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名人故事 >

積極面對挫折的名人故事(通用15篇)

積極面對挫折的名人故事(通用15篇)

古今中外,有很多著名的人,我們不僅要看到他們成功的一面,更要看到他們背後的故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積極面對挫折的名人故事(通用15篇)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積極面對挫折的名人故事(通用15篇)

積極面對挫折的名人故事 篇1

桑蘭,著名體操運動員,被譽為中國的“跳馬王”。但,這是在1998年7月21日之前,那是在美國紐約,第四屆友好運動會的體操賽場。只是一次賽前訓練,只是一次偶然,桑蘭的一個沒有做完的手翻轉體動作,結束了她的體操生涯,但她依然“著名”,甚至更為“著名”。讓桑蘭“著名”的,是她的精神,她的毅力,是她永遠燦爛的微笑。17歲的花季,即使受傷的花朵依然美麗。

桑蘭的傷勢異常嚴重:第五—七頸椎呈開放性、粉碎性骨折,75%錯位,中樞神經嚴重損傷,雙手和胸以下失去知覺。美國的送護人員十分盡職:從長島拿騷縣醫療中心,到紐約市區最著名的蒙賽耐康復中心,醫療專家們拿出了最佳的治療方案,使用了最好的藥品。

世人對桑蘭極為關切:當地聞知此事的美國有關官員和普通百姓絡繹不絕地前去探視,鮮花堆滿了桑蘭的病房;中國體操協會委託的監護人謝曉虹女士日夜守候,在桑蘭最痛苦的時候緊握住她的手;祖國人民更傾注了無盡的親情和關愛,十二億份遙遠的祝福飛越大洋彼岸。

但表現最出色的還是桑蘭:從她甦醒過來以後,她就沒有流過一滴眼淚;從她重新面對公眾的目光那一刻起,她的面容就永遠浮現着燦爛的微笑。17歲的小姑娘,17歲的純真的讓人慨歎的微笑,征服了美國,征服了中國,征服了世界。十個月後,傷情基本穩定的桑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國,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繼續接受康復治療。

這是一個更為漫長而艱苦的歷程。桑蘭挺住了。她忍受着極大的痛苦與送護人員積極配合,由截癱可能引起的泌尿系統和呼吸系統感染、壓瘡、脊柱側變等併發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糾正,體位性低血壓已經緩解,名個關節保持着良好的活動度,肌肉力量開始恢復,輪椅已能自己搖出很遠;桑蘭的生活自理能力大為提高,她可以自己穿脱衣服、襪子和鞋,可以獨立進食、洗臉、刷牙、洗澡,正在學習英語,可以操作電腦,可以完成從輪椅到牀的轉換。

當然,實際上她完成的是角色的轉換。她不再是一個體操運動員,甚至她也不是一個一般意義上的高位截癱的殘疾人。她是一個19歲的永遠微笑的姑娘,是一個與常人一樣對新生活充滿渴望和希冀的活力四溢的年青生命。她現在是中國最著名的學府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的學生,數學、語文、英語。花季中的蓓蕾在迫不及待地接受着人類文化知識的灌溉;她有着人天性中的善良,將社會各界贈給她的價值百萬元的各種康復器械和殘疾人生活用品,又全部轉贈給北京博愛醫院和更需要、更困難的殘疾患者。

她是人道主義的慈善大使,以殘疾之軀奔波於祖國各地,在上海點燃中國第五屆殘疾人運動會的火炬,在深圳與施瓦辛格先生一起為智殘兒童募捐,她的事蹟感染着人們,一個服刑人員給她來信,一位不務正業的青年到病牀前看望她,她都熱情回信和接待。

19歲的桑蘭,人生的美麗畫卷剛剛展開。她曾經跌倒過,她正在站起來。中國的一位著名作家問過:永遠有多遠?19歲的桑蘭用她的人生經歷如此回答:生命永遠,微笑永遠。

積極面對挫折的名人故事 篇2

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晚上,在音樂名城維也納,一個歷史性的偉大時刻,銘刻在音樂藝術的輝煌史冊上。在這座講究禮儀的藝術之城,就是皇族駕臨,人們也不過行三次鼓掌禮,而在這個晚上,如果不是警察的出面干涉,也許這個掌聲會有十次、二十次。

這是一個何等恢宏壯偉的場面!這是一個多麼令人難忘的時刻!在這裏,一部不朽的音樂傑作第一次出現在歐洲樂壇上。羅曼·羅蘭用激動的筆觸寫道:“黃昏將臨,雷雨也隨着醖釀。然後是沉重的雲,飽蓄着閃電,給黑夜染成烏黑,挾帶着大風雨,那是《第九交響曲》的開始。突然,當風狂雨驟之際,黑暗裂了縫,夜在天空給趕走,由於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又還給了我們”。

是的,當人們從這震撼寰宇的音響中甦醒過來,當人們從這歡樂之聲的轟鳴中站立起來,片刻沉默之後的暴發,竟壯觀得使皇族駕臨的威重禮儀暗然失色。人們狂熱地歡呼鼓掌,涕淚交流地湧上舞台,向這位為人類鑄造出如此驚人的藝術傑作的大師奔去。但是,有誰想像得到,這位偉大作品的作者,這位在音樂世界中創造了一座又一座英雄羣峯的作曲家貝多芬,此刻卻背向狂熱的觀眾毫無所聞。當女低音歌唱家翁格爾拉着他的手轉過身時,他不是聽到,而是“看到”了聽眾強烈爆發的熱情。

