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哲理故事 >

富有哲理的名人故事

富有哲理的名人故事

        小編收集了5篇富有哲理的名人故事,希望能給你啟發,請看看!

 【1】  《鄭板橋教子》

鄭板橋(1693-1765)是清朝“揚州八怪”之一。他在山東濰縣當縣官時,兒子小寶留在興化鄉下的鄭墨弟弟家。

小寶6歲時上學了。為了教育兒子,鄭板橋專門給他的弟弟鄭墨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餘五十二歲始得一子,豈有不愛之理!然愛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愛,不以其道是溺愛。”

他的“道”是什麼呢?他説:“讀書中舉,中進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個好人。”

鄭板橋自己是個讀書人,他並不是看不起讀書人,他看不起的是:讀書就是為了做官。

鄭板橋自己最重視的還是兒子的品德。他對弟弟説:“我不在家,兒便是由你管束,要須長其忠厚之情,驅其殘忍之性,不得以為猶子而姑縱惜也。”

他主張,他的孩子和僕人的兒女應平等對待。他説:“家人兒女,總是天地間一般人,當一般愛惜,不可使吾兒凌虐別人。凡魚餐果餅,宜均分散給,大家歡喜跳躍。若吾兒坐食好物,令家人子遠立而望,不得一沾脣齒,其父母見而憐之,無可如何,呼之使去,豈非割心頭肉乎!”

為了教育兒子“明好人之理”、“愛天下農夫”,鄭板橋還抄錄了使小寶且念且唱、順口好讀的四首五言絕句:

二月賣新絲,五月巢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襟;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才得放腳眠,蚊蟲跳蚤出。

後來,鄭板橋不放心小寶的成長,就把他接到身邊,經常教育小寶要懂得吃飯穿衣的艱難,要同情窮苦的人。由於鄭板橋的嚴格教育和言傳身教,小寶進步很快。當時濰縣正值災荒,鄭板橋一向清貧,家裏也未多存一粒糧食。一天,小寶哭着説:“媽媽,我肚子餓!”媽媽拿出一個用玉米粉做的窩頭塞在小寶手裏説:“這是你爹中午省下的,快拿去吃吧!”小寶歡跳着走到門外,高高興興地吃着窩頭。這時,一個光着腳的小女孩站在旁邊,看着他吃,小寶發現了這個用飢餓眼光看他的小女孩,立刻把窩頭分給小女孩一半。鄭板橋得知小寶的舉動,高興地對着小寶説:“孩子,你做得對,爹爹喜歡你。”

哲理:人生,幸福不是目的,品德才是準繩。


 【2】  《周總理的幽默》

每一個人都有幽默的時候,只是在不要同的地方。就算是周總理,只是在不同的地方。

一位記者問總理:“中國有沒有妓女?”不少人納悶:怎們問這種問題?大家關注着周總理,周總理肯定的説:“有!”接着“中國的妓女在台灣!”這一答,記者啞口無言。其實這是一個圈套,只要總理説:“沒有”,一旦你真的這樣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會緊接着説“台灣有妓女”,這個時候你總不能説“台灣不是中國的領土”。

美國代表團訪華時曾有一位記者説:“中國人很喜歡低着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卻總是抬着頭走路。”此語一出,話驚四座。周總理不慌不忙,臉帶微笑地説:“這並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

美國官員的話裏顯然包含着對中國人的極大侮辱。在場的中國工作人員都十分氣憤,但又不能在外交場合強烈斥責對方的無禮。如果忍氣吞聲,聽任對方的羞辱,那麼國威何在?周總理的回答讓美國人領教了什麼叫做柔中帶剛,最終尷尬、窘迫的是美國人自己。

哲理:有時候的幽默,可以用來玩,也可以用來維護尊嚴。


 【3】  《小姑娘教訓蕭伯納》

愛爾蘭作家蕭伯納(1856—1950)是世界著名的小説家、社會活動家和幽默大師。他在訪問蘇聯期間,有一天在街頭遇見了一個蘇聯小姑娘。那小姑娘聰明活潑,逗人喜愛,蕭伯納便同她玩了很久。臨別的時候,蕭伯納對小姑娘説:“你回去告訴你媽媽,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蕭伯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小姑娘竟然學着蕭伯納的口吻説:“你回去告訴你媽媽,説今天同你玩的就是蘇聯姑娘賴莎。”

這件事給蕭伯納以不少的感觸。“一個人不論有多大成就,他對任何人都應該平等相待,要永遠謙虛。”蕭伯納感慨地説。

“這就是小姑娘給我的教訓,我一輩子也忘不了她的!”

