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1200字作文 >

「國際糧食日」節糧小衞士徵文

「國際糧食日」節糧小衞士徵文

節約糧食是美德,語文迷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下列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國際糧食日】節糧小衞士徵文

俗話説:勤能補拙,省能補貧;精打細算,油鹽不斷。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同學們,當我們看到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時,我們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幸福。但同學們有沒有想到,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麼多人的吃飯問題已成為我國的第一大問題。

所以,我們每個同學要拿出實際行動為黨為國家分憂,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 俗話説:勤能補拙,省能補貧;精打細算,油鹽不斷。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

然而,當我們隨手扔掉一塊饅頭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人正在為一餐飯而辛苦奔波?還有許多人正因飢餓而在死亡的邊緣上掙扎?以前我總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浪費,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所以吃東西常常挑三揀四,吃不完就隨手扔掉。可是自從我在電視裏看到了很多非洲難民因飢餓瘦骨嶙峋、飢不擇食,最終餓死在街頭那慘不忍睹的情景時,我才突然覺得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地幸福:有爸爸媽媽的疼愛,有大房子住,上學放學都有汽車接送……正因為生活條件太好了,所以我才養成了不節約糧食的壞毛病。每次吃飯都會掉很多的飯粒,吃不完也覺得無所謂,爸爸媽媽批評我,我還找很多的理由來狡辯。

想到這裏,我感到非常慚愧,我真是太不應該了!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改掉這個缺點,節約每一粒糧食,再也不浪費了! 日省一把米,月節一斤糧。凡事貴在堅持,節約從點滴做起。小夥伴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儘自己的一分力量,從小養成節約的好習慣。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亂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不浪費、不擺闊,若有剩餘的要打包帶回家。聯合國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就是要我們把節約變為自覺、成為習慣。

節約是美德,節約是責任。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節約身邊的每一滴油、每一粒糧,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加富有,我們的祖國才會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國際糧食日】節糧小衞士徵文

何曾幾時,“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千古佳傳已在現代人們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漸漸淡去,人們似乎已經忘卻了先祖留下的諄諄教誨,各種奢侈之風盛行,浪費食物的現象屢屢出現。

據有關機構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如果把這些節省下來,可以挽救多少貧困山區人民的生命啊!

前不久,一家企業舉辦的廠慶日宴會。午宴足足有30桌。宴席上,人們喝着高檔酒、吃着説不上來的山珍海味,總花費達31萬元。在這個看似風光宴會的背後,用的卻是工人們3個月沒發的工資,一位工人事後也表示,“這麼一折騰,我們恐怕半年也領不到工資了。”然而這一切為的就是顯得有“檔次”而已。

這真是“貧困人羣視糧食為生命,富裕人羣視糧食為糞土!”奢侈浪費,絕不應該成為有“檔次”的標準!浪費糧食,實在是一件可恥的行為!

正因為當今浪費情況的嚴重,我們更應該銘記“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古訓,愛糧節糧,從我做起。

我們國知名人士也提倡節約糧食。例如:偉大的毛主席,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牀,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燒餅,他全吃光了,沒留下一點在碗裏。他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那麼我們該如何有效地節約糧食呢?最好的一個例子便是陳光標先生鼎立支持的.光盤行動。光盤行動的宗旨就是餐廳不多點、食堂不多打、廚房不多做。養成生活中珍惜糧食、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習慣。只要我們能做到“輕輕地來,輕輕地走,不留下一片雲彩”,並持之以恆,堅持做下去,每天節省一點點,聚沙成塔,聚水成涓。一年下來,你會吃驚地發現,省下的糧食竟夠你們一家人吃近一個月!幾百幾千户人家合起來,竟能救活上百條貧困人民的生命!

如果你能將節省下來的糧食換成金錢或衣物,或直接捐獻給貧困山區的人羣,救助他們,為他們的衣食做保障,相信你也會感受到精神上的滿足與喜悦,從而逐漸養成愛惜糧食的習慣。

而浪費糧食是不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果實的表現,會助長我們養成鋪張浪費之風,也有礙於我們良好情操的陶冶。

總之,我國是一個人均資源相對缺乏的國家,勤儉建國是時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所以要切實樹立“愛糧節糧,從我做起”的意識,發展“強本而節用”的觀念,並將“愛糧節糧,從我做起”的作法貫徹到工作與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繼續堅持“勤儉節約,艱苦創業”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思想,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使命感,主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中國的富強,和自己的美好未來,獻出一份綿薄之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yiqianerbai/l079kp.html
專題