雙耳失聰的作曲家激動得當場暈倒了。從這個驚心動魄的首演之夜開始,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向着無限的空間與時間擴展着、延續着,以至於許多音樂藝術家竟然也急不擇詞地對這部鉅作加以熱情的讚美。舒曼説:“我從來沒有象對這首交響曲那樣入了迷。”

積極面對挫折的名人故事 篇3

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母親的心就像刀絞一樣,但她還是強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現在最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媽媽的眼淚。母親來到巴雷尼的病牀前,拉着他的手説:“孩子,媽媽相信你是個有志氣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雙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

好巴雷尼,你能夠答應媽媽嗎?”母親的話,像鐵錘一樣撞擊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聲,撲到母親懷裏大哭起來。從那以後,媽媽只要一有空,就給巴雷尼練習走路,做體操,常常累得滿頭大汗。有一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親的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

儘管發着高燒,她還是下牀按計劃幫助巴雷尼練習走路。黃豆般的汗水從媽媽臉上淌下來,她用乾毛巾擦擦,咬緊牙,硬是幫巴雷尼完成了當天的鍛鍊計劃。體育鍛煉彌補了由於殘疾給巴雷尼帶來的不便。

母親的榜樣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終於經受住了命運給他的嚴酷打擊。他刻苦學習,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大學畢業後,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於耳科神經學的研究。最後,終於登上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領獎台。

積極面對挫折的名人故事 篇4

初中畢業後,華羅庚曾入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就讀,因學費而中途退學,故一生只有初中畢業文憑。此後,他開始頑強自學,他用5年時間學完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傷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卻落下左腿殘疾。20歲時,他以一篇論文轟動數學界,被清華大學請去工作。

從1931年起,華羅庚在清華大學邊工作邊學習,用一年半時間學完了數學系全部課程。他自學了英、法、德文,先後在國外雜誌上發表了多篇論文。1936年夏,華羅庚被保送到英國劍橋大學進修,兩年中發表了十多篇論文,引起國際數學界讚賞。1938年,華羅庚訪英回國,在昆明郊外一間牛棚似的小閣樓裏,他艱難地寫出《堆壘素數論》。

積極面對挫折的名人故事 篇5

儘管威爾瑪·魯道夫(Wilm積極面對挫折的名人故事Rudolph)因小兒麻痺症而致殘,但是這個小時候患肺炎、小兒麻痺,一隻腳需要靠鐵架矯正鞋走路的小女孩,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的田徑賽事中仍奪得3枚金牌。這個奧運傳奇性人物出生於1940年6月23日,是美國田納西州一個鐵路工人家庭的孩子。

小時候因為肺炎和腥紅熱,引發高燒造成小兒麻痺,使得她的左腿萎縮無法走路,必須靠着鐵架矯正鞋才能勉強行走。11歲之前,她不能走路,穿上鐵鞋才能勉強跟着別人走路。11歲那一年,她第一次把鐵鞋脱掉,打赤腳跟着她的哥哥們打籃球玩耍。

到了12歲,她已經完全擺脱鐵鞋。脱掉鐵鞋之後,她的運動天分逐漸發展開來,才4年的時間,在16歲那一年,入選美國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短跑代表隊,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她在個人項目200米未能進入決賽,但是她是美國女子4×100米接力隊成員,為美國隊奪得了銅牌。

她獲得田納西州州立大學運動獎學金,進入大學就讀並且再度受訓,順利入選美國羅馬奧運會代表隊,共獲得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3項比賽金牌,都是以極大差距領先對手。因為她的跑步姿態輕盈美妙,步伐協調,被意大利人譽為“黑羚羊”。

1962年她退出田徑比賽,開始教師生涯和教練職業,在20世紀80年代成立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基金會,用於培養年輕運動員。1994年11月12日,這位“黑羚羊”因腦癌病逝,享年54歲。1983年,她入選美國奧運名人堂,1993年被授予美國體育獎。

2004年7月14日,美國郵政為她發行一枚紀念郵票。這枚郵票面值為0。23美元,一版20枚,發行量為1億枚,這是美國郵政的《傑出美國人物》系列郵票2004年版郵票,也是這個系列的第5枚郵票。

積極面對挫折的名人故事 篇6

在愛迪生髮明燈泡的時候他失敗了很多次,當他用到一千多種材料做燈絲的時候,助手對他説:“你已經失敗了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經變得渺茫,還是放棄吧!”但愛迪生卻説:“到現在我的收穫還不錯,起碼我發現有一千多種材料不能做燈絲。”最後,他經過六千多次的實驗終於成功了。

我們可以試想,如果愛迪生在助手勸他停止實驗的時候放棄了,我們現在會怎麼樣呢?可能我們還要點只有豆粒般大小的油燈在夜裏照明。其實愛迪生的每次試驗失敗都可以看作是挫折。這麼一算,愛迪生髮明電燈也就是遇上了六千多次的挫折,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目啊!

