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1000字作文 >

關於過春節的作文1000字5篇

關於過春節的作文1000字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過春節的作文1000字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過春節的作文1000字5篇

過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1

跨越萬水千山,只為一家團圓,煙花爆竹,絢爛了我的整個童年。——題記

今年的春節是在姥姥家過的,千里迢迢趕到河山,就是為了一家人團聚的歡聲。人在車上,心早已飛到窗外了,短短几個小時的路途,卻覺得格外漫長。終於跨過千山萬水,來到了姥姥家。剛到門口,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年味。

大門上威風凜凜的門神,精緻的燈籠,喜氣洋洋的春聯,無不散發出“年”的氣息。

一副“迎新春事事如意接鴻福步步高昇”對聯貼在青色的石牆上,瞬間感覺石牆增添了一脈風情,橫批:好事臨門,似乎表達了人們對來年的無限期盼。

“吃飯啦!”姥姥喊道。

我們幾個孩子便一窩蜂的湧來,飯桌上,各種各樣的美食看得我眼花繚亂:酸菜魚,水煮螃蟹,油燜大蝦,小雞燉蘑菇,土豆燉排骨……我真是垂涎三尺了啊!可沒辦法,要等長輩先吃呀!

12點的鐘聲敲響,伴隨着電視裏春節晚會的歌聲,熱氣騰騰的餃子上桌了!

“餃子裏有糖餡的,還有包着硬幣的,看你們誰能吃到!”媽媽笑眯眯的説。

瞬間,一場“餃子爭奪戰”便拉開了序幕,我們都想吃到特別的幸運餃子,好像吃到它在這一年就會一直幸運一樣,這或許就是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童心吧!正當我們拼命往嘴裏塞餃子時,媽媽發話了:“你們知道春節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要過年麼?”

這一問,可把大家問住了。我們你看看他,他看看你的,一時間丈二的和尚摸不着頭腦。

“我知道,我知道!”我興奮地站了起來,“春節的來歷有一種傳説,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説,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

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説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方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户户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哈哈哈!”大家都一起為我鼓掌,屋內一片歡聲笑語。

“看,煙花!”小妹叫道。我們連忙跑到門外,只見各種煙花在空中盡情的綻放,五彩繽紛。

忽然,外婆往我們手中塞了個東西,一看,我們都驚喜極了,一個寫着“好好學習”的紅包!我連忙打開,裏面除了壓歲錢,還偶有一隻鋼筆!“外婆希望你們都能好好學習,將來為國爭光!”“恩!謝謝外婆!”

在爆竹聲中,年,過完了。刻着濃濃的年味然在我們心裏,揮之不散……

過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2

西方有西方的年,東方有東方的年,中國的年便的春節了,所謂,春節無非就是辭舊迎新,對舊的一年的收穫總結,對新的一年的展望迎接。當然勞累了一年,也是應該歇歇了。

往常的春節都是親人團聚在一起,大人忙在廚房裏,孩子們坐在一起看電視,吃東西。再就是等着品嚐美味佳餚了,那種沐浴在親情.喜悦.和睦之中的感覺,真是美極了。如今,旅遊也更是成了春節的新時尚,但對於收入平凡的家庭來説,也只是可望而不可及。其實只要在原來的基礎上搞一點新式花樣,便會使這個春節多姿多彩了,所以在我的提議下,今年春節這樣過!

反客為主

做為孩子的我們,平時都是父母為我們做好一切,飯來張口,茶來伸手,這使我們逐漸變得有些像家裏的客人了。所以今年春節,我們便要反客為主。參與到生活之中。第一項便是做飯。

剛進廚房的時候,還有些手忙腳亂,無處下手,可後來,便和媽媽的鍋碗瓢盆應和上了,只不過,媽媽用這些工具奏出是交響樂,而我這裏發出的聲音卻是瓢盆大戰。

洗菜,本以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是做起來就沒有那麼簡單了,怎樣洗才會乾淨,怎樣才會使菜不爛,更重要的是還要使菜的色澤保持鮮豔,於是我學着媽媽的動作一點一點的做,雖然速度很慢,慢的像蝸牛一樣,但質量還是可以保證的,

這一次下廚可是“不白走一回”,看着媽媽井井有序地做着每一道菜,將血淋淋的肉變為香味怡人的蒸肉時,我真是受益非淺啊,——原來做每一件事都是熟能生巧啊!

知識博覽

吃飽了喝足了,千萬不要忘了學習知識啊,因為能量儲存的太多,如果不及時釋放出來,會發胖的啊!

