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1500字作文 >

如歌青春1500字作文

如歌青春1500字作文

導語:青春這首歌,怎麼唱都又自己做主。青春同時也是一種信仰。一種對未來生活的信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篇題為如歌青春1500字作文。供大家參考閲讀。希望喜歡。

如歌青春1500字作文

如歌青春1500字作文

第一次聽到《青春之歌》,是在廣播裏。在書籍資源相對匱乏的農村,聽廣播成了我獲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後來才知道,《青春之歌》是著名女作家楊沫的代表作,是一本優秀的青年讀物。

小説是通過青年知識分子林道靜的成長和發展來反映這場歷史風暴的。林道靜出生在一個地主家庭,但是她是一個新時代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女性。她不甘於做官僚特務的“玩物”,自殺未遂,教書被逐,為尋找生計四處碰壁。作者以充滿激情地筆調,真實地展示了林道靜充滿坎坷、充滿荊棘,但卻是豐富多彩的人生之旅。

除了林道靜以外,作者還生動地塑造了盧佳川、江華、餘永澤等不同類型的知識分子的藝術形象。各色人物的登場,以及他們的不同命運,為我們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一幅近代學生爭取進步,探索革命的歷史畫卷。盧佳川可以説是林道靜在開始嚮往革命之時為她點亮了一盞燈,他更多地是一個理想中的革命先行者的形象。正是盧佳川陽光奮鬥的一面,讓林道靜開始對革命產生好奇,並堅定信念尋找革命。

而江華則是林道靜的革命觀走向成熟時候的領路人。經過和餘永澤的相處,林道靜更加痛恨那些只問功名利祿,不顧國家危亡,滿口仁義道德的學者。但是,林道靜在短期的迷惘後毅然跟隨革命、尋找革命。在艱難的環境中,江華領導着林道靜,在行動上更現實地為她做好了榜樣。此時的林道靜,再也不是那個對革命充滿幻想的單純學生了,她耳聞目睹了很多黨員的'不屈鬥爭以及反動勢力的醜惡嘴臉,她已經是一個成熟的革命者了。

在林道靜的感染下,她的好友王曉燕及其做大學教授的父親,都對革命產生了同情,再到後來的理解,並給予了林道靜無私的幫助。革命之勢正在蔓延,更多的人蔘加到革命中來了。

小説在描寫黑暗的政治環境的同時,也添加了不少精彩的自然景色的描寫,並且與主人公的心境相輝映。例如,第十六章中“道靜走出北京飯店的大門,銀灰色的天空綴着滿天星斗,一陣涼風吹來,她陡地覺得世界變大了,心裏豁亮了。外面的空氣是多麼清新、涼爽而自由呀!”此時,她逃離了學生時的好友白莉蘋為她準備的相親,又一次地堅持了自己的道路。

在不斷地摸索中,林道靜漸漸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共產黨員,什麼是真正的中國革命。從一個嚮往革命的單純學生到投身革命的青年黨員,林道靜經歷了太多的思想上的鬥爭,最終她明白了什麼是信仰,什麼是愛國。

小時候聽《青春之歌》的廣播劇,只是教條式地記住了故事的情節,對人物深層次的剖析卻未能達到。就像我們中學時學習魯迅的文章一樣,體會不了當時作者寫作的深刻背景,以及作者撻伐的力度,從而只是照本宣科地領略一二。例如,魯迅的諷刺筆法。其文章深刻的寓意,在對社會有了更深廣得體會後,才明白了一些文章的主旨。同樣,在反覆翻看《青春之歌》後,我體會到了書中的苦澀和甘甜。

《青春之歌》這本書,我更多地看到的是信仰,對中國革命的堅定信念,對中國共產黨的堅定信仰。這是一個缺乏信仰的時代,金錢、名譽、地位,充斥在我們周圍,使很多懷抱理想的青年人逐漸消極,繼而放棄。因此,我們是需要一個信仰的。很多進步學生經過深思熟慮後,加入中國共產黨,讓自己有了一個信仰,有了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的信念。我説,這個就很好。我曾經在內心有過激烈的掙扎,對於信仰的思考,讓我一度迷失。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利益,有為此利益爭奪的人羣,如果你沒有找到一個屬於你的人羣,那麼你以後奮鬥的目標在哪裏呢?必然,在今後的工作中,你會堅持什麼樣的準則?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而如果擁有一個堅定的信仰,那麼,生活工作便有了目標,有了奮鬥的理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yiqianwubai/lz4we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