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歷史典故 >

歷史典故:蘇軾妙語拒友

歷史典故:蘇軾妙語拒友

我們在上學的時候,就已經學習過很多蘇軾的文章了,下面整理了蘇軾妙語拒友的歷史典故,一起來看看吧!

歷史典故:蘇軾妙語拒友

歷史典故:

一代文豪蘇軾,字子瞻,號東坡,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為人所熟知。其詩詞歌賦,水平之高,數量之多,在中國古代文壇上都是屈指可數的。但他的宦海生涯並不順利,雖然也曾官至三品,任過禮部尚書、翰林、皇帝侍讀等要職,但的是作遷客騷人,一生被放逐的時間遠遠大於“在廟堂”的時間。雖然仕途坎坷,但他的名氣卻很大,身後更是千年傳頌不衰。

1057年,22歲的蘇軾和19歲的弟弟蘇轍在其父蘇洵帶領下進京赴試,在仁宗皇帝舉行的殿試考試中,雙雙考中進士,名震京師,可謂少年得志。當時的`大文學家、宰相歐陽修在讀到蘇軾的文章時説:“看他的文章,我的汗都快下來了,再過三十年,就沒人知道我了,而只知道他了。”仁宗皇帝更是高興地説:“我今天為兒孫選了兩個好宰相。”

蘇轍和蘇軾兄弟倆都是京官,蘇轍任尚書右丞,蘇軾任翰林學士丞旨。有一個人同他們是舊交,想求取官職。他在蘇轍那邊呆了很長時間沒有如願,便滿懷希望轉到蘇軾這邊來。他説:“我很想在翰林學士院謀個職,請你幫忙説幾句話。”蘇軾未置可否,卻講起了故事:“過去,有個窮得叮噹響的人去盜墓。棺材裏坐着個赤條條的人,他對盜墓者説:我是漢代的楊王孫哪!臨死的時候,我囑咐兒子實行裸葬。所以,沒有錢賙濟你呀!盜墓的又花了好大力氣掘開另一座墳,裏面的人打扮像國君。死者自我介紹:我是漢文帝。駕崩之前,我留下遺詔叫臣下不要用金玉財寶陪葬。這裏連器皿都是陶製的,你能得到什麼呢?盜墓者見旁邊還有緊緊相連的兩座墳,便掘開了左邊的那座。死者皮包骨頭,眼珠深深地凹在眼眶裏。他説:我是伯夷,你沒有聽説嗎?我是餓死在首陽山的,你想想看,餓死的人身上能有分文嗎?盜墓的還想挖右邊那座墳,伯夷好心相勸:那是我的哥哥叔齊。我這個做弟弟的瘦成這個樣子,他還能像個人嗎?”

蘇軾拿這個故事作比喻:伯夷是蘇轍,叔齊是自己;蘇轍滿足不了你的要求,我蘇軾就能滿足嗎?還是不要張口吧!朋友會意,竟忍不住笑了起來

人物介紹: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lishidiangu/knokg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