於年少荒嬉,不肯接受父親的教導專心習劍,被父親逐出了家門。於是受了刺激的柳生,發誓要成為一名偉大的劍手,而獨自跑到一荒山去見當時較負盛名的宮本武藏,要求拜師學藝。

拜見了宮本武藏,柳生熱切地問道:“如我努力地學習,需要多少年才能成為一流的劍手?”

武藏説:“你的全部餘年!”

“我不能等那麼久,”柳生更急切地説:“只要你肯教我,我願意下任何苦功去達成目的,甚至當你的僕人跟隨你。那需要多久的時間?”

“那,也許需要十年。”宮本武藏説。

柳生更着急了:“哎呀!家父年事已高,我要在他生前就讓他看見我成為一流的劍手。十年太久了,如果我加倍努力學習需時多久?”

“嗯,那也許要三十年。”武藏緩緩地説到。

柳生急得快哭出來了,説:“如果我不惜任何苦功,日以繼夜地練劍,需要多少時間?”

“哦,那可能要七十年。”武藏説,“或者這輩子再也沒希望成為劍手了。”

此時,柳生心裏糾結着一個大疑團:“這怎麼説呀?為什麼我愈努力,成為流劍手的時間就愈長呢?”

“你的眼睛全都盯者流劍手,哪裏還有眼睛看你自己呢?”武藏平和地説:“流劍手的先決條件,就是永遠保留一隻眼睛看自己。”

柳生眼中的“流劍手”,對你而言代表什麼?是權位?是金錢?還是哪些目標或理想?“流劍手”對你的組織而言又代表什麼?賺錢?佔有關鍵地位?還是服務社會,實踐關懷?

是什麼原因讓宮本武藏説,不惜任何苦功日以繼夜拼命練劍,反而無法成為流劍手呢?而成為流劍手的先決條件,就是永遠保留一隻眼睛看自己,宮本説的是什麼意思?要看自己什麼樣的內容呢?

在工作與生活中,全球快速變化、快速傳播的信息洪流,促使每個人也莫不是汲汲營營地追求新知,唯恐不學無以活到老;可是在夜深人靜時,卻又迷惘於“我是誰”、“我在追求什麼”、“這樣追求的生活是我的理想人生嗎”等思考中,因而久久不能成眠。

這些現象莫非也是“眼睛全都盯着流劍手,哪裏還有眼睛看自己呢”?

或許,是該用一隻眼睛看自己的時候了。什麼使你不惜任何苦功,日以繼夜拼命地“練劍”?那背後的心才至關重要啊!當你在成功與失敗之間掙扎時,是不是已經忘記了,什麼才是人生之本?人生之本,就是人不是機器,不能編一套程序一直運轉,直到報廢為止。人每天都在重新選擇,如果你選擇走老路,希望你覺得快樂,或者值得。

第三個:人生的長短

在中國,有這樣一位科學家,今年已經92歲,依然擔任上海大學校長。

他叫錢偉長。他在板殼問題、廣義變分原理、環殼解析解和漢字宏觀字型編碼等方面,有過舉世矚目的突出貢獻。20世紀50年代,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那時叫學部委員)。

1935年,錢偉長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當初,他選擇物理專業,不是因為專長,而是出於一個年輕學子的愛國之情。考清華時,錢偉長的國文和歷史特別出色,每門都是100分,而數學、物理、化學、外語極差,4門課加起來只有25分,其中,外語是0分,物理是5分。基於這種情況,他順理成章地選擇清華大學中文系。

挑好志願的第二天,“九·一八”事變爆發了。錢偉長認為,只有科學才能救國,於是,他主動要求改學物理,找到理學院的院長葉企蓀教授和物理系主任吳有訓教授,結果,他們都建議錢偉長讀中文系。

為此,錢偉長纏了吳有訓一個星期。吳有訓每天8時上課,他6時30分就等在他的辦公室。由於不堪糾纏,吳有訓只得答應了。不過,他與錢偉長訂了一個君子協定:如果在一年內,錢偉長的數學微積分和物理成績在70分以下,就將他退回中文系。

錢偉長是一個非常用功的人,除了吃飯、睡覺,將所有的時間都用到學業上。吳有訓有心栽培,經常教他一些正確的學習方法,錢偉長的成績迅速提高。學期結束時,他的物理及格了;學年結束,數學、物理、化學、外語都達到80多分。清華本科畢業後,他考取本校物理系研究生。後來出國留學,1942年,獲得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博士學位。

第四個:一道受用終身的測試題

給你做一道題吧,測試一下看看你是不是通得過自己對自己的考驗。這是一家公司招收新職員時其中的一道測試問題:

你開着一輛車。在一個暴風雨的晚上。你經過一個車站。有三個人正在等公共汽車。一個是快要死的老人,很可憐的。一個是醫生,他曾救過你的命,是大恩人,你做夢都想報答他。還有一個女人(男人),她(他)是那種你做夢都想嫁(娶)的人,也許錯過就沒有了。但你的車只能坐一個人,你會如何選擇?請解釋一下你的理由。

在你看下面的話之前仔細考慮一下。……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對你性格的測試,因為每一個回答都有他自己的原因。老人快要死了,你首先應該先救他。然而,每個老人較後都只能把死作為他們的終點站,你完全有理由先讓那個醫生上車,因為他救過你,你認為這是個報答他的好機會。

同時有些人認為一樣可以在將來某個時候去報答醫生,但是你一旦錯過了這個機會,你可能永遠不能遇到一個讓你這麼心動的人了。

在200個應徵者中,只有一個人被僱用了,他並沒有解釋他的理由,他只是寫了以下的話:“給醫生車鑰匙,讓他帶着老人去醫院,而我則留下來陪我的夢中情人一起等公車!”