積極面對挫折的名人故事 篇7

張海迪,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15歲時,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鍼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

後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鬥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

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説,編着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

其中《輪椅上的夢》在日本和韓國出版,而《生命的追問》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獲得了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

積極面對挫折的名人故事 篇8

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一直被視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是20世紀美國最孚眾望和受愛戴的總統,也是美國曆史上惟一連任4屆總統的人,從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時為止,任職長達12年。

曾贏得美國民眾長達7周的高支持率,創下歷史記錄。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出生於紐約。父親詹姆斯·羅斯福是一個百萬富翁。母親薩拉·德拉諾比父親小26歲。羅斯福曾就讀於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

1910年任紐約州參議員。1913年任海軍部副部長。1921年因患脊髓灰質炎致殘。1928年任紐約州長。1932年競選總統獲勝。執政後,以“新政”對付經濟危機,頗有成效,故獲得1936年、1940年、1944年大選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美國採取不介入政策,但對希特勒採取強硬手段,以“租借法”支持同盟國。1941年底,美國參戰。羅斯福代表美國兩次參加同盟國“三巨頭”會議。羅斯福政府提出了軸心國必須無條件投降的原則並得到了實施。

羅斯福提出了建立聯合國的構想,也得到了實施。63歲時由於腦溢血去世。1945年4月12日,一位現代歷史上的巨人與世長辭,他就是富蘭克林·羅斯福。雅爾塔會議結束後兩個月,身心疲憊的羅斯福在佐治亞温泉休養時,悄然逝去。

1882年1月30日,富蘭克林·羅斯福出生在紐約哈得孫河畔一個顯貴的家庭裏。命運賜給他的是英俊的容貌、善良的性格和聰明的天賦。他14歲進入著名的格羅頓公學學習,四年後來到哈佛大學,並於1901年加入共和黨人俱樂部,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也正是這一年,他的堂叔西奧多·羅斯福成了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統。羅斯福決心仿效堂叔進入政界,並在1910年找到了一鳴驚人的機會。他打算競選紐約市參議員,但卻是以民主黨候選人的身份出現。

當他把這個決定告訴身為共和黨人的總統叔叔時,對方怒而罵道:“你這個卑鄙的兔崽子!你這個叛徒。”但是富蘭克林·羅斯福沒有改變前進方向。他乘着一輛紅色的汽車,每天進行十多次演説,最終當選紐約市參議員。

1913年,威爾遜總統任命他為海軍助理部長,他在任七年,表現傑出。1920年,羅斯福被提名為副總統候選人。雖然此次競選失敗了,但他的作為政治新星的光芒卻未曾削減。智慧、幹練、胸懷寬廣、深孚眾望,似乎什麼都不能阻擋這個39歲的男人邁上政治峯巔的腳步。但是,無情的災難就在這時降臨。

1921年夏天,羅斯福帶全家在坎波貝洛島休假,在撲滅了一場林火後,他跳進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質炎症。高燒、疼痛、麻木以及終生殘疾的前景,並沒有使羅斯福放棄理想和信念,他一直堅持不懈地鍛鍊,企圖恢復行走和站立能力,他用以療病的佐治亞温泉被眾人稱之為“笑聲震天的地方”。

1924年,他又拄着雙枴重返政壇,並在1928年成為紐約州州長。政敵們常用他的殘疾來攻擊他,這是羅斯福終生都不得不與之搏鬥的事情,但是他總能以出色的政績、卓越的口才與充沛的精力將其變成優勢。

首次參加競選他就通過發言人告訴人們:“一個州長不一定是一個雜技演員。我們選他並不是因為他能做前滾翻或後滾翻。他乾的是腦力勞動,是想方設法為人民造福。”依靠這樣的堅忍和樂觀,羅斯福終於在1933年以絕對優勢擊敗胡佛,成為美國第32屆總統。

積極面對挫折的名人故事 篇9

命運對奧斯特洛夫斯基是殘酷的:他念過三年小學,青春消逝在疾馳的戰馬與槍林彈雨中。16歲時,他腹部與頭部嚴重負傷,右眼失明。20歲時,又因關節硬化而卧牀不起。面對着命運的嚴峻挑戰,他深切地感到:“在生活中沒比掉隊更可怕的事情了。”

奧斯特洛夫斯基與命運進行了英勇的抗爭:他不想躺在殘廢榮譽軍人的功勞簿上向祖國和人民伸手,他用沸騰的精力讀完了函授大學的全部課程,如飢似渴地閲讀俄羅斯與世界文學。書籍召喚他前進,書籍陪伴他披荊斬棘。

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文化和文學素養達到一定水平後,他寫了一本描述柯托夫斯基部隊中英雄戰士的中篇小説,寄給一家雜誌社,卻未被採用。可他並未灰心喪氣,他深深地懂得:平步青雲的事是少有的。人們往往只看到成功者頭上的桂冠和脖子上的花環,而忽略了他們在未成功之前倍嘗的痛苦、冷落,甚至歧視。