既然是放鬆,就不要捧書本了,與前輩們坐在一起談古論今,不是別有一番情趣嗎?從遠古的英雄,談到今日的偉人,從軍事談到文學…..!對了,古詩詞既膾炙人口,又富含哲理,與大人比比對對,不是更富有韻味了嗎?

媽媽,爸爸可都是文科高手,不過我也不差。

我出上句“接天蓮葉無窮碧”。

媽媽很快對出了下句,“映日荷花別樣紅”!

爸爸也出上句:“今日紅纓在手”

我也對出下句:“何日縛住蒼龍”。“哈哈,你爸滿有雄心壯志嗎?”媽媽笑着説。我也笑了,爸爸又説:“你的評價滿不錯的。”“那是我媽媽獨具慧眼呀!”

一個回合下來,勝負拉開帷幕,可最終我還是被兩個強手給打敗了,嗨..可見才疏學淺,只要繼續努力,前途,還是光明的嘛!

巧用壓歲錢

如今都提倡孩子們不收壓歲錢,可是對與我來説,這可是一大難題,不過,壓歲錢我也自有妙用。

春節一千元壓歲錢,我毫不推託的塞近了腰包裏,初十商場一開門,我便跑了進去,剛過年,沒什麼好貨,我目不轉睛的看着每一件商品,真不知該買什麼,最終我還是決定,買下了兩雙皮鞋,雖花了六百多,但一點兒也不心疼,這是我的心意啊,媽媽爸爸看了我的禮物,雖口説買這鞋太浪費。但是我看的出他們心裏像蜜一樣甜。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穿着女兒的心意,我想無論怎麼樣。無論在哪裏,都會成為工作的動力,生活的暖流。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就在這歡樂與和諧中度過了。!

過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盼着,盼着,終於過年了,又可以回老家看看了!

每年都會回老家過年,一大家子人圍坐一起,打牌的打牌,看電視的看電視,聊家常的聊家常,而我們小孩最喜歡的莫過於放煙火了……

整個廣場上燈火通明,點綴在樹上的彩燈閃閃發光,還未到12點,就聽到爆竹聲,我和妹妹們欣賞着一場場煙火表演,豔麗的煙火在空中綻放,散發出不同的顏色,等到12點後,我們迫不及待的跑到樓上,打開煙花,點燃,只見它衝上天空,綻放,好不美麗,接着我們又點燃了拿在手上玩的煙火,它撲哧撲哧的閃爍着,我們拿着它到處跑動,可是不料一點火花落到了妹妹身上,她的衣服被燒了一個小洞,她很不高興,這場煙火遊戲就這樣結束了。

大年初一,我們一家人要回鄉下上墳,剛下車,這剛下過雨的鄉間小路就讓我咂舌,經過雨水的沖洗,變成一條泥濘的路,我小心翼翼的走着,深怕跌倒,而且我不敢走中間,必須沿着小路邊的雜草叢走,因為只有這樣才不會跌倒,妹妹覺得很新鮮,便在稀泥巴上走來走去,“東東,你幹什麼,小心點,莫拽到了。”好嘛,又聽見我媽在後面吼着,我不禁一笑,隨着拿出手機拍下這一切。

終於到了大婆婆家,每年我們上完墳都會回她家吃飯,今年也不例外。我們拿着鞭炮,紙錢,香燭來到墳前,撕好紙錢,點燃香燭後,磕個頭,鞠個躬,只見大人在念着“保佑xx,考個好大學”,正當我準備説這封建迷信時,姑爺把鞭炮放在墳堆上上時,點燃的紙錢不小心燃起來把鞭炮燃起來了,我們一羣人都跑開了,噼裏啪啦,炮竹聲響徹雲霄,鞭炮炸出來的紙屑到處亂飛,我們都在埋怨姑爺的不小心,這時候,爸爸告訴我們可以吃飯了,我很高興,急急忙忙的跑到大婆婆家裏去,她家是正宗的瓦房,用泥巴和乾草砌成,有木頭做頂樑柱,門也是木頭的,門兩邊貼上了對聯是街上叫人免費寫的,走進房內,地上沒有瓷磚,也是堅硬的泥土地,跨進廚房,只見大婆婆還在灶台邊燒火,邊上擺滿了曬乾苞谷乾和稻草,看她熟練的夾起,送入灶台,我覺得很好玩,便央求她讓我幫忙,她同意了。

