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作文素材 >成語故事 >

千慮一得的成語故事

千慮一得的成語故事

千慮一得:遇笨人的考慮也有可取之處。後來多理解為考慮周到。小編收集了千慮一得的成語故事,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千慮一得的成語故事

 [釋義] 慮:思考;得:收穫。在千百次的'考慮中;總會有正確的時候。

[語出]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嬰聞之:‘聖人千慮;必有一失 ;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正音] 得;不能讀作“děi”。

[辨形] 慮;不能寫作“虛”。

[近義] 百慮一得

[反義] 千慮一失

[用法] 用作褒義。多用在書面語。一般作賓語。

[結構] 複雜式。

【成語故事】:

春秋時,晏嬰在齊國曆任三朝的宰相。他為人正直,生活儉樸,在齊國很有威望。

有一天,齊景公派使者來看他。他正在吃飯,就把自己的飯菜分成兩份,請使者一起吃。使者很感動,回去就把晏嬰分食的事告訴了齊景公。齊景公想不到晏嬰那麼貧苦,就派使者送去一千兩金子。可是連送了三次都被晏嬰退回來了。

齊景公特地召見他,説:“管仲對齊恆公的封賞不推辭,而你……”景公説到這裏停頓了一下説:“為什麼要拒絕呢?”晏嬰説:“聖人千慮,必有一失;遇人千慮,必有一得。”他自謙地説:“無論君臣,清廉為上,我這人愚鈍,再三考慮也許有點道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uowensucai/chengyugushi/8yww2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