因此,一些向理想高峯攀登的人,一遇到艱難險阻,就畏縮不前,一碰到冷落、歧視,就半途而廢,驚呼生不逢時。奧斯特洛夫斯基忍受着病痛的折磨,默默地向認準的目標攀登。1932年,他終於完成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對此,他高興地驚呼:“生活的大門向我敞開了!”“書就是我的戰士!”站着用槍戰鬥,躺着用筆戰鬥,死後用書戰鬥。這就是做為一個戰士和作家的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

位於莫斯科高爾基大街14號?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館,本是當年蘇維埃政府分配給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新居。當時,他雖然年僅32歲,卻已雙目失明,四肢癱瘓,全身不能活動,雙手喪失了寫字的能力,連轉動頭部也極為困難。

正如他在自傳中所寫:“體力幾乎全部喪失了,所剩的僅僅是一種想要多少對自己的黨和工人階級盡些力量的熱望。”他不想在安閒無聊中消磨自己有限的生命,一種強烈的歷史責任感,使他難以放下手中新的戰鬥武器——筆。

據當時醫生診斷,奧斯特洛夫斯基還可以活5年,但他本人對病情的嚴重程度十分清楚。他曾對護士説:“我知道我的病情嚴重,我感到遺憾的是,還有那麼多工作沒有完成。”在臨終前一個月,他已經清楚地感到死神正向他撲來,但他沒有要求去看病,更沒有停下筆去休養,而是拼命加班,與死神爭分奪秒。他讓祕書們實行“三班制”守在他的牀頭,他躺着口述,妻子與助手們幫他打字,他自己則一刻也不肯休息。

奧斯特洛夫斯基思想的烈馬,馳騁在烏克蘭與波蘭交界的遼闊的原野上,他口授的每一個字母都像無情的子彈,射向入侵的德國強盜。正如他的妻子拉伊薩·帕爾弗列芙娜在回憶錄裏所記述的那樣:“這些天,打字機的聲音猶如機關槍在掃射。”

奧斯特洛夫斯基在新住宅裏住了短短7個月就去世了,但他卻以驚人的毅力完成了他的又一部長篇力作《暴風雨所誕生的》。他在給斯大林的信中寫道:“我這一生都將獻給社會主義祖國青年一代的布爾什維克教育事業,直到最後一次心跳為止。”

1936年12月20日,在完成了《暴風雨所誕生的》第一卷之後6天,這位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的心臟停止了跳動。

積極面對挫折的名人故事 篇10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由於家裏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幹許多活,掙錢餬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

他的鄰居家裏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説:“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説:“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藉着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個大户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着鋪蓋出現在大户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説:“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裏白乾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閲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積極面對挫折的名人故事 篇11

1996年,他從湖南電視播音專科學校畢業。一箇中專生要想在電視台找到立足之地談何容易?剛進湖南衞視時,他什麼都做不了。

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被安排去做劇務。所謂劇務,説難聽點就是台裏的打雜工。一次,編導讓他搬200多張椅子。那是什麼樣的椅子呢?不是摺疊的,也不是塑料的,清一色的粗笨木製高背椅子。一次只能搬動兩張,這樣要來回走上百趟,既費時,又辛苦。他累得滿頭大汗,也沒一句怨言。

搬椅子扛凳,這種活兒幹多了,誰都覺得沒意思。他卻能苦中找樂,給自己減壓!一次,現場來了256個觀眾,台裏還給每個觀眾準備50多件禮品。禮品多得讓人看了就頭痛,什麼滷蛋粉,電燈泡,麪條,醬油……好像把超市搬進來一樣,林林總總地擺了一大堆。這麼多椅子要搬進現場,還有如此多禮品要一一地分揀出來,送到觀眾的面前,有的劇務開始有意見了。他卻樂樂哈哈地説:“沒準!今天我扛的椅子,有可能會是毛寧坐的。”

當有人抱怨時,機會終於來到他身邊。這一天距他進台時間僅一年。

一次,台裏搞大型活動,搬椅子扛凳的事總是少不了的。忙活了一天,大家都很辛苦,想早一點回去休息。可是,台領導覺得東西擺好了,應該派人看着,別讓人破壞現場,就點名叫他和另一個劇務留下。另一個劇務卻説:“累了一天,總該讓休息下吧!再説,這樣的事應該由保安來做。”可他沒有推辭,趕緊圓場:“沒關係,我一人就行了,你回去休息。”

就這樣,他泡了一碗方便麪就算是晚飯,然後一直守在那裏。台長半夜巡視,見到桌上的方便麪碗,心疼地問道:“你叫什麼名字?”他照實回答了。台長很賞識眼前這個不怕吃苦的小夥子,就提拔他為“現場導演”。

現場導演也不是什麼光鮮的職位,可他乾得很認真。由於觀眾人多,又沒經過培訓,稍有不慎就會影響現場氣氛。他就抓緊時間給觀眾培訓,告訴他們:什麼時候要鼓掌,什麼時候要舉牌,什麼時候起鬨,什麼時候保持靜默。搞一場活動,錄一次節目,他都要講得口乾舌燥。在現場錄製時,他會隨時根據節目的進展情況,帶動觀眾配合,一時站起,一時鼓掌,一時舉牌,成了場上最活躍的一個人,也是最累的一個人。