“小心點哦,莫把衣服弄髒了。”他在一旁邊笑着,邊和藹可親的説,

“我知道了。”我心想,在怎麼我也是在農村呆過幾年的怎麼會連燒火都不會呢。説着,我把稻草對着,用夾鉗送入灶台中,正當我很滿意我的成績時,只聽見大婆婆説“還是我來吧,你這個速度,怕是明天也吃不上飯了,我笑了笑,還是走開了,看着大婆婆燒柴、

我們坐上了桌,8人一桌,長輩坐上席,菜到齊了,準備開動了,我一眼望過去,菜品很豐富,我夾起一塊糖粑粑送入嘴中,還是原來那個味道,甜而糯,讓人忍不住還想夾一塊,那是在烙好的湯圓耙上淋上濺好紅糖,童年的味道。還有藕,糯的很,咬下去,藕斷絲連,難怪爸爸一直很掛念老家的藕。來到農村,不僅要吃雞鴨魚,我更期待的是菜,自家種的,當你嘗過以後,你會感覺那不是現在超市中的才能比擬的,第一時間的採摘,在開水中下煮,配上一點豬油,那個味道才叫一個鮮。

我很珍惜每年回家過年,過年,一個傳統的節日,我很喜歡這種感覺,一家人在一起,大團圓,我家會在除夕夜守歲,一起包餃子,大年初一吃湯圓吃雞蛋,得壓歲錢,那時幸福的感覺,即使是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還是應該常回家看看,他們在等待我們,團圓才是過年真正的含義。有事沒事,回家過年~

找點時間,找點空閒,領着孩子,常回家看看,那裏有在思念着你的人。

過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4

春節剛過,還在正月裏的合肥温度適宜。母親提議去看梅花,説是這個季節剛剛好。

本以為母親會像前幾年那樣要去植物園賞梅的。可是,今年她老人家改了主意,説是很早便開始尋梅,後來才發現合肥有很多好去處,可不單單只是一個植物園。於是,我興致高漲,要求她帶我尋一個近處。這一天,天空湛藍,陽光和暖。沿着習友路一直向前,母親左拐右拐的沒過多久便把我帶到了匡河路上。沿路,樓房、街道、紅綠燈一切沒什麼兩樣,綠化帶裏點綴着三樹兩樹的梅花開的正豔,只是遠遠的,或者是稀疏的,感覺不夠暢快。正當我滿懷疑問的問母親究竟到哪裏賞梅時,我們已走到一處高鐵橋下。前面,是一處斜斜的陡坡,竟還有三五處方正齊整的.菜畦,綠油油的小菜在陽光下鮮活發亮。我奇怪母親怎麼找到這麼一個有着田園感覺的好地方。母親説,年齡大了,生活的意義與過去相比究竟是不同了。所以,每天出來逛逛,給自己找些樂趣。我聽着,默然了一會兒。

沿着陡坡下行,先是撲鼻的香味兒,接着便是幾棵稀疏寥落的梅,梅樹在一處彎路上。轉彎處,我一邊往裏探望,一邊還在疑惑着香味的出處怎麼會如此濃郁時,眼前竟一下子出現了大片的梅林。真有《桃花源記》中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的感覺。梅林沿着匡河的綠水柔波,生長在橋下的一片漫坡上。美人梅、綠萼梅、硃砂梅、骨紅梅交錯着開放。花朵一簇簇,花瓣擁擠着,花枝千骨,梅葉隱藏起綠意。花期正好,絲毫看不到凋景。如果再晚上兩天來,花兒會開的更濃,更盛。

小時候看梅花都是在年畫上看到的,最多的是骨紅梅映襯在白雪之中,並且旁邊都會題上“傲雪紅梅”的字樣。所以,印象中只有骨紅梅才會把梅的風骨顯露出來,直到多年以後真正看到這種梅花時,整個心神就輕易的被吸引去了。今天也一樣,站在紅梅前,花蕊的嫩黃與花瓣的深紅呼應出一種觸目的驚豔。鮮嫩的花朵與粗糲的花枝貼合的很近。它們之間是一種對照,一種反襯,一種最直接的、樸素的,美的表達。

母親是一位有着極強生活趣味的老人。她説,花期正好時,要常來看看,多拍些照片,等花期一過,再來時,這些照片就是這片梅林的記憶。哦,是啊!時光不也是一樣,當一些美好還在手中時,為什麼不好好把握呢?

