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成語故事 >

常見的成語故事

常見的成語故事

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一個小故事,大家瞭解那些成語故事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常見的成語故事,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常見的成語故事

朝三暮四【1】

有一個人叫狙[jū]公,最喜歡猴子。他養了一大羣猴子,那些猴子都能聽懂他的話。狙公為了養猴子,把家產幾乎花光了,後來實在供不起了,只好對猴子説:“我給你們吃栗子,每天早上給三個,晚上給四個(朝三暮四),你們看怎麼樣?”猴子都不滿意起來,又是跳,又是叫。

狙公一轉念頭,馬上改口説:“那就這麼辦吧。我每天早上給四個,晚上給三個(朝四暮三),你們總該滿意了吧?”猴子都高興起來,伏在狙公跟前,伸出前爪來領他們的口糧。

“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本來的意思是玩弄一些小手段來騙人。後來用“朝秦暮楚”來比喻一個人“反覆無常”。“朝”和“暮”形容變化非常快。

井底之蛙【2】

有一隻小青蛙,他一直都呆在一個井裏,從來都沒有出去過。

有一天,它抬頭看着天,這時候一個小烏龜路過井邊。這隻小青蛙就得意地對小烏龜説:“朋友你好啊,你看我生活在這裏多快樂呀!出去玩的時候,我可以在井上跳來跳去,進來休息的時候我有這麼大一個坑的水,我生活得太開心啦!您為什麼不進來看看呢?”

烏龜想進去看看,可是井太小,它左腳還沒進去,右腳就被卡住了,只好慢慢地出來了。它對小青蛙説:“我住的那個海啊,好大好大,你都看不到它的對面在哪裏。我們住的那個海啊,不管怎麼下雨,怎麼出太陽,它還是那麼大。我們住在大海里游來游去,特別快樂!”

小青蛙聽了小烏龜的話,説:“還有這麼大的大海呀?原來我住的地方很小很小。”小烏龜對小青蛙説:“沒關係,我帶你去看我們那個很大很大的大海!”

刻舟求劍【3】

從前,有個人帶着一把寶劍坐船。船才開出來,突然聽見“撲通”一聲,他的劍落到水裏去了。

怎麼辦呢?他想了半天,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他用小刀在船上刻了一個印記,便悠然自得的在船上坐着。

划船的人很着急,對他説:“讓我把船停下來,你快跳下去把劍撈起來吧!”

可那個人卻指着船説:“到了對岸再説吧,反正我在船上劃了一條線,劍是從這兒落下去的,到時候從這裏下去找就行啦!”

划船的人説:“你的劍掉進了水裏,劍又不會跟着船走,怎麼還能在對岸找到呢?”

那個人不聽船伕的話,於是,船伕把船劃到了對岸。

這時,那個人脱掉衣服,從他劃的那條線那裏跳了下去,可他撈了很久什麼也沒撈到。

劍掉進了河裏,現在船走了這麼遠,他是不能從船上的線找到劍的。

刻舟求劍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舟”是“船”,“求”是“尋找”。有的人辦事不管時間地點的變化,始終不肯改變原來的主意,我們就可以説他是刻舟求劍。

芝蘭玉樹【4】

在古時候,有一個歷史朝代叫東晉。東晉時期,有兩個很受人尊敬的大家族,一個是王家,一個是謝家。這兩個家族,培養出了許多優秀、傑出的人才,在皇宮裏擔任重要職位,輔助皇帝處理國家大事。謝家有個叫謝安的人,他是當時的宰相,相當於我們今天的國家總理,地位很高。謝安經常對家裏的孩子們講:“你們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品德高尚、本領高強的人。”

有一天,謝安閒來無事,就問孩子們:“你們將來長大了,想幹什麼呢?”謝安有一個侄子,名叫謝玄。謝玄回答説:“我將來,要像‘芝蘭玉樹,立於高堂之前’。”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芝蘭玉樹,立於高堂之前”是什麼意思嗎?我們先來講講“芝蘭玉樹”吧。這“芝蘭”啊,其實就是蘭花,是一種植物,它的花朵不大,顏色有黃的、粉的,也有白的,非常美麗;而蘭花的葉子呢,是細細長長的,就像小朋友彎彎的眉毛一樣,形態非常優美。蘭花的香氣也是淡淡的、柔柔的,聞起來一點兒都不刺鼻子,讓人覺得很舒服。更重要的是,蘭花的生長環境雖然是又潮又濕,陽光也少,但是它們依然堅強、快樂地生長,依然把柔和、淡雅的香氣帶給人們。所以啊,蘭花在人們的心中,一直都像是一個外表美麗、內心品德高尚的人,是一種人們很喜歡的、名貴的植物。那麼“芝蘭玉樹”呢,就是指,用名貴的蘭花和玉石裝飾而成的大樹。小朋友,你們想想看,大樹是不是很高大、很挺拔呀?它可以為我們遮擋陽光,讓我們在樹蔭下快快樂樂地做遊戲,一點兒也不用擔心被陽光曬傷,對不對呀?那麼,如果這棵大樹是用名貴的`蘭花和玉石裝飾而成的呢,是不是又漂亮、又芳香、而且還可以保護我們不被曬傷呢?這可真是一棵很棒的大樹呀!好啦,現在讓我們回到剛才的故事。