本來他鼓掌只是象徵性的,自己也不一定要鼓,他卻自己帶頭鼓,而且是很用力地鼓。有次演出結束後,台長讓他過來,説:“把倆手伸出來。”他伸出拍得發紅的雙手,台長説:“你們看,這個現場導演多麼的投入,連鼓掌都這麼賣力。”

1998年,湖南衞視《真情對對碰》節目缺一位男主持,台長想到了他。

就這樣,汪涵做起了主持人。近20年的主持生涯中,他獲得過許多榮耀。從做劇務到節目主持人,汪涵只用了兩年時間。對此,他感觸頗深:“要學會承受!就是用心地做好該做的每一件事。上天拋給你的東西,用自己的雙肩去承受,不管拋多少先扛着,扛着的目的是為了讓你的身體更加堅強,雙臂更加有力。這樣的話,有一天它饋贈給你更大禮物的時候,你能接得住。”

好作品不會從墨水中流出

1900年,24歲的美國青年傑克·倫敦創作的第一本小説集《狼子》出版發行後,不僅為他贏得了巨大的聲譽,一舉擠進知名作家的行列。同時,也讓他得到了一筆優厚的收入。這筆稿費讓原本生活還處於貧困線上的傑克·倫敦稍稍擺脱了困境。

由於家庭生活一直非常清貧,傑克·倫敦自小就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雖然現在獲得了一筆可觀的稿費,但他寫作起來仍像以前那樣節約:每次,在稿紙上寫作時,在寫完稿紙的正面後,再反過來寫稿紙的反面,從不浪費一丁點地方。

一天,一位朋友來傑克·倫敦家裏做客。當時傑克·倫敦正在進行小説創作。他抱歉地讓朋友稍等片刻,等他寫夠1000字後,就立刻停筆過來陪他。

十幾分鍾後,傑克·倫敦寫完字快步走了過來。朋友好奇地問他:“你天天都在寫作嗎,每天大概要創作多長時間?”

傑克·倫敦微笑着回答道:“我每天規定自己只寫上1000字左右。同時,每星期只寫作6天。剩下的那一天,我會將自己前6天的稿子再全部進行修改,並反覆推敲,決不容許文章裏有半句廢話。”

朋友好心地對傑克·倫敦建議道:“你現在的生活並不算多麼富裕,為什麼不多揮上幾筆,每天寫上四五千字甚至一萬字,那樣的話,不就能多換一點稿費嗎?更何況,以你現在的名望和威望,還擔心編輯會不刊登你的稿子嗎?”

傑克·倫敦聽後,嚴肅地回答道:“一個人如果只考慮填飽肚子,一定寫不出好的作品來。須知,好的作品不是從墨水中流出來的,而是用心寫出來的。寫作好比砌牆,每一塊磚都必須經過鄭重選擇,這樣才能蓋起富麗堂皇、風雨不動的宮殿來!”

確實有許多捷徑可以使我們獲得一時的鮮花和掌聲。但要謹記一點,想要獲得眾人的認可,還需腳踏實地一步步走下去。

積極面對挫折的名人故事 篇12

1877年冬天,一場大雪降在美國的代頓地區,城郊的山岡上到處是白茫茫一片。一羣孩子來到堆着厚厚白雪的`山坡上,乘着自制的爬犁飛快地向下滑去。山坡上頓時響起陣陣笑聲。

在他們旁邊,有兩個男孩靜靜地站着,眼睜睜地看着歡快的爬犁從上而下劃過。大一點的男孩歎道:“嗨!要是我們也有一架爬犁該多好啊!”

另一個孩子撅着嘴説道:“誰叫我們爸爸總不在家呢!”他靈機一動,又接着説道:“哥哥,我們自己動手做吧!”被稱做哥哥的男孩一聽,頓時笑了起來,愉快地説道:

“對呀!我們自己也可以做。走,奧維爾,我們回去!”於是,兩個孩子一蹦一跳地跑下山坡,向家裏飛快地跑去。

這弟兄兩個就是萊特兄弟,大的叫威爾伯,小的便是奧維爾。他們從小就喜歡擺弄一些玩意,經常在一起做各種各樣的遊戲。他們的爺爺是個製作車輪的工匠,屋裏有各種各樣的工具,弟兄兩個把那裏當作他們的樂園,經常跑去看爺爺幹活。時間一長,他們就模仿着製作一些小玩具。因此,弟兄兩個決定,這次要做架爬犁,拉到山坡上與同伴們比賽。當天晚上,弟兄倆就把這種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一聽,非常高興地説道:“好,咱們共同來做吧!”

於是,弟兄倆個跑到爺爺的工作房裏,找到很多木條和工具,不加思索就幹了起來。

“不行”媽媽阻止他們説,“幹什麼事情得有個計劃,我們首先得畫一個圖樣,然後才做!”

