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文學常識 >

中國漢字的來歷100字

中國漢字的來歷100字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説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説。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都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者是頒佈者。

漢字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説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説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説。

甲骨文:目前所發現的最早的漢字形態,起源於殷商時期。

金文:刻鑄在鐘鼎等器物上的文字,商周時期出現。

大篆:又叫做籀文,周太史籀創造,春秋戰國時期通行於秦國等地。

小篆:適應秦統一中國的形式而形成,由大篆簡化而成.

隸書:形成於戰國晚期,成熟於漢代,由小篆簡化而成。

楷書:出現於東漢時期,六朝時進一步完善,唐代時成熟,由隸書簡化而成。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佈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説,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佈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裏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藴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複雜。

漢字體系正式形成於中原地區

王藴智認為,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漢字是獨立起源的一種文字體系,不依存於任何一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一的,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體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符號系統,在那個時代,漢字體系較快地成熟起來。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於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見到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説,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鑄在青銅器上。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時期所反映出來的商代文字不僅表現在字的數量多,材料豐富,還突出地表現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規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結體特徵可分為四大類:取人體和人的某一部分形體特徵為構字的基礎;以勞動創造物和勞動對象為構字的基礎;取禽獸和家畜類形象為構字的基礎;取自然物象為構字的基礎。從構形的文化內涵上來考察,這些成熟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對象,與當初先民們的社會生活,相當貼近,具有很強的,現實性的特徵。同時,這些字形所描寫的內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個層面,因而還具有構形來源廣泛性的特徵。

總體來説中國漢字的發展,前後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隸書 → 楷書 → 行書。

漢字來歷

漢字,在中國亦稱中文字、中國字、方塊字,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也是世界上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 漢字從語段文字發展到語詞文字。語段文字階段應該漫長,可能達數千年之久。漢字發源期有距今7762年(±128年)前的賈湖刻符、七千多年前內容豐富的雙墩刻符、及半坡陶符、莊橋墳遺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號、堯舜時代的陶寺遺址朱文、夏墟的水書;而殷墟的甲骨文是公認的初步成熟而定型的漢字系統了。成熟期有骨刻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狹義指以正楷作為標準寫法的漢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漢字在古文中只稱“字”,少數民族為區別而稱“漢字”,指漢人使用的文字。漢字為上古時代的人所發明創制並作改進,小篆,發展至漢朝隸變,至唐代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準——正楷。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期間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制漢字。相較而言,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文字都早已消亡,所以有學者認為漢字是維繫中國南北長期處於統一狀態的關鍵元素之一,亦有學者將漢字列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中國曆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現時中國定為國家規範用字。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平,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都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國家官方的書面規範文字。現代漢字大致分成繁體與簡體兩個體系。前者主要用於香港、澳門以及台灣,而後者由中國大陸制定使用,併為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採用。非中文體系中,日本自制定了官方的漢字使用規範,而21世紀,越南、朝鮮半島地區和蒙古國,漢字已不再具有官方使用地位。

標籤: 來歷 漢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wenxuechangshi/rkxlg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