當東晉的宰相謝安問家裏的孩子們長大以後都想幹什麼的時候,謝玄小朋友是怎麼回答的呢?他説:“我將來,要像‘芝蘭玉樹,立於高堂之前’。”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説,謝玄小朋友希望自己長大以後,能像名貴的蘭花,玉做的樹。謝玄小小年紀就能有這樣的志向,他的叔叔謝安自然很高興,從此就更加註重對謝玄的培養和教育,而謝玄自己也很努力,掌握了很多的知識和本領。

後來,前秦朝代的皇帝苻堅帶兵攻打東晉,東晉宰相謝安就任命他的侄子謝玄為先鋒官,迎戰苻堅。謝玄利用他的聰明才智,在淝水一帶,帶領八萬士兵戰勝了苻堅的80多萬士兵,保護了國家和人民。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淝水之戰”,而謝玄,也因此而名揚天下,實現了他幼年時想成為“芝蘭玉樹”的理想。

專心致志【5】

戰國時期,齊宣王曾聘孟子為客卿,而孟子不願輔佐齊王,推辭而去,別人認為是孟子嫌齊王不聰明而不願意輔佐他,孟子便給大家講了這樣一個小故事:

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有兩個人慕名來請弈秋教他們下棋。其中一個人認真學棋、練棋;而另一個人呢,上課時雖然好像也在聽講,可是他腦子裏總想着天上會有大雁要飛過來,想着怎樣拿弓箭去射它,想着烤肉的味道會有多麼鮮美。因為他總是胡思亂想心不在焉,老師的講解一點也沒聽進去。

這樣一起學了很長時間,雖然他們兩人拜同一個老師,每天一起學習,可學的效果卻大不一樣,一個成了棋壇高手,一個卻沒學到什麼本事。

孟子接着問:“你們認為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不是這樣的,只是因為他不夠專心致志罷了。齊王也是這樣啊,他不能認真地、專心地聽從我的意見,我的思想對他不起作用,所以我才不願輔佐他,辭別他離開齊國的呀。”

成語“專心致志”由此而來,形容做事情的時候一心一意,聚精會神。

畫蛇添足【6】

有一家人家祭過了祖先,賞給僕人們一壺酒。僕人們看壺裏的酒實在太少,要是每個人嘗這麼一小口,那多沒意思呢,還不如讓一個人喝,讓他喝個痛快。可是到底讓誰喝呢?有人想了個辦法,對大家説:“我看這麼辦吧,咱們來比賽畫蛇。誰先畫好,壺裏的酒就讓給誰喝。”大家都同意這麼辦,就在地上畫起蛇來。有一個人先畫好了,他看到別人還低着腦袋在畫,就説:“你們還沒畫好呀,看吧,我還來得及給蛇添上四隻腳哩!”他左手拿起酒壺,右手又在地上畫起來。他還沒把四隻腳畫齊,有個人也把蛇畫好了,就搶過他手裏的酒壺,幾口把酒喝乾了,對他説:“蛇本來沒有腳,你幹嗎要給他添四隻腳呢?”“畫蛇添足”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

這個成語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跟“弄巧成拙”一個樣;想賣弄一下本領,反而把事情搞壞了。故事中的那個人就是這樣,他已經把蛇畫好了,為了添四隻腳,反而沒喝到酒。另一個意思跟“無中生有”相仿,蛇本來沒有腳,硬要給他添上四隻腳,這不是多餘的嗎?因此還有人用“蛇足”來比喻沒有必要的多餘的事情。

笨鳥先飛【7】

東漢時期,樂羊子的妻子是一位賢德的女子。一次,樂羊子拾到了一塊金子,高興地拿回來交給妻子。妻子説:“有志氣的人會嚴格要求自己,把撿來的東西拿回家是敗壞自己的名聲。樂羊子深感慚愧,就把金子放回原處,然後説:“你很笨要笨鳥先飛,要出外求學去。”所以樂羊子就出外求學去了。但一年後,樂羊子因為思念妻子返回家中。妻子把他領到織機旁説:“這布是一寸寸、一尺尺織出來的,日積月累才能成丈、成匹。如果我把它剪斷,就前功盡棄了。求學也和織布一樣,不能在學到一半的時候放棄。” 樂羊子深受感動,又回去求學了,七年沒有回家。

行動笨拙的鳥要先飛。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後,做事比別人先動手。

守株待兔【8】

從前,有個農民在田裏種蘿蔔,他累得滿頭都是汗水。正在這時,忽然跑來一隻野兔,一頭撞在旁邊的大樹上。農民走過去一看,兔子撞死了。那個人很高興,把野兔撿了起來,晚上他把野兔吃了。他想:要是每天都有一隻野兔吃該有多好啊!

第二天,他到地裏不勞動了,坐在大樹下等着,希望再有野兔跑過來,自己撞死在大樹上。

他等了一天又一天,野兔沒有再來,農民的蘿蔔全都枯死了。

“守株待兔”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株”在這兒就是“樹”。這個成語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比喻有人把偶然發生的事情當作經驗,還牢牢守住不放。一個是比喻有人不願切實地工作,妄想得到意外的收穫。

標籤: 成語故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chengyugushi/zr4o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