弟兄倆個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同媽媽一起設計圖樣。媽媽首先量了兄弟倆身體的尺寸,然後畫出一個很矮的爬犁。“媽媽,別人家的爬犁很高,為啥你畫的爬犁這麼矮?這能行嗎?”弟弟奧維爾不解他問。

“孩子,要想叫爬犁跑得快,就得製成矮矮的,這樣可以減少風的阻力,速度也就會快多了。”媽媽温和地解釋道。弟兄倆個這才明白,幹任何事情都不應莽撞,應首先弄懂道理。

過了一天,萊特兄弟的矮爬犁做成了。弟兄倆把它推到小山岡上,剛放在山坡上,就跑來了一個男孩。

“快來看呀,萊特兄弟扛了一個怪物!”這個男孩大驚小怪地叫道。

不一會兒,孩子們都圍了上來,指手劃腳地議論着這個怪模怪樣的東西。萊特兄弟不以為然,勇敢地説道:“誰和我們比賽!”

先前跑過來的男孩連忙叫道:“我來!我來與他們比賽!”説完,就把自己爬犁拉了過來。

比賽結果,當然是萊特兄弟獲勝,孩子們再也不嘲弄這個爬犁,反而圍起來左瞧右看,似乎想從中找到什麼。

萊特兄弟非常高興,帶着勝利的喜悦回家去了。

積極面對挫折的名人故事 篇13

只要給女性們以機會、鼓勵和榮譽,她們就能展翅高飛。小時候,母親告訴她:“你能行”,而現在,她要告訴全世界女性:“你能行!”

6歲的時候,玫琳凱就責無旁貸地擔起了生活的重擔,因為母親每天必須在一個餐廳裏工作14小時,所以弱小的她不得不學着照顧不幸患了肺結核卧病在牀的父親。

有一天,因為母親急着趕去上班,忘了燒好足夠的開水,玫琳凱把空壺放到高高的灶台上後,再一勺一勺地加水燒開。但好強的她在試圖一口氣提下來的時候,因為力氣不夠,一壺開水打翻了,還燙到了她的腳。等母親回來時,在父親的幫助下腳上已胡亂纏了些紗布的她,馬上就委屈地撲到母親懷裏哇哇大哭。母親知道了原委後,忍着心疼,面帶讓人温暖的微笑鼓勵她説:“沒事的,寶貝,這次只是你不小心,下次一定會做得很好的,不信你再試試?”

在母親的鼓勵下,玫琳凱馬上擦乾了眼淚,思考成功的辦法。她在灶台前的地面用階梯式的方式,鋪了兩級磚階,便於提水時能站到足夠的高度。燒完水後再用勺子一勺一勺地舀出來,這樣就不用費那麼大的力氣去提整個壺了。母親看着她做完這一切後,把她抱在懷裏,欣慰地説:“我就知道你能行的!”

從那以後,不管是在做功課還是用課餘時間賣小零食賺錢,母親總是用“你能行”這句話來鼓勵她。

17歲的時候,玫琳凱結婚了。為了讓家庭的生活條件更好些,她開始做兒童心理書籍的銷售工作,並且做得非常出色。不久,她又到直銷家用器皿和清潔劑的斯坦利家用產品公司做銷售,作為常勝銷售冠軍的她很快就被提升為經理。但因為公司一直是男人的天下,她所有費盡心血想出來的意見和建議只能換來嘲笑。就在她為此苦惱的時候,服完兵役的丈夫回來後又堅持要和她離婚,雙重的打擊使她幾乎垮了。

離婚後,年僅20歲的玫琳凱獨自帶着三個孩子生活,日子異常艱難,可她用超乎常人的毅力完成了大學學業。為了生活,她找了一份家庭日用品銷售的工作,還把每週要銷售的肥皂數量目標寫在衞生間的鏡子上,每天一起牀就能看到,以此不斷激勵自己。

就是在這樣的刻苦努力之下,11年後,具有豐富的銷售經驗的她在一個名叫“禮物世界”的直銷公司的主任委員會裏佔了一席之地,憑着她的勤奮,把銷售區域擴展到了43個州。但儘管她如此努力,也不能改變身為女性的弱勢地位。那次,公司為她聘請了一位助手,年薪居然還比她高出一倍,只是因為助手是男性。想到不管怎麼努力,都得不到別人真正的尊重和承認,玫琳凱再也不願意委屈自己了,她馬上遞上辭呈回家了。這一年,她已經45歲。

為了尊嚴提前退休在家的玫琳凱,就想到要寫一本指導女性如何在男性統治的商界生存的書。開始寫之前,她先列出了兩個主要提綱:一是她在自己曾經工作過的公司裏看到的好的東西,另一個是她認為應當改進的東西。

然而就在玫琳凱默讀完這兩條提綱時,她的心中突然一動:既然自己擁有這麼多的經驗和想法,為什麼不能由自己來實現這種平等?為什麼不自己開一家這種理想中的新型公司呢?而且這樣的公司將會是無數女性實現自身價值的載體。

於是,玫琳凱在兒子理查德的幫助下,於1963年9月13日成立了玫琳凱化粧品公司。公司創立第一年,銷售收入就達到20萬美元。

1976年,玫琳凱公司成為第一個由女性擁有的上市公司。現在的玫琳凱公司擁有85萬餘名美容顧問,在五大洲的37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每年的零售額超過24億美元,在過去的9年中,8次位居全美面部護膚品和彩粧銷售第一名。