還有一次,蕭伯納收到一位小姑娘的來信。信中説:“您是一位最使我佩服的作家,為了表達我對您的敬仰之情,我打算以您的名字來命名我心愛的小獅子狗,它是我過生日時親戚送給我的。不知尊意如何?”

這真是令人哭笑不得的問題,蕭伯納卻幽默地回信道:“親愛的孩子,讀了你的信,頗黨風趣盎然。我十分贊同你的主意。不過,最主要的一點,你務必和小獅子狗商量一番!”

哲理:一個人不論有多大成就,他對任何人都應該平等相待,要永遠謙虛。


 【4】  《邱吉爾的長壽祕訣》

邱吉爾不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著名人物,而且是英國曆任首相的長壽者,他整整活了90歲,他長壽的祕訣之一就是善於睡眠。

邱吉爾精力充沛,一向是大幹、酣睡。在其任職期間,正處第二次世界大戰,局勢極不穩定,瞬息萬變,國事極其繁忙。他日理萬機,每日睡眠時已精疲力盡,躺下便睡着,從不失眠。他常對記者説:“我每天大約在半夜三點睡眠,上牀時如釋重負,睡得很香。”

早八點左右,邱吉爾醒來後,先是躺在牀上看看報紙、電報和其它急件,然後接見來訪者,向各部和參謀委員會口授命令、指示,直到中午才起牀。邱吉爾在介紹長壽經驗時説:“如果有地方坐着,我絕不站着,如果有可能躺着,我決不坐着。”

邱吉爾每天還保持一個多小時的午睡,以便養精蓄鋭,使晚上精神充沛。他常常向周圍的人們宣傳午休的好處,勸他們向自己學習。因而效法他的很多,據説美國總統肯尼迪、里根等就曾模仿過他的午睡方法。

除此之外,邱吉爾還十分喜歡運動,常常在午睡前後和晚飯前後騎馬、打棒球、畫畫、觀賞動植物,有時還砌一會牆,做到動靜結合、勞逸結合。

哲理:能讓內心保持寧靜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神靜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則心蕩,心蕩則形傷。”一個人心浮氣躁時,方寸已亂,必然會導致舉止失常,進退無據,會失去正確的判斷力。反之,心靜神定,泰然自若,你便聽不到外界的喧囂和嘈雜,為人處世就不會失於輕率。每臨大事有靜氣,方為大家風範。


 【5】  《把訂單分給對手》

郭台銘今天能夠成為台灣地區首富,和他這種顧全大局的思維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一個普通的商人只會關心賺錢多少,而一個商業大家考慮的則會是方方面面的收益,這就是成功和偉大之間的差距。

郭台銘就將自己的鴻海精密集團辦成了首屈一指的大企業。經過艱辛的打拼,他的企業終於走上正軌,各地的訂單如同雪花一樣飛來,企業利潤迅速增長。這年年初,郭台銘接到一筆大訂單,企業的高層為這個訂單興奮不已。一旦完成這個訂單,集團將迅速擴大,傲視羣雄。就在集團上下摩拳擦掌,所有人都鉚足了力氣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郭台銘突然做出了一個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決定:他已經向幾個關係不錯的同行發出邀請,希望大家能和他一起完成這筆訂單。

幾年後,郭台銘的經營遭遇到危機。當企業陷入困境時,當初郭台銘幫助過的同行們紛紛伸出援手。有很多根本不認識郭台銘的人,也竭盡所能地給予幫助。那次的危機讓郭台銘的企業再次成了萬眾矚目的焦點。人們驚奇地發現,這個商人的人緣和魅力,居然可以使他得到那麼多人的幫助。一個和郭台銘有多年生意往來的朋友,在接受採訪時説道:“像郭台銘這樣重情重義的人,如果不幫他,我的良心都會不安。”

哲理:分享是一座天平,你給予他人多少,他人便回報你多少。相反,如果你是一個自私的人,那麼你就永遠也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永遠交不到知心的朋友!

標籤: 富有 名人 哲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zheligushi/dqqyn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