每個我認識的人都認為以上的回答是較好的,但沒有一個人(包括我在內)一開始就能想到。是否是因為我們從未想過要放棄我們手中已經擁有的優勢(車鑰匙)?有時,如果我們能放棄一些我們的固執,狹隘和一些優勢的話,我們可能會得到更多。

曾經有個年輕的建築師一直苦悶自己無法突破前輩們出色的建築設計,他只能跟在大師後面亦步亦趨,這使他感到十分沮喪。

於是,他暫時告別了自己熱愛的工作,帶上所有的積蓄準備遊覽全世界的著名建築。

當他跋山涉水走過了一個又一個城市,遊覽了一個又一個國家的雄偉建築,較後來到一個無與倫比的輝煌建築——聞名世界的泰姬陵時,他被這的建築迷住了。

他的靈感頓時泉湧般噴瀉而出,他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出色的建築設計。

他成了知名度頗高的建築設計師。

當思路被阻塞時,暫時放棄,換一種方式也許能突破自己。

要想採擷一束清新的山花,就得放棄城市的舒適;要想爭做一名登山健兒,就得放棄嬌嫩白淨的膚色;要想傾聽永遠的掌聲,就得放棄眼前的虛榮。

生活有時會逼迫你,不得不交出權力,不得不放走機遇,甚至不得不拋棄愛情

你不可能什麼都得到,所以,生活中應該學會放棄。

苦苦地挽留夕陽,是傻子;久久地感傷春光,是蠢人。什麼也不願放棄的人,常會失去更珍貴的東西。

今天的放棄,是為了明天的得到。幹大事業者不會計較一時的得失,他們都知道放棄,放棄什麼,如何放棄。

放棄,你就可以輕裝前進。放棄,你就可以擺脱煩惱和糾纏,讓整個身心沉浸在輕鬆悠閒的`寧靜中去。放棄還會改善你的形象,使你顯得豁達豪爽;放棄會使你贏得眾人的信賴;放棄會使你變得更精明,更能幹,更有力量。學會放棄吧!放棄失戀的痛楚,放棄屈辱留下的仇恨,放棄心中所有難言的負荷,放棄費盡精力的爭吵,放棄對權力的角逐,放棄對虛名的爭奪……凡是次要的,枝節的,多餘的,該放棄的都要放棄。

人生哲理:對無法得到的東西,忍痛放棄,那是一種豁達,也是一種明智。必須割捨而不肯割捨,則是疑慮與執迷,對自己有害無益。能在必須割捨時,毅然地割捨,乃是堅強與灑脱。不要以為只有能“取得”的人才是大智大勇,那些能毅然“割捨”的人,其實具有更高的智慧與更大的勇氣。

第五個:驢的哲學人生

必須渡過逆流才能走向更高的層次,較重要的是永遠看得起自己。

有一天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裏,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還在井裏痛苦地哀嚎着。較後,這位農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不值得大費周章去把它救出來,不過無論如何,這口井還是得填起來。於是農夫便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農夫的鄰居們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鏟進枯井中。當這頭驢子瞭解到自己的處境時,剛開始哭得很悽慘。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之後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出現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當鏟進井裏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的反應令人稱奇──它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鏟進的泥土堆上面!就這樣,驢子將大家剷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數抖落在井底,然後再站上去。很快地,這隻驢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後在眾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温馨提示:就如驢子的情況,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陷入“枯井”裏,會被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脱困的祕訣就是:將“泥沙”抖落掉,然後站到上面去!

第六個: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春秋戰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戰。父親已做了將軍,兒子還只是馬前卒。又一陣號角吹響,戰鼓雷鳴了,父親莊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着一隻箭。父親鄭重對兒子説:“這是家襲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那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製,鑲着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製作。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桿、箭頭的模樣,耳旁彷彿嗖嗖地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果然,配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慾望驅趕着他呼一聲就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一隻斷箭,箭囊裏裝着一隻折斷的箭。我一直刳着只斷箭打仗呢!兒子嚇出了一身冷汗,彷彿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意志坍塌了。結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於亂軍之中。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把勝敗寄託在一隻寶箭上,多麼愚蠢,而當一個人把生命的核心與把柄交給別人,又多麼危險!比如把希望寄託在兒女身上;把幸福寄託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託在單位身上……温馨提示:自己才是一隻箭,若要它堅韌,若要它鋒利,若要它百步穿楊,百發百中,磨礪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標籤: 人生哲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zheligushi/ljxww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