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名人故事 >

朱熹五夫裏授徒講學的故事

朱熹五夫裏授徒講學的故事

朱熹的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成為三朝的官方哲學,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又一人。下面小編就來分享朱熹五夫裏授徒講學的故事,希望讀者喜歡。

朱熹五夫裏授徒講學的故事

崇安五夫裏潭溪之畔,一位負笈趕路的青年學子向正在田裏耕作的農夫探問去紫陽樓的道路。當他知道目的地就要到達的時候,不禁面露喜悦之色,遂神態灑脱地逕向紫陽樓走去。他,就是寓居毗鄰縣——建陽縣的士子蔡元定。

年屆而立之年的朱熹在紫陽樓熱情接待了這位年歲比他小5歲的學子。寒暄一陣後,朱熹就問起他的治學情況。蔡元定謙遜一陣之後,就靦腆地説起幼承父教,專攻程顥、程頤、張載之著述的情況,然後虔誠地説明來意,要拜朱熹為師。朱熹此時因同安主簿任滿,已返回五夫裏,專事教育和著述。他的老師劉子翬已經逝世近10年,劉師往日主持的屏山書院就由他來接手。書院內有十幾個鄉里子弟跟着朱熹攻讀。朱熹教講之餘開始了辛勤的著述生涯,已經校定了《謝上蔡先生語錄》一本,名聲初播。這本著述是記述程顥、程頤的高徒謝良佐(字上蔡)的治學之道,而程顥、程頤二兄弟乃理學先輩。著名的“程門立雪”故事就是敍述理學閩派學者楊時、遊酢向二程虔誠問學的動人故事。蔡元定素來敬仰二程的真知灼見,知曉朱熹研究這二位先哲的學問深有造詣,就不憚遠道跋涉,前來就教。

在紫陽樓寬敞的書房裏,兩人促膝論道,相見恨晚。除了程氏理學之外,兩人的談論範圍還涉及到天文、地理、禮樂、兵制與度數等。兩人談鋒雄健,直談到夕陽西下。朱母祝氏老夫人前來招呼他們吃飯,朱熹才邀請蔡元定就餐。離開書房之時,朱熹緊緊拉住蔡元定的手,激動地説:“你是我的.老友,不當弟子之列啊!”從此之後,二人日夜切磋學問不輟。凡是各地陸續前來投拜朱熹為師的學子,朱熹必定請蔡元定先把他們考查一番,然後再因材施教。凡是朱熹在講解諸書奧義時諸生難以領會理解的,他也先同蔡元定一起商討進一步講解的辦法。

兩年之後,在眾多的求學士子中又出現一位佼佼者。他就是江西廬陵的劉清之。這位博學多才的士子事先就寫了一封長函表達他誠摯求師的心意:“經師易遇,人師難遭,願以素絲之質,附近朱藍,伏維誨之!”還沒有等到朱熹覆函,他就遠道迢迢而來,一見面就行跪拜,口中喃喃説道:“學生放棄博學宏詞科的考試前來投師,望朱師接納!”朱熹深受感動,雙手攙他起立,延入書房長談。劉清之學成歸去之後,率領一班廬陵學士師事朱熹,形成了以劉清之為首的朱學別派。

朱熹在五夫裏主持屏山書院時所授業的高徒,是一茬接着一茬的。其中劉爚、黃幹是第二茬中的佼佼者。劉爚在屏山書院跟隨朱熹攻讀二程著述,經常燃燭直到天明。黃幹讀書也很刻苦,史書記載他在屏山書院時經常夜讀,瞌睡了就仰身椅背上假寐一陣,驚醒後又勤讀不輟,簡直到了“懸樑錐股”的地步。

朱熹於五夫裏授徒,時間長達20年。在這一段時間內,他經常攜徒外出,對不同學派進行切磋、辯難。近抵武夷山和毗鄰的江西鉛山,遠涉湖湘和廬山。行程萬里,一路風餐露宿,節衣縮食,不以為苦,所到之處,侃侃論辯,殷殷致意,為交流理學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是奸佞之臣如胡?之流卻對這種難得的精神和操行嗤之以鼻,並加以種種罪名。慶元年間他在臭名昭著的《劾朱熹文》中這樣寫道:

朱熹……剽張載、程頤之餘論,寓以吃菜事魔之妖術,以簧鼓後進……益其黨伍,相與餐粗食淡,衣褒帶博。或會徒於廣信鵝湖之寺,或呈身於長沙敬簡之堂,潛形匿影,如鬼似魅……

造謠和污衊終歸不能損害朱熹的偉大形象。正如辛棄疾在朱熹死後的弔文裏寫的那樣,朱熹名垂萬世,永遠活在人們的記憶中。辛文曰:

所不朽者,垂萬世名。

孰謂公死,凜凜猶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mingrengushi/op3yg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