但玫琳凱想做的並不僅僅是製造和銷售產品,她提出公司應以“豐富女性人生”為己任。在事業不斷擴大,最終走出美國後,她又提出創建“全球女性共享的事業”。她的企業結構激勵了千千萬萬的女性成為小型企業的經營者。有雜誌曾驚歎:玫琳凱所解放的女性,比美國女權運動領袖格勞瑞婭·史戴能解放的還要多。而玫琳凱也以不斷地鼓勵及物質報酬來提升女性的自尊和自信為榮,她説,在她事業中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到許多女性成功。

現在,玫琳凱的努力早已得到公認,在一向由男性主宰的管理世界裏取得傑出成就的她,被視為當今世界最成功的女企業家。她説,只要給女性們以機會、鼓勵和榮譽,她們就能展翅高飛。小時候,母親告訴她:“你能行”,而現在,她要告訴全世界女性:“你能行!”

積極面對挫折的名人故事 篇14

小時候愛打架,打了無數次的架“沒有一次為自己,全是為了朋友”。“義氣,最講義氣”。打得縫過13針,捱過處分,被迫轉學杭州八中。由於家庭出身不好,家庭壓力大,父親脾氣火爆,馬雲在父親拳腳下長大,呆不住家卻特別愛交朋友。

他説:“我大愚若智,其實很笨,腦子這麼小,只能一個一個想問題,你連提三個問題,我就消化不了。”從小,馬雲功課就不好,數學考過1分。只有英語特別好,原因竟然是:“爸爸罵我,我就用英語還口,他聽不懂,挺過癮,就學上了,越學越帶勁。”從13歲起,馬雲就騎着自行車帶着老外滿杭州跑。

從小到大,馬雲不僅沒有上過一流的大學,而且連小學、中學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兩次,數學31分。高考數學21分。高考失敗,弱小的馬雲做起踩三輪車的工作。

直到有一天在金華火車站撿到一本書,路遙的《人生》,這本書改變了這個傻孩子:“我要上大學。”

1984年馬雲幾番辛苦考入杭州師範大學外語系——是專科分數,離本科差5分,但本科沒招滿人,馬雲幸運地上了本科。

到了大學,因為他的英語太好了,總是班上前五名,顯得沒什麼事可做,馬雲就做學生會主席,廣交朋友。

大學畢業後,馬雲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教英語。1991年,馬雲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譯社(HOPE,希望的中文譯音),結果第一個月收入是700元,房租是2000元。

人們説馬雲幹了件傻事。

大家動搖的時候,馬雲一個人揹着個大(da)麻袋去義烏,賣小禮品,賣鮮花,賣書,賣衣服,賣手電筒。“喏,看見那個大陶狗嗎?當年我就賣過它。”筆者採訪馬雲時,他指了指吧枱上的小玩意兒這麼説。

兩年馬雲就幹成了這件傻事,不僅養活了翻譯社,組織了杭州第一個英語角,而且他是全院課程最多的老師。如今,海博是杭州最大的翻譯社。“我當時認為一定會有需求,應該能成功。”

1995年馬雲30歲,他已經是杭州十大傑出青年教師,校長許諾他外辦主任的位置。奇怪的馬雲腦子裏想的卻是“我一輩子就教給學生書面的東西嗎”?立馬不幹。

1995年4月,馬雲成立中國黃頁互聯網公司,7月份上海才正式開通互聯網。黃頁成為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這個公司專門給企業做主頁,一張主頁2000字,一張彩照,中英文對照,2萬元人民幣,馬雲在第三年就賺了500萬元利潤。1997年在經貿部的邀請下,馬雲帶着自己的創業班子北上建立國家經貿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的MOFTEC網站。馬雲稱:“在這之前,我只是杭州的小商人。為國家工作,我知道了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學會了從宏觀上思考問題,我不再是井底之蛙。”在北京馬雲還參與了網上市場CHINA MA—RKET的開發。1998年底,馬雲決定離開經貿部,因為一個巨大的夢想誕生了。

積極面對挫折的名人故事 篇15

天空中,不僅會呈現一條虹,有時會同時湧現兩條、三條甚至五條虹。

何姿與吳敏霞的窈窕身姿在三米跳板前劃出一道道漂亮的弧線,正如兩條悦目標長虹劃過天涯,讓人歎為觀止。

一枚雙人3米板金牌,讓21歲的何姿第一次品味到奧運會冠軍的味道。在倫敦奧運會女子雙人3米板決賽後,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何姿昔日的恩師、前中國跳水隊教練胡恩勇。何姿從2006年進入國度隊後一直師從胡恩勇,其間先後加入了2007年墨爾本世錦賽、2008年北京奧運會等多項國際大賽,並屢次在全國、亞洲和世界盃跳水賽上斬獲冠軍。能夠説,何姿有今天的成績,胡恩勇功不可沒。