梅林深處,梅樹更密實,花兒也更濃豔。一些踏春的遊人興致正高,還有一些揹着專業攝影器材的人用他們的鏡頭記錄着這一季的梅韻。我們也一樣,拿着相機不停的“咔擦”。可是,空閒的當兒,我又在想,這片梅林在城市相對僻靜的一隅靜靜的開放,她們到底是喜歡在最美麗的時候有人欣賞,還是嫌遊人們太吵,惹了她們的靜美與芬芳呢?陸游的那首《詠梅》是讚揚了梅的孤芳自賞的,詩人們也都品評着她的高格。或許,梅的本身並無深意,她們只是順應着四季輪迴,花開花謝,完全沒有文人墨客筆下的花語。可是,人們就是喜歡將事物賦予一種含義,再把寄託放進去,和着自己的想象來抒發情感吧……

一邊挪移着腳步沉醉般的賞梅,一邊又任由思緒東奔西走。忽然感覺自己真的是把簡單的事情想的複雜了。這樣美好的景色裏,為什麼不和母親留個影,在這個早春,在這片花海,這才是手中把握的不可以辜負的幸福與美。

過春節的作文1000字 篇5

輪到貼春聯的時候了,父親總是派我去找寫春聯的那位先生,我們村小人少,寫春聯的人只有一兩位,手不釋卷的我卻不會寫毛筆字,真丟人!我那時就想,一定要把字練好,將來也為村裏人寫春聯。父親説如果真沒人寫春聯,就自己亂劃幾個字得了,就寫“人家有年,我們無年”,橫批是“年年如此”,我聽了心裏好難過,我們窮人真可憐。

對聯有了,街上裁縫那裏交的新衣服也取來了,都是藍布制服,這是父母一年辛苦攢下的錢做的,孩子穿着出去,父母便覺得不丟人,而自己永遠穿得破破爛爛卻忍着。

臘月宰年豬,村子裏一片嚎叫聲,大鍋的水,大把的毛,人人的褲腿上濺着幾滴豬血。你請我,我請你,吃來吃去到過年時就剩不了多少了。我們家的年豬宰得最遲,這樣就可以多剩一些。遇到沒有年豬的一年,全家都不出門,關起大門在家裏呆着,儘量不出門,不讓別人笑話咱沒皮沒臉盡吃別人。

除夕夜晚好熱鬧,家家户户放鞭炮。我們也放,不放不吉利。但是我們並不吃年夜飯,隨便湊合一點得了。這天晚上也煮豬骨頭,但是一直要煮到半晚上火滅了,第二天早上才揭鍋。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要吃麥芽糖,我們買不起,自己用乾麪餅頂了,正月初一給來磕頭的小夥子發紙煙,我們沒錢買煙,也用糖果頂了。窮人家的孩子有志氣,人人家都有老人,你不到我家來給老人磕頭問好,我也不到你們家去。

過年的大部分東西都是自家地裏產的,不用上街買,也沒錢買。麥子面、胡蘿蔔、大白菜、菜籽油,也就這些。至於現在的常用菜,辣椒、西紅柿、火鍋料什麼的,那時根本就沒有,水果也是自家樹上的,葵花籽也是自家園子的,連橘子都沒聽説過。一回年過下來,壓歲錢掙不到十五元,有些人家的孩子不給他壓歲錢就破口大罵,我的父母沒錢給別人的孩子,我們也就乘早沒那念想。我們知道,誰家的孩子壓歲錢掙得多,那是他的父母花出去的多,其實就是個錢換錢,圖個喜慶和吉利。

正月初二開始拜年了,大饃饃換來小饃饃,好饃饃換來瞎饃饃,媳婦們在廚房裏用鐵刀剁着菜板發牢騷,看着那些碎饃饃歎着氣。自己的男人一進門就問給你酒了沒有,如果沒給,那就是明顯的看不起。人都窮成這樣了,別人的一點施捨都看在了眼裏,實在是沒有辦法啊!

正月的新衣服其實穿不了幾天,就被父母哄着脱下存起來了。想放鞭炮也沒有了,到別人家的墳頭去撿去。看社火的日子,各個村子唱大戲,戲很好看人很多,只是兜裏沒有一毛錢,看着別人家的孩子在涼粉攤上大嚼大咽,只好狠心地背過臉去。一個人的自尊和人格,我想就是長期在這樣的現實中形成的,過年給人留下的刺激遠比過年本身還要多。

想起那年過春節,再看看今天過的啥生活,有些人還説活不下去,那是因為你年齡小,或者説你已經忘記了過去。過年為什麼還要説是普天同慶呢?因為這時春風暖了,翠竹綠了,太陽照了,日子長了,新的一元復始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yiqianzi/pvdlz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