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成語故事 >

義無反顧的成語故事

義無反顧的成語故事

釋義

義無反顧的成語故事

形容為正當的事業而勇往直前,不徘徊退縮。反顧:回頭看。

出處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義無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如報私仇。”

故事

西漢時期,有一位善於寫辭賦的文人,名叫司馬相如。他不但在文學方面頗有造詣,辦事能力也很強,所以得到漢武帝的賞識,留在自己身邊任職。

這時,漢武帝派唐蒙去巴蜀修理西南蜀道。唐蒙徵集了許多的民工,還殺了他們的首領。巴蜀人民備感驚恐,於是在巴蜀發生了一場騷亂。

漢武帝知道了這件事,深恐巴蜀民心不穩,就派司馬相如去責備唐蒙,替巴蜀人民出口惡氣。為了讓巴蜀人民相信朝廷,漢武帝還要司馬相如寫一篇文告,指出唐蒙的所作所為絕非皇帝的授意。

司馬相如按照漢武帝的'意思,寫了一篇文告,其中有一段話是這樣寫的:“調集民夫、士兵修築道路理所應當,可是驚擾了長老、子弟,卻絕非陛下的意思。士兵跟隨長官打仗之時,應該迎着刀刃和箭鏃勇往直前,就是戰死沙場也不能向後退卻。你們應該好好想想,作為國家的一分子,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應當急國家之所急,盡人臣的責任。”

由於司馬相如對事情處理得當,文告又寫得恰到好處,很快騷亂就平息下去,修路的工程又順利地開展了。漢武帝認為司馬相如是自己的得力臣子,對他非常滿意,便決定升他的官職,拜他為中郎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chengyugushi/dqlxd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