恩師雕刻終成大器

早在何姿進入國家隊以前,胡恩勇聽到的關於她的評估就包含“有難度、氣力好、把持能力強”,但從來沒有人説過何姿的動作美麗。也就是説,當年的何姿有天賦,但基本單薄、動作毛糙。所謂玉不琢不成器,何姿最需要的就是能幫助她完成蜕變的教練,而胡恩勇就成功表演了這個角色。胡恩勇告訴記者:“中國有良多不錯的跳水苗子,但許多孩子都中途而廢了。為了儘早出成績,拔苗助長的情形很難防止,何姿當年的情況就相似這樣。尤其是進入國家隊後,她自己也能明顯感到到和隊友之間的差距。”慶幸的是,何姿碰到了胡恩勇,師徒默契的配合讓何姿很快完成了演變。在國家隊訓練不到一年,何姿就獲得多哈亞運會女子單人、雙人3米板兩枚銀牌。2007年,她更是一躍成為世錦賽女子1米板冠軍,隨後又包攬了第6屆全國城運會女子1米板和3米板金牌。對於何姿取得的成績,胡恩勇早就説過:“這些成績對何姿來説只是出發點,以她的能力和天賦,必定還會有更大的衝破。”胡恩勇的預言在倫敦奧運會成為事實。對於何姿這些年的變更,胡恩勇説:“她確切變了,變得更雀躍、更動搖。”

她不是誰的“接班人”

自從郭晶晶退役後,對於誰是郭晶晶接班人的話題始終不結束。在媒體看來,吳敏霞和何姿是目前最有資歷的接班人選。對此胡恩勇表現:“我素來不參加這樣的探討。從專業的角度來講,吳敏霞和何姿是作風不同但又同樣能將動作實現到極致的選手。吳敏霞的動作更細膩,看上去更柔美,屬於精美型;何姿在起跳高度和動作難度上上風顯明,屬於力氣型。”固然風格有差別,但她們的實力並駕齊驅。當然,何姿更年青,她對走板、起跳等技術環節的控制比吳敏霞優勢也更顯著。當年的郭晶晶之所以難以克服,就是依附完善的走板跟起跳技巧,即便在體能和技術狀況都沒到達最佳的時候,也能博得競賽。至於何姿是否更合適做郭晶晶的接班人,胡恩勇以為:“我不贊成這一説法,每個運發動都有其不同凡響的處所。我只能説,何姿能在更長時光內堅持高程度競技狀態。”

雙人3米板後,等候何姿和吳敏霞的是更殘暴的競爭——女子單人3米板,兩人將從隊友變成直接對手。對此,胡恩勇告知記者:“這種關聯實在不像你們想的那麼龐雜。至少這兩個隊員在比賽、練習之餘關係挺好的。”對這種既是戰友又是對手的競爭狀態,胡恩勇説:“跳水隊活動員早就適應了這樣的生存環境,她倆都不屬於性情很強的人,很輕易相處。吳敏霞比何姿大多少歲,就更理解處置這種關係了。對於跳水隊的隊員來説,閲歷了這麼多大賽的磨難,她們心裏都十分明白,作為雙人比賽的錯誤,其實誰都離不開誰。”

缺少保險感的傻丫頭

現在的何姿已經是奧運會冠軍,但在胡恩勇看來,何姿在他心中永遠是那個無邪可惡的“傻丫頭”。胡恩勇告訴記者:“何姿是一個稟賦極高的跳水運動員,她的特色就是個人能力強、專項素質高,起跳高度和動作難度都是世界一流的。具備這些前提,再加上苦練了這麼多年,能有今天的成就,應當是牽強附會的。”但胡恩勇特殊強調,表面看上去活躍可恨甚至有些大大咧咧的何姿,其實是個情感細膩、神經敏感的女孩。胡恩勇説:“作為教練,除了幫助隊員進步專業技術才能,還要真正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這樣才幹幫助他們把本人的優勢儘可能地施展出來。我也是通過長時間接觸才緩緩發現,何姿其實還是個心坎異常單純的孩子。這一點對她當初的勝利和今後保持高水平狀態無比主要。”至於何姿性格中敏感的那局部,胡恩勇説:“這和她特別的經歷有關。帶何姿當前,我漸漸發明她需要的不僅僅是跳水範疇的領導和輔助,有時候,她似乎還盼望教練成為她身邊的一棵大樹、一個依靠。”據記者懂得,何姿從6歲練跳水以來,經歷比擬複雜,她先是從老家廣西投靠廣東跳水隊,後來又去了北京參加清華跳水隊。2005年,還捲入了海內鬧得滿城風雨的清華跳水隊運動員註冊風波中。在胡恩勇看來,這些經歷對何姿的影響很深,讓她老是缺乏平安感,她比其餘隊員更須要得到教練的激勵和指引,而這些贊助往往和訓練沒有直接的關係。

胡恩勇還告訴記者,他之所以能真正走進何姿的內心世界,也是通過她的文字。胡恩勇説:“何姿的文字功底很好,文章寫得細膩、流利。在中國的專業體育步隊裏,能寫好文章的運動員未幾,但何姿異乎尋常。從她的字裏行間,能看到一個和外表完整不一樣的何姿。”在胡恩勇看來,瞭解隊員的內心世界,能力幫助他們登上更高的競技舞台。胡恩勇説:“感情的穩定能帶來心理的穩定,不穩固的心理狀態,對跳水選手來説長短常不利的。”而何姿絕對穩定的心理狀態,是她今天成功的要害。

標籤: 通用 名人 挫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mingrengushi